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織屨(織屨)
用麻、草、絲、革等為材料編織鞋子。孟子·滕文公下:“彼身織屨,妻辟纑,以易之也。”漢書·翟方進(jìn)傳:“母憐其幼,隨之 長安 ,織屨以給 方進(jìn) ?!?章炳麟 《與劉揆一書》:“故夫織屨飲瓢,槁項(xiàng)不聞國政?!?/div>
《漢語大詞典》:織文(織文)
(1).染絲織成花紋的絲織品。書·禹貢:“厥貢漆絲,厥篚織文?!?孔 傳:“織文,錦綺之屬?!?孔穎達(dá) 疏:“綺是織繒之有文者,是綾錦之別名,故云錦綺之屬,皆是織而有文者也。” 唐 劉禹錫 《觀市》:“在巾笥者織文及素焉,在幾閣者彫彤及質(zhì)焉,在筐筥者白黑巨細(xì)焉?!?清 劉大櫆 《游黃山記》:“岡多異松,而棋枰松尤奇,高不盈二尺,而覆十圍,枝葉糾結(jié)平密,如掌,如席,如織文,其上可弈?!?br />(2).旗幟上的紋樣。織,通“ 幟 ”。《詩·小雅·六月》:“織文鳥章,白斾央央?!?鄭玄 箋:“織,徽織也?!?朱熹 集傳:“織,幟字同?!?/div>
《漢語大詞典》:機(jī)織(機(jī)織)
用織機(jī)織布帛。 唐 張碧 《貧女》詩:“豈是昧容華,豈不知機(jī)織?” 宋 黃庭堅(jiān) 《演雅》詩:“絡(luò)緯何嘗省機(jī)織,布穀未應(yīng)勤種播?!?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二篇第二章第三節(jié):“那末一定是這些機(jī)織的工作已經(jīng)成了專業(yè),用不著每家的女人都要干這項(xiàng)公事了?!?/div>
《國語辭典》:織女星(織女星)  拼音:zhī nǚ xīng
星名。屬天琴座,是夏秋夜空中一顆明亮的星,隔銀河與牽牛星相對。也稱為「天女」、「天孫」、「織女」。
《國語辭典》:織女(織女)  拼音:zhī nǚ
1.從事紡織的女子。三國吳。楊泉〈織機(jī)賦〉:「織女揚(yáng)翚,美乎如芒,麗姿研雅,動有令光。」
2.中國古代傳說是天帝的女兒。漢代傳說與牽牛郎為夫婦,婚后廢織,被天帝分隔于銀河兩岸,遙遙相對,每年農(nóng)歷七月七日方能相會。也稱為「天女」。
3.星官名。由三顆星組成,屬牛宿?!稌x書。卷一一。天文志上》:「織女三星,在天紀(jì)東端,天女也,主果蓏絲帛珍寶也。王者至孝,神祇咸喜,則織女星俱明,天下和平。大星怒角,布帛貴?!刮闹兴复笮?,為織女三星中最亮的一顆星,即俗稱的織女星。參見「織女星」條。
《漢語大詞典》:織室(織室)
(1). 漢 代宮中掌管絲帛禮服等織造之機(jī)構(gòu)。織室在 未央宮 ,分設(shè)東、西織,織作文繡郊廟之服,有令、史,屬少府。 成帝 時(shí)省東織,更名西織為織室。漢書·惠帝紀(jì):“秋七月乙亥, 未央宮 凌室災(zāi);丙子,織室災(zāi)?!?顏師古 注:“主織作繒帛之處?!?span id="dsdrqdr" class="book">《漢書·外戚傳上·高祖薄姬》:“ 漢 使 曹參 等虜 魏王 豹 ,以其國為郡,而 薄姬 輸織室?!眳㈤?span id="6tcqwpv" class="book">《漢書·百官公卿表上》、三輔黃圖·未央宮。
(2).指 織女 織作處。 唐 盧照鄰 《七夕泛舟》詩之一:“水疑通織室,舟似泛仙潢?!?/div>
《漢語大詞典》:織縑(織縑)
織絹。《古詩十九首·上山采蘼蕪》:“新人工織縑,故人工織素?!?南朝 梁 鮑泉 《落日看還詩》:“誰家蕩舟妾,何處織縑人?!?/div>
《國語辭典》:紡織(紡織)  拼音:fǎng zhī
紡紗與織布。如:「紡織業(yè)」。
《國語辭典》:斷織(斷織)  拼音:duàn zhī
1.孟子幼時(shí)求學(xué)不長進(jìn),孟母于是截?cái)嗫棽紮C(jī)上還未織成的布,以警惕他求學(xué)不可半途而廢。典出漢。劉向《古列女傳。卷一。母儀。鄒孟軻母》。比喻母親督子勤學(xué)。唐。駱賓王上袞州張司馬啟〉:「加以承斷織之慈訓(xùn),得銳志于書林?!挂沧鳌笖鄼C(jī)」。
2.東漢樂羊子離妻求學(xué),半途而返,其妻遂斷紡織機(jī)上的布,勸勉其夫?qū)P南驅(qū)W。典出《后漢書。卷八四。列女傳。樂羊子妻傳》。比喻妻子勸夫勤學(xué)。
《國語辭典》:織布(織布)  拼音:zhī bù
1.以絲、麻、棉、毛等線編制成布匹?!睹献?。滕文公上》:「許子必織布然后衣乎?」
2.紡織品?!妒酚?。卷一一九。循吏傳。公儀休傳》:「見其家織布好,而疾出其家婦,燔其機(jī)?!?/div>
《駢字類編》:錦織(錦織)
唐 鮑溶 會仙歌 杳杳默默,花張錦織。
《駢字類編》:翠織(翠織)
元 袁桷 過高郵湖 詔書寬大蠲民農(nóng),秀麥菶菶翠織茸。
《漢語大詞典》:織機(jī)(織機(jī))
(1).織造工具。其作用為將經(jīng)線與緯線按一定規(guī)律織成布帛。藝文類聚卷六五有 晉 楊泉 《織機(jī)賦》。
(2).織作布帛。 宋 周煇 清波雜志卷中:“某之文如野嫗織機(jī),雖能成幅而終非錦繡。” 宋 趙汝燧 《耕織嘆》:“雪團(tuán)落架抽繭絲,小姑繅車婦織機(jī)?!?/div>
《漢語大詞典》:織組(織組)
(1).謂經(jīng)緯相交,織為布帛。組,編織。《詩·鄘風(fēng)·干旄》“素絲紕之” 毛 傳:“紕,所以織組也?!?span id="xwfnwps" class="book">《韓非子·外儲說右上》:“﹝ 吳起 ﹞使其妻織組而幅狹於度。 吳子 使更之,其妻曰:‘諾?!?br />(2).用于比喻排比辭句。 況周頤 蕙風(fēng)詞話卷三:“﹝ 元 舒道原 ﹞其文章頗有法律,詩則縱橫排宕,不尚纖巧織組之習(xí)?!?/div>
《韻府拾遺 紙韻》:織綺(織綺)
六書故:織采為文曰錦,織素為文曰綺。
《國語辭典》:織造(織造)  拼音:zhī zào
職官名。明清時(shí)設(shè)于江寧、蘇州、杭州,掌理織造皇室各項(xiàng)衣料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