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二十七 證悟科
生混氏。高昌人。有高行。誦法華維摩金光明。入蜀。居劉師冢間。脩禪觀?;榘槭?。及卒。當盛夏。施身蟲鳥。而七日不壞。夕有光明照村落。其香氣則經(jīng)旬乃歇。父老塔之冢上。
高僧傳·卷第十一 習(xí)禪
釋法緒。姓混。高昌人。德行清謹蔬食修禪。后入蜀于劉師冢間頭陀山谷。虎兕不傷。誦法華維摩金光明。常處石室中且禪且誦。盛夏于室中舍命。七日不臭。尸左側(cè)有香。經(jīng)旬乃歇。每夕放光照徹數(shù)里。村人即于尸上為起冢塔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十六國時后秦南安人。羌族。后秦主姚萇同母弟。初仕萇為征虜將軍。東晉孝武帝太元九年,萇即位稱后秦,以緒為司隸校尉,鎮(zhèn)長安。興嗣位,徙鎮(zhèn)安定,封晉王。后率眾攻河?xùn)|太守柳恭,恭降,以緒為并、冀二州牧,鎮(zhèn)蒲坂。位至丞相。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397 【介紹】: 東晉太原晉陽人。王國寶從弟。安帝白癡,司馬道子輔政,寵信國寶,緒以邪佞見知。安帝隆安元年,拜瑯邪內(nèi)史、建威將軍,與國寶并為道子腹心。專權(quán)亂政,不得人心。王恭惡之,緒說國寶矯道子命殺恭。恭起兵討之,道子懼,殺國寶及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401 【介紹】: 十六國時后涼國君。略陽人,氐族,字永緒。呂光庶長子。初封太原公。光死,殺太子紹自立。與弟呂弘相忌,弘遂起兵東苑,纂攻敗之,遂稱天王,建元咸寧。在位游田無度,荒耽酒色。后因昏醉,為從弟呂超所殺。在位三年,謚靈。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東晉會稽人,字慶緒。崇信釋氏,澄靜寡欲,入太平山十余年。以長齋供養(yǎng)為業(yè),招引同事。召為主簿,征為博士,皆不就。
全晉文
敷字慶緒,會稽人,鎮(zhèn)軍郗愔召為主簿,臺徵博士,皆不就。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四十三
摩之字仲緒,南蘭陵人。元嘉初為益州刺史,領(lǐng)南蠻校尉,遷湘州刺史,后為丹陽尹。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415—488 【介紹】: 南朝齊東莞莒人。純篤好學(xué),隱居京口教授,自號“被褐先生”。蕭道成為揚州刺史,征為主簿,不就。撰《晉書》、《五經(jīng)序論》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431—500 【介紹】: 南朝齊女僧。高平人,俗姓閭丘。為人高率方直,略無回避。年十八出家。初住荊州三層寺。豫章王蕭嶷還都,邀至京師,為造福田寺,常召入府講經(jīng)。齊武帝時又為建集善寺。
比丘尼傳·南齊
慧緒。本姓周。閭丘高平人也。為人高率疏遠。見之如丈夫不似婦人。發(fā)言吐論甚自方直。略無所回避。七歲便蔬食持齋志節(jié)勇猛。十八出家住荊州三層寺。戒業(yè)具足道俗所美。時江陵有隱尼。西土德望。見緒而異之。遂忘年契意相攜行道。嘗同居一夏。共習(xí)般舟。心形勤苦晝夜不息。沈攸之為刺史普沙簡僧尼。緒乃避難下都。及沈破敗后復(fù)還西。齊太尉大司馬豫章王蕭嶷。以宋升明末出鎮(zhèn)荊陜。知其有道行迎請入內(nèi)。備盡四事。時有玄暢禪師。從蜀下荊。緒就受禪法究極精妙。暢每稱其宿習(xí)不淺。緒既善解禪行兼菜蔬勵節(jié)。豫章王妃及內(nèi)眷屬。敬信甚深從受禪法。每有?施。受已隨散。不嘗儲畜意。志高遠都。