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玄真  拼音:xuán zhēn
1.事物的本真。晉。江統(tǒng)函谷關(guān)賦〉:「睹浮偽于末俗,思玄真乎大庭?!?br />2.道教稱玉為「玄真」?!侗阕?。內(nèi)篇。仙藥》:「玄真者,玉之別名也。令人身飛輕舉?!?/div>
《漢語大詞典》:玄真子
(1).傳說中的古神仙。 唐 陳子昂 《感遇》詩之五:“曷見 玄真子 ,觀世玉壺中?窅然遺天地,乘化入無窮?!?br />(2). 唐 張志和 坐事貶 南浦 尉,會赦還,以親既喪,不復(fù)仕,居江湖,自稱 煙波釣徒 ,著《玄真子》,亦以自號。參閱《新唐書·隱逸傳·張志和》。后泛指歸隱江湖之人。 宋 范成大 《次韻致遠(yuǎn)自毘陵見寄》:“故情若問 玄真子 ,依舊江頭把釣竿?!?/div>
《國語辭典》:形氣(形氣)  拼音:xíng qì
1.自然界的各種現(xiàn)象?!段倪x。賈誼。鵩鳥賦》:「形氣轉(zhuǎn)續(xù)兮,變化而蟺?!?br />2.形體表現(xiàn)的精神?!段倪x。班固。幽通賦》:「形氣發(fā)于根柢兮,柯葉匯而零茂。」《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卷六。玉機(jī)真藏論》:「凡治病,察其形氣色澤?!?br />3.皮肉筋骨中的氣血。
《國語辭典》:氣體(氣體)  拼音:qì tǐ
1.物質(zhì)三態(tài)之一。形狀和體積不固定,會隨容器而異,可充滿整個容器空間,如空氣即是。
2.有生命的現(xiàn)象?!度辶滞馐贰返诙呕兀骸冈娨詺怏w為主,如尊作這兩句?!?/div>
《漢語大詞典》:岳靈(岳靈)
亦作“岳靈”。 山岳的靈氣、精氣。 漢 蔡邕 《司空楊秉碑》:“於戲!公唯岳靈,天挺德,翼精神,絪緼仁哲生?!?南朝 梁 沈約 《游鐘山詩應(yīng)西陽王教》:“靈山紀(jì)地德,地險資岳靈。” 唐 韓偓 《漫作》詩之一:“岳靈分正氣,仙衛(wèi)借神兵?!?/div>
《漢語大詞典》:致精
(1).積聚精氣。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通國身:“治身者務(wù)執(zhí)虛靜以致精,治國者務(wù)盡卑謙以致賢;能致精則合明而壽,能致賢則德澤洽而國太平?!?br />(2).顯示精巧。后漢書·張衡傳:“ 蒱且 以飛矰逞巧, 詹何 以沉鉤致精?!?/div>
《漢語大詞典》:元陽(元陽)
中醫(yī)謂人體陽氣的根本。 宋 范成大 《問天醫(yī)賦》:“元陽之氣,可斤可兩?!彼滓嘀^男子的精氣。《西游記》第三二回:“ 唐僧 乃 金蟬長老 臨凡。十世修行的好人,一點(diǎn)元陽未泄?!?/div>
《漢語大詞典》:五精
(1).中醫(yī)學(xué)名詞。指心、肺、肝、脾、腎五臟的精氣。《素問·宣明五氣論》:“五精所并,精氣并於心則喜,并於肺則悲,并於肝則憂,并於脾則畏,并於腎則恐。”
(2).五方之星。文選·張衡〈東京賦〉:“辨方位而正則,五精帥而來摧?!?薛綜 注:“五精,五方星也?!?唐 張說 《喜雨賦》之一:“乃潔齋壇墠,五精是祠。” 明 劉基 《天說下》:“三光盪摩,五精亂行。”
《漢語大詞典》:月氣(月氣)
(1).月的精氣。借指月光。文選·顏延之〈應(yīng)詔宴曲水作詩〉:“朏魄雙交,月氣參變?!?李善 注:“月氣參變,謂三月也。月氣每月一變,故曰參也?!?唐 高適 《同韓四薛三東月亭》詩:“樹陰蕩瑤瑟,月氣延清尊?!?br />(2).對陰歷每月二氣的統(tǒng)稱。古代歷法以太陽歷二十四氣配陰歷十二月,每月配有二氣,前者叫節(jié)氣,后者叫中氣。
《國語辭典》:內(nèi)丹(內(nèi)丹)  拼音:nèi dān
道家指以自身為鼎爐,以身中精、氣為藥物,以神運(yùn)精、氣在體內(nèi)所結(jié)成的丹。相對于煉制礦石藥物為金丹的外丹而言。內(nèi)丹今屬氣功學(xué)。
《漢語大詞典》:行氣(行氣)
