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61
典故
8
詞典
92
分類詞匯
30
其它
31
共161,分11頁顯示
上一頁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4
5
6
下一頁
詞典
(續(xù)上)
還笏
紳笏
滑笏
牙笏
執(zhí)笏
一笏
搢笏
故笏
掛笏
遺笏
靴笏
玉笏
笏擊
書笏
堆笏
《漢語大詞典》:
還笏(還笏)
(1). 唐高宗 將立 武則天 為后, 褚遂良 諫,帝不聽。 遂良 致笏殿階,叩頭流血曰:“還陛下此笏!”事見
《舊唐書·褚遂良傳》
。后用以稱堅持原則而不惜棄官。 唐
唐彥謙
《咸通中始聞褚河南歸葬陽翟》
詩:“不聽還笏諫,幾覆綴旒祧?!?宋
陸游
《自嘲》
詩:“獨立未除還笏氣,餘生猶待闔棺論?!?br />(2).致仕,辭官。 宋
劉克莊
《賀新郎·跋唐伯玉奏稿》
詞:“古有一言腰相印,誰教他,滿篋嬰鱗疏。還笏退,不回顧?!?元
姚燧
《耶律鈞贈官制》
:“固求還笏,難斷抗章?!?/div>
分類:
致仕
高宗
辭官
武則天
為后
褚遂良
不聽
《漢語大詞典》:
紳笏(紳笏)
(1).大帶與笏板。古仕宦者所服用。
《
宋史·劉伯正傳
》
:“ 伯正 立殿下,紳笏儼然,聲色不動?!?br />(2).指做官。 宋
陳造
《惟安堂賦》
:“審吾身之易安,顧何賴於紳笏?!?清
曹寅
《送程正路之黃陂丞兼懷赤方先生》
詩:“平生獨奇尚,紳笏一時情。”
分類:
大帶
做官
笏板
仕宦
宦者
服用
《漢語大詞典》:
滑笏
(1).水波動蕩不定貌。 清
紀(jì)昀
《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五
》
:“ 高 曰:憶晚 唐 有‘魚鱗可憐紫,鴨毛自然碧’句。無一字言春水,而晴波滑笏之狀,如在目前?!?br />(2).指動蕩不定的水波。 清
黃景仁
《貂裘換酒·潞河舟次》
詞:“穩(wěn)買 潞河 舟一葉,載去昔時書劍,趁滑笏,半川漪簟。”
分類:
水波
動蕩
波動
不定
《國語辭典》:
牙笏
拼音:
yá hù
象牙制的笏板,古代臣子上朝時所用。后亦用于道士朝見真人或齋醮科儀。《西游記》第一一回:「太宗聞言,抬頭觀看,只見那人:頭頂烏紗,腰圍犀角。頭頂烏紗飄軟帶,腰圍犀角顯金廂。手擎牙笏凝祥靄,身著羅袍隱瑞光。」《紅樓夢》第一○二回:「法師們俱戴上七星冠,披上九宮八卦的法衣,踏著登云履,手執(zhí)牙笏,便拜表請圣?!?/div>
分類:
象牙
手板
朝笏
大臣
朝見
帝王
《漢語大詞典》:
執(zhí)笏(執(zhí)笏)
(1).拿著笏板。古時臣下朝見君王或臣僚相見時,手持玉石、象牙或竹、木的手板為禮。
《
儀禮·士相見禮
》
“上大夫相見以羔” 唐 賈公彥 疏:“常朝及餘會聚皆執(zhí)笏?!?span id="inawsjz" class="book">《
晉書·輿服志
》:“笏,古者貴賤皆執(zhí)笏,其有事則搢之於腰帶?!?晉
陸機
《祖道畢雍孫劉邊仲潘正叔》
詩:“執(zhí)笏 崇賢 內(nèi),振纓層城阿?!?br />(2).稱臣。 三國 魏
