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量功
(1).估量工程量的多少。左傳·宣公十一年:“量功命日,分財用,平板榦,稱畚筑,程土物,議遠邇,略基趾,具餱糧,度有司。”
(2).考核功績。管子·明法:“是故先王之治國也,使法擇人,不自舉也;使法量功,不自度也?!?span id="d11as6e" class="book">《墨子·尚賢上》:“故當是時,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勞殿賞,量功而分祿?!?/div>
《漢語大詞典》:吏課(吏課)
對官吏政績的考核。 宋 歐陽修 《吉州學記》:“於是詔書屢下,勸農桑,責吏課,舉賢才?!?/div>
《漢語大詞典》:課吏(課吏)
考核官吏的政績。漢書·京房傳:“ 房 奏考功課吏法?!?唐 元稹 《授蕭祐兵部郎中制》:“課吏陟明,誕若攸職?!?span id="z1hovik" class="book">《官場現形記》第五七回:“話説 湖南 撫臺本想借著這回課吏,振作一番,誰知鬧來鬧去仍舊鬧到自己親戚頭上,做聲不得?!?/div>
《漢語大詞典》:課效(課效)
考核其效果。后漢書·律歷志中:“設清臺之候,驗六異,課效觕密,《太初》為最?!?清 黃六鴻 《?;萑珪どW任·發(fā)各告示》:“故一切因革事宜,貴定之于始。始法既定,而按程課效,則游刃有餘矣?!?/div>
分類:考核效果
《漢語大詞典》:閱試(閲試)
審查考核。后漢書·文苑傳下·禰衡:“﹝ 曹操 ﹞聞 衡 善擊鼓,乃召為鼓史,因大會賓客,閲試音節(jié)。” 唐 薛用弱 集異記·寧王:“ 寧王 方集賓客讌話之際,鬻馬牙人 麴神奴 者,請呈二馬焉。 寧王 即於中堂閲試,步驟,毛骨形相,神駿精采,座客觀之,不相上下?!?明 唐順之 《條陳薊鎮(zhèn)練兵事宜》:“臣竊觀 高皇帝 以武功定天下,深慮承平之后武備寖弛以啟戎心,而定為御前閲試之法?!?/div>
《漢語大詞典》:五考
唐 憲宗 時,規(guī)定謫貶的官員須經五次考核方可調任。 唐 白居易 《醉后狂言酬贈蕭殷二協律》詩:“若令在郡得五考,與君展覆 杭州 人?!?span id="lobogda" class="book">《舊唐書·憲宗紀下》:“今后左降官及責授正員官等,宜從到任經五考滿,許量移。”
《國語辭典》:歲考(歲考)  拼音:suì kǎo
科舉學制,凡生員一年一次由提學官和學政主持的考試,以評定優(yōu)劣、賞罰。《明史。卷六九。選舉志一》:「提學官在任三歲,兩試諸生。先以六等試諸生優(yōu)劣,謂之歲考?!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一○:「目今提學要到臺州歲考,待官人考了優(yōu)等,待官人考了優(yōu)等,就出吉帖便是?!?/div>
《漢語大詞典》:考較(考較)
見“ 攷校 ”。
(1).查考比較。 南朝 宋 裴駰 《〈史記集解〉序》:“考較此書,文句不同,有多有少,莫辨其實?!?span id="vy6prol" class="book">《老殘游記》第十九回:“自己卻到中西大藥房里,找著一個掌柜的,仔細考較一番?!?茅盾 《林家鋪子》二:“瞧見他的眼光瞥到什么貨物上,就趕快拿出那種貨物請他考較?!?br />(2).稽查,檢查。《元典章·戶部八·雜課》:“年終作數,考較了當,失收布稅四十六定二十八兩五錢一分?!?span id="c6qnkhu" class="book">《三國演義》第二一回:“時 郭嘉 、 程昱 考較錢糧方回,知 曹操 已遣 玄德 進兵 徐州 。”
