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511,分35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5  6  7  8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一職
效職
百職
言職
守職
職當
要職
授職
職位
兼職
內職
六職
史職
出職
無職
《駢字類編》:一職(一職)
漢書百官公卿表:太師、太傅、太保,是為三公,蓋參天子坐而議政,無不總統(tǒng),故不以一職為官名。晉書裴頠傳:頠每授一職,未嘗不殷勤固讓,表疏十馀上,博引古今成敗以為言,覽之者莫不寒心。 北史邢邵傳:略遷太常卿、中書監(jiān),攝國子祭酒。是時朝臣多守一職,帶領二官甚少。邵頓居三職,并是文學之首,當世榮之。
分類:一職
《漢語大詞典》:效職(效職)
盡職。 唐 韓愈 《賀雨表》:“龍神效職,雷雨應期?!?/div>
分類:盡職
《漢語大詞典》:百職(百職)
各種職位和事務。漢書·百官公卿表上:“自 周 衰,官失而百職亂, 戰(zhàn)國 并爭,各變異?!?漢 蔡邕 《月令問答》:“《月令》《周官》,并為時王政令之記,異文而同體,官名百職,皆《周官》解。” 唐 權德輿 《答楊湖南書》:“書命者,古先哲王之所以發(fā)德音而賦百職。”
《漢語大詞典》:言職(言職)
言官的職務。 宋 王圭 《唐質肅公介墓志銘》:“以言職辭。乃以為工部員外郎,直集賢院,權 開封府 判官?!?清 汪懋麟 《〈笠山詩集〉序》:“迨領言職,甫歲餘,章十數(shù)上?!?/div>
分類:職務
《漢語大詞典》:守職(守職)
忠于職守。管子·君臣:“論材量能謀德而舉之,上之道也。專意一心,守職而不勞,下之事也。” 唐 杜甫 《舟中苦熱遣懷奉呈楊中丞通簡臺省諸公》詩:“ 宗英 李端公 ,守職甚昭煥。”云笈七籤卷一:“群臣守職,百官有常,因能而使之,是謂習常。” 清 惲敬 《楊中立戰(zhàn)功略》:“ 中立 守職勤,事上有禮,與同官溫溫然,未嘗自言功?!?/div>
《漢語大詞典》:職當(職當)
猶正當,正處于。 唐 杜甫 《醉為馬墜諸公攜酒相看》詩:“職當憂戚伏衾枕,況乃遲暮加煩促?!?/div>
分類:正當正處
《國語辭典》:要職(要職)  拼音:yào zhí
重要的職位?!度龂?。卷四一。蜀書。楊洪傳》:「時人或疑洪意自欲作長史,或疑洪知裔自嫌,不愿裔處要職,典后事也?!埂侗笔?。卷八六。循吏傳。孟業(yè)傳》:「業(yè)為典簽,州中要職,諸人欲相賄贍,止患無方便耳?!?/div>
分類:要職職位
《國語辭典》:授職(授職)  拼音:shòu zhí
授予職位?!赌淆R書。卷三。武帝本紀》:「公卿已下各舉所知,隨才授職?!埂秲号⑿蹅鳌返谌兀骸赴补觽髋F下來,授職用了編修?!?/div>
《國語辭典》:職位(職位)  拼音:zhí wèi
1.職掌某一事務所居的位置。《三國演義》第一五回:「你職位卑微,難掌大權?!?br />2.機構編制內的一定員額。如:「這個機關共有六十個職位。」
《國語辭典》:兼職(兼職)  拼音:jiān zhí
1.在本職外,兼任其他職務?!读簳>砣?。王僧孺?zhèn)鳌罚骸笇ひ怨陆禐樵乞T將軍,兼職如故,頃之即真。」
2.兼差性的職務,相對于專職而言。如:「他想找一份兼職,以增加收入。」
《國語辭典》:內職(內職)  拼音:nèi zhí
1.嬪妃等在宮中當盡的職守?!抖Y記?;瓒Y》:「天子聽外治,后聽內職?!埂逗鬂h書。卷一○?;屎蠹o。序》:「周禮王者立后,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女御,以備內職焉?!?br />2.朝廷內的官職?!赌鲜贰>硪晃?。檀道濟傳》:「祇性矜豪,樂在外放恣,不愿內職。」唐。白居易除鄭裍太子賓客制〉:「脫以其久居內職,累事先朝,思厚大臣,貴全終始。」
《漢語大詞典》:六職(六職)
(1).謂治、教、禮、政、刑、事六種職事。周禮·天官·小宰:“以官府之六職,辨邦治:一曰治職,以平邦國,以均萬民,以節(jié)財用。二曰教職,以安邦國,以寧萬民,以懷賓客。三曰禮職,以和邦國,以諧萬民,以事鬼神。四曰政職,以服邦國,以正萬民,以聚百物。五曰刑職,以詰邦國,以糾萬民,以除盜賊。六曰事職,以富邦國,以養(yǎng)萬民,以生百物?!?br />(2).謂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農夫、婦功六種職別。周禮·考工記:“國有六職,百工與居一焉……坐而論道,謂之王公;作而行之,謂之士大夫;審曲面埶,以飭五材,以辨民器,謂之百工;通四方之珍異以資之,謂之商旅;飭力以長地財,謂之農夫;治絲麻以成之,謂之婦功?!?br />(3).謂司土、司木、司水、司草、司器、司貨六種官職。禮記·曲禮下:“天子之六府曰:司土、司木、司水、司草、司器、司貨,典司六職。” 鄭玄 注:“府主藏六物之稅者,此亦 殷 時制也, 周 則皆屬司徒。司土,土均也;司木,山虞也;司水,川衡也;司草,稻人也;司器,角人也;司貨,丱人也?!?/div>
《漢語大詞典》:史職(史職)
史官;史官的職務。后漢書·張衡傳“上疏請得專事 東觀 ” 李賢 注引 漢 張衡 表:“臣仰干史職,敢徼官守,竊貪成訓,自忘頑愚?!?span id="ngdpc1w" class="book">《新唐書·蔣乂傳》:“ 乂 在朝廷久,居史職二十年。” 劉師培 文說·記事:“皇古學術,溯源史官,記動記言,實惟史職。”
《漢語大詞典》:出職(出職)
猶任職。 宋 洪邁 容齋三筆·禁旅遷補:“有一老兵……積官至遙郡團練使,今年滿當出職,若御前呈試了,便得正任使名,而為近郡總管?!?span id="feb99tv" class="book">《金史·朮虎高琪傳》:“ 朮虎高琪 或作 高乞 , 西北路 猛安 人。 大定 二十七年充護衛(wèi),轉十人長,出職 河間 都總管判官。”《元典章·吏部二·月日》:“自今次立格月日為始,已歷兩考之上者,循依舊例九十月出職,不及兩考者,須歷一百二十月出職陞轉。”
分類:任職
《漢語大詞典》:無職(無職)
(1).沒有職事。周禮·地官·閭師:“凡無職者出夫布?!?南朝 梁 江淹 《雜三言五首》序:“﹝予﹞既對道書,官又無職,筆墨之勢,聊為后文?!?br />(2).失職。通典·選舉三:“九歲而大考有功也。大考者,黜無職而賞有功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