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瓢掛樹
掛瓢人
一瓢喧
掛樹瓢空
一瓢風(fēng)入
一瓢閑掛
飲水箕山
枝上瓢空
風(fēng)作瓢生
孤瓢枝上閒寄
枯瓢閑寄
枯瓢枝上寄
厭喧解瓢
一瓢不掛
枝上瓢
相關(guān)人物許由
東漢·蔡邕《琴操》
《箕山操》,許由作也。許由者,古之貞固之士也。堯時為布衣,夏則巢居,冬則穴處,饑則仍山而食,渴則仍河而飲。無杯器,常以手捧水而飲之。人見其無器,以一瓢遺之。由操飲畢,以瓢掛樹。風(fēng)吹樹動,歷歷有聲。由以為煩擾,遂取捐之。(據(jù)《平津館叢書》本)
《太平御覽》卷七百六十二〈器物部七·瓢〉~353~
《琴操》:「許由無杯器,常以手捧水,人以一瓢遺之。由操飲畢,以瓢掛樹。風(fēng)吹樹,瓢動,歷歷有聲。由以為煩擾,遂取捐之。」
例句
一瓢遺卻在何處,應(yīng)掛天臺最老松。
邑罕懸磬貧,山無掛瓢逸。
瓢中誰寄酒,葉上我留書。
瓢飲唯三徑,巖棲在百層。
一瓢風(fēng)入猶嫌鬧,何況人間萬種人。
近日營家計,繩懸一小瓢。
幽林嘗伴許,陋巷亦隨回。
掛瓢余隱舜,負鼎爾干湯。
《韓非子》卷七《喻老》
昔者紂為象箸而箕子怖。以為象箸必不加于土铏,必將犀玉之杯。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則必旄象豹胎。
典故箕山潁水
巢由洗耳
思洗耳
箕山客
洗耳溪
箕潁客
許由耳
掛瓢洗耳
箕山節(jié)
耳本不聞
南入箕潁
武仲天下讓
洗耳高人
有耳莫洗
箕山高節(jié)
相關(guān)人物堯
許由
巢父
《莊子集釋》卷一上〈內(nèi)篇·逍遙游〉~22~
堯讓天下于許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難乎!時雨降矣,而猶浸灌,其于澤也,不亦勞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猶尸之,吾自視缺然,請致天下?!乖S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猶代子,吾將為名乎?名者,實之賓也。吾將為賓乎?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歸休乎君,予無所用天下為!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span>
《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漢詩》卷十一〈琴曲歌辭·琴操·箕山操〉~307~
箕山操,許由作也。許由者,古之貞固之士也。堯時為布衣,夏則巢居,冬則穴處,饑則仍山而食,渴則仍河而飲,無杯器,以手掬水而飲之。人見其無器,以一瓢遺之,由操飲畢,以瓢掛樹,風(fēng)吹樹動,歷歷有聲,由以為煩擾,遂取損之。以清節(jié)聞于堯,堯大其志,乃遣使以符璽禪為天子。于是許由喟然嘆曰:「匹夫結(jié)志,固如盤石,采山飲河,所以養(yǎng)性,非以求祿位也。放發(fā)一優(yōu)游,所以安己不懼,非所以貪天下也。」使者還,以狀報堯。堯知由不可動,亦已矣。于是許由以使者言為不善,乃臨河洗耳。樊堅見由方洗耳,問之:「耳有何垢乎?」由曰:「無垢,聞惡語耳?!箞栽唬骸负蔚日Z者?」由曰:「堯聘吾為天子?!箞栽唬骸缸鹞唬螢閻褐??」由曰:「吾志在青云,何乃劣為九洲伍長乎?!褂谑欠畧苑角绎嬇#勂溲远?,恥飲于下流。于是許由名布四海。堯既殂落,乃作箕山之歌曰:「云云,許由死,遂葬于箕山。」
《藝文類聚》卷三十六〈人部二十·隱逸上〉~639~
許由,字武仲,堯舜皆師之,與齧缺論堯而去,隱乎沛澤之中,堯舜乃致天下而讓焉。曰:「十日并出,而爝火不息,其光也不亦難乎。夫子為天子,則天下治,我由尸之,吾自視缺然?!乖S由曰:「吾將為名乎,名者實之賓,吾將為賓乎?!鼓巳?。宿于逆旅之家,旦而遺其皮冠,巢父聞由為堯所讓,以為污,乃臨池水而洗其耳。池主怒曰:「何以污我水!」由乃退而遁耕于中岳,穎水之陽,箕山之下。
《高士傳·巢父》
