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71詞典 7分類詞匯 64
《漢語大詞典》:盜殺(盜殺)
(1).史家之春秋筆法,國君為地位低賤的人所殺稱“盜殺”。春秋·哀公四年:“王二月庚戌,盜殺 蔡侯申 ?!?span id="uklcac7" class="book">《史記·晉世家》:“ 幽公 淫婦人,夜竊出邑中,盜殺 幽公 。”史記·楚世家:“ 聲王 六年,盜殺 聲王 ,子 悼王 熊疑 立?!?br />(2).殺死并據(jù)為己有;非法獵殺。后漢書·列女傳·樂羊子妻:“嘗有它舍雞謬入園中,姑盜殺而食之,妻對(duì)雞不餐而泣。”元史·刑法志一:“諸輒入禁苑,盜殺官獸者,為首杖八十七,徒二年,為從減一等,并刺字?!?br />(3).暗殺。 唐 司空?qǐng)D 《馮燕歌》:“傳聲莫遣有冤濫,盜殺 嬰 家即我身?!?/div>
《漢語大詞典》:枯筆(枯筆)
(1).猶禿筆。多用為謙詞。 宋 黃庭堅(jiān) 《次韻文潛休沐不出》之二:“著書灑風(fēng)雨,枯筆束如林。” 宋 陸游 《幽居述事》詩之四:“舴艋東歸喜遂初,頻拈枯筆賦閑居。” 元 方夔 《雜興》詩之四:“勘破世紛無一事,又拈枯筆續(xù)前編?!?br />(2).國畫和書法的一種筆法。指用蘸墨很少的毛筆作畫或?qū)懽帧?清 李斗 《揚(yáng)州畫舫錄·虹橋錄上》:“﹝ 程邃 ﹞善畫山水,純用枯筆。” 邵宇 《談木版水印畫》:“刻版和印刷藝人們,根據(jù)原畫的內(nèi)容和筆意,持刀如筆,設(shè)色如畫,既可做到細(xì)致入微,也可做到粗獷奔放,無論是枯筆的勁健斷續(xù),飽墨的水意蕩漾,都能表達(dá)盡致。”
《漢語大詞典》:俗筆(俗筆)
(1).平庸的筆法。 宋 黃庭堅(jiān) 《跋與徐德修草書后》:“ 錢穆父 、 蘇子瞻 皆病予草書多俗筆?!?明 李東陽 《題趙子昂書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后》:“今按,此書累有俗筆,當(dāng)非 子昂 真蹟無疑。”
(2).平庸的寫作方法。 明 李贄 《四書評(píng)·孟子一》:“‘不違農(nóng)時(shí)’二節(jié)安放在中間,真有天馬行空手段。若在俗筆,定倒在后?!?清 王夫之 薑齋詩話卷一:“俗筆必于篇終結(jié)鎖,不然則迎頭便喝?!?/div>
《國語辭典》:諷刺(諷刺)  拼音:fèng cì
1.以婉言隱語相譏刺。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書記》:「刺者,達(dá)也。詩人諷刺,周禮三刺,事敘相達(dá),若針之通結(jié)矣?!?br />2.文藝創(chuàng)作中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用譏刺或嘲諷的方式,呈現(xiàn)社會(huì)生活面貌。如:「這是一部諷刺社會(huì)亂象的電影?!?/div>
《漢語大詞典》:文實(shí)(文實(shí))
(1).名實(shí)。墨子·經(jīng)說下:“有文實(shí)也,而后謂之。無文實(shí)也,則無謂也。” 孫詒讓 間詁:“謂有名實(shí),始有所謂;無名實(shí),則無所謂?!?br />(2).春秋筆法,謂字面上貶之,而實(shí)際上褒之。《公羊傳·莊公四年》“緣恩疾者可也” 漢 何休 注:“不為文實(shí)者,方諱,不得貶?!?陳立 義疏:“ 僖公 元年傳不與諸侯專封也。曷為不與?實(shí)與而文不與……所謂文實(shí)也?!庇郑骸芭f疏云:凡為文實(shí)者,皆初以常事為罪而貶之,然后計(jì)功除過。此 齊襄 功實(shí)未足除過,故傳不為文實(shí)也?!?/div>
《國語辭典》:字勢(shì)(字勢(shì))  拼音:zì shì
書法、筆勢(shì)。唐。薛存誠〈御題國子監(jiān)門〉詩:「筆鋒回明,字勢(shì)動(dòng)乾坤?!顾?。蘇軾書黁公詩后〉詩:「壁間馀清詩,字勢(shì)頗拔俗?!?/div>
《國語辭典》:書譜(書譜)  拼音:shū pǔ
書名。唐代孫過庭撰,二卷。論述正書、草書的筆法章法精到入微?,F(xiàn)存其手書真跡一卷,題為「書譜卷上」。
《國語辭典》:工筆(工筆)  拼音:gōng bǐ
中國繪畫的一種表現(xiàn)方式。用筆工巧細(xì)密,著重細(xì)部的描繪??煞譃椤腹すP白描」與「工筆重彩」二大類。
《漢語大詞典》:屋漏痕
