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880—935
【介紹】:
遼六院部人,字兀里軫。為太祖倚衛(wèi)。神冊元年,為迭剌部夷離堇。從攻黨項,攻略山西,又從滅渤海。后為南京留守。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926
【介紹】:
遼人,字涅刺昆。契丹遙輦氏之后。數(shù)從耶律阿保機攻戰(zhàn),授遙輦敞穩(wěn)。太宗天顯初,率遙輦糺破渤海忽汗城,班師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927
【介紹】:
遼六院部人,字敵輦。耶律阿保機為于越時,即常居左右。天贊中將攻渤海,鐸臻請先西討。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890—941
【介紹】:
遼六院部人,字兀里,又字寅底哂。耶律覿烈弟。通諸部語言。天顯初,輔東丹王,為東丹國中臺省右次相。東丹王奔后唐,羽之鎮(zhèn)撫國人,一切如故,遷左相。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遼契丹人,字撒剌。早隸耶律阿保機幕下。及太祖即位,掌腹心部。天贊初,為北院夷離堇。從攻渤海,激勵士卒,鼓噪登陴,破忽汗城。天顯中卒,年七十。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生卒】:899—936
契丹主阿保機長子,本姓耶律氏,名倍,小字突欲,契丹迭刺部霞瀨縣人。初立為皇太子,復(fù)為東丹王。父死,其弟為帝,贊華遂于后唐明宗長興元年(930)奔后唐。賜姓東丹,更名慕華,授懷化軍節(jié)度、瑞、慎等州觀察處置等使。二年復(fù)賜姓李,名贊華。轉(zhuǎn)義成、昭信節(jié)度使。清泰三年(936),末帝遣人殺之于洛陽。后晉高祖追贈為燕王。遼興宗謚文獻欽義皇帝,廟號義宗。生平見《新五代史》卷七二、卷七三,《遼史》本傳,《資治通鑒》卷二七七至卷二八〇。贊華好學,通陰陽,知音律,兼精技術(shù)。工遼、漢文章,嘗譯《陰符經(jīng)》。善畫本國人物,如《射騎》、《獵雪圖》、《千鹿圖》,皆入宋秘府?!?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901—979
【介紹】:
遼皇族,字涅魯袞。始為邊部令穩(wěn)。穆宗應(yīng)歷初升南院大王,均賦役,勸耕稼。四年,率兵援北漢,敗后周兵。十八年,援北漢御宋李繼勛等軍。景宗保寧初官至政事令。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902—947
【介紹】:
遼代皇帝。姓耶律,名德光,字德謹,契丹名堯骨。太祖次子。天贊初,授天下兵馬大元帥。太祖死后,為述律太后所立。仍用天顯年號。天顯十一年,破后唐軍,立原后唐河?xùn)|節(jié)度使石敬瑭為晉帝,得其所獻幽云十六州版圖。遂于十三年十一月改元會同,以皇都為上京,升幽州為南京,原南京為東京。會同六年,因后晉嗣君石重貴拒不稱臣,出兵南下。九年,滅后晉。次年正月入汴,改會同十年為大同元年,改國號為遼。旋以中原軍民紛起反抗,北歸,行至欒城病卒。在位二十一年。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遼契丹突呂不部人,字轄剌干。太祖命典司近部,以遏諸族窺覬之心。太祖始置宮分以自衛(wèi),欲穩(wěn)首附宮籍。后平剌葛等亂,以功遷奚迭剌部夷離堇。天顯初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942
【介紹】:
遼契丹六院部人,字鐸袞。耶律鐸臻弟。聰敏嗜學,參與制契丹大字,領(lǐng)國子博士。又受詔撰決獄法。從攻平州、黨項、渤海,皆有功。太宗天顯十一年,送晉主石敬瑭入洛,及大冊,總禮儀事。加特進檢校太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遼人,字兀古鄰。太祖天顯初,為左皮室詳穩(wěn),典宿衛(wèi),遷南院夷離堇。太宗時,拜南院大王,加采訪使。卒年四十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947
【介紹】:
遼皇族,字阿魯隱。勇而有謀。太宗時,襲父職為五院夷離堇,改北院大王。從攻后晉,建議絕杜重威軍餉道,重威果降。卒于軍。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遼皇族,字敵輦。太宗立,為惕隱。天顯十一年,從帝援河?xùn)|石敬瑭,敗張敬達軍。會同中為北院大王。從攻后晉有功。太宗死后,與耶律吼定策立世宗。拜于越。卒年五十四。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遼皇族,字團寧。太宗時領(lǐng)九石烈部。世宗即位,為惕隱,封漆水郡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911—949
【介紹】:
遼六院部人,字曷魯。為太宗所倚任,任南院大王,蒞事清簡。太宗死,與耶律洼等共立世宗,以功加采訪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