巢父者,堯時隱人也。山居不營世利,年老以樹為巢,而寢其上,故時人號曰巢父。堯之讓許由也,由以告巢父,巢父曰:「汝何不隱汝形,藏汝光,若非吾友也!」擊其膺而下之,由悵然不自得。乃過清泠之水,洗其耳,拭其目,曰:「向聞貪言,負吾之友矣!」遂去,終身不相見。
《高士傳·許由》
許由,字武仲,陽城槐里人也。為人據(jù)義履方,邪席不坐,邪膳不食。后隱于沛澤之中。堯讓天下于許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難乎!時雨降矣而猶浸灌,其于澤也不亦勞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猶尸之,吾自視缺然,請致天下?!乖S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猶代子,吾將為名乎?名者,實之賓也,吾將為賓乎?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歸休乎君,予無所用天下為。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不受而逃去。齧缺遇許由,曰:「子將奚之?」曰:「將逃堯?!乖唬骸皋芍^邪?」曰:「夫堯知賢人之利天下也,而不知其賊天下也。夫唯外乎賢者知之矣!」由于是遁耕于中岳潁水之陽,箕山之下,終身無經(jīng)天下色。堯又召為九州長,由不欲聞之,洗耳于潁水濱。時其友巢父牽犢欲飲之,見由洗耳,問其故。對曰:「堯欲召我為九州長,惡聞其聲,是故洗耳?!钩哺冈唬骸缸尤籼幐甙渡罟?,人道不通,誰能見子。子故浮游,欲聞求其名譽,污吾犢口。」?fàn)繝偕狭黠嬛?。許由沒,葬箕山之巔,亦名許由山,在陽城之南十馀里。堯因就其墓,號曰箕山公神,以配食五岳,世世奉祀,至今不絕也。
《史記》卷六十一〈伯夷列傳〉~222~
夫?qū)W者載籍極博,猶考信于六蓺。詩書雖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堯?qū)⑦d位,讓于虞舜,舜禹之閒,岳牧咸薦,乃試之于位,典職數(shù)十年,功用既興,然后授政。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統(tǒng),傳天下若斯之難也。而說者曰堯讓天下于許由,許由不受,恥之逃隱。及夏之時,有卞隨、務(wù)光者。此何以稱焉?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蓋有許由冢云??鬃有蛄泄胖适ベt人,如吳太伯、伯夷之倫詳矣。余以所聞由、光義至高,其文辭不少概見,何哉?唐·張守節(jié)《史記正義》:「晉·皇甫謐《高士傳》云:『許由字武仲。堯聞致天下而讓焉,乃退而遁于中岳潁水之陽,箕山之下隱。堯又召為九州長,由不欲聞之,洗耳于潁水濱。時有巢父牽犢欲飲之,見由洗耳,問其故。對曰:『堯欲召我為九州長,惡聞其聲,是故洗耳?!怀哺冈唬骸鹤尤籼幐甙渡罟龋说啦煌?,誰能見子?子故浮游,欲聞求其名譽。污吾犢口?!粻繝偕狭黠嬛TS由歿,葬此山,亦名許由山?!辉诼逯蓐柍强h南十三里?!?/span>
簡釋
洗耳:指隱士清高脫俗。唐李白《送裴十八圖南歸嵩山》之二“歸時莫洗耳,為我洗其心?!?/p>
例句
箕山有高節(jié),湘水有清源。
心到物自閑,何勞遠箕潁。
聞道鶴書徵,臨流還洗耳。
今日歸寒山,枕流兼洗耳。
世無洗耳翁,誰知堯與蹠。
舉觴酹巢由,洗耳何獨清。
何如牽白犢,飲水對清流。
巢由洗耳有何益,夷齊餓死終無成。
歸時莫洗耳,為我洗其心。洗心得真情,洗耳徒買名。
巢許在高潁,陶唐不得臣。九州尚洗耳,一命安能親。
寂寞想土階,未遑等箕潁。
數(shù)奇謫關(guān)塞,道廣存箕潁。
足明箕潁客,榮貴如糞土。
薄世臨流洗耳塵,便歸云洞任天真。
夙懷慕箕潁,晚節(jié)期松筱。
何以洗我耳,屋頭飛落泉。
持此一日高,未肯謝箕潁。
幽人蹈箕潁,方士訪蓬瀛。
潁水清且寂,箕山坦而夷。
便當(dāng)提攜妻與子,南入箕潁無還時。
《毛詩正義》卷十三之一〈小雅·谷風(fēng)之什·大東〉~437~
