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552,分37頁顯示  上一頁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米粥
米曲
面米
香米
多米
玉米
銀米
芻米
水米
秈米
米肉
千米
好米
米色
竹米
《國語辭典》:米粥  拼音:mǐ zhōu
用米所煮成的稀飯。
分類:稀飯
《漢語大詞典》:米曲(米麴)
(1).米與酒麯。漢書·食貨志下:“一釀?dòng)么置锥?,麴一斛,得成酒六斛六斗……除米麴本賈,計(jì)其利而什分之?!?br />(2).米制的酒母。釋名·釋飲食:“酒,酉也,釀之米麴?!?明 李時(shí)珍本草綱目·穀四·麴:“麵麴、米麴……主治:消食積、酒積、糯米積,研末酒服立愈?!?br />(3).鼠麴草的別名。見 明 李時(shí)珍 本草綱目·草五·鼠麴草。
《駢字類編》:面米(面米)
宋史夏國傳:宋遣開封府判官、尚書祠部員外郎曹穎叔為祭奠使,六宅使、達(dá)州刺史鄧保信為吊慰使,賜絹一千匹,布五百端,羊百口,面米各百石,酒百瓶。
《駢字類編》:香米
隋煬帝 湖上酒樂府檀板輕聲銀甲暖 醅浮香米玉蛆寒。
《韻府拾遺 薺韻》:多米
張載酒賦注:醴,甘酒也。少曲多米,一宿而熟。
《國語辭典》:玉米  拼音:yù mi
禾本科「包米」、「包谷」或「玉蜀黍」的別名。參見「玉蜀黍」條。
《駢字類編》:銀米(銀米)
杜陽雜編見金麥下。廣州記:廣州市司用米銀。
《駢字類編》:芻米(芻米)
元 善住 苦雨 芻米賈騰愁白屋,管弦聲沸醉朱門。
《國語辭典》:水米  拼音:shuǐ mǐ
泛稱飲食。通常多用于指最低限度的飯湯飲食。《董西廂》卷三:「侵晨等到合昏個(gè),不曾湯個(gè)水米,便不餓損卑末?」
分類:茶飯
《國語辭典》:秈米(秈米)  拼音:xiān mǐ
秈稻所碾出的米。形長而細(xì),黏性較小。
分類:黏性出飯
《駢字類編》:米肉
后漢書劉焉傳:魯自號(hào)師君。其來學(xué)者。初名為鬼卒。后號(hào)祭酒。諸祭酒各起義舍于路。同之亭傳??h置米肉。以給行旅。食者量腹取足。過多則鬼能病之。瓚。魏志公孫瓚傳后復(fù)為郡吏。劉太守坐事。徵詣廷尉。為御車。身執(zhí)徒養(yǎng)。及劉徙日南。瓚具米肉于北芒上祭先人。舉觴祝曰。昔為人子。今為人臣。當(dāng)詣日南。日南瘴氣,或恐不還,與先人辭于此。再拜,慷慨而起。時(shí)見者莫不歔欷。
《漢語大詞典》:千米
公制長度單位。一千米等于一公里,合我國二市里。
《駢字類編》:好米
魏文帝與朝臣論粳稻書江表:惟長沙名有好米,何得比新城粳稻耶?上風(fēng)吹之,五里聞香。
《國語辭典》:米色  拼音:mǐ sè
像米粒那樣淺淡的黃色。也稱為「米黃色」。
《漢語大詞典》:竹米
即竹實(shí)。 唐 皮日休 《夏初訪魯望偶題小齋》詩:“野客病時(shí)分竹米,鄰翁齋日乞藤花?!?宋 楊萬里 《竹魚》詩:“魚生竹溪中,家在竹根菱荇叢,晝餐竹葉與竹米,夜飲竹露吹竹風(fēng)?!?明 謝肇浙 《五雜俎·物部二》:“竹花踰年即死,謂之竹米,此乃竹之疫,非花也?!眳⒁姟?竹實(shí) ”。
分類:竹實(shí)
《漢語大詞典》:竹實(shí)(竹實(shí))
(1).竹子所結(jié)的子實(shí),形如小麥。也稱竹米。《韓詩外傳》卷八:“鳳乃止帝東園,集帝梧桐,食帝竹實(shí),沒身不去?!?span id="6t2pp26" class="book">《世說新語·棲逸》“ 阮步兵 嘯聞數(shù)百步” 劉孝標(biāo) 注引 晉 孫盛 《魏氏春秋》:“嘗游 蘇門山 ,有隱者莫知姓名,有竹實(shí)數(shù)斛杵臼而已?!?明 李時(shí)珍本草綱目·木四·竹實(shí)﹝發(fā)明﹞引 陶弘景 曰:“竹實(shí)出 藍(lán)田 。 江 東乃有花而無實(shí),頃來斑斑有實(shí),狀如小麥,可為飯食?!?清 孫枝蔚 《長相思》詩:“荊棘參天梧桐死,那有竹實(shí)可為糧?”
(2).即竹肉。 明 李時(shí)珍本草綱目·木四·竹實(shí):“ 陳藏器 《本草》云:‘竹肉,一名竹實(shí),生苦竹枝上。大如雞子,似肉臠,有大毒,須以灰汁煮二度,煉訖乃依常菜茹食,煉不熟則戟人喉出血,手爪盡脫也?!苏h與 陳承 所説竹實(shí)相似,恐即一物,但苦竹上者有毒爾,與竹米之竹實(shí)不同?!眳⒁姟?竹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