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2,分2頁顯示  上一頁  1
分類詞匯(續(xù)上)
換職
年帖
翰詹
館丈
院體派
珠殘玉碎
大小學士
《漢語大詞典》:換職(換職)
指翰林補外官改換京官的官銜。 宋 洪邁 容齋四筆·詞臣益輕:“ 治平 以前,謂翰林學士及知制誥為兩制,自翰林罷補外者,得端明殿學士,謂之換職。”
《漢語大詞典》:年帖
即春帖。 宋 時由翰林書春詞,以立春日剪帖于宮中門帳,謂之春端帖子,簡稱春帖。 明 時又稱年帖。 明 沈德符 野獲編·內閣·仁智等殿宮:“自 宣德 間,置中書舍人數(shù)員,供事 文華門 東廊,備上宣喚寫門聯(lián)、年帖之屬。”
《漢語大詞典》:翰詹
清 代對翰林和詹事的合稱。 清 姚鼐 《翰林論》:“且翰詹立班於科道上,謂其近臣也。”清史稿·高宗紀一:“六月壬子朔,御史 陳仁 請以經(jīng)史考試翰詹,不宜用詩賦,上嘉之?!?/div>
分類:翰林詹事
《漢語大詞典》:館丈(館丈)
翰林前輩對后輩的稱呼。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話卷二:“翰林前輩稱后輩曰館丈。必四科以前之前輩,或有師生之誼者則可,否則無是稱。近見翰林一經(jīng)散館授職,與新庶常作札,輒曰館丈,丑甚?!?/div>
《漢語大詞典》:院體派(院體派)
中國 畫的一個流派。 南宋 翰林圖畫院畫家 趙伯駒 、 李唐 、 劉松年 、 馬遠 、 夏珪 等人的繪畫風格。 趙 、 李 、 劉 所作,多青綠巧贍;至 馬 夏 乃肆意水墨,披筆粗皴,而形成蒼勁之風。 明 時以 陳暹 、 周臣 、 唐寅 、 仇英 等為此派畫風的承繼者。參見“ 院畫 ”。
《國語辭典》:院畫(院畫)  拼音:yuàn huà
北宋宣和年間,置御前畫院,南宋與金和議之后,復設之。院有待詔,祇候諸官,他們的作品稱為「院畫」。
《國語辭典》:珠殘玉碎(珠殘玉碎)  拼音:zhū cán yù suì
比喻寶貴的東西破損毀壞。如:「由于保存不當,家傳的書法名作,今已珠殘玉碎,令人惋惜?!姑?。王稚登〈李翰林分體全集序〉:「前此非無合刻者,……猶疥癘蟣虱,使二先生之作不免珠殘玉碎?!?/div>
《漢語大詞典》:大小學士(大小學士)
指 明 沈度 及弟 粲 。 沈度 、 沈粲 皆善書,同官翰林,時號“大小學士”。見明史·文苑傳二·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