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77詞典 3分類詞匯 174
《漢語大詞典》:青綾(青綾)
(1).青色的有花紋的絲織物。古時貴族常用以制被服帷帳。 北周 庾信 《謝趙王賚白羅袍袴啟》:“永無黃葛之嗟,方見青綾之重?!?宋 蘇軾 《觀杭州鈐轄歐育刀劍戰(zhàn)袍》詩:“青綾衲衫暖襯甲,紅線勒帛光遶脇?!?宋 徐鉉 《賀殷游二舍人入翰林江給事拜中丞》詩:“青綾對覆 蓬壺 晚,赤棒前驅(qū)道路開?!?宋 蘇軾 《紙帳》詩:“亂文龜殼細相連,慣臥青綾恐未便?!?清 厲鶚 《水龍吟》詞:“碧鏡春酥,青綾秋夢,紫簫幽怨?!?br />(2).借指系有青綾綬帶的官印。《官場現(xiàn)形記》第十九回:“市井之夫,紈袴之子,朝輸白鏹,夕綰青綾?!?/div>
《國語辭典》:刺繡(刺繡)  拼音:cì xiù
利用各種色線在紡織品或其他物品上,以不同的方法繡出各種圖案。繡法分為直紋、短針兩種。平繡、廣繡、蘇繡、湘繡號稱中國四大名繡,馳名中外。
《國語辭典》:邊幅(邊幅)  拼音:biān fú
1.布帛邊緣的寬窄。如:「這件衣服的邊幅太窄?!?br />2.比喻人的儀容舉止。如:「不修邊幅」、「邊幅不整」。
《國語辭典》:繡床(繡床)  拼音:xiù chuáng
刺繡時所用的架子。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今日天色早哩。小慧抬過繡床來者!」清??咨腥巍短一ㄉ取返诙顺觯骸该廊讼憷淅C床閒,一院桃開獨閉關(guān)。」也稱為「繡架」。
《漢語大詞典》:青羅(青羅)
(1).青色絲織物。隋書·禮儀志七:“青衣,青羅為之,制與鞠衣同?!?郭沫若 《瓶》詩之一:“她那蜀錦的上衣,青羅的短裙……這些都還在我如鏡的腦中馳騁。”
(2).喻曲折環(huán)繞的碧水。 宋 孔武仲 《炭步港觀螢》詩:“ 九華 之南蘆葦長,流螢夕起不計雙。爛如神仙珠玉闕,青羅掩映千明缸?!?宋 劉弇 《清真觀齋軒》詩:“矗橚曉聲來雜珮,漣漪春脈漲青羅?!?宋 范成大 《賀樂丈先生南郭新居》詩:“卜遷不我遐,一水明青羅。”
《國語辭典》:組織(組織)  拼音:zǔ zhī
1.紡織。《遼史。卷五九。食貨志上》:「飭國人樹桑麻,習(xí)組織?!?br />2.構(gòu)成。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原道》:「雕琢情性,組織辭令?!埂段倪x。劉孝標。廣絕交論》:「至夫組織仁義,琢磨道德,驩其愉樂,恤其陵夷?!?br />3.一群人為達特定目標,經(jīng)由一定的程序所組成的團體。如:「政府組織」、「議會組織」。
4.生物學(xué)上指多細胞生物體中,各細胞和細胞間質(zhì)依一定秩序聯(lián)合為一體,并產(chǎn)生一定功能的基本結(jié)構(gòu)。如肌肉組織、神經(jīng)組織。
5.地質(zhì)學(xué)上指巖石的組成顆粒或結(jié)晶的幾何型態(tài)和排列關(guān)系的總稱。如沉積巖組成顆粒的粒度、形狀及排列。也稱為「結(jié)構(gòu)」。
《國語辭典》:摹本  拼音:mó běn
依書畫原跡摹寫而成的本子。也作「模本」。
《漢語大詞典》:纂組(纂組)
(1).赤色綬帶。亦泛指精美的織錦。《楚辭·招魂》:“纂組綺縞,結(jié)琦璜些。” 王逸 注:“纂組,綬類也?!?三國 蜀 諸葛亮 《便宜十六策·治人》:“錦繡纂組,綺羅綾縠,玄黃衣帛,此非庶人之所服也。” 唐 張說 《鄎國長公主神道碑》:“絲竹五音之微靡,纂組九華之縟麗,經(jīng)目所涉,莫不精記。” 清 黃景仁 《游四明山放歌》:“忽或纂組雜婉媷,忽或旗鼓紛旋迴?!?br />(2).編織。多指精美的織物。管子·輕重甲:“ 伊尹 以 薄 之游女工文繡纂組,一純得粟百鐘於 桀 之國?!?唐 吳兢 貞觀政要·求諫:“雕琢害農(nóng)事,纂組傷女工?!?br />(3).搜集編撰。 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橋東錄》:“纂組異聞,網(wǎng)羅軼事?!?/div>
