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北魏太原中都人,字仲業(yè),小名翠螭。博通諸經(jīng),鄉(xiāng)里受業(yè)者,常數(shù)百人。太武帝時與高允等俱被辟命,授中書博士,累遷中書侍郎、本國大中正。曾出使北涼、南朝宋,終官平東將軍、營州刺史。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湖州(今屬浙江)人。吳越時禪僧。嗣雪峰義存。歸住明州翠巖,世稱翠巖和尚。吳越錢王請其住杭州龍冊寺,賜號永明大師。卒年不詳?!?a target='_blank'>祖堂集》卷一〇、《景德傳燈錄》卷一八有傳,并存其詩偈3首,《全唐詩續(xù)拾》據(jù)之收入。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河中萬泉人,字道祖,號翠微居士。薛向子。哲宗元祐元年官承事郎、監(jiān)上清太平宮。歷少府監(jiān)丞,累官秘閣修撰、知梓潼路漕。工書,擅行、正、草諸體,取法晉唐,格度嚴(yán)謹(jǐn),自成一家。與米芾為書畫友,書法并稱“米薛”。
全宋文·卷二七七七
薛紹彭,字道祖,號翠微居士,河中萬泉(今山西萬榮)人。薛向子。元祐間官承事郎,監(jiān)上清太平宮。累官秘閣修撰、知梓潼路漕。善書法,名并米芾。見《皇宋書錄》卷中,《書史會要》卷六,《宋史》卷三二八《薛向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名或作庭圭。宋建州甌寧人,字嗣忠?;兆谡臀迥赀M(jìn)士。歷武邑丞、知德興縣。高宗紹興中,召為太常寺丞,議與秦檜忤,出知泉州,移漳州。嗜讀書,每聞士大夫家有異書,無不借讀,擇其可用者抄輯成編,名《海錄碎事》。
全宋詩
葉廷圭,字嗣忠,號翠巖,甌寧(今福建建甌)人。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進(jìn)士,除武邑丞。轉(zhuǎn)知德興縣。高宗紹興中知知福清縣,召為太常寺丞,遷兵部郎中。十八年(一一四八),以左朝請大夫知泉州,后移漳州。著有《海錄碎事》二十二卷。事見《宋史翼》卷二七、《閩中理學(xué)淵源考》卷一四。
全宋文·卷三八二九
葉廷圭(一作庭圭),字嗣忠,號翠巖,建寧府建安(今福建建甌)人。政和五年進(jìn)士,知德興縣。紹興中召為太常寺丞,轉(zhuǎn)兵部郎中。議政忤秦檜,紹興十八年秋以左朝請大夫出知泉州,后移漳州,奉祠歸。廷圭喜讀書,士大夫家有異書無不借讀。著有《海錄碎事》二十二卷(存)。見《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之三六,《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五三,《宋史翼》卷二七。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張翠屏,古田(今福建古田東北)人(明嘉靖《常德府志》卷一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淮陽人。作畫師法胡彥龍,專畫龍神雷將。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常州人,一作鳳翔扶風(fēng)人,字得之,號杏林,又號翠元子。以醫(yī)藥濟(jì)人,不受謝,惟令植一杏樹,久遂成林,因號“杏林”。相傳遇張紫陽得金丹之道,道成,作《還元篇》。
全宋文·卷二九六四
石泰(?——一一五八),字得之,號杏林,一號翠元子,常州(治今江蘇常州)人。遇張紫陽(伯端),得修煉金丹之道,作《還源篇》行于世。紹興二十八年八月卒,傳說享年一百三十七(疑是道家誇張,今不取其說)。見《羅浮志》卷四,《宋詩紀(jì)事補(bǔ)遺》卷九五。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35—1196 【介紹】: 宋徽州婺源人,字允夫,號克庵,又號翠林逸民。程鼎子。為朱熹內(nèi)弟。從學(xué)于熹,與之往復(fù)論為學(xué)之要及克己之功。歷任廬陵錄參,與新任主管官不協(xié),去官。有《尊德性齋小集》、《三蘇紀(jì)年》等。