(3).考課。考核官吏的政績。宋史·選舉志六:“類考較前三年定為三等,中者無所賞罰,上者或轉官、或減磨勘,下者降官、展磨勘,各有等差?!?br />(4).考核,考試。 清 顧炎武 《生員論下》:“若夫溫故知新,中年考較,以蘄至於成材,則當參酌乎古今之法?!?span id="yl8ogyb" class="book">《儒林外史》第二九回:“ 天申兄 ,還是去年考較時相會,又早半載有餘了?!?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三章第一節(jié):“﹝ 周世宗 ﹞令 趙匡胤 考較武藝,選取優(yōu)異,成立特精軍隊,稱為殿前諸班?!?/div>
《國語辭典》:考?! ?span id="6a6ly5q" class='label'>拼音:kǎo jiào
考核、考試?!抖Y記。學記》:「比年入學,中年考校。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yè)樂群?!埂度辶滞馐贰返诹兀骸付寺犨@話,心里明白,不講考校的事了。」
《國語辭典》:研覈  拼音:yán hé
精細考核?!段倪x。張衡。東京賦》:「其以溫故知新,研覈是非,近于此惑?!?/div>
《漢語大詞典》:檢勘(檢勘)
(1).檢驗考核。新唐書·元載傳:“時擬奏文武官功狀多謬舛, 載 虞有司駁正,乃請別敕授六品以下官,吏部、兵部即附甲團奏,不須檢勘,欲示權出於己?!?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會昌五年舉格節(jié)文:“今諸州府所試,各須封送省司檢勘。” 宋 司馬光 《務實》:“材任相違,職業(yè)廢弛,而檢勘出身,比類資序,其於審官,不亦遠乎?”
(2).檢查考定。 唐 薛用弱 集異記·陳導:“見一人龐眉大鼻,在舟檢勘文書,從者三五人?!?后蜀 何光遠 鑒誡錄·神口開:“ 唐 大中 初,有 任士元 與 宇文錯 爭田,俱無公執(zhí),雖經檢勘,難定是非?!?/div>
《漢語大詞典》:月試(月試)
(1).每月考核。禮記·中庸:“日省月試,既廩稱事,所以勸百工也。”
(2).古代國學,府、州、縣學每月舉行的考試。 明 陸容 菽園雜記卷九:“儒學教諭 朱冕 ……在 崑 庠時,季考、月試,賞罰明信,弟子多所作成。”清史稿·選舉志一:“ 順治 三年,祭酒 薛所藴 奏定 漢 監(jiān)生積分法,常課外,月試經義、策論各一,合式者拔置一等……月試一等與一分,二等半分,二等以下無分。”
《國語辭典》:簡能(簡能)  拼音:jiǎn néng
舉拔任用有才能者。唐。魏徵〈諫太宗十思疏〉:「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div>
《漢語大詞典》:鄉(xiāng)論(鄉(xiāng)論)
鄉(xiāng)里的評論。古代由鄉(xiāng)大夫考核評論,推舉人材。《禮記·王制》:“命鄉(xiāng)論秀士,升之司徒,曰選士。”晉書·衛(wèi)瓘傳:“鄉(xiāng)邑清議,不拘爵位,褒貶所加,足為勸勵,猶有鄉(xiāng)論餘風?!?明 沈德符 野獲編·叛賊·隨僉事:“﹝ 穆來輔 ﹞與 隨 同戍, 隨 為鄉(xiāng)論所薄,上以其悖本,亦深恨之。”
《漢語大詞典》:入計(入計)
謂地方官入京聽候考核。新唐書·張知謇傳:“ 萬歲通天 中,自 德州 刺史入計。” 唐 白行簡 《李娃傳》:“天子方下詔,俾外方之牧,歲一至闕下,謂之入計?!?明 袁宏道 《傅良鄉(xiāng)入計序》:“值侯入計,而 司城 陳子 以書為請。”
《漢語大詞典》:效功
(1).考核百工制造的器物。禮記·月令:“﹝孟冬之月﹞是月也,命工師效功,陳祭器。” 鄭玄 注:“效功,録見百工所作器物也?!?孔穎達 疏:“命此工官之長,效實百工所造之器物,陳列祭器善惡?!?br />(2).效勞,立功。韓非子·飭令:“朝廷之事,小者不毀,效功取官爵,廷雖有辟言,不得以相干也。”后漢書·馮異傳:“有老母在城中,愿歸據五城,以効功報德?!?br />(3).猶功效。 清 唐甄 潛書·有歸:“圣人之能事畢矣,儒者之效功盡矣?!?/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