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摩鹿加群島(摩鹿加群島)  拼音:mó lù jiā qún dǎo
Moluccas Islands
群島名。為印尼群島的一部分,位于蘇拉維西及新幾內(nèi)亞之間。赤道通過此處,屬于典型熱帶性氣候。產(chǎn)丁香、肉桂、豆蔻等香料,故也稱為「香料群島」。
《國語辭典》:美拉尼西亞(美拉尼西亞)  拼音:měi lā ní xī yà
Melanesia
群島名。為「黑人島」之意。大洋洲三大群島之一,位于太平洋西南方,澳大利亞東北方,約經(jīng)度一百八十度以西,赤道至南回歸線間,屬大陸型島嶼,由弧狀山脈組成,地震頻繁。居民主要為美拉尼西亞人。氣候為熱帶雨林型,雨量多,但大部分土地貧瘠,不適合耕種,椰子、咖啡與甘蔗為主要經(jīng)濟作物。盛產(chǎn)名貴的珍珠和貝殼。
《國語辭典》:安地列斯群島(安地列斯群島)  拼音:ān dì liè sī qún dǎo
Antilles Islands
群島名。屬西印度群島,分為大安地列斯與小安地列斯兩群島。大安地列斯群島位于加勒比海中,小安地列斯群島在南美洲東北海岸外。主要島嶼有牙買加島、古巴島、波多黎各島、西班牙島等。
《國語辭典》:昔得蘭群島(昔得蘭群島)  拼音:xí dé lán qún dǎo
Shetland Islands
群島名。位于北海附近,為英國在歐洲最北的島嶼,總面積約一千五百平方公里。雖位居北緯六十度附近,但因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氣候相當溫和。居民具有斯堪地那維亞血統(tǒng),慣用冰島語。居民多以紡織、編結(jié)、捕魚及飼養(yǎng)牛、羊、馬為業(yè)。農(nóng)作以燕麥、大麥及蔬菜為主。當?shù)厮a(chǎn)的羊毛品質(zhì)優(yōu)良。
《國語辭典》:小笠原群島(小笠原群島)  拼音:xiǎo lì yuán qún dǎo
群島名。位于日本東南、琉球島之東的太平洋中,由近三十個火山島組成,屬熱帶氣候。本屬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由美軍托管,一九六八年歸還日本。居民多從事農(nóng)業(yè)。也譯作「波檸群島」。
《國語辭典》:帛琉共和國(帛琉共和國)  拼音:bó liú gòng hé guó
Republic of Palau
國名。位于西太平洋中,菲律賓群島東南,加羅林群島西端。總面積四百九十四平方公里,由兩百四十多個火山島、珊瑚島組成,其中高羅、安瓜爾、巴包斯哇及佩勒留是其四個主要島嶼。人口約一萬五千,首府為高羅市(Koror),島上以英語及帛琉語為主。先后為西班牙、德國、日本所有,第二世界大戰(zhàn)后,據(jù)聯(lián)合國托管條例,由美國接管。西元一九九四年十月一日正式獨立。全境屬熱帶海洋性氣候,經(jīng)濟以觀光業(yè)及漁業(yè)最為發(fā)達。
《國語辭典》:波里尼西亞(波里尼西亞)  拼音:bō lǐ ní xī yà
Polynesia
群島名。屬大洋洲,位于太平洋中部,美國夏威夷州以北、紐西蘭以南和復(fù)活島以東的三角形范圍,包括經(jīng)度一百八十度以東的各島。陸地總面積逾二十九萬平方公里,大部分是珊瑚島,少數(shù)是火山島。其中以夏威夷群島、薩摩亞群島和社會群島最為重要。屬熱帶及亞熱帶氣候。也譯作「玻里尼西亞」。
《國語辭典》:巴哈馬群島(巴哈馬群島)  拼音:bā hā mǎ qún dǎo
Bahama Islands
群島名。位于中美洲古巴島之北,弗羅里達州東南的海域。由東南向西北延伸,長一千二百二十公里,寬四十六公里,由二十馀個大小島嶼組成,屬亞熱帶氣候。土壤貧瘠,海鹽和水產(chǎn)很豐富。
《國語辭典》:班克斯群島(班克斯群島)  拼音:bān kè sī qún dǎo
Banks Islands
群島名。位于南太平洋新赫布里底群島北方。屬火山島,因氣候酷熱,頗適合熱帶栽培業(yè)的發(fā)展。
《國語辭典》:百慕達群島(百慕達群島)  拼音:bǎi mù dá qún dǎo
Bermuda Islands
群島名。位于美國北卡羅萊納州海岸東方九百公里處,屬英殖民地。西元一五一九年為西班人朱安德百慕達所發(fā)現(xiàn),全區(qū)共有大小島嶼三百五十個,其中只有二十個島有人居住。美國在此設(shè)有龐大的海、空軍基地。盛產(chǎn)水果、蔬菜、鮮花等,由于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所以有大西洋中的天堂之美稱。以觀光業(yè)為其主要經(jīng)濟來源。簡稱為「百慕達」。
《國語辭典》:安達曼群島(安達曼群島)  拼音:ān dá màn qún dǎo
Andaman Islands
群島名。位于孟加拉灣東部,為印度轄區(qū)。共有大小島嶼約二百馀個,陸地面積約八千二百九十平方公里,分為大安達曼群島與小安達曼群島兩部分,島嶼中以北安達曼、中安達曼及南安達曼三島面積最大。
《國語辭典》:不列顛群島(不列顛群島)  拼音:bù liè diān qún dǎo
British Isles
群島名。位于西歐,東西各臨北海、大西洋,南隔三十多公里的英吉利海峽與歐陸相望。主要由大不列顛島和愛爾蘭島及附近許多小島組合而成,其中大不列顛島和愛爾蘭島北部即英國國土,愛爾蘭島中南部另屬愛爾蘭共和國。
《國語辭典》:加羅林群島(加羅林群島)  拼音:jiā luó lín qún dǎo
Caroline Islands
群島名。位于太平洋中西部,屬于密克羅尼西亞群島的一部分。由九百多個島嶼組成,各島面積均不大,多屬珊瑚島。居民以從事漁業(yè)及熱帶作物的栽培為主。
《國語辭典》:加那列群島(加那列群島)  拼音:jiā nà liè qún dǎo
Canary Islands
群島名。位于非洲西北岸大西洋中。西元一四九七年淪為西班牙的殖民地,是歐洲、南美間來往輪船的燃料供應(yīng)站。全島由火山所形成,氣候溫和,為極佳的養(yǎng)病憩息之地。盛產(chǎn)葡萄酒、咖啡、椰子等。
《國語辭典》:菲律賓海溝(菲律賓海溝)  拼音:fēi lǜ bīn hǎi gōu
菲律賓群島東側(cè),大致呈南北向的海溝。北起呂宋島的東北方,向南延至印尼的摩鹿加群島北部。全長約一千二百公里,水深多在七、八千公尺以上,最深處可達一萬馀公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