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譯學館(譯學館)  拼音:yì xué guǎn
清末為培養(yǎng)翻譯人材而設立的專門學校。修業(yè)期限為五年。
《國語辭典》:原文書(原文書)  拼音:yuán wén shū
翻譯外文時所根據(jù)原著的書,稱為「原文書」。
《國語辭典》:直譯詞(直譯詞)  拼音:zhí yì cí
根據(jù)意義翻譯而成的外來語詞。
《國語辭典》:翻譯小說(翻譯小說)  拼音:fān yì xiǎo shuō
將外?國文字翻譯??寫成另一種小說作品。如:「?《飄?》是一本著名的翻譯小說?!?/div>
《國語辭典》:萊姆果(萊姆果)  拼音:lái mǔ guǒ
一種植物的果實。由英語lime翻譯得名。由生長于亞洲的常綠多刺果樹所結,形小味酸,可作清涼飲料。也譯作「黎檬子」。
《國語辭典》:史奴比  拼音:shǐ nú bǐ
有名的漫畫書中主角。由英語Snoopy翻譯得名。是一只懶洋洋,喜歡躺在屋脊上思索的小狗。曾改編為卡通片。
《國語辭典》:通譯員(通譯員)  拼音:tōng yì yuán
翻譯兩方語言文字使其相通的人。如:「由于雙方語言不通,必須找個通譯員來溝通,這筆生意才能談妥?!?/div>
《國語辭典》:翻譯官(翻譯官)  拼音:fān yì guān
從事不同語言翻譯的官員。如:「必須具備熟練的外語表達能力,才能成為出色的翻譯官?!?/div>
《國語辭典》:呼拉圈  拼音:hū lā quān
一種運動器材。由英語hula hoop翻譯而得名。形狀呈圓形,質料為塑膠。運動時,把它套在身上,扭動腰部,以保持環(huán)繞身體而不落地的狀態(tài)。也譯作「胡拉圈」。
《漢語大詞典》:輯譯(輯譯)
輯集翻譯。 裘廷梁 《論白話為維新之本》:“農書商書工藝書,用白話輯譯,鄉(xiāng)僻童子,各就其業(yè),受讀一二年,終身受用不盡。” 魯迅 《集外集拾遺·〈靜靜的頓河〉后記》:“卷首的事略,是從 德國 輯譯的《新俄新小說家三十人集》的附錄里翻譯出來的?!?/div>
分類:輯集翻譯
《漢語大詞典》:漢本房(漢本房)
官署名。 清 置,屬內閣,掌管翻譯滿語為漢語事宜。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話卷一:“一漢本房, 滿 、 漢 四侍讀學士統(tǒng)之,專司繙 清 譯 漢 ?!?/div>
《國語辭典》:編譯(編譯)  拼音:biān yì
1.編輯和翻譯。如:「國家教育研究院編譯發(fā)展中心負責教科書及學術著作的編譯?!?br />2.擔任編輯翻譯的人。如:「他是這家雜志的編譯?!?br />3.將高階電腦程式語言利用編譯器轉換成機器語言的過程。
分類:編輯翻譯
《漢語大詞典》:編譯程序
一種翻譯程序。能把用高級語言編寫的源程序翻譯成目標程序。翻譯后的目標程序并不一定馬上送入計算機中執(zhí)行。需用多條語句才能對應一句源程序的語句。
《漢語大詞典》:曹靖華
(1897-1987)翻譯家,散文家。河南盧氏人。曾留學蘇聯(lián)。北伐戰(zhàn)爭時任蘇聯(lián)顧問團翻譯。1927年去蘇聯(lián)莫斯科中山大學任教。1933年回國。曾任中國大學、西北聯(lián)大等校教授。建國后曾任北京大學教授、中國作協(xié)書記處書記等。譯有契訶夫的劇本《三姊妹》、綏拉菲摩維奇的長篇小說《鐵流》、阿·托爾斯泰的《保衛(wèi)察里津》等。著有散文集《花》、《飛花集》等。
《漢語大詞典》:八譯(八譯)
謂輾轉多次翻譯。尚書大傳卷二:“ 桀 無道,囚 湯 ,后釋之,諸侯八譯來朝者六國?!?/div>
分類:輾轉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