鍾會
《與吳主書》
:“執(zhí)笏之心,載在名策。”
分類:
執(zhí)笏
稱臣
笏板
時臣
臣下
朝見
君王
臣僚
相見
《國語辭典》:
一笏
拼音:
yī hù
二十四兩銀子或五十兩銀子。明。高明《汲古閣本琵琶記》第四二出:「我有黃金一笏送與,聊表報答之意。」《喻世明言。卷二三。張舜美燈宵得麗女》:「路經(jīng)鎮(zhèn)江二人復(fù)訪大慈庵,贈尼師金一笏?!?/div>
分類:
朝會
會時
手板
長方形
《國語辭典》:
搢笏
拼音:
jìn hù
把笏板插在腰帶上。《新唐書。卷一二六。列傳。張九齡》:「故事:公卿皆搢笏于帶,而后乘馬?!?/div>
分類:
朝見
君臣
執(zhí)笏
記事
備忘
《分類字錦》:
故笏
唐書魏謨傳:俄為起居舍人,帝問:卿家書詔頗有存者乎?謨對:惟故笏在。詔令上送,鄭覃曰:在人不在笏。帝曰:覃不識朕意,此笏乃今甘棠。
分類:
笏
《韻府拾遺 月韻》:
掛笏
范梈曉山謠:畏鐘牽逸覽,掛笏系虛襟。
《漢語大詞典》:
遺笏(遺笏)
先人遺下的朝會手板。指后代蔭襲的官職俸祿。 元
袁桷
《次韻黃可玉古墨行》
:“ 鄭公 諸孫保遺笏,滌志黽勉窮韋編?!?清
全祖望
《湖語》
:“由來骨鯁,罔愆遺笏。節(jié)使安貧,升聞帝室?!?/div>
分類:
先人
遺下
朝會
手板
后代
官職
俸祿
《漢語大詞典》:
靴笏
亦作“鞾笏”。 靴與笏。古代官員在朝覲或其他正式場合用。 五代
馬縞
《中華古今注·靴笏》
:“靴者,蓋古西胡服也……笏者,記其忽忘之心?!?宋
歐陽修
《
歸田錄
》
卷二:“往時學(xué)士,循 唐 故事,見宰相不具靴笏,繫鞋坐玉堂上。” 宋
周密
《
武林舊事·公主下降
》
:“賜玉帶鞾笏鞍馬及紅羅百匹?!?/div>
分類:
官員
在朝
朝覲
正式
場合
合用
《漢語大詞典》:
玉笏
玉制手板。
《
管子·輕重己
》
:“天子?xùn)|出其國四十六里而壇。服青而絻青,搢玉笏,帶玉監(jiān),朝諸侯卿大夫列士。”
《
左傳·桓公二年
》
“袞冕黻珽” 晉 杜預(yù) 注:“珽,玉笏也。若今吏之持簿。” 陸德明 釋文引 徐廣 云:“持簿,手板也。”
《
南史·崔祖思傳
》
:“瓊簪玉笏,碎以為塵;珍裘繡服,焚之如草?!?span id="pavojg1" class="book">《
金史·輿服志中
》:“自 西魏 以來,所制玉笏皆尺有二寸?!?/div>
分類:
玉制
手板
《高級漢語詞典》:
笏擊
用笏板撲擊
《駢字類編》:
書笏(書笏)
禮記玉藻:史進象笏,書思對命。注:思,所思念,將以告君者也。對,所以對君者也。命,所受君命者也。書之于笏,為失忘反。
《駢字類編》:
堆笏
陸游跋范巨山家訓(xùn):吾所謂興者,天地鬼神與之,鄉(xiāng)人慕之,學(xué)者尊之,是為興。不然,雖門列戟床堆笏,德弗稱焉,何興之有?今黃伯思跋北齊勘書圖后,資暇錄謂茶始于唐雀寧 北齊畫圖已有之,則知未必始自唐世,亦猶蕭梁已有紫囊堆笏,而唐史始于張九齡者同也。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