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緯度(緯度)  拼音:wěi dù
一地與赤道間經線的弧度(角距離)。自赤道到南北兩極各分九十度,在北的稱作北緯,在南的稱為南緯。相對于經度而言。
《國語辭典》:中緯度(中緯度)  拼音:zhōng wěi dù
南、北半球之三十至六十度間的緯度。
《漢語大詞典》:緯度地帶性
指氣候、水文、生物和土壤等自然要素以及自然帶大致沿緯線方向帶狀伸展并按緯度變化方向逐漸更替的分布規(guī)律。其形成原因是地球球形體導致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在各緯度分布不均;各緯度熱量條件的差異,使受其影響的自然地理現象也按緯度分布。
《國語辭典》:低緯度(低緯度)  拼音:dī wěi dù
地球表面以赤道分為南北半球,各分為九十緯度,鄰近赤道附近,稱為「低緯度」。
《國語辭典》:高緯度(高緯度)  拼音:gāo wěi dù
緯度為一地經線和赤道相距的弧度,自赤道到兩極各分九十度,愈往兩極,度數愈高,所以靠近兩極的地區(qū),即稱為「高緯度地區(qū)」。
《國語辭典》:經緯度(經緯度)  拼音:jīng wěi dù
地球上的經度與緯度,可用于標示地球上任一地點的絕對位置。
《國語辭典》:日照  拼音:rì zhào
1.傘?!抖膛陌阁@奇》卷一九:「我在華胥國里是個貴人,今要一把日照也不能勾了,卻叫我擎著荷葉遮身?!?br />2.一天內太陽所照射的時間。其長短隨季節(jié)緯度、季節(jié)而變化。如夏天日照長,冬天則短。
《國語辭典》:經緯(經緯)  拼音:jīng wěi
1.織物的直線與橫線。
2.常法?!蹲髠?。昭公二十五年》:「禮,上下之紀,天地之經緯也?!?br />3.規(guī)劃、治理?!蹲髠?。昭公二十九年》:「夫晉國將守唐叔之所受法度,以經緯其民?!鼓铣?。劉協(xié)《文心雕龍。原道》:「然后能經緯區(qū)宇,彌綸彝憲?!?br />4.地球的經線與緯線。
《國語辭典》:溫帶(溫帶)  拼音:wēn dài
地球上界于熱帶及寒帶間的地區(qū)。約在南北回歸線各自延伸四十三度至極圈,即南、北緯六十六度半附近區(qū)域。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故稱為「溫帶」。有北溫帶、南溫帶之分。
《國語辭典》:南北極(南北極)  拼音:nán běi jí
地球的南北兩端,各距赤道九十緯度。
《漢語大詞典》:入限
古天文術語。月球運行經度與恒星緯度相交犯謂“入限”。清史稿·時憲志五:“推凌犯法,求凌犯入限,太陰凌犯恒星,以太陰本日次日經度,查本年恒星經緯度表,某星緯度不過十度,經度在此限內,為凌犯入限?!?/div>
《國語辭典》:雪線(雪線)  拼音:xuě xiàn
山區(qū)終年積雪不融的最低高度。雪線的高低與緯度、季節(jié)、坡向有關。如赤道附近的雪線比兩極的高。
《國語辭典》:北緯(北緯)  拼音:běi wěi
地球表面若以經緯度坐標定位,位在赤道以北的緯度。如北緯三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