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冰蠶縷


《太平御覽》卷八百二十五〈資產(chǎn)部五·蠶〉~3807~2~
晉·王嘉《拾遺錄》:「員嶠之山名環(huán)丘,有冰蠶長七寸,黑色,有角有鱗,以霜雪覆之,然后作繭,長一尺,其色五?,織為文錦,入水而不濡,投火則經(jīng)宿不燎,海人獻(xiàn)堯以為黼黻?!?/span>
典故 
絲纏臂
 
續(xù)命彩絲
 
盤絲系腕


《藝文類聚》卷四〈歲時(shí)部中·五月五日〉~75~
《風(fēng)俗通》曰:五月五日,以五?絲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溫,亦因屈原。又曰:五月五日續(xù)命縷,俗說以益人命。
《太平御覽》卷三十一〈時(shí)序部十六·五月五日〉~276~
《風(fēng)俗通》曰:「五月五日以五彩絲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溫?!褂衷唬骸敢嘁蚯?,名長命縷,一名續(xù)命縷,一名辟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朱索。」
《荊楚歲時(shí)記》第一部〈寶顏堂秘笈本〉~354~
以五?絲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又有條達(dá)等織組雜物,以相贈(zèng)遺取鴝鵒教之語。按《孝經(jīng)·援神契》曰:「仲夏繭始出。婦人染練,咸有作務(wù)?!谷赵?、星辰、鳥獸之狀,文繡、金縷,貢獻(xiàn)所尊。一名長命縷,一名續(xù)命縷,一名辟兵繒,一名五色絲,一名朱索,名擬甚多。
典故
秋娘金縷
 
一曲黃金縷
 
金衣莫惜
 
無花空繞枝
 
一曲金衣
 
吹紫蕭

相關(guān)人物
杜牧
 
秋娘
 
范蠡


《全唐詩》卷五百二十〈杜秋娘〉
京江水清滑,生女白如脂。其間杜秋者【其間杜秋娘】,不勞朱粉施。老濞即山鑄,后庭千雙眉【后庭千蛾眉】。秋持玉斝醉【秋持玉斝飲】,與唱金縷衣【案: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須惜少年時(shí)?;ㄩ_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李锜長唱此辭?!俊e窗资着?,秋亦紅淚滋。吳江落日渡,灞岸綠楊垂。聯(lián)裾見天子,盼眄獨(dú)依依。椒壁懸錦幕,鏡奩蟠蛟螭。低鬟認(rèn)新寵,窈裊復(fù)融怡。月上白璧門,桂影涼參差。金階露新重,閒捻紫簫吹【案:晉書。盜開涼州張駿冢。得紫玉簫?!?。莓苔夾城路,南苑雁初飛。紅粉羽林仗,獨(dú)賜辟邪旗。歸來煮豹胎,饜飫不能飴。咸池升日慶,銅雀分香悲。雷音后車遠(yuǎn),事往落花時(shí)。燕禖得皇子,壯發(fā)綠緌緌。畫堂授傅姆,天人親捧持?;⒕χ榻j(luò)褓,金盤犀鎮(zhèn)帷。長楊射熊羆,武帳弄啞咿。漸拋竹馬劇【漸拋竹馬戲】,稍出舞雞奇。嶄嶄整冠佩,侍宴坐瑤池。眉宇儼圖畫,神秀射朝輝。一尺桐偶人,江充知自欺。王幽茅土削,秋放故鄉(xiāng)歸。觚棱拂斗極,回首尚遲遲。四朝三十載,似夢復(fù)疑非。潼關(guān)識(shí)舊吏,吏發(fā)已如絲【毛發(fā)已如絲】。卻喚吳江渡,舟人那得知。歸來四鄰改,茂苑草菲菲。清血灑不盡,仰天知問誰。寒衣一匹素,夜借鄰人機(jī)。我昨金陵過,聞之為歔欷。自古皆一貫,變化安能推。夏姬滅兩國,逃作巫臣姬【逃作巫臣妻】。西子下姑蘇,一舸逐鴟夷??検椅罕鳚h太平基。誤置代籍中,兩朝尊母儀。光武紹高祖,本系生唐兒。珊瑚破高齊,作婢舂黃糜。蕭后去揚(yáng)州,突厥為閼氏。女子固不定,士林亦難期。射鉤后呼父,釣翁王者師。無國要孟子,有人毀仲尼。秦因逐客令,柄歸丞相斯。安知魏齊首,見斷簀中尸。給喪蹶張輩,廊廟冠峨危。珥貂七葉貴,何妨戎虜支。蘇武卻生返,鄧通終死饑。主張既難測,翻覆亦其宜。地盡有何物,天外復(fù)何之【天高復(fù)何之】。指何為而捉,足何為而馳。耳何為而聽,目何為而窺。己身不自曉,此外何思惟。因傾一樽酒,題作杜秋詩。愁來獨(dú)長詠,聊可以自怡。
典故
天地一蜉蝣
 