全宋詩
程洵(一一三五~一一九六),字欽國,后更字允夫,號克庵,婺源(今屬江西)人。朱熹內(nèi)弟,從熹學(xué),家有道問學(xué)齋,熹為之易名為尊德性齋。累舉進(jìn)士不第,后以特恩授信州文學(xué),歷衡陽主簿、吉州錄事參軍。寧宗慶元二年卒于官,年六十二。著作不見著錄,明嘉靖九年(一五三○)裔從孫程資得敝稿于其伯父孟河家,并由其友梅鶚補(bǔ)脫訂訛,刊為《尊德性齋小集》三卷。事見本集卷首程資序及補(bǔ)遺程瞳《程克庵傳》。 程洵詩,以清鮑氏《知不足齋叢書·尊德性齋小集》為底本,編為一卷。
全宋文·卷五八三○
程洵(一一三五——一一九六),初字欽國,后更字允夫,號克庵,婺源(今江西婺源)人,朱熹內(nèi)弟。嘗以「尊德性」名其齋。舉進(jìn)士不第,后以特恩授信州文學(xué),歷衡陽主簿,調(diào)廬陵錄參,以「偽學(xué)」去官。慶元二年卒,年六十二。有《三蘇紀(jì)年》十卷、《尊德性齋小集》十卷。見周必大《克庵先生尊德性齋小集序》,程曈《程克庵傳》(《尊德性齋小集》附)。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池州貴池人,字子西,號翠微。武學(xué)生。寧宗開禧元年,上書諫北伐,請誅韓侂胄、蘇師旦等。侂胄大怒,下大理寺,囚建寧獄中。侂胄誅,放還,復(fù)入學(xué),登嘉定武科第一,為殿前司官屬。又謀去丞相史彌遠(yuǎn),事覺,下臨安獄,杖死東市。有《翠微先生北征錄》、《翠微南征錄》。
全宋詩
華岳(?~一二二一),字子西,號翠微,貴池(今屬安徽)人。寧宗開禧元年(一二○五)韓侂胄當(dāng)國,岳以武學(xué)生上書請誅韓侂胄、蘇師旦等,下大理獄,監(jiān)管建寧。侂胄誅,放還。嘉定十年(一二一七)復(fù)入學(xué)登第,為殿前司官屬。十四年,謀去丞相史彌遠(yuǎn),下臨安獄,杖死。有《翠微南征錄》十一卷,其中詩十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五五有傳。 華岳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校以《四部叢刊》影印舊抄本(簡稱抄本),并酌采抄本書末所附近人張元濟(jì)所作校勘記(簡稱張校)。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六九八○
華岳(?——一二二一),字子西,別號翠微,池州貴池(今安徽池州)人。為武學(xué)生,輕財好俠。開禧元年,上書諫北征,請誅韓侂胄等。侂胄大怒,下大理,貶建寧獄中。侂胄誅,放還,登嘉定武科第一,為殿前司同正,郁郁不得志。復(fù)以謀去丞相史彌遠(yuǎn),事覺,下臨安獄。嘉定十四年閏十二月杖死東市。著有《翠微南征錄》、《翠微北征錄》。見《宋史》卷四五五本傳,又卷四○《寧宗紀(jì)》四。
方天驥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95—1256 【介紹】: 宋嚴(yán)州淳安人,字龍友。居鄉(xiāng)里,質(zhì)直好義,每持公論以裁人物。晚年酷好恬靜,幅巾行竹林之下,自號翠坡老子。
蘇翠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建寧人。孝宗淳祐間,一云度宗咸淳間供奉樂部。善寫墨竹,亦工梅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淮陰人,字圣予,號翠巖,一號龜城叟。嘗與陸秀夫同居廣陵幕府。理宗景定間為兩淮制置司監(jiān)官。宋亡不仕。家甚貧,坐無幾席。精于經(jīng)術(shù),工詩文、古隸,善畫人物、山水。
