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28,分16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6  7  8  9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霞縷
青縷
麻縷
濡縷
縷舉
條縷
縷覼
縷言
縷絡
素縷
覶縷
紺縷
縷雪
朱縷
縷悉
《漢語大詞典》:霞縷(霞縷)
裊裊的煙篆。 宋 惠洪 《啟明軒次朗上人韻》:“霞縷縈經軸,煙絲減篆文?!?/div>
分類:裊裊
《駢字類編》:青縷(青縷)
宋史禮志:皇城司奏左承天門屋角有黃帛曳鴟,尾上緘物如書卷,纏以青縷,三道封處隱隱有字。蓋神人所謂天降之書也。
《漢語大詞典》:麻縷(麻縷)
麻線。孟子·滕文公上:“麻縷絲絮輕重同,則賈相若。” 宋 蘇軾 《鮮于子駿見遺吳道子畫》詩:“不須更用博麻縷,付與一炬隨飛煙。”
分類:麻線
《漢語大詞典》:濡縷(濡縷)
沾濕一縷。形容沾濕范圍極小。引申指力量微弱。史記·刺客列傳:“得 趙 人 徐夫人 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藥焠之,以試人,血濡縷,人無不立死者?!?裴駰 集解:“言以匕首試人,人血出,足以沾濡絲縷,便立死也?!?唐 元稹 《唐故建州蒲城縣尉元君墓志銘》:“及逾三十年,予亦竊位偷名,官進不已,然而終無濡縷之力及於君。”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田七郎:“ 七郎 曰:‘此刀購諸異國,殺人未嘗濡縷。迄佩三世矣?!?/div>
《漢語大詞典》:縷舉(縷舉)
一一列舉。 晉 葛洪 抱樸子·鈞世:“若舟船之代步涉,文墨之改結繩,諸后作而善於前事,其功業(yè)相次千萬者,不可復縷舉也?!?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紀勝·市井:“其餘如 五間樓 ???、糖果所聚之類,未易縷舉?!?/div>
《漢語大詞典》:條縷(條縷)
一條一縷。比喻細密。 姚華 《論文后編·目錄上》:“因實遞進,以次條縷,其目尤多,不可悉數?!?黃遠庸 《財政部重要法令之說明》:“洎乎近年籌備立憲,將全國財政徹底清釐,試辦預算,從其外形觀之,固已條縷分晰、規(guī)訂詳明?!?/div>
分類:一縷細密
《漢語大詞典》:縷覼(縷覼)
詳盡,詳細。 明 唐順之 《與萬兩溪吏部》:“念執(zhí)事相知,故縷覼言之?!?清 黃宗羲 《〈唐氏家譜〉序》:“ 吳興 固有 唐 氏譜,自 陶唐 而下凡百世,其世次縷覼。古今 唐 姓之顯者,燦然一貫。”
分類:詳盡詳細
《漢語大詞典》:縷言(縷言)
細說。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聲律:“屬筆易巧,選和至難,綴文難精,而作韻甚易,雖纖意曲變,非可縷言,然振其大綱,不出茲論?!?唐 張九齡 《敕吐蕃贊普書》:“自數十年來或叛或附,皆所親見,豈假縷言?”
分類:細說
《漢語大詞典》:縷絡(縷絡)
猶纏繞。 唐 牛僧孺 《李蘇州遺太湖石奇狀絕倫因題二十韻奉呈夢得樂天》:“攙叉鋒刃簇,縷絡釣絲縈。” 宋 葉適 《故寶謨閣待制知平江府趙公墓志銘》:“ 崑山 并大洋,盜出沒不可蹤跡,以其半置 嘉定縣 ,鑿 錦帆涇 ,百港縷絡之所宗也?!?/div>
分類:纏繞
《搜韻詞典》:素縷  拼音:sù lǚ
白色絲線。《玉臺新詠》卷一 東漢 繁欽《定情詩》:“何以結中心,素縷連雙針?!薄度何摹肪矶d蕭子范《七誘》:“獨處廓兮心悄悄,懷素縷之雙針。愿因之于三鳥?!?唐 晁采《子夜歌》其十四:“一雙連素縷,與郎聊定情?!?/div>
《國語辭典》:覶縷(覶縷)  拼音:luó lǚ
委曲詳述,極力刻劃。唐。柳宗元〈寄許京兆孟容書〉:「雖欲秉筆覶縷,神志荒耗,前后遺忘,終不能成章?!?/div>
《駢字類編》:紺縷(紺縷)
蘇舜欽 淮上喜兩聯(lián)句 昏如籠纖紗,媚若映紺縷。
《駢字類編》:縷雪(縷雪)
唐 杜牧 早秋 銖秤與縷雪,誰覺老陳陳。
《駢字類編》:朱縷(朱縷)
宋史輿服志:寶之制,用玉尺度,鈕鼻,大小綬玉環(huán),裹以朱縷,加緋羅泥金帕,納于小盝。
《高級漢語詞典》:縷悉
一條一條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