不以生業(yè)關(guān)懷蕭。王要共還都。為起精舍在第東田之東。名曰福田寺。常入第行道。永明九年自稱忽忽苦病亦無正惡。唯不復(fù)肯食。顏貌憔悴苦求還寺。還寺即平愈。旬日中輒復(fù)請入。入轉(zhuǎn)如前。咸不知所以。俄而王薨禍故相續(xù)。武皇帝以東田郊迥更起集善寺。悉移諸尼還集善。而以福田寺別安外國道人阿梨。第中還復(fù)供養(yǎng)善讀誦咒。緒自移集善寺以后。足不復(fù)入第者數(shù)年。時內(nèi)外既敬重此尼。每勸其暫至后第內(nèi)。竺夫人欲建禪齋。遣信先咨請。尼云甚善。貧道年惡。此叚實愿一入第與諸夫娘別。既入齋。齋竟自索紙筆作詩曰。世人或不知。呼我作老周。忽請作七日。禪齋不得休(后復(fù)有十字道別今忘之)作詩竟言笑接人。了不異常日高傲也。因具敘離云。此叚出寺方為永別。年老無復(fù)能入第理。時體中甚康健。出寺月馀。便云病。乃無有異于恒少日而卒也。是永元元年十一月二十日卒。時年六十九周舍為立序贊。又有德盛尼。德合志同為法眷屬。行道習(xí)觀親承音旨也。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五十四
緬字伯緒,太康人,大明初太常丞,出為尋陽太守。泰始中遷尚書左丞東中郎司馬。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五十五
慶緒,泰始初博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442—491 【介紹】: 南朝齊河?xùn)|解人,字彥緒。柳元景侄。宋明帝時為東海太守。平沈攸之反,封貞陽縣侯。齊武帝時,進爵為公。歷官南兗州刺史,授散騎常侍,尚書左仆射。曾鎮(zhèn)壓湘州諸蠻。位終尚書令、左光祿大夫。謚忠武。好讀書,善彈琴,自云馬稍第一,清談第二,彈琴第三。又曉數(shù)術(shù)。有《龜經(jīng)秘要》二卷。
全齊文·卷十七
世隆字彥緒,河?xùn)|解人,宋尚書令元景弟之子,海陵王休茂辟為雍州主簿,除西陽王撫軍法曹參軍,出為武威將軍、上庸太守,泰始初為尚書儀曹郎,擢太子洗馬,歷巴西、梓潼、南泰山、東海太守,安西司馬,元徽末轉(zhuǎn)武陵前軍長史、江夏內(nèi)史,行郢州事,升明中,征為侍中,遷尚書右仆射,封貞陽縣侯,出為左將軍、吳郡太守。齊受禪,為平南將軍、南豫州刺史,進爵為公,尋進號安南將軍,出為安北將軍、南兗州刺史。武帝即位,加散騎常侍,入為侍中、護軍將軍,遷尚書右仆射,改左仆射,出為鎮(zhèn)南將軍、湘州刺史,復(fù)為左仆射,轉(zhuǎn)尚書令、左光祿大夫,永明九年卒,贈司空,謚曰忠武,有《龜經(jīng)秘要》二卷。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二十九 神化科
不知何許人。宋元嘉中。見于壽春衣弊露宿野中。自稱鄭散騎。言未然事。皆驗。江陵有邊僧歸者。商于壽春。將還。通來欲寄物。僧歸以檐重不許。強增之。然檐殊不覺重。行數(shù)里即別去曰。我有女兄名慧緒。住三層寺。煩致意。忽不見。顧所寄物。亦失之。僧歸大驚。至則求慧緒語之。緒曰。吾無弟。即往求通不見。及通至江陵而慧緒亦死。入其房問訊委悉。因留江陵行見人家墳?zāi)?。無不言其氏族死亡年月。江陵人皆相視驚異。或時懸指偷劫道其罪狀。故群盜見之。亦掩跡避走。俄就任漾家。索酒。甚急。曰我遠行不復(fù)相見。為謝諸知識。宜各精進脩善為。先飲醉臥墻下而化。數(shù)日復(fù)有人見行市中。追及共語久之乃失。
神僧傳·卷第四
