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01詞典 1分類詞匯 200
共201,分14頁顯示  上一頁  1  3  4  5  6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磨勘
科舉
科第
黃卷
軍政
不謹
高第
考績
考古
考功
較量
稽考
銓衡
大比
殿最
《國語辭典》:磨勘  拼音:mó kān
1.推求學(xué)理。清。黃宗羲《明儒學(xué)案。卷二○。江右學(xué)王門案五。太常王塘南先生時槐》:「塘南之學(xué),八十年磨勘至此,可謂洞徹心境者矣!」
2.古時勘察官吏的成績。唐。德宗〈磨勘內(nèi)侍官結(jié)階敕〉:「并結(jié)階累勛階者,并且當司磨勘,具銜奏來?!?br />3.明、清科舉時,對鄉(xiāng)、會試卷,按例須進呈,派翰林院儒臣覆核,檢查詞句、書法是否符合規(guī)定,稱為「磨勘」。見明。黃佐《翰林記。卷一一。評駁進呈試錄》、清。孫承澤《天府廣記。卷一七。禮部磨勘》。
《國語辭典》:科舉(科舉)  拼音:kē jǔ
隋唐到清代用以考選官吏的制度。隋廢九品中正制,改置進士等科;唐科目增至五十馀,故稱為「科舉」。后宋用帖括,明清用八股試士,亦沿用科舉之稱。至清光緒三十一年(西元1905)始明令廢止。
《國語辭典》:科第  拼音:kē dì
1.依科別考核以定其等第。《漢書。卷九。元帝紀》:「詔丞相、御史舉質(zhì)樸敦厚遜讓有行者,光祿歲以此科第郎、從官?!?br />2.唐以來設(shè)科取士,因次第有甲乙,因稱科舉為「科第」?!段宕菲皆?。周史。卷下》:「自古用文武才略為輔佐者,怎盡由科第耶?」宋。蘇軾 和邵同年戲贈賈收秀才詩三首之三:「生涯到處似檣烏,科第無心摘頷須。」
《國語辭典》:黃卷(黃卷)  拼音:huáng juàn
書籍。古時為防書蠹,多用黃檗染紙,因紙色黃,故稱為「黃卷」?!缎绿茣?。卷一一五。狄仁杰傳》:「黃卷中方與圣賢對,何暇偶俗吏語耶!」
《國語辭典》:軍政(軍政)  拼音:jūn zhèng
1.軍事政務(wù)。包括軍隊的建立,動員或復(fù)員的指導(dǎo),軍事編制、管制與徵用徵購的實施,以及員額、軍事預(yù)算與裝備的獲得等。
2.軍界與政界。
《漢語大詞典》:不謹(不謹)
(1).不敬慎;不小心。管子·侈靡:“使人君不安者屬際也,不可不謹也?!?span id="xzgwoxi" class="book">《舊唐書·柳宗元劉禹錫傳論》:“蹈道不謹,眤比小人?!?清 王韜 《淞隱漫錄·陸碧珊》:“兩家書札往來,輒以女婢 紅于 為鴻雁, 紅于 偶不謹,為父女所得,大詫,絶不許女再往生家?!?br />(2).指行為放蕩。續(xù)資治通鑒·宋英宗治平三年:“郡兵番戍,室家留營多不謹,夫歸輒首原, 抗 ( 蔡抗 )下令,悉按以法,戍兵感之?!?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土地夫人:“不知何物淫昏,遂使千古下謂此村有污賤不謹之神?!?br />(3).舊時考核官吏的條款之一,謂所作之事不合為官體統(tǒng)。 明 沈德符 野獲編·禮部一·思詔冠帶之濫:“至如近日辛亥之察,時論共雪七人之枉,於是有列不謹條中者,亦登薦剡。” 清 周亮工 《書影》卷八:“ 明 初舊制,吏部考察,但老疾、罷軟、貪酷、不謹四條?!?/div>
《國語辭典》:高第  拼音:gāo dì
科舉考試名列前茅?!稘h書。卷七六。尹翁歸傳》:「以高第入守右扶風(fēng),滿歲為真?!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一○:「忽然青年高第,然后大家懊悔起來,不怨悵自己沒有眼睛,便嗟嘆女兒無福消受?!?/div>
《國語辭典》:考績(考績)  拼音:kǎo jī
以一年為期,就工作人員的工作表現(xiàn),考評其成績。如:「他在工作上杰出的表現(xiàn),因此獲得甲等考績。」
