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16
詞典
4
分類詞匯
12
共16,分2頁顯示
1
2
2
下一頁
詞典
筆跡
對筆跡
筆跡鑒定
筆跡柔媚
分類詞匯
手筆
筆蹤
手書
仙筆
書跡
凡筆
手痕
狂墨
翰跡
鐵筆銀鉤
橡皮擦
《國語辭典》:
筆跡(筆跡)
拼音:
bǐ jī
1.字跡。《三國演義》第三六回:「程昱賺得徐母筆跡,乃仿其字體,詐修家書一封?!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二七:「那筆跡從來認得,且詞中意思有在,真是拙妻所作無疑?!?br />2.書畫的真跡。唐。
杜甫
〈
韋諷錄事宅觀曹將軍畫馬圖
〉詩:「貴戚權門得筆跡,始覺屏障生光輝?!?/div>
分類:
筆跡
字跡
書畫
畫作
作品
技法
文字
形體
上表
真跡
特點
《國語辭典》:
對筆跡(對筆跡)
拼音:
duì bǐ jī
比勘字跡以辨別出于誰手。如:「要知這黑函是誰寫的,只要對筆跡就曉得了。」
分類:
字跡
辨別
《國語辭典》:
筆跡鑒定(筆跡鑒定)
拼音:
bǐ jī jiàn dìng
運用科學方法來判斷字跡真假的鑒定方式。通常用以偵辦刑案或解決文書及帳冊方面的糾紛。
分類:
運用
科學方法
判斷
字跡
真假
鑒定
《分類字錦》:
筆跡柔媚(筆跡柔媚)
唐吳融有富水驛東楹有人題詩:筆跡柔媚,出自纖指詩。
分類:
閨秀
《國語辭典》:
手筆(手筆)
拼音:
shǒu bǐ
1.文章或詩文的著作。晉。
陸云
〈
與兄平原書
〉:「今送君苗登臺賦,為佳手筆?!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二七:「此畫亦是舟中所失物件之一,即是英自己手筆。」
2.手書、手寫。《后漢書。卷五三。周黃徐姜申屠列傳。申屠蟠》:「申以手筆,設幾杖之坐。」《三國志。卷二五。魏書。辛毗楊阜高堂隆傳。楊阜》:「天子感其忠言,手筆詔答?!?br />3.排場。指用錢奢儉?!豆賵霈F(xiàn)形記》第五九回:「這是二舍妹,他自小手筆就闊,氣派也不同?!埂段拿餍∈贰返谝欢兀骸干鷣硎止P又大,從不會錙銖較量的。」
分類:
手筆
排場
親手
辦事
筆跡
執(zhí)筆
設計
事
寫作
手面
氣度
辦理
東西
詩文
書信
《漢語大詞典》:
筆蹤(筆蹤)
猶筆跡。謂運筆之痕跡。
《
晉書·王獻之傳論
》
:“觀其字勢疏瘦,如隆冬之枯樹;覽其筆蹤拘束,若嚴家之餓隸。” 宋
蘇軾
《答王定民》
詩:“筆蹤好在留臺寺,旗隊遙知到石溝?!?宋
梅堯臣
《原叔宅觀山水圖》
詩:“老松瘦樹無筆蹤,巧奪造化何能窮?!?/div>
分類:
筆跡
運筆
痕跡
《國語辭典》:
手書(手書)
拼音:
shǒu shū
親筆寫的書信?!度龂萘x》第一○八回:「司馬昭覽畢,深疑鄧艾有自專之心,乃先發(fā)手書與衛(wèi)瓘?!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一二:「其父大怒,寫著嚴切手書,差著兩個管家,到京催他起身?!挂卜Q為「手翰」、「手札」、「手示」。
分類:
手書
親筆
親手
手寫
手作
作書
書信
筆跡
詩文
書寫
《國語辭典》:
仙筆(仙筆)
拼音:
xiān bǐ
1.清逸超絕的文筆。唐。
貫休
〈
古意
〉詩九首之八:「常思李太白,仙筆驅造化?!?br />2.奇異神妙的筆或文字。宋。
趙汝恂
念奴嬌。金塘瑞溢
詞:「鸞鶴回翔,龍蛇飛動,醉墨揮仙筆?!?br />3.仙人的筆跡。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六。姑妄聽之二》:「不知何日,楊君登城北關帝祠樓,戲書于壁,不署姓名,適有道士經(jīng)過,遂傳為仙筆?!?/div>
分類:
仙人
善書
高超
筆跡
俊逸
詩文
《國語辭典》:
書跡(書跡)
拼音:
shū jī
1.筆跡?!端螘?。卷七。前廢帝本紀》:「世祖西巡,子業(yè)啟參承起居,書跡不謹,上詰讓之;子業(yè)啟事陳謝?!?br />2.書法作品。如:「書跡名品藪編」?!杜f唐書。卷八○。列傳。褚遂良》:「太宗嘗出御府錦購求王羲之書跡,天下爭赍古書詣闕以獻,當時莫能辯其真?zhèn)?,遂良備論所出,一無舛誤。」
分類:
書跡
筆跡
墨跡
《漢語大詞典》:
凡筆(凡筆)
謂普通人的筆跡。
《
二刻拍案驚奇
》
卷一:“好教老丈得知,此紙非凡筆,乃 唐朝 侍郎 白香山 手蹟也?!?/div>
分類:
普通人
筆跡
《漢語大詞典》:
手痕
(1).手跡,筆跡。 宋
蘇軾
《鳳翔八觀·王維吳道子畫》
詩:“何處訪 吳 畫, 普門 與 開元 。 開元 有 東塔 , 摩詰 留手痕。吾觀畫品中,莫如二子尊?!?br />(2).手印在物體上的痕跡。
分類:
手跡
手印
筆跡
痕跡
《漢語大詞典》:
狂墨
狂放的筆跡。 宋
道潛
《子瞻赴守湖州》
詩之三:“狂墨掃瑯玕,風煙坐中發(fā)?!?宋
陸游
《醉中草書》
詩:“手挹凍醪秋露重,卷翻狂墨瘦蛟飛?!?明
徐渭
《梅桂諼草》
詩:“一吸葡萄春五斗,旋移狂墨寫 劉伶 ?!?/div>
分類:
狂放
筆跡
《漢語大詞典》:
翰跡(翰跡)
亦作“翰蹟”。 猶筆跡。多指文辭、書牘。 三國 魏
阮籍
《答伏義書》
:“承音覽旨,有心翰跡?!?晉
葛洪
《
抱樸子·文行
》
:“若夫翰跡韻略之廣逼,屬辭比義之妍媸,源流至到之修短,藴藉汲引之深淺,其懸絶也,雖天外毫內,不足以喻其遼邈。”
《宋書·張茂度傳》
:“見汝翰跡,言不相傷,何其滔滔稱人意邪?”
見“ 翰跡 ”。
分類:
筆跡
文辭
書牘
《國語辭典》:
鐵筆銀鉤(鐵筆銀鉤)
拼音:
tiě bǐ yín gōu
比喻書法筆跡剛勁健美。參見「鐵畫銀鉤」條。如:「魏碑的書法真是鐵筆銀鉤,勁健雄渾?!?/div>
分類:
書法
法筆
筆跡
剛勁
勁健
健美
《國語辭典》:
橡皮擦
拼音:
xiàng pí cā
用橡皮制成,可擦掉筆跡的文具。如:「剛學寫字的小朋友,橡皮擦總是用得兇?!?/div>
分類:
橡皮
筆跡
文具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