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duì)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duì)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dòng)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18
詞典
1
分類詞匯
116
佛典
1
共116,分8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5
1
2
3
4
5
6
7
8
7
8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自治行政
狹軌鐵路
天然國界
印第安人
印歐語系
白字戲
矮人族
哥薩克
黃梅調(diào)
砂丘
不管部會(huì)
中幡會(huì)
布里亞族
矇松雨
馬來人
《國語辭典》:
自治行政
拼音:
zì zhì xíng zhèng
縣市鄉(xiāng)鎮(zhèn)等地方團(tuán)體所辦理的行政事務(wù)。
分類:
縣市
鄉(xiāng)鎮(zhèn)
等地
團(tuán)體
辦理
行政
政事
事務(wù)
《國語辭典》:
狹軌鐵路(狹軌鐵路)
拼音:
xiá guǐ tiě lù
軌距在三英尺六英寸以內(nèi)的鐵軌。如臺(tái)灣、日本等地的鐵軌。
分類:
軌距
英尺
英寸
以內(nèi)
鐵軌
如臺(tái)
日本
等地
《國語辭典》:
天然國界(天然國界)
拼音:
tiān rán guó jiè
以自然的山脈、河川、湖泊等地形做為國家的界線。優(yōu)點(diǎn)為國界明顯、確定且變化小。
分類:
自然
山脈
河川
湖泊
等地
地形
國家
界線
《國語辭典》:
印第安人
拼音:
yìn dì ān rén
美洲早期人種之一。大多分布于北美洲、南美洲、西印度群島等地。打仗或舉行儀式時(shí),常在身上涂抹紅色的顏料,以農(nóng)獵為生,各有不同的語言及生活方式。
分類:
印第安人
美洲
早期
大多
多分
分布
北美洲
南美洲
西印度
群島
等地
《國語辭典》:
印歐語系(印歐語系)
拼音:
yìn ōu yǔ xì
世界主要語系之一。分布在歐洲、亞洲、美洲等地區(qū),包括印度、伊朗、希臘、日耳曼、拉丁、阿爾巴尼亞、亞美尼亞等語族。印歐語言本屬同一語系,有共用的基本詞匯及共同語音交替模式,后分化成各種語言。
分類:
印歐語系
世界
要語
語系
分布
歐洲
亞洲
美洲
等地
地區(qū)
《國語辭典》:
白字戲(白字戲)
拼音:
bái zì xì
流行于廣東、福建、香港、澳門等地的戲曲。因唱、念均用方言而得名。白字戲?qū)偻嬷?,演員到變聲期不能唱白字曲者,則須去正字戲,所以著名藝人很少。傳統(tǒng)劇目有二百多個(gè),大都為傳奇故事。音樂屬曲牌體,分大鑼戲、小鑼戲兩種。大鑼戲原用大管弦,后改以竹弦為主奏樂器,小鑼戲以小嗩吶為主,配以響盞等。
分類:
流行
廣東
福建
等地
戲曲
《國語辭典》:
矮人族
拼音:
ǎi rén zú
分布于非洲、東南亞、美拉尼西亞等地區(qū)的種族,因平均身高一百五十公分以下,故稱為「矮人族」。其膚色是淡褐色至黃褐色,以狩獵為生。
分類:
分布
非洲
東南亞
西亞
亞等
等地
地區(qū)
種族
《國語辭典》:
哥薩克(哥薩克)
拼音:
gē sà kè
散居俄羅斯、波蘭、土耳其、西伯利亞及中亞細(xì)亞等地勇悍的民族,以善于騎馬作戰(zhàn)著稱,俄帝嘗編其人為馬隊(duì)。也作「可薩克」。
分類:
散居
俄羅斯
波蘭
土耳其
西伯利亞
中亞
亞等
等地
勇悍
民族
《國語辭典》:
黃梅調(diào)(黃梅調(diào))
拼音:
huáng méi diào
流行于安徽、江西及湖北等地區(qū)的曲調(diào)。其主要是由湖北黃梅一帶的采茶謠而來,并受青陽腔的影響。
分類:
流行
安徽
江西
湖北
等地
地區(qū)
《國語辭典》:
砂丘
拼音:
shā qiū
1.斜形連綿的土丘。
2.沙漠、河岸、海濱等地,因風(fēng)所成的砂礫丘陵。
分類:
沙漠
連綿
河岸
土丘
海濱
等地
砂礫
丘陵
《國語辭典》:
不管部會(huì)(不管部會(huì))
拼音:
bù guǎn bù huì
具有行政院部會(huì)同等地位,但并沒有實(shí)際專屬機(jī)構(gòu)和職權(quán),而由其政務(wù)委員參與行政院會(huì)議,協(xié)助推動(dòng)政務(wù)。
分類:
有行
行政
部會(huì)
會(huì)同
同等
等地
地位
機(jī)構(gòu)
職權(quán)
《國語辭典》:
中幡會(huì)(中幡會(huì))
拼音:
zhōng fān huì
一種民俗技藝表演活動(dòng)。流行于北京等地區(qū)?!羔Α故瞧鞄玫囊环N,「中幡」則為一種裝飾華麗,既具有儀仗特色;又用于比賽的旗幟。經(jīng)常會(huì)在竿頂上飾有一層至數(shù)層由彩釉、錦緞、響鈴、小旗、流蘇組成的圓形裝飾物。表演時(shí),藝人們將竿子豎起托在手中,舞出許多花樣。原為皇室儀仗隊(duì)的表演活動(dòng),后演變成民間廟會(huì)中的表演節(jié)目。
分類:
種民
民俗
技藝
表演
流行
北京
等地
地區(qū)
《國語辭典》:
布里亞族(布里亞族)
拼音:
bù lǐ yà zú
Buryat
蒙古族的一支,主要分布在布里亞自治共和國、赤塔、伊爾庫次等地。歷來屬游牧民族,直到俄國革命后,才改游牧為畜牧。其語言是布里亞語,人口約三十五萬。
分類:
蒙古族
分布
自治
共和國
次等
等地
《國語辭典》:
矇松雨
拼音:
mēng sōng yǔ
山西云南等地的方言。指像霧氣般的雨絲。如:「窗外正飄著矇松雨,街上的景物也隨著模糊起來。」
分類:
山西
云南
等地
霧氣
《國語辭典》:
馬來人(馬來人)
拼音:
mǎ lái rén
Malaysian
泛稱東南亞地區(qū)的民族。包括馬來半島、蘇門答臘、爪哇、婆羅洲、東印度尼西亞群島和菲律賓群島等地區(qū)。從事水稻、橡膠的種植,部分從事漁業(yè)。受印度文化影響最大,今婚姻、繼承多依回教律法。
分類:
東南亞
地區(qū)
民族
馬來半島
蘇門答臘
爪哇
婆羅洲
東印度
西亞
群島
菲律賓
等地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hào)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