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吃掛絡兒(吃掛絡兒)  拼音:chī guà lào ér
指受連累、被牽扯。如:「你這官司,八成兒是吃掛絡兒了。」「因為債務人跑了,保證人自然跟著吃掛絡兒,只得被銀行追討代償債務?!?/div>
分類:連累牽扯
《國語辭典》:脈絡膜(脈絡膜)  拼音:mài luò mó
眼球內(nèi)的一層薄膜。位于鞏膜和視網(wǎng)膜之間,由結締組織構成,含黑色素,能吸收光線以隔絕鞏膜內(nèi)外的光線,血管甚多,可提供眼球養(yǎng)分。
《國語辭典》:聯(lián)絡員(聯(lián)絡員)  拼音:lián luò yuán
負責聯(lián)絡工作的人員。如:「學校正在徵募志愿參與的同學,以擔任此次校園馬拉松各站的聯(lián)絡員。」
《國語辭典》:聯(lián)絡簿(聯(lián)絡簿)  拼音:lián luò bù
學校用來通告家長相關的課業(yè)訊息,并交換意見、保持聯(lián)絡的簿子。如:「爸爸從聯(lián)絡簿上獲知弟弟在校表現(xiàn)良好,決定送一套課外讀物給弟弟作為獎勵?!?/div>
《國語辭典》:連絡線(連絡線)  拼音:lián luò xiàn
連接兩個或兩個以上運輸體系的交通線路。
《國語辭典》:心包絡(心包絡)  拼音:xīn bāo luò
中醫(yī)上指十二經(jīng)絡之一。是包在心臟外面的一層薄膜,附有脈絡,可通行氣血。與心臟壁間有漿液,能潤滑心肌,以避免心臟受傷。簡稱為「心包」。
《漢語大詞典》:趕絡(趕絡)
連續(xù)不斷地驅使、逼迫。 洪深 《趙閻王》第四幕:“我是無可如何,才從新當兵,混一口飯吃,思前想后,就是你這個壞蛋,趕絡著我再向這下流里走……走……走到今天!”參見“ 趕羅 ”。
《國語辭典》:趕羅(趕羅)  拼音:gǎn luó
催逼、詢問。《老殘游記二編》第三回:「你大嫂子、二嫂子都來趕羅我,我又怎么樣?」
分類:方言催逼
《國語辭典》:鉤絡帶(鉤絡帶)  拼音:gōu luò dài
一種有環(huán)形帶扣的腰帶。其形或圓或方,講究者還附上扣針,用時將皮帶伸入扣內(nèi),然后插入扣針即可。
分類:束腰腰帶
《國語辭典》:紇絡(紇絡)  拼音:gē luo
角落。《西游記》第四六回:「須臾,剃下發(fā)來,窩作一團,塞在那匱腳紇絡里?!?/div>
分類:角落
《駢字類編》:緋絡(緋絡)
宋史輿服志見皂頂下金史輿服志見皂頂下
《漢語大詞典》:管絡(管絡)
亦作“筦絡”。 相互交錯連接。 清 譚嗣同 《仁學》一:“徧法界、虛空界、眾生界,有至大、至精微,無所不膠粘,不貫洽,不筦絡,而充滿之一物焉……無以名之,名之曰‘以太’。”
《漢語大詞典》:合絡(合絡)
猶包羅。管子·宙合:“宙合之意,上通於天之上,下泉於地之下,外出於四海之外,合絡天地,以為一裹。” 尹知章 注:“宙合,廣積善以通天上入地下,包絡天地為一裹也?!?/div>
分類:包羅
《駢字類編》:冰絡(冰絡)
陳基 色映金盤分處近,恩兼冰絡賜來初。
《漢語大詞典》:扯絡(扯絡)
韁繩。 梁斌 《播火記》一:“﹝店掌柜﹞左手拉起扯絡,右手握緊草杈,照準馬屁股擂了兩下子。”一本作“ 扯擄 ”。
分類:韁繩
《駢字類編》:?絡(?絡)
唐 薛曜 舞馬篇 紫玉鳴珂臨寶鐙,青絲?絡帶金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