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紅繩(紅繩)
(1).紅色繩子。金史·禮志九:“肆赦儀,設捧制書木鶴仙人一,以紅繩貫之,引以轆轤,置於御前欄干上?!?元 宋無 《春愁詩》:“金雁塵香暗鳳絃,紅繩風緊閣秋千?!?br />(2).猶紅線。謂締結婚姻。《醒世恒言·錢秀才錯占鳳凰儔》:“不須玉杵千金聘,已許紅繩兩足纏?!贝▌?span id="dlxvszq" class="book">《譚記兒》第一場:“說什么人言可畏,非是奴守志不堅,想淑女 卓氏 文君 ,奔 司馬 佳話早傳。又怎奈紅繩已被我剪斷,紅葉逐水去不還。”
《漢語大詞典》:錢貫(錢貫)
(1).穿錢的繩子。后漢書·翟酺傳:“倉穀腐而不可食,錢貫朽而不可校?!?南朝 梁 宗懔 荊楚歲時記:“又以錢貫繫杖腳?!?br />(2).指成串的錢。 唐 元稹 《贈呂二校書》詩:“共占花園爭 趙辟 ,競添錢貫定秋娘?!?/div>
《漢語大詞典》:尋約(尋約)
八尺長的繩子。左傳·哀公十一年:“ 公孫揮 命其徒曰:‘人尋約, 吳 髮短?!?杜預 注:“約,繩也。八尺為尋。 吳 髮短,欲以繩貫其首。” 章炳麟 《春秋左傳讀·哀公·人尋約吳發(fā)短》:“﹝人﹞尋約者,每人各持八尺繩也?!?/div>
分類:八尺繩子
《漢語大詞典》:青繩(青繩)
青色的繩子。古時用它纏束圖版、界劃天子經(jīng)過的御道和圍范帝王郊祀的壇場。宋書·符瑞志上:“乃有龍馬銜甲……甲似龜,背廣九尺,其圖以白玉為檢,赤玉為字,泥以黃金,約以青繩。” 唐 王建 《溫泉宮行》:“十月一日天子來,青繩御路無塵埃?!?span id="znoqiuc" class="book">《宋史·禮志二》:“南郊壇制…… 元豐 元年二月,詔內(nèi)壝之外,眾星位周環(huán),每二步植一杙,繚以青繩,以為限域。”
《漢語大詞典》:系繩
將動物系于樁上的繩子
用來拴住動物使它只能在允許范圍內(nèi)活動或喂食的物件;好像系繩、系鏈那樣使用的東西(如繩、纜)
《漢語大詞典》:錢緡(錢緡)
(1).穿錢的繩子。新唐書·滕王元嬰傳:“帝嘗賜諸王綵五百。以 元嬰 及 蔣王 貪黷,但下書曰:‘ 滕叔 、 蔣弟 不須賜,給麻二車,助為錢緡?!?明 楊慎 升庵詩話·滕王:“及遷 洪州 都督,以貪聞。 高宗 給麻二車,助為錢緡?!?br />(2).借指金錢。 宋 韓琦 《答章望之秘?;菰娗蠊磐叱帯?/span>詩:“巧工近歲知眾寳,雜以假偽窺錢緡。”
分類:金錢繩子
《漢語大詞典》:連網(wǎng)(連網(wǎng))
(1).猶連綱。用以串聯(lián)物體的繩子。文選·張衡〈南都賦〉:“朱帷連網(wǎng),曜野映云?!?張銑 注:“綱,連帷之繩姣好也?!?br />(2).連綿不絕。參見“ 連綱 ”。
(3).見“ 連綱 ”。
《漢語大詞典》:連綱(連綱)
(1).用以串聯(lián)物體的繩子。 漢 司馬相如 《長門賦》:“張羅綺之幔帷兮,垂楚組之連綱。”