釋慧通。不知何許人。宋元嘉中見在壽春。寢宿無定游歷村里。飲宴食啖不異恒人。常自稱鄭散騎。言未然之事頗時有驗。江陵有邊僧歸者。游賈壽春。將應(yīng)反鄉(xiāng)。路值慧通稱欲寄物。僧歸時自負重擔。固以致辭。遂強置擔上。而了不覺重。行數(shù)里便別去。謂僧歸曰。我有姊在江陵作尼名慧緒住三層寺。君可為我相聞道尋欲往。言訖忽然不見。顧視擔上所寄物亦失。僧歸既至尋得慧緒。具說其意。緒既無此弟。亦不知何以而然。乃自往壽春尋之竟不相見。通后自往江陵。而慧緒已死。入其房中訊問委悉。因留江陵少時。路由人家墳?zāi)篃o不悉其氏族死亡年月。傳以相問并如其言。或時懸指偷劫道其罪狀。于是群盜遙見通者輒間行避走。又于江津路值一人。忽以杖打之語云。何駃歸去。看汝家若為。此人至家。果延火所及舍物蕩盡。齊永元初忽就相識人任漾求酒甚急。云今應(yīng)遠行不復(fù)相見。為謝諸知識。并宜精勤修善為先。飲酒畢至墻邊臥地。就看已死后數(shù)十日。復(fù)有人于市中見之。追及共語。久之乃失。
高僧傳·卷第十 神異下
釋慧通。不知何許人也。宋元嘉中見在壽春。衣服趨爾寢宿無定。游歷村里飲宴食啖。不異恒人。常自稱鄭散騎。言未然之事頗時有驗。江陵邊有僧歸者。游賈壽春將應(yīng)反鄉(xiāng)。路值慧通。稱欲寄物。僧歸時自負重擔固以致辭。遂強置擔上。而了不覺重。行數(shù)里便別去。謂僧歸曰。我有姊。在江陵作尼名惠緒。住三層寺。君可為我相聞。道尋欲往。言訖忽然不見。顧視擔上所寄物亦失。僧歸既至。尋得慧緒。具說其意。緒既無此弟。亦不知何以而然。乃自往來壽春尋之。竟不相見通后自往江陵。而慧緒已死。入其房中訊問委悉。因留江陵少時。路由人家墳?zāi)篃o不悉其氏族死亡年月。傳以相問。并如其言。或時懸指偷劫道其罪狀。于是群盜遙見通者。輒間行避走。又于江津路值一人。忽以杖打之。語云??神倸w去看汝家若為。此人至家果為延火所及。舍物蕩盡。齊永元初忽就相識人任漾求酒。甚急云。今應(yīng)遠行不復(fù)相見。為謝諸知識。并宜精勤修善為先。飲酒畢至墻邊臥地。就看已死。后數(shù)十日復(fù)有人于市中見之。追及共語。久之乃失。
名僧傳抄
不知所從來。多見在尋陽。常自稱鄭散騎。江陵人邊僧歸。商行至壽陽。將還江陵。通欲寄物于其擔上。僧歸不肯受。通強之。僧歸為受。亦不覺重。行數(shù)里別去。謂僧歸曰。我有婦。在荊州三層寺作尼。名惠緒。汝至彼可為相聞道我尋往也。言畢忽然不見。僧歸至荊州。具為惠緒言之。結(jié)尼禪行道德人也。既無此兄。不解所以。后至壽陽。尋之不知處。通后來荊州。到惠緒房。緒已死矣。訊問委悉。寺中知必通也。由留荊洲。與人行見丘墓。皆識名字氏族。四月八日。于上明東寺齊。隨眾僧行道。于眾指示人云。某人經(jīng)作劫。如是者數(shù)人。群盜一時走去。于江津路值一人。以馬杖鞭通。通曰。汝忿歸看汝家何如。此人至家?;鹨褵湔?。齊永元初。就任漾求酒曰。宜應(yīng)遠行。永不復(fù)相見。為謝諸知識。并宜精進。慎幼退轉(zhuǎn)。飲酒畢。至市東墻臥地。既視死矣。數(shù)十日忽復(fù)于市見之。市人遂視。久久乃沒也(云云)。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南朝齊河南陽翟人,字彥緒。褚炤弟。少清簡,為從舅王景文所知。仕宋為中書侍郎,順帝升明初,與劉俁、謝朏、江敩入殿侍文義,號為四友。入齊,為侍中,東陽太守。齊武帝永明元年,位吏部尚書。居身清正,非吊問不雜交游。及在選部,賓客罕至。改授散騎常侍。病無以市藥,卒無以殯斂。卒年四十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499 【介紹】: 南朝齊河南陽翟人,字茂緒。褚賁弟。齊武帝永明中,解褐員外郎,位義興太守。八年,改封巴東郡公。明年,表讓封還賁子褚霽,詔許之。齊明帝建武末,位度支尚書,領(lǐng)前軍將軍。卒謚穆。
盧元緝 朝代:北魏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北魏范陽涿人,字幼緒。盧元明弟。以秘書郎入仕,位司徒司馬。性粗率兇橫,好酒。嘗于岳家飲宴,小有不平,手刃其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