《漢語大詞典》:文綺(文綺)
(1).華麗的絲織物。六韜·盈虛:“ 帝堯 王天下之時,金銀珠玉不飾,錦繡文綺不衣。”三國志·吳志·華覈傳:“美貌者不待華采以崇好,艷姿者不待文綺以致愛?!?span id="2n7j7z2" class="book">《南史·循吏傳序》:“左右無幸謁之私,閨房無文綺之飾?!?span id="xdkyqtv" class="book">《明史·太祖紀三》:“壬申,罷天下歲織文綺。”
(2).比喻華麗的文辭。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書記:“或全任質(zhì)素,或雜用文綺。”
《漢語大詞典》:經(jīng)數(shù)(經(jīng)數(shù))
(1).常規(guī)的賦稅數(shù)額。 宋 王安石 《司封郎中張君墓志銘》:“三司市綢絹十餘萬,非經(jīng)數(shù),君拒弗市,民以君為有賜也。” 宋 陳亮 《書林勛〈本政書〉后》:“蓋王政寬大,納民於其間,不用一律以齊之,則制度雖密,人不思裂去,法可長守而經(jīng)數(shù)嘗齊矣?!?br />(2).指織物經(jīng)線的數(shù)目。
《漢語大詞典》:翠羅(翠羅)
緑色的絲織物。 唐 許渾 《韶州韶陽樓夜宴》詩:“待月西樓捲翠羅,玉杯瑤瑟近星河。” 宋 蔣捷 《蝶戀花·風(fēng)蓮》詞:“偷把翠羅香被展,無眠卻又頻翻轉(zhuǎn)。”
分類:綠色織物
《漢語大詞典》:冰骨
(1).潔白純凈的骨架。用以喻漂洗素色織物的架子。 明 唐順之 《漂布架》詩之二:“將乘灝氣晞冰骨,一任輕颸颺舞腰。移向海傍堪望處,錯疑鮫室掛寒綃?!?br />(2).指水面凝成的長而薄的冰片。 郁達夫 《東梓關(guān)》:“一夜北風(fēng),院子里的松泥地上,已結(jié)成了一層短短的霜柱,積水缸里,也有幾絲冰骨凝成了?!?/div>
《漢語大詞典》:云縷(雲(yún)縷)
(1).像白云一樣裊裊不絕的絲縷。 宋 高觀國 《隔浦蓮·七夕》詞:“柔情不盡,好似冰綃云縷?!?br />(2).輕柔飄灑如云的織物。 宋 王安石 《與微之同賦梅花得香字》之二:“不御鉛華如國色,秖裁云縷想仙裝?!?br />(3).繚繞的煙篆。 宋 陸游 《夢游山寺焚香煮茗甚適既覺悵然》詩:“毫盞雪濤驅(qū)滯思,篆盤云縷洗塵襟?!?br />(4).柔美的長發(fā)。 宋 盧祖皋 《卜算子》詞:“簟冷捲風(fēng)漪,髻滑拋云縷?!?br />(5).輕柔的雨絲。 明 陳汝元 《金蓮記·量移》:“細雨滴殘秋,盼迢遙千里含愁,瀟瀟云縷拋紅豆。”
《漢語大詞典》:霞綃(霞綃)
(1).美艷輕柔的絲織物。亦以形容景物。 唐 溫庭筠 《錦城曲》:“江風(fēng)吹巧剪霞綃,花上千枝杜鵑血。” 清 陳維嵩 《洞仙歌·龍理侯納姬秦淮詞以贈之》詞:“看紫貝霞綃,海天無二?!?br />(2).像薄綢一樣的紅霞。 明 高明 《琵琶記·中秋望月》:“你看玉樓金氣捲霞綃,云浪空光澄徹。”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記·滇游日記六:“北崖皆插天盤云,如列霞綃。”
《國語辭典》:弋綈(弋綈)  拼音:yì tí
黑色的粗厚絲織品?!稘h書。卷四。文帝紀。贊曰》:「身衣弋綈,所幸慎夫人,衣不曳地,帷帳無文繡,以示敦樸,為天下先。」唐。劉禹錫〈賀赦表〉:「菲食遵夏禹之規(guī),弋綈法漢文之儉?!?/div>
分類:黑色織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