赤壁洞簫
 
吹簫有約
 
洞簫聽罷
 
客有洞簫者
 
倚歌簫客
 
馀音不絕如縷
 
與客泛舟赤壁
 
蘇子扁舟


《蘇軾文集》卷一〈前赤壁賦〉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fēng)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v一葦之所如,淩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憑虛御風(fēng),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dú)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箍陀写刀春嵳?,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馀音裊裊,若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尊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fēng)?!固K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fēng),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食。」客喜而笑,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典故
鬟剪
 
一縷青絲為君剪

相關(guān)人物
李隆基(唐玄宗)


《舊唐書》卷五十一〈后妃列傳上·玄宗楊貴妃〉~280~
天寶九載,貴妃復(fù)忤旨,送歸外第。時(shí)吉溫與中貴人善,溫入奏曰:「婦人智識(shí)不遠(yuǎn),有忤圣情,然貴妃久承恩顧,何惜宮中一席之地,使其就戮,安忍取辱于外哉!」上即令中使張韜光賜御饌,妃附韜光泣奏曰:「妾忤圣顏,罪當(dāng)萬死。衣服之外,皆圣恩所賜,無可遺留,然發(fā)膚是父母所有?!鼓艘都舭l(fā)一繚附獻(xiàn)。玄宗見之驚惋,即使力士召還。
典故

《鹽鐵論》卷六〈散不足〉~352~
古者,鹿裘皮冒,蹄足不去。及其后,大夫士狐貉縫腋,羔麑豹袪。庶人則毛?绔衳彤,羝襆皮傅。今富者鼲貂,狐白翥。中者罽衣金縷,燕●代黃。
《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梁詩》卷十八〈劉孝威·樂府·擬古應(yīng)教〉~872~
青鋪綠瑣琉璃扉,瓊筵玉笥金縷衣。美人年幾可十馀,含羞轉(zhuǎn)笑歛風(fēng)裾。珠丸出彈不可追,空留可憐持與誰。
典故 
縷積長


《太平御覽》卷八一四
《風(fēng)俗通義》:五月五日續(xù)命絲,俗說益人命。
《藝文類聚》卷四
《風(fēng)俗通》曰:五月五日,以五?絲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溫,亦因屈原。

例句

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 李隆基 端午

穴枕通靈氣,長絲續(xù)命人。 李隆基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典故
微縷懸千鈞

相關(guān)人物
枚乘


《漢書》卷五十一《枚乘傳》
枚乘字叔,淮陰人也,為吳王濞郎中。吳王之初怨望謀為逆也,乘奏書諫曰:「……夫以一縷之任系千鈞之重,上縣無極之高,下垂不測之淵,雖甚愚之人猶知哀其將絕也。」

