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觥羊
大羊。 漢 揚(yáng)雄 《太玄·毅》:“次七,觥羊之毅,鳴不類。測曰:觥羊之毅,言不法也。” 范望 注:“觥羊,大羊也?!?/div>
分類:大羊
《漢語大詞典》:公羊?qū)W派(公羊?qū)W派)
清 代的今文經(jīng)學(xué)派。根據(jù)今文《公羊》經(jīng)說,發(fā)揮其倫理思想或政治主張。其創(chuàng)始人 莊存與 、 劉逢祿 均為 常州 人,故又稱“常州學(xué)派”。因今文經(jīng)學(xué)特別重視公羊家的春秋學(xué),故亦以泛指今文經(jīng)學(xué)。
《漢語大詞典》:公羊子
即 公羊高 。漢書·藝文志:“《公羊傳》十一卷。 公羊子 , 齊 人?!?顏師古 注:“名 高 。” 唐 劉知幾 史通·論贊:“《春秋左氏傳》,每有發(fā)論,假君子以稱之,二《傳》云 公羊子 、 穀梁子 ,史記云 太史公 。”參見“ 公羊 ”。
《國語辭典》:公羊  拼音:gōng yáng
1.動物名。指雄性的羊。
2.復(fù)姓。如春秋末魯有公羊高。
3.公羊傳的簡稱。參見「公羊傳」條。
《國語辭典》:告朔餼羊(告朔餼羊)  拼音:gù shuò xì yáng
古代的一種祭祀儀式。天子在年終時,將來年歷書頒給諸侯,諸侯將它藏在祖廟中,每月朔日,以活羊告祭于廟,然后聽政。語出《論語。八佾》:「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弧购蟊扔魍接行问交蛱搼?yīng)故事。如:「現(xiàn)代人對于慎終追遠(yuǎn)一事,大多抱著告朔餼羊的心態(tài)?!挂沧鳌父嫠费虼妗?、「餼羊告朔」。
分類:后人
《韻府拾遺 陽韻》:皋羊(皋羊)
史記陳把世家武王克殷復(fù)求舜后得媯滿封之于陳以奉帝舜祀是為胡公胡公卒子申公犀侯立申公卒弟相公皋羊立
《漢語大詞典》:羔羊素絲(羔羊素絲)
《詩·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絲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毛 傳:“小曰羔,大曰羊。素,白也。紽,數(shù)也。古者素絲以英裘,不失其制。大夫羔裘以居?!?孔穎達(dá) 疏:“ 毛 以為 召南 大夫皆正直節(jié)儉。言用羔羊之皮以為裘,縫殺得製,素絲為英飾,其紽數(shù)有五。既外服羔羊之裘,內(nèi)有羔羊之德,故退朝而食,從公門入私門,布德施行,皆委蛇然動而有法,可使人蹤跡而效之。言其行服相稱,內(nèi)外得宜?!焙笠蛞浴案嵫蛩亟z”稱譽(yù)士大夫正直節(jié)儉、內(nèi)德與外儀并美。 明 唐順之 《與呂通竹嶼書》:“用于世則為羔羊素絲之風(fēng),不用于世則勵蔬食飲水之志?!币嗍∽鳌?羔絲 ”。 清 龔自珍 《國朝春曹題名記序》:“此諸前輩秉心淵雅,用羔絲退食之暇輯是書之志也?!?/div>
《國語辭典》:多歧亡羊  拼音:duō qí wáng yáng
比喻所學(xué)雜多便不易專精。參見「歧路亡羊」條?!读凶印Uf符》:「大道以多歧亡羊,學(xué)者以多方喪生?!姑?。康?!吨猩嚼恰返诙郏骸赴陈劦墓湃苏f:『大道以多歧亡羊』,想起來乃至馴之畜,一個小廝兒,便可制服?!?/div>
《國語辭典》:餓虎吞羊(餓虎吞羊)  拼音:è hǔ tūn yáng
形容動作迅猛貪婪?!肚迤缴教迷挶?。五戒禪師私紅蓮記》:「一個初侵女色,由如餓虎吞羊。」
分類:迅猛貪婪
《分類字錦》:斗羊卜歲(斗羊卜歲)
唐書西域龜茲傳歲朔斗羊馬橐它七日觀勝負(fù)以卜歲盈耗云
分類:
《高級漢語詞典》:放羊拾柴
指老人娶妻,有意不加管束,冀能懷孕,從而得到名份上的兒子
《國語辭典》:仿羊皮紙(仿羊皮紙)  拼音:fǎng yáng pí zhǐ
一種玻璃紙。具有良好的防油性,多用于食品的包裝。
《分類字錦》:黃羊祀灶(黃羊祀灶)
搜神記宣帝時陰子方者至孝有仁恩嘗臘日晨炊而灶君神形見子方再拜受慶家有黃羊刲以祀之自是以后暴至巨富故后常以臘日祀灶
分類:臘日
《駢字類編》:花羊
桂海虞衡志花羊南中無白羊多黃褐白斑如黃牛又有一種深褐黑脊白斑全似鹿
《國語辭典》:虎皮羊質(zhì)(虎皮羊質(zhì))  拼音:hǔ pí yáng zhí
外表披上虎皮,但實(shí)際是羊,本性仍怯弱。比喻虛有其表,外強(qiáng)中乾。明。李昌祺《剪燈馀話。卷四。泰山御史傳》:「而本官虎皮羊質(zhì),狼子野心,弗思載筆摛詞,盡其職業(yè),惟務(wù)飲酒食肉,茍度歲時?!挂沧鳌秆蛸|(zhì)虎皮」。
《漢語大詞典》:鬼金羊
神祇名。主鬼宿。 元 王曄《桃花女》第三折:“這早晚正值鬼金羊昴日雞兩個神祇巡綽,我入這墻院子去,必受其禍?!?/div>
分類:神祇鬼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