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乃武乃文  拼音:nǎi wǔ nǎi wén
本用以贊譽天子之德,指其文經(jīng)天地,武定禍亂。語出《書經(jīng)。大禹謨》:「帝德廣運,乃圣乃神,乃武乃文?!购蠖嘀溉思扔形涔τ钟形牡隆R沧鳌改宋哪宋洹?。
《國語辭典》:北寧鐵路(北寧鐵路)  拼音:běi níng tiě lù
自北平市起,東南行,經(jīng)天津至塘沽,折東北出山海關,入遼寧省境至沈陽市,全長約八百四十九公里。為關內(nèi)通往東北地區(qū)的重要交通線,舊稱為「京奉鐵路」。今屬京哈鐵路的一段。
《國語辭典》:二十八宿  拼音:èr shí bā xiù
中國古代天文學家依東西南北四個方位劃分天空中的恒星。分別為東方蒼龍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宿;西方白虎七宿:奎、婁、胃、昴、畢、觜、參宿;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張、翼、軫宿;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虛、危、室、壁宿,共二十八宿。
《漢語大詞典》:二十八將(二十八將)
指佐助 光武帝 建立 東漢 政權的二十八個有功的武將。 明帝 永平 中,繪“二十八將”像于南宮 云臺 ,故又稱“云臺二十八將”。 鄧禹 為首,次為 馬成 、 吳漢 、 王梁 、 賈復 、 陳俊 、 耿弇 、 杜茂 、 寇恂 、 傅俊 、 岑彭 、 堅鐔 、 馮異 、 王霸 、 朱祐 、 任光 、 祭遵 、 李忠 、 景丹 、 萬修 、 蓋延 、 邳彤 、 銚期 、 劉植 、 耿純 、 臧宮 、 馬武 、 劉隆 。見后漢書·朱景王杜等傳論。 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陳實百問策:“ 成祖 命 解縉 發(fā)策,以七十二賢,賢賢何德,二十八將,將將何功為問?!?/div>
《漢語大詞典》:百色起義
1929年12月11日,共產(chǎn)黨人鄧小平、雷經(jīng)天、張云逸、韋拔群等領導廣西警備第四大隊、教導總隊和右江農(nóng)民在廣西百色舉行武裝起義,成立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七軍,張云逸任軍長,鄧小平任前敵委員會書記兼政委,開辟了右江革命根據(jù)地。
《漢語大詞典》:京哈鐵路
從北京經(jīng)天津、河北秦皇島、遼寧沈陽、吉林長春到黑龍江哈爾濱。全長1388千米。其中北京至沈陽段也稱京沈鐵路,沈陽至哈爾濱段與哈大鐵路并軌。是聯(lián)接東北鐵路網(wǎng)和關內(nèi)鐵路網(wǎng)的最主要通道,中國客貨運最為繁忙的鐵路干線之一。
《漢語大詞典》:京沈鐵路
從北京經(jīng)天津到遼寧沈陽。長859千米。分段筑成。其中1881年興建的唐胥(唐山礦區(qū)至胥各莊)段長10千米,為中國第一條標準軌距鐵路。1912年全線通車。初名京奉鐵路,1928年改北寧鐵路。1949年后改今名?,F(xiàn)與沈哈鐵路合稱京哈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