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懸羊擊鼓(懸羊擊鼓)
一種疑兵之計。 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三:“ 開禧 用兵,諸將皆敗,唯 畢再遇 數(shù)有功……嘗與虜對壘,度虜兵至者日眾,難與爭鋒。一夕拔營去,慮虜來相追,乃留旗幟於營,并縛生羊,置其前二足於鼓上,擊鼓有聲。虜不覺其為空營,復(fù)相持竟日。及覺欲追,則已遠(yuǎn)矣?!?元 人平話中名之曰“懸羊擊鼓策”。《七國春秋平話》卷下:“卻説 樂毅 引三千兵至 齊 寨,聽金鼓響不入耳。小軍報 樂毅 曰:‘乃空寨!’ 樂毅 急回。 石丙 曰:‘可攻之?!?毅 曰:‘休!不知此計是懸羊擊鼓策,吾失之矣!急回!你遭 齊 兵之計?!?/div>
分類:人平平話
《高級漢語詞典》:閹羊  拼音:yān yáng
性成熟以前去勢的公綿羊,常為幾周齡和第二性征出現(xiàn)以前去勢的公綿羊
《漢語大詞典》:系頸牽羊(繫頸牽羊)
繩系頸,手牽羊。謂投降請罪。
分類:投降請罪
《漢語大詞典》:夏羊
黑色羊。因 夏后氏 尚黑,故名。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獸一·羊:“生 江 南者為吳羊,頭身相等而毛短。生 秦 晉 者為夏羊,頭小身大而毛長;土人二歲而翦其毛,以為氈物,謂之緜羊?!?/div>
《漢語大詞典》:小宰羊
謂豆腐。 宋 陶谷 清異錄·官志:“ 時戢 為 青陽 丞,潔己勤民。肉味不給,日市豆腐數(shù)箇。邑人呼豆腐為小宰羊?!?/div>
分類:豆腐
《漢語大詞典》:小綿羊
常指小于一歲或一歲左右未剪過毛的綿羊
像羔羊般天真、溫順而柔弱的人
《國語辭典》:牧羊讀書(牧羊讀書)  拼音:mù yáng dú shū
三國時魏人王象替人牧羊而讀書不輟。典出《三國志。卷二三。魏書。楊俊傳》。后用以形容苦學(xué)。
《國語辭典》:涼爽羊毛(涼爽羊毛)  拼音:liáng shuǎng yáng máo
一種利用羊毛輕軟、吸汗、透氣、隔熱等特性紡成的羊毛紗。所紡制的衣物適于春夏二季穿著。
《國語辭典》:迷路羔羊  拼音:mí lù gāo yáng
迷了路的小羊。常用以比喻行為偏離正途的青少年。如:「社會上的不良少年,就像是迷路羔羊,需要指引?!?/div>
《國語辭典》:美麗奴羊(美麗奴羊)  拼音:měi lì nú yáng
動物名。原產(chǎn)于西班牙內(nèi)陸的乾燥草原。是毛用種,臉部和四肢為白色,毛長而細(xì)、體格健壯,是世界優(yōu)良品種之一。
《國語辭典》:蘇武牧羊(蘇武牧羊)  拼音:sū wǔ mù yáng
1.漢使蘇武出使匈奴,因守節(jié)不變,被單于拘留,放逐至北海無人處牧羊十九年。雖掘鼠而食仍不屈降。見《漢書。卷五四。李廣蘇建傳。蘇建》。后以蘇武牧羊比喻堅貞的氣節(jié)。
2.樂曲名。內(nèi)容取材自蘇武出使匈奴的故事,歌頌其留胡不辱的崇高氣節(jié)。曲調(diào)流暢,具有淳樸的民歌風(fēng)格。
《國語辭典》:牽羊成禮(牽羊成禮)  拼音:qiān yáng chéng lǐ
娶婦之禮。參見「牽羊擔(dān)酒」條。
《國語辭典》:牽羊擔(dān)酒(牽羊擔(dān)酒)  拼音:qiān yáng dān jiǔ
南朝時,王敬弘以女嫁孔淳之之子尚。淳之以黑羊系于車轅,并提壺為禮,至敬弘家。見《南史。卷七五。隱逸傳上??状局畟鳌贰:笥靡灾溉D之禮?!度龂萘x》第四四回:「愚有一計:并不勞牽羊擔(dān)酒,納土獻(xiàn)??;亦不須親自渡江。」也作「牽羊成禮」。
分類:女嫁子尚
《國語辭典》:虎蕩羊群(虎蕩羊群)  拼音:hǔ dàng yáng qún
老虎沖進(jìn)羊群中。比喻以強(qiáng)欺弱,為所欲為?!度齻b五義》第九二回:「那知小俠指東打西,竄南躍北。猶如虎蕩羊群,不大的工夫,打了個落花流水?!挂沧鳌富⑷胙蛉骸?。
《國語辭典》:虎入羊群  拼音:hǔ rù yáng qún
老虎沖進(jìn)羊群中。比喻以強(qiáng)欺弱,為所欲為?!段饔斡洝返谌换兀骸改憧此皇郑怪?,一路打?qū)⑷?,好便似虎入羊群,鷹來雞柵?!挂沧鳌富⑹幯蛉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