草書的一種筆法。謂行筆須藏鋒。 唐 陸羽 《懷素別傳》:“ 鄔兵曹 弟子問之曰:‘夫草書於師授之外,須自得之。 張長(zhǎng)史 覩孤蓬驚沙之外,見 公孫大娘 劍器舞,始得低昂迴翔之狀,未知 鄔兵曹 有之乎?’ 懷素 對(duì)曰:‘似古釵腳,為草書竪牽之極?!?顏公 曰:‘師竪牽古釵腳,何如屋漏痕?’ 素 抱 顏公 腳唱賊。久之, 顏公 徐問之曰:‘師亦有自得之乎?’對(duì)曰:‘貧道觀夏云多奇峰,輒嘗師之。夏云因風(fēng)變化,乃無常勢(shì),又無壁折之路,一一自然?!?顏公 曰:‘噫!草圣之淵妙,代不絶人,可謂聞所未聞之旨也?!?宋 姜夔 續(xù)書譜·用筆:“屋漏痕,欲其橫直勻而藏鋒?!?康有為 廣藝舟雙楫·綴法:“錐畫沙、印印泥、屋漏痕,皆言無起止,即藏鋒也。”
《漢語大詞典》:隸楷(隸楷)
字體名。帶有隸書筆法的楷書。 明 沈德符 野獲編·詞曲·弦索入曲:“此不過於真字上加一二筆飛撇,遂枉其名曰隸。此名隸楷?!?/div>
《漢語大詞典》:錐畫沙(錐畫沙)
形容書家的藏鋒筆法。 唐 褚遂良 《論書》:“用筆當(dāng)如錐畫沙,如印印泥?!?宋 黃庭堅(jiān) 《書扇》詩:“ 魯公 筆法屋漏雨,未減 右軍 錐畫沙。” 宋 姜夔 續(xù)書譜:“用筆如折釵股,如屋漏痕,如錐畫沙……錐畫沙者,欲其勻而藏鋒?!?康有為 廣藝舟雙楫·綴法:“錐畫沙,印印泥,屋漏痕,皆言無起止,即藏鋒也。”亦省作“ 錐沙 ”。 宋 葛立方 韻語陽秋卷十四:“ 顏平原 書……用筆清勁,而剛方之氣如其為人,真 山谷 所謂‘筆法錐沙屋漏,心期曉日秋霜’者邪!”
《漢語大詞典》:畫跡(畫蹟)
亦作“ 畫跡 ”。亦作“ 畫蹟 ”。
(1).畫的筆法。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xù)集·寺塔記上:“佛殿西廊立高僧一十六身, 天寳 初,自 南內(nèi) 移來,畫跡拙俗?!币槐咀鳌?畫蹟 ”。 唐 張彥遠(yuǎn) 歷代名畫記·孟仲暉:“善寫貌,筆跡類 陳閎 ,又似 閻令 。時(shí)有 杜景祥 、 王允之 ,竝畫跡與 仲暉 相近也?!?唐 張彥遠(yuǎn) 歷代名畫記·王紹宗:“父 修禮 ,畫跡與 殷仲容 相類,亦善書。”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錄卷下:“近人有收《漢祖過沛圖》者,畫蹟頗佳?!?br />(2).繪畫的遺跡。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xù)集·寺塔記上》:“會(huì)暇日,游 大興善寺 ……游及 慈恩 ,初知官將併寺,僧眾草草,乃泛?jiǎn)栆欢先思坝浰庐嬠E,游於此遂絶?!?羅爾綱 《南京如意里太平天囯壁畫考證》:“一九五四年六月, 南京 私立新寧女子中學(xué)在 如意里 四十四號(hào)修校舍時(shí),發(fā)現(xiàn)露天墻壁上有被石灰粉飾著的壁畫畫跡,后又在四十號(hào)學(xué)校操場(chǎng)發(fā)現(xiàn)壁畫畫跡兩壁?!?br />(3).劃過的痕跡。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河水一:“天帝釋以四十二事問佛,一一以指畫石,畫跡故在?!?/div>
《國語辭典》:渴筆(渴筆)  拼音:kě bǐ
用含墨較少的筆書寫,字間有露白的枯筆。《雅俗稽言。卷三三。字學(xué)??使P》:「唐徐浩書張九齡司徒告身,多渴筆,謂枯無墨也,在書法最難?!?/div>
《漢語大詞典》:戈波
書法右下斜鉤的筆法。 清 曹寅 《題高使君指頭生活》詩之三:“若道戈波是新格,中書君豈不中書?!眳⒁姟?戈腳 ”。
《漢語大詞典》:戈腳
亦稱“ 戈法 ”。 漢字筆法之一種。指“刂”筆。此劃較長(zhǎng),寫時(shí)若不從容行筆,必致頭尾重,中間輕。 漢 隸戈法落筆顧右,略呈波折,楷從隸出,以免僵直。宣和書譜·唐太宗:“釋 智永 善 羲之 書,而 虞世南 師之,頗得其體。 太宗 乃以書師 世南 ,然嘗患戈腳不工。偶作‘戩’字,遂空其落戈,令 世 南足之,以示 魏徵 。 徵 曰:‘今窺圣作,惟“戩”字戈法逼真?!?太宗 嘆其高於藻識(shí)。然自是益加工焉?!?清 錢泳 《履園叢話·書學(xué)·隸書》:“篆用圓筆,隸用方筆,破圓為方,而為隸書。故 兩漢 金石器物俱用 秦 隸,至 東京 漢安 以后漸有戈法波勢(shì),各立面目。”
分類:漢字筆法
《漢語大詞典》:狂筆(狂筆)
指狂放恣肆的書畫筆法。 唐 孟郊 《送草書獻(xiàn)上人歸廬山》詩:“狂僧不為酒,狂筆自通天?!?宋 蘇軾 《題李景元畫》詩:“聞?wù)h神仙 郭恕先 ,醉中狂筆勢(shì)瀾翻?!?/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