(1).道教語。指呼吸吐納等養(yǎng)生方法的內(nèi)修功夫。史記·龜策列傳:“南方老人用龜支牀足,行二十餘歲,移牀,龜尚生不死,龜能行氣導(dǎo)引?!?晉 葛洪 抱樸子·微旨:“明吐納之道者,則曰唯行氣可以延年矣;知屈伸之法者,則曰唯導(dǎo)引可以難老矣?!?唐 王維 《贈焦道士》詩:“天老能行氣,吾師不養(yǎng)空。”
(2).中醫(yī)指輸送精氣。《素問·太陰陽明論》:“帝曰:‘脾與胃以膜相連耳,而能為之行其津液,何也?’ 岐伯 曰:‘足太陰者,三陰也,其脈貫胃,屬脾,絡(luò)嗌,故太陰為之行氣於三陰;陽明者,表也,五藏六府之海也,亦為之行氣於三陽?!?br />(3).指使氣血暢通。左傳·昭公九年:“味以行氣,氣以實(shí)志?!?杜預(yù) 注:“氣和則志充。”
(4).指行文氣勢。 唐 司空圖 《二十四詩品·勁健》:“行神如空,行氣如虹, 巫峽 千尋,走云連風(fēng)?!?/div>
《漢語大詞典》:一精
(1).謂一意精心。 漢 劉向 列女傳·蔡人之妻:“夫有惡疾,意猶一精,母勸去歸,作詩不聽。”
(2).一種精氣。鹖冠子·道端:“夫寒溫之變,非一精之所化也?!?陸佃 解:“五精化氣,然后寒暑成焉。”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立元神:“天所以剛者,非一精之力?!?/div>
《漢語大詞典》:專氣(專氣)
道教語。固守精氣。 唐 白居易 《故饒州刺史吳府君神道碑銘序》:“既冠,喜道書,奉真録,每專氣入靜,不粒食者累歲?!眳⒁姟?專氣致柔 ”。
《漢語大詞典》:專氣致柔(專氣致柔)
道教語。謂結(jié)聚精氣使身體柔順。老子:“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河上公 注:“專守精氣使不亂,則形體應(yīng)之而柔順?!?晉 阮侃 《宅無吉兇攝生論》:“專氣致柔;少私寡欲?!?/div>
《漢語大詞典》:玉霜
(1).秋霜。因其晶瑩如玉,故稱。 南朝 梁簡文帝 《與劉孝綽書》:“玉霜夜下,旅雁晨飛。” 唐 白居易 《宣州試射中正鵠賦》:“玉霜降而弓力調(diào),金風(fēng)勁而弦聲急。”《群音類選·百順記·王繹打圍》:“碧云飛,新涼好。玉霜清,凋衰草?!?br />(2).指駿馬。 唐 王德真 《奉和圣制過溫湯》:“ 驪 阜疏緹騎,驚鴻映綵旃。玉霜鳴鳳野,金陣藻龍川?!?br />(3).道教語。指津液精氣。黃庭內(nèi)景經(jīng)·隱藏:“子丹進(jìn)饌肴正黃,乃曰瑯膏及玉霜。” 務(wù)成子 注:“津液精氣之色象也。”
《漢語大詞典》:吸風(fēng)(吸風(fēng))
(1).道家辟谷養(yǎng)生之術(shù)。謂吸食天地之精氣。參見“ 吸氣 ”。
(2).猶言吸西北風(fēng)。比喻挨餓;沒東西可吃。 明 陳汝元 《金蓮記·飯魚》:“都似你這樣一錢不捨,我難道在此吸風(fēng)?也用動個本,乞骸骨歸田了?!?/div>
《國語辭典》:吸氣(吸氣)  拼音:xī qì
1.吸入空氣。
2.道家指吸收天地間的精華之氣?!蛾P(guān)尹子。四符》:「吸氣以養(yǎng)精,如金生水,吸風(fēng)以養(yǎng)神,如木生火,所以假外以延精神。」
《漢語大詞典》:玄精
(1).黑精,指北方黑帝之神。 南朝 梁 沈約 《朝丹徒故宮頌》:“玄精翼日,丹羽巢阿?!?北周 庾信 《燕射歌辭·宮調(diào)曲》:“玄精實(shí)委御,蒼正乃皆平?!?倪璠 注:“玄精,黑精也。謂黑帝之神 協(xié)光紀(jì) 也?!?br />(2).元精,道教指人體的精氣。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誥·協(xié)昌期二:“夫?qū)W生之夫,必夷心養(yǎng)神,服食治病,使腦宮填滿,玄精不傾,然后可以存神服霞,呼吸二景耳?!?/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