有饛簋飧,有救棘匕。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視。眷言顧之,?焉出涕。小東大東,杼柚其空。糾糾葛屨,可以履霜。佻佻公子,行彼周行。既往既來,使我心疚。有洌氿泉,無浸穫薪。契契寤嘆,哀我憚人。薪是穫薪,尚可載也。哀我憚人,亦可息也。東人之子,職勞不來。西人之子,粲粲衣服。舟人之子,熊羆是裘。私人之子,百僚是試?;蛞云渚疲灰云錆{。鞙鞙佩璲,不以其長。維天有漢,監(jiān)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東有啟明,西有長庚。有救天畢,載施之行。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維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漿。維南有箕,載翕其舌。維北有斗,西柄之揭。
《禮記·學(xué)記》
「良冶之子,必學(xué)為裘。良弓之子,必學(xué)為箕。」唐·孔穎達疏:「積言善冶之家,其子弟見其父兄世業(yè)鋾鑄金鐵,使之柔合,以補治破器,皆令全好,故此子弟仍能學(xué)為袍裘,補續(xù)獸皮,片片相合,以至完全也?!茷楣遥垢山菗锨{(diào)和成其弓,故其子弟亦睹其父兄世業(yè),仍學(xué)取柳和軟撓之成箕也。
例句
圭袞照崇閱,文儒嗣箕裘。
箕裘空在念,咄咄誰推賢。
少小不好弄,逡巡奉弓箕。
《詩經(jīng)·小雅·大東》
「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維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漿?!固?#183;孔穎達疏:「言維此天上,其南則有箕星,不可以簸揚米粟?!?/span>
例句
我生之辰,月宿南斗,牛奮其角,箕張其口?;氂猩耢`,無時停簸揚,無善名已聞,無惡聲已歡。
《昭明文選》卷四十七〈頌贊·頌·酒德頌〉~2099~
先生于是方捧罌承槽,銜杯漱醪。奮髯踑踞,枕曲藉糟。無思無慮,其樂陶陶。兀然而醉,豁爾而醒。
《晉書》卷十一《天文志上》
「尾九星,后宮之場,妃后之府。上第一星,后也;次三星,夫人;次星,嬪妾?!男牵嗪髮m妃后之府。亦曰天津,一曰天雞,主八風(fēng)?!埂钢菘鸫巍病⒒?,燕,幽州?!?/span>
《莊子集釋》卷三上〈內(nèi)篇·大宗師〉~246~
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于上古而不為老。狶韋氏得之,以挈天地;伏戲氏得之,以襲氣母;維斗得之,終古不忒;日月得之,終古不息;堪壞得之,以襲昆崙;馮夷得之,以游大川;肩吾得之,以處大山;黃帝得之,以登云天;顓頊得之,以處玄宮;禺強得之,立乎北極;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廣,莫知其始,莫知其終;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傅說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東維,騎箕尾,而比于列星。
《史記》卷二十七《天官書》
「尾為九子,曰君臣;斥絕,不和。箕為敖客,曰口舌?!固?#183;司馬貞《史記索隱》:「《詩》云『維南有箕,載翕其舌』。又《詩緯》云『箕為天口,主出氣』。是箕有舌,象讒言?!?/span>
《史記》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609~
箕子者,紂親戚也。紂始為象箸,箕子嘆曰:「彼為象箸,必為玉杯;為杯,則必思遠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輿馬宮室之漸自此始,不可振也?!辜q為淫泆,箕子諫,不聽。人或曰:「可以去矣?!够釉唬骸笧槿顺贾G不聽而去,是彰君之惡而自說于民,吾不忍為也?!鼓吮话l(fā)詳狂而為奴。遂隱而鼓琴以自悲,故傳之曰箕子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