(2).連綿不絕。 明 陳子龍 《皇帝東郊賦》:“戈矛連綱,櫛比茸髳?!?br />(3).亦作“ 連網(wǎng) ”。舊時成批運輸貨物的組織曰綱,其運輸船只或隊伍連綿不斷,稱之“連綱”。 宋 蔡絳 鐵圍山叢談卷六:“ 崇寧 中 淮水 暴漲,而 汴口 檣舟不能進。一日昧爽,小龍者出連綱之舟尾?!?元 顧瑛 《金粟冢中秋日燕集》詩:“東南貢米粟,連網(wǎng)起歌謳?!?元 袁桷 《送趙君佐茶使》詩:“連綱貢餘知幾春,排檣接纜來 儀真 ?!?/div>
《國語辭典》:井繩(井繩)  拼音:jǐng shéng
井上汲水用的繩索。如:「這條井繩快磨斷了,換條新的吧?」
《漢語大詞典》:編韋(編韋)
編聯(lián)竹簡的皮條或繩子。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河水一:“余考釋氏之言,未為佳證,《穆天子》、《竹書》山海經(jīng),皆埋緼歲久,編韋稀絶,書策落次,難以緝綴?!?/div>
《國語辭典》:韁繩(韁繩)  拼音:jiāng sheng
栓住牲口的繩子,可以控制牲口的進退?!度龂萘x》第一三回:「可解馬韁繩接連,拴縛帝腰,放下船去。」《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候莊徵君坐穩(wěn)了,兩個太監(jiān)籠著韁繩,那扯手都是赭黃顏色,慢慢的走過了乾清門?!?/div>
《漢語大詞典》:上綱(上綱)
(1).系在箭靶上方的繩子。周禮·考工記·梓人:“上綱與下綱出舌尋,縜寸焉?!?鄭玄 注:“綱,所以繫侯於植者也。”
(2).別駕的異稱。晉書·忠義傳·易雄:“舉孝廉,為州主簿,遷別駕。自以門寒,不宜久處上綱,謝職還家?!?span id="ngs2913" class="book">《南史·孝義傳·何子平》:“時鎮(zhèn)軍將軍 顧覬之 為州之上綱?!?br />(3).謂把問題提到原則的高度。 鄧小平 《關于反對錯誤思想傾向問題》:“糾正‘左’的傾向和右的傾向,都不要隨意上‘綱’,不要人人過關,不要搞運動。” 巴金 《探索集·再論說真話》:“造反派在批斗會上揭發(fā)、編造我的罪行,無限上綱。我害怕極了。我起初還分辨幾句,后來一律默認?!?/div>
《漢語大詞典》:拘繩(抅繩)
兩頭有搭鉤的繩子。 元 無名氏 《漁樵記》第一折:“只有這一個放下他那抅繩匾擔立在道旁,明明是個打柴的了?!?/div>
分類:兩頭繩子
《漢語大詞典》:金麥穗(金麥穗)
古時系帷帳用的形如麥穗的金黃色繩子。 北周 庾信 《夢入堂內(nèi)》詩:“幔繩金麥穗,簾鉤銀蒜條?!?倪璠 注:“言金繩如麥穗……象其形也?!币嗍∽鳌?金麥 ”。 宋 楊萬里 《題吳夢古樂府》:“金麥褰帷銀蒜鉤,水光殿后月華樓。” 清 陳維嵩 《海棠春·閨詞和阮亭原韻》詞:“春閨金麥微微響,青鳳脛輕移銀網(wǎng)?!?/div>
《漢語大詞典》:麻絳(麻縧)
用麻線編織成的帶子或繩子。《水滸傳》第二六回:“﹝ 武松 ﹞去房里換了一身素凈衣服,便叫土兵打了一條麻絳,繫在腰里?!?/div>
《國語辭典》:絞縊(絞縊)  拼音:jiǎo yì
絞首?!蹲髠?。哀公二年》:「若其有罪,絞縊以戮。」《文選。李康。運命論》:「蓋笑蕭望之跋躓于前,而不懼石顯之絞縊于后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