例句

高堂委金玉,微縷懸千鈞。 陳子昂 感遇詩三十八首之二十四

《國語辭典》:一縷(一縷)  拼音:yī lǚ
一絲。《紅樓夢》第五回:「但聞一縷幽香,竟不知其所焚何物?!?/div>
分類:一縷一絲
《漢語大詞典》:金縷(金縷)
(1).指金縷衣。 三國 魏 曹丕 《營壽陵詔》:“喪亂以來, 漢 氏諸陵無不發(fā)掘,至乃燒取玉匣金縷。” 前蜀 韋莊 《清平樂》詞:“云解有情花解語,窣地繡羅金縷。”
(2).指金絲。 唐 白居易 《秦中吟·議婚》:“紅樓富家女,金縷繡羅襦?!?清 陳維嵩 《采桑子·為汪蛟門題畫冊》詞之四:“玉樹宮墻,金縷鞋幫,膽怯潛提出洞房?!?br />(3).金屬制成的穗狀物。 南朝 梁簡文帝 《大法頌》:“幢號(hào)摩尼,旛懸金縷。” 唐 溫庭筠 《定西番》詞:“雙鬢翠霞金縷,一枝春艷濃?!?華鍾彥 注:“金鏤,釵穗也。”
(4).曲調(diào)《金縷曲》《金縷衣》的省稱。 唐 羅隱 《金陵思古》詩:“綺筵《金縷》無消息,一陣征帆過 海門 ?!?宋 張?jiān)?/a>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詞:“舉大白,聽《金縷》?!?明 唐寅 《題桑》詩:“娉婷紅粉歌《金縷》,歌與桃花柳絮聽?!?清 李漁 《玉搔頭·呼嵩》:“常慮韶光同逝水,《金縷》一日歌千遍?!?br />(5).指柳條。 唐 戴叔倫 《長亭柳》詩:“雨搓金縷細(xì),煙褭翠絲柔?!?唐 溫庭筠 《楊柳枝》詞:“金縷毿毿碧瓦溝,六宮眉黛惹香愁?!?華鍾彥 注:“金縷,柳條也?!?明 無名氏 《鳴鳳記·夏公命將》:“紅杏飄香,柳含煙翠拖金縷?!?/div>
《駢字類編》:萬縷(萬縷)
唐 溫庭筠 織錦詞 簇簌金梭萬縷紅,鴛鴦艷錦初成匹。
《國語辭典》:縷縷(縷縷)  拼音:lǚ lǚ
1.一絲絲。《宋史。卷一七三。食貨志上一》:「蠶婦治繭、績麻、紡緯,縷縷而積之,寸寸而成之,其勤極矣?!?br />2.接連不絕的樣子。如:「縷縷炊煙」、「縷縷不盡」。
3.比喻纖細(xì)。宋。蘇軾和蔡準(zhǔn)郎中見遨游西湖〉詩三首之三:「船頭斫鮮細(xì)縷縷,船尾炊玉香浮浮?!?br />4.詳盡細(xì)密?!端问?。卷四二四。列傳。趙逢龍》:「凡道德性命之蘊(yùn),禮樂刑政之事,縷縷為上開陳?!?/div>
《駢字類編》:千縷(千縷)
唐 韋莊 清平樂 其六 綠楊春雨,金線飄千縷。
《韻府拾遺 麌韻》:蘇軾詞青衫破群仙笑我千縷掛漁蓑
《漢語大詞典》:縷金(縷金)
(1).金絲。 后蜀 顧夐 《酒泉子》詞之二:“羅帶縷金,蘭麝煙凝魂斷?!?華鍾彥 注:“縷金,猶金縷也?!?宋 周邦彥 《垂絲釣》詞:“縷金翠羽,妝成纔見眉嫵?!?span id="446uc2y" class="book">《花月痕》第七回:“花氣濃拖兩鬢云,絳羅衫子縷金裙。”
(2).以金絲為飾。 宋 陶谷 清異錄·北苑妝:“ 江 南晚季 建陽 進(jìn)茶油花子,大小形製各別,極可愛,宮嬪縷金於面,皆以淡妝,以此花餅施於額上,時(shí)號(hào)‘北苑妝’?!?span id="qcyokqs" class="book">《宋史·職官志三》:“滴粉縷金花大犀軸。”
分類:金絲后蜀
《漢語大詞典》:覼縷(覼縷)
亦作“覶縷”。
(1).猶言彎彎曲曲。古文苑·王延壽〈王孫賦〉:“忽踴逸而輕迅,羌難得而覼縷。” 章樵 注:“覼縷,委曲也?!币槐咀鳌坝T縷”。
(2).謂詳述。 隋 無名氏 《齊故員外郎馬少敏墓志》:“編之史籍,無煩覶縷?!?宋 蘇軾 《答陳季常書》之二:“恐此書到日,已在道矣。故不覼縷?!?清 趙翼 《哭緘齋侄》詩:“問疾只嫌閽拒客,不教覼縷訴心期?!?大我 《新社會(huì)之理論》二:“夫自舊社會(huì)觀之京師,番壤也,守令蛇虺也,固揆之萬喙而一致也……種種敗德,不暇覼縷?!?br />(3).指事情的原委。 唐 李德裕 《〈次柳氏舊聞〉序》:“ 璟 曰:‘某祖 芳 ,前從 力士 問覼縷?!?/div>
《國語辭典》:長命縷(長命縷)  拼音:cháng mìng lǚ
端午節(jié)時(shí),系在兒童手臂、手腕,懸在兒童胸前或臂上,掛在蚊帳、搖籃等處用以消災(zāi)祈福的五采絲線或絨線。民間以為青、紅、白、黑四色象徵東、南、西、北四方,黃色象徵中央,于端午節(jié)系此五采絲線,可以免除瘟病,使人長壽健康。也稱為「百索」、「避兵繒」。
《國語辭典》:金縷衣(金縷衣)  拼音:jīn lǚ yī
1.以金色絲線編織而成的衣服。南朝梁。劉孝威〈擬古應(yīng)教〉詩:「書鋪綠瑣琉璃扉,瓊筵玉笥金鏤衣?!?br />2.古代皇帝和貴族死時(shí)穿用的葬服。參見「金鏤玉衣」條。
3.詩名。七言絕句。樂府詩集題為唐李锜所作。李锜曾任節(jié)度使,其妾杜秋娘以善唱此曲著名,概因如此,唐詩三百首中徑題作者為杜秋娘。
4.樂曲名。唐。杜牧〈杜秋娘〉詩:「秋持玉斝醉,與唱金鏤衣?!?/div>
《漢語大詞典》:續(xù)命絲(續(xù)命絲)
見“ 續(xù)命縷 ”。
《漢語大詞典》:續(xù)命縷(續(xù)命縷)
舊俗于端午節(jié)以彩絲系臂,謂可以避災(zāi)延壽,故名續(xù)命縷。宋史·禮志十五:“﹝降圣節(jié)﹞前一日,以金縷延壽帶、金涂銀結(jié)續(xù)命縷、緋綵羅延壽帶、綵絲續(xù)命縷分賜百官,節(jié)日戴以入。”亦作“ 續(xù)命絲 ”。太平御覽卷八一四引 漢 應(yīng)劭 《風(fēng)俗通》:“五月五日賜五色續(xù)命絲,俗説益人命?!?/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