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18
詞典
1
分類詞匯
116
佛典
1
共116,分8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1
2
3
4
5
6
7
8
5
6
7
8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井岡山
武陵蠻
貝甲
使宅魚
赤鹽
市舶使
洋務(wù)
堂戲
東印度
風(fēng)雨橋
火狐
杭劇
平牒
江東紙
垸子
《漢語大詞典》:
井岡山
在江西省西部,鄰接湖南省,跨井岡山市和寧岡、永新、遂川、酃縣等地。海拔1000米左右。外環(huán)高山,中多盆地。風(fēng)景秀麗,有小井龍?zhí)丁⒋钠耗仙?、黎坪飛龍洞、五指峰和黃洋界等五大哨口。以茨坪為中心,有大、小、上、下、中五井。1927年毛澤東在此創(chuàng)建了全國第一個農(nóng)村革命根據(jù)地。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全國重點風(fēng)景名勝區(qū)。
分類:
江西
西部
鄰接
湖南
等地
《漢語大詞典》:
武陵蠻(武陵蠻)
漢 時對分布在今 湘 西、 鄂 西南等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的總稱。因其地為 武陵郡 ,故名。
《
后漢書·桓帝紀(jì)
》
:“ 武陵蠻 寇 江 陵 ,車騎將軍 馮緄 討,皆降散?!?/div>
分類:
對分
分布
等地
地區(qū)
少數(shù)民族
《漢語大詞典》:
貝甲(貝甲)
貝殼。古以 南海 等地所產(chǎn)者為寶。 唐
劉蛻
《獻(xiàn)南海崔尚書書》
:“夫 南海 實筦榷之地,有金珠、貝甲、脩牙、文犀之貨,非茂德廉名,國家嘗重其人。”
分類:
貝殼
南海
等地
《漢語大詞典》:
使宅魚(使宅魚)
五代 時, 錢镠 據(jù)有 兩浙 等地,征斂繁苛, 西湖 漁者每日須納魚數(shù)斤,因 镠 曾任 杭州 防御使, 鎮(zhèn)海 、 鎮(zhèn)東 軍節(jié)度使等職,故稱所納之魚為“使宅魚”。 唐
羅隱
《題磻溪垂釣圖》
詩:“若教生在 西湖 上,也是須供使宅魚!”參閱 明 田汝成
《
西湖游覽志馀·委巷叢談四
》
。
分類:
據(jù)有
等地
征斂
繁苛
《漢語大詞典》:
赤鹽(赤鹽)
(1).赤色的鹽。古代方士煉黃金的原料。 晉
葛洪
《
抱樸子·黃白
》
:“ 金樓先生 所從 青林子 受作黃金法:先鍛錫,方廣六寸,厚一寸二分,以赤鹽和灰汁,令如泥,以涂錫上,令通厚一分,累置於赤土釜中。率錫十斤,用赤鹽四斤,合封固其際,以馬通火煴之,三十日,發(fā)火視之,錫中悉如灰狀,中有累累如豆者,即黃金也?!?br />(2).赤色的鹽。古代 西域 等地出產(chǎn)的一種食鹽。
《
北史·西域傳·高昌
》
:“出赤鹽,其味甚美。” 唐
玄奘
《
大唐西域記·信度國
》
:“多出赤鹽,色如赤石。”
分類:
赤色
方士
西域
黃金
等地
地出
原料
種食
食鹽
《漢語大詞典》:
市舶使
官名。 唐 代在 廣州 等地設(shè)市舶使,掌海外貿(mào)易、關(guān)稅等。
《
新唐書·柳澤傳
》
:“ 開元 中,轉(zhuǎn)殿中侍御史,監(jiān) 嶺南道 。時市舶使、右威衛(wèi)中郎將 周慶立 造奇器以進(jìn)?!眳⒁姟?市舶司 ”。
分類:
官名
廣州
等地
地設(shè)
海外
外貿(mào)
貿(mào)易
關(guān)稅
《國語辭典》:
市舶司
拼音:
shì bó sī
職官名。唐置,于廣州、泉州、杭州等處與域外各國通商,掌蕃貨、海舶、徵榷、貿(mào)易之事,猶今之海關(guān)。宋元明因襲之,清廢。
分類:
官署
署名
分設(shè)
廣州
兩
《國語辭典》:
洋務(wù)(洋務(wù))
拼音:
yáng wù
舊稱交涉及仿效西方的事務(wù)?!段拿餍∈贰返诙兀骸冈瓉砹恍闹幌牖\絡(luò)外國人,好叫上司知道說他講求洋務(wù)?!?/div>
分類:
等地
外國
國有
外國人
政治
經(jīng)濟
外交
軍事
文化
事務(wù)
《漢語大詞典》:
堂戲(堂戲)
戲曲劇種。流行于 湖北 巴東 、 五峰 等地,多為群眾業(yè)余演出。演皮黃戲劇目,也演部分民間小戲。
分類:
戲曲
戲曲劇種
曲劇
劇種
流行
湖北
巴東
等地
《國語辭典》:
東印度(東印度)
拼音:
dōng yìn dù
廣義上,指印度、中南半島、馬來群島等地方。狹義上,則專指以前荷屬東印度,即現(xiàn)在的印尼。
分類:
東印度
廣義
指印
印度
中南半島
馬來群島
等地
《漢語大詞典》:
風(fēng)雨橋
侗族獨有的橋。流行于湖南、湖北、貴州、廣西等地。由橋、塔、亭組成。全用木料筑成,橋面鋪板,兩旁設(shè)欄干、長凳,橋頂蓋瓦,形成長廊式走道。塔、亭建在石橋墩上,有多層,檐角飛翹,頂有寶葫蘆等裝飾。因行人過往能避風(fēng)雨,故名。
分類:
侗族
獨有
流行
湖南
湖北
貴州
等地
《國語辭典》:
火狐
拼音:
huǒ hú
動物名。脊椎動物哺乳綱食肉目。分布于大陸東北地區(qū)等地。毛色呈赤褐或褐色,尾巴末端為白色。也稱為「赤狐」。
分類:
東北
等地
《漢語大詞典》:
杭?。ê紕。?/div>
地方戲名。舊名“武林班”。此劇系由 杭州 等地曲藝發(fā)展而成,流行于 浙江省 杭嘉湖 一帶。
分類:
地方戲
舊名
杭州
等地
曲藝
《漢語大詞典》:
平牒
古代職銜相等的方鎮(zhèn)平等地互通文牒,謂之“平牒”。
《
新唐書·永王璘傳
》
:“會 吳郡 採訪使 李希言 平牒 璘 , 璘 因發(fā)怒曰:‘寡人上皇子,皇帝弟,地尊禮絶。今 希言 乃平牒抗威,落筆署字,何邪?’” 宋 莊季裕
《
雞肋編
》
卷下:“ 璘 雖有窺 江 左之心,而未露其事, 吳郡 采訪 李希言 乃平牒 璘 ,大署其名, 璘 遂激怒?!?/div>
分類:
職銜
相等
方鎮(zhèn)
平等
等地
互通
通文
《國語辭典》:
江東紙(江東紙)
拼音:
jiāng dōng zhǐ
自唐代以來,徽州等地所出產(chǎn)的上等紙稱為「江東紙」。
分類:
徽州
等地
所出
上等
《國語辭典》:
垸子
拼音:
huán zi
一種防水建筑物。在湖南、湖北等地,常沿江、湖地帶圍繞房屋、田地周圍,修建像堤防的建筑物,以防水患。
分類:
方言
湖南
湖北
等地
沿江
地帶
圍繞
田地
房屋
修建
矮墻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