《國語辭典》:考古  拼音:kǎo gǔ
實地調(diào)查古物遺跡,研究古代留下的器物或文字,來推究古代人類事跡與文化,稱為「考古」。
《國語辭典》:考功  拼音:kǎo gōng
1.父親的功業(yè)。《楚辭。屈原。天問》:「纂就前緒,遂成考功?!?br />2.考核官吏的功績?!稌?jīng)。舜典》「三載考績」句下唐??装矅?。傳:「三年有成,故以考功。」《后漢書。卷二六。韋彪傳》:「陳宜依古典,考功黜陟?!?br />3.職官名??脊λ纠芍械暮喎Q。屬吏部,掌考察內(nèi)外官吏之職?!杜f唐書。卷四二。職官志一》:「吏部為司列,主爵為司封,考功為司績?!埂度辶滞馐贰返谌鸹兀骸赣终f到宗子相;杜慎卿道:『宗考功便是先君的同年?!弧?/div>
《國語辭典》:較量(較量)  拼音:jiào liàng
1.以競賽的方式來比較本領(lǐng)或?qū)嵙Φ母呦?。宋?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9937' target='_blank'>蘇軾 游廬山次韻章傳道詩:「出入巖巒千仞表,較量筋力十年初?!埂堆θ寿F征遼事略》:「搦善射者來日對陣,較量弓馬?!?br />2.計較。《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二:「見別人家算計利息,較量出入,孳孳作家的,便道齷齪小人,不足指數(shù)的。」《紅樓夢》第七一回:「這費婆子倚老賣老,仗著邢夫人,常吃些酒,嘴里胡罵亂怨的出氣。這邊的人也不和他較量?!?/div>
《國語辭典》:稽考  拼音:jī kǎo
稽察、考證?!端问贰>砣奈?。鄒浩傳》:「尚有五朝圣政盛德,愿稽考而繼述之,以揚七廟之光,貽福萬世?!埂度龂萘x》第四三回:「劉豫州雖云中山靖王苗裔,卻無可稽考。」
《國語辭典》:銓衡(銓衡)  拼音:quán héng
1.測量重量的器具。《后漢書。卷四一。第五倫傳》:「倫平銓衡,正斗斛,市無阿枉,百姓悅服?!?br />2.衡量斟酌?!段倪x。陸機。文賦》:「茍銓衡之所裁,固應(yīng)繩其必當?!?/div>
《國語辭典》:大比  拼音:dà bǐ
周代鄉(xiāng)大夫三年考試一次,稱為「大比」。后泛稱三年舉行一次的科舉考試?!吨芏Y。地官。鄉(xiāng)大夫》:「三年則大比,考其德行道藝,而興賢者、能者?!埂缎咽篮阊浴>砣?。黃秀才徼靈玉馬墜》:「來年大比,黃秀才必來應(yīng)舉,那時待老身尋訪他來,與娘子續(xù)秦晉之盟,豈不美乎?」
《漢語大詞典》:殿最
(1).古代考核政績或軍功,下等稱為“殿”,上等稱為“最”。漢書·宣帝紀:“其令郡國歲上繫囚以掠笞若瘐死者所坐名、縣、爵、里,丞相御史課殿最以聞?!?顏師古 注:“凡言殿最者:殿,后也,課居后也;最,凡要之首也,課居先也?!?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文選·班固〈答賓戲〉》:“雖馳辯如濤波,摛藻如春華,猶無益於殿最也?!?李善 注引《漢書音義》:“上功曰最,下功曰殿?!?span id="ur0mjmo" class="book">《魏書·食貨志》:“勸課農(nóng)耕,量校收入,以為殿最。”
(2).泛指等級的高低上下。 晉 陸機 《文賦》:“考殿最於錙銖,定去留於毫芒。” 清 侯方域 《豫省試策三》:“職無殿最,皆朝廷之吏,何恩怨也?!?br />(3).考課;評比。 晉 葛洪 抱樸子·道意:“又非在職之要務(wù),殿最之急事。” 宋 王禹偁 《長洲縣令廳記》:“小則懲之以殿最,大則懼之以刑法?!?清 錢謙益 《中極殿大學(xué)士孫公行狀》:“公親按營部,短衣教演,初有賞無罰,既而賞罰參用,因以殿最諸將。” 清 李漁 《慎鸞交·品花》:“往常的花案都出於貪夫之手……如今公論出於我輩,就要認真殿最一番,各秉至公,定其優(yōu)劣,這才成得一張花案?!?/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