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長川(長川)  拼音:cháng chuān
1.長的河川。《文選。曹植。洛神賦》:「浮長川而忘反,思綿綿而增慕。」
2.長久、連續(xù)不斷的意思?!段饔斡洝返谒乃幕兀骸改窍砷L奏準(zhǔn)君王,把我們畫了影身圖,四下里長川張掛?!?/div>
《國語辭典》:常川  拼音:cháng chuān
1.經(jīng)常不斷。元。鄭光祖《老君堂。楔子》:「我做將軍古怪,廝殺相持無賽;常川吊下馬來,至今跌破腦袋?!姑?。湯顯祖《邯鄲記》第一七出:「少則少千里之遙,須則要號頭明,烽瞭遠,常川看好。」
2.通常、一般。元。鄭光祖《三戰(zhàn)呂布》第一折:「上的馬去,常川不濟;聽的廝殺,帳房里推睡?!乖?。無名氏《延安府》第一折:「我打死人不償命,常川則是坐牢?!?/div>
《國語辭典》:屢空(屢空)  拼音:lǚ kòng
經(jīng)常空乏,一無所有。后亦用以指貧窮匱乏。《論語。先進》:「回也其庶乎,屢空?!箷x。陶淵明〈五柳先生傳〉:「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fēng)日,短褐穿結(jié),簞瓢屢空,晏如也?!?/div>
《國語辭典》:日程  拼音:rì chéng
1.一天能達到的路程。宋。李薦〈濟南先生師友談記〉:「嘗于所居公署前立一旗,曰占風(fēng)旗,使人候之,置籍焉,令諸漕綱日程,亦各記風(fēng)之便逆。」
2.按日排定的工作程序。如:「他心思細密,而且凡事依照日程規(guī)劃,因此做起事來井井有條,深獲大家的推崇與贊賞?!?/div>
《國語辭典》:捧心  拼音:pěng xīn
雙手抱著胸口。《莊子。天運》:「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矉其里?!?/div>
《國語辭典》:蚯蚓  拼音:qiū yǐn
動物名。環(huán)節(jié)動物門貧毛綱。體圓而細長,環(huán)節(jié)很多,鉆土成穴,使土壤疏松,有益于農(nóng)事。也稱為「地龍」、「土龍」、「曲蟮」、「蛐蟮」、「蜿蟺」。
《國語辭典》:口實(口實)  拼音:kǒu shí
1.糧食?!兑捉?jīng)。頤卦》:「自求口實。」晉。江統(tǒng) 徙戎論:「且關(guān)中之人,百馀萬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處之與遷,必須口實?!?br />2.俸祿?!蹲髠?。襄公二十五年》:「臣君者,豈為其口實,社稷是養(yǎng)?!?br />3.談話、批評的內(nèi)容、資料或依據(jù)?!度龂?。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其秋病卒,黎庶追思,以為口實?!?/div>
《國語辭典》:典學(xué)(典學(xué))  拼音:diǎn xué
常思念于學(xué)問。語本《書經(jīng)。說命下》:「念終始典于學(xué)?!购蠓Q帝王子孫努力向?qū)W。宋。楊萬里 賀皇太子九月四日生辰詩:「典學(xué)光陰璧不如,簡編燈火卷還舒?!埂肚迨犯?。卷八九。禮志八》:「帝王御宇,咸資典學(xué)。朕承庭訓(xùn),時習(xí)簡編?!?/div>
《國語辭典》:薰陶  拼音:xūn táo
被一種思想、品行、習(xí)慣等所濡染而漸趨同化。《宋史。卷四二七。道學(xué)列傳一。程頤》:「今夫人民善教其子弟者,亦必延名德之士,使與之處,以薰陶成性。」
《漢語大詞典》:時習(xí)(時習(xí))
(1).經(jīng)常溫習(xí)。語出論語·學(xué)而:“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説乎?!币徽f,按時溫習(xí)。見 楊伯峻 譯注。 唐 白居易 《省試性習(xí)相遠近賦》:“是以君子稽古於時習(xí)之初,辯惑於成性之所?!?br />(2).經(jīng)常練習(xí)。 明 劉基 《擬連珠》之五四:“學(xué)必潛心,然后可以有得;藝能時習(xí),然后不為徒勞?!?/div>
《漢語大詞典》:常用
經(jīng)常使用;日常應(yīng)用。墨子·小取:“是故辟(譬)侔援推之辭……不可不審也,不可常用也?!?span id="qmeyq2q" class="book">《商君書·開塞》:“過有厚薄,則刑有輕重;善有小大,則賞有多少。此二者,世之常用也?!?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晉書·摯虞傳》:“度量是人所常用。”
《國語辭典》:會議(會議)  拼音:huì yì
1.聚合眾人商議?!逗鬂h書。卷一四。宗室四王三侯列傳。齊武王演》:「諸將會議立劉氏,以從人望?!埂段宕菲皆挕A菏?。卷上》:「僖宗使宰相會議?!?br />2.有組織的商議事情的集會。如:「訓(xùn)導(dǎo)會議」、「校務(wù)會議」。
《漢語大詞典》:常安
長久安定;經(jīng)常安寧。荀子·榮辱:“仁義德行,常安之術(shù)也?!?漢 賈誼 新書·胎教:“故無常安之國,無宜治之民?!?唐 白居易 《詠懷》:“知分心自足,委順身常安。”
《漢語大詞典》:無素(無素)
(1).不經(jīng)常。 晉 葛洪 抱樸子·貴賢:“夫庸隸猶不可以不拊循而卒盡其力,安可以無素而暴得其用哉?” 宋 蘇軾 《沉叔通知海州制》:“海濱之民,羣聚剽掠,此吏不稱職,備災(zāi)無素之過也?!?清 湯斌 《湯潛庵語錄》:“父兄之訓(xùn)戒不先,里黨之薰陶無素?!?br />(2).平素不交往。舊五代史·唐書·李愚傳:“陛下以家人禮兄, 振 等私臣也。臣居朝列,與王無素,安敢諂事?”
《國語辭典》:常?! ?span id="22aeskm" class='label'>拼音:cháng cháng
1.經(jīng)常、時常。唐。韓愈 祭十二郎文:「是病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埂都t樓夢》第五七回:「我常常和你姐姐說,心里很疼你,只是外頭不好帶出來的?!?br />2.平庸。唐。孫棨《北里志。天水仙哥》:「其姿容亦常常,但蘊藉不惡,時賢雅尚之,因鼓其聲價耳。」宋。范仲淹 上執(zhí)政書:「除錄事參軍,則縣令中昏邁常常之流,可去數(shù)百人矣?!?/div>
《國語辭典》:苞?! ?span id="mmmg2ss" class='label'>拼音:bāo sāng
桑樹的根。比喻根深柢固?!兑捉?jīng)。否卦。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