全宋詩
龔開,字圣予,號翠巖,又號龜城叟,淮陰(今屬江蘇)人。理宗景定中與陸秀夫同入淮南李庭芝幕。宋亡,隱居吳中,以畫自給。事見清光緒《淮安府志》卷三二?!↓忛_詩,據(jù)《癸辛雜識》等書所錄,編為一卷。
元詩紀(jì)事
開字圣予,號翠巖,淮陰人。 宋遺民錄附錄:居吳之日,高郵龔璛為忘年友,時人謂之楚兩龔,以比漢之兩龔。 又:吳萊桑海遺錄序:坐無幾席,一子名浚,每令俯伏,就其背按紙作唐馬圖。
鄭儀孫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建寧建安人,字翠屏。從丘富國學(xué)《》。度宗咸淳九年應(yīng)賢良舉。后隱居著書,郡守率幕屬迎于學(xué),師事之。有《易圖說》、《性理字訓(xùn)》。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01—1370 【介紹】: 元明間福建古田人,字志道,學(xué)者稱翠屏先生。元泰定中,以《春秋》舉進(jìn)士,由黃巖判官進(jìn)六合知縣,坐事免官,滯留江淮十年。后官至翰林侍讀學(xué)士。明師克元都,復(fù)授侍講學(xué)士。洪武三年出使安南,死于返程途中。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
詞學(xué)圖錄
張以寧(1301-1370) 字志道,學(xué)者稱翠屏先生。福建古田人。官至侍讀學(xué)士。以績學(xué)享名,人呼之為"小張學(xué)士"。仕明,官侍講學(xué)士。長于經(jīng)學(xué),尤精《春秋》。有《翠屏集》,詞在集中。
槜李詩系·卷三十九
字志道,閩人,洪武初學(xué)士。
明詩紀(jì)事·甲簽·卷三
以寧字志道,古田人。元進(jìn)士,官翰林學(xué)士。入明,復(fù)授侍講學(xué)士,出使安南還,道卒。有《翠屏稿》、《淮南稿》、《南歸紀(jì)行》、《安南紀(jì)行集》。 (何喬遠(yuǎn)《閩書》:學(xué)士奉使安南,御制詩送之。北還,道卒。學(xué)土亮直通敏,廉謹(jǐn)自將,臨終口占曰:「覆身惟有黔婁被,垂橐都無陸賈金?!?徐熜勃《筆精》:淮西閫帥夏貴,以至元丙子附元,授中書左丞,至己卯薨。有吊以詩曰:「自古誰不死,惜君遲四年。間君今日死,何似四年前?」元學(xué)士古田張以寧以洪武二年徵為原官,四年卒。與夏貴略相似。 《列朝詩集》:國初詩派,西江則劉泰和崧、閩中則張古田志道。泰和以雅正標(biāo)宗,古田以雄麗樹幟。江西之派中降而歸東里,步趨臺閣,其流也卑冗而不振。閩中之派旁出而宗膳部,規(guī)模唐音,其流也膚弱而無理。 王士禛《古詩選》:有明一代,作者眾多。七言長句。在明初則高季迪、張志道、劉子高為最,后則李賓之。至何、李學(xué)杜,厭諸家之坦迤,獨于沈郁頓挫處用意。雖一變前人,號稱復(fù)古,而同源異派,實皆以杜氏為昆侖墟。 汪端《明三十家詩選》:志道七古骨力遒健,才氣排宕,發(fā)源杜陵,出入遺山、道園之間,可以獨張一軍。 田按:志道八歲賦《琴堂》詩,釋伯父于獄。史稱其與朱升、秦裕伯等扈從擁翠亭,給筆劄賦詩,可謂榮幸:《翠屏》一集咀含英華,當(dāng)為閩詩一代開先,二藍(lán)、十子,皆在下風(fēng)。)
維基
張以寧(1301年—1370年),字志道,福建古田人,元末明初官員。元朝泰定四年(1327年),中進(jìn)士,任黃巖判官、六合尹,因犯事免官。元順帝時,任國子助教、翰林侍讀學(xué)士、知制誥。明朝時,任侍講學(xué)士。洪武二年(1369年)秋,出使安南,在返回途中逝世。張以寧著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因其家在古田翠屏山下,稱翠屏先生。

人物簡介

元詩紀(jì)事
翠翠,淮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