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粘竿  拼音:nián gān
頂端涂有黏劑,立在田野中捕鳥的竿子。元。高文秀《黑旋風(fēng)》第二折:「吹筒、粘竿,有諸般來擺設(shè)?!埂端疂G傳》第七回:「搶到五岳樓看時,見了數(shù)個人,拿著彈弓、吹筒、粘竿,都立在欄干邊胡梯上?!?/div>
分類:頂端竹竿
《漢語大詞典》:篙竿
撐船的竹竿。 宋 蘇軾 《西山戲題武昌王居士》詩:“篙竿繫舸菰茭隔,笳鼓過軍鷄狗驚。”
分類:撐船竹竿
《漢語大詞典》:輿竿(輿竿)
抬肩輿的竹竿。 唐 皮日休 《南陽潤卿將歸雷平因而有贈》詩:“竹屏風(fēng)扇抄遺事,柘步輿竿繫隱書?!?/div>
分類:肩輿竹竿
《漢語大詞典》:竿首
(1).竹竿頂端。 晉 傅玄 《正都賦》:“杪竿首而腹旋,承嚴(yán)節(jié)之繁促?!?br />(2).用竿懸首。 康有為 《大同書》甲部第一章:“窺鳥發(fā)彈,射獸分炙,殺人竿首,以多示力?!?/div>
分類:竹竿頂端
《國語辭典》:竿子  拼音:gān zi
竹竿。如:「釣魚竿子」、「電線竿子」。也作「竿兒」。
《漢語大詞典》:桿子(桿子)
器物上像棍子的細(xì)長部分。 毛澤東 《戰(zhàn)爭和戰(zhàn)略問題》二:“槍桿子里面出政權(quán)?!?何永鰲 《火焰山上四十天》:“跟在他后邊的 吳胖子 用馬鞭桿子挑了一團(tuán)雪朝他甩來?!?朋斯克 《千里姻緣》:“沒有棒子,沒有套馬桿子,連根小馬鞭子都沒有?!?/div>
《國語辭典》:桿子  拼音:gān zi
1.長直的棍狀物。如:「旗桿子」。
2.俗稱盜匪集團(tuán)。
《漢語大詞典》:鬧竿(鬧竿)
亦作“ 鬧桿 ”。 一種懸掛各種玩具或諸色雜貨的竹竿。古代貨郎所用。 宋 吳自牧 夢粱錄·諸色雜貨:“小兒戲耍家事兒,如……鬧竿兒?!?span id="u00omuk" class="book">《詞林摘艷·〈攤破金字令·春游〉曲》:“花籃兒和鬧桿并食壘,鞦韆下共相隨,花壓帽簷低?!?span id="soy20u0" class="book">《古今小說·宋四公大鬧禁魂張》:“看時,卻是人頭、人腳、人手掛在屋簷上,一似鬧竿兒相似?!眳㈤?顧學(xué)頡 王學(xué)奇 《元曲釋詞·鬧竿兒》。
《國語辭典》:滑竿  拼音:huá gān
一種舊式的交通工具。用竹片或繩索橫綁在兩根長竹竿中間,上面鋪被褥,形似轎子而無蓋頂,由兩個人抬著走。
《漢語大詞典》:樹竿(樹竿)
豎著竹竿。 漢 王充 論衡·須頌:“湖池非一,廣狹同也。樹竿測之,深淺可度?!?/div>
分類:竹竿
《漢語大詞典》:走竿
古代百戲之一。演員行走在懸空的竹竿上,并表演各種動作。 明 袁宏道 《識雪照澄卷末》:“ 坡公 作文如舞女走竿,如市兒弄丸,橫心所出,腕無不受者?!?明 謝肇浙 《五雜俎·人部一》:“近來行繩走竿,多出女子小人之戲,而武弁之中,未之有聞?!?/div>
《漢語大詞典》:皓簳
潔凈的竹竿。 唐 仲子陵 《清簟賦》:“ 吳 谿赤剛, 楚 澤寒竹;皓簳冰截,素膚縞裂;斷此枝間,略知溝節(jié)?!?/div>
分類:潔凈竹竿
《國語辭典》:吊桶  拼音:diào tǒng
用來汲取井水的桶子,因用繩索吊上、垂下,故稱為「吊桶」。元。楊顯之《酷寒亭》第一折:「你似個吊桶,我似個井,這吊桶常落在井里?!埂端疂G傳》第二一回:「我這道吊桶落在井里,原來也有井落在吊桶里?!?/div>
《國語辭典》:擔(dān)架(擔(dān)架)  拼音:dān jià
1.依賴、憑藉。如:「他全擔(dān)架祖業(yè)才有今日的成就?!埂抖古镩e話》第一一則:「也令這些后生小子手里練習(xí)些技藝,心上經(jīng)識些智著。萬一時年不熟,轉(zhuǎn)到荒亂時,也還有些巴攔,有些擔(dān)架。」
2.以雙邊棍子撐開,用來抬送傷患的長條形架子。如:「運(yùn)動競賽時,場邊要準(zhǔn)備擔(dān)架,以備不時之需?!?br />3.承受。如:「這禮品太貴重,我擔(dān)架不起?!埂缎咽酪鼍墏鳌返诰潘幕兀骸柑煜碌呢敳彩遣蝗菀讚?dān)架的東西,往往的人家沒有他,倒也安穩(wěn);有了他,便要生出事來,叫你不大受用?!?/div>
《漢語大詞典》:竹竿哨
用竹竿報信警戒敵情的崗哨。 陳大新 《南島兵工廠》:“只要敵人從據(jù)點(diǎn)里一出動,設(shè)在據(jù)點(diǎn)附近的竹竿哨,把竹竿慢慢放倒,村里的情報員馬上就跑來通知我們轉(zhuǎn)移。”
《漢語大詞典》:斬木揭竿(斬木揭竿)
砍削樹木當(dāng)兵器,舉起竹竿作軍旗。比喻武裝起義。語本 漢 賈誼 《過秦論上》:“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云集響應(yīng),贏糧而景從, 山 東豪俊遂并起而亡 秦 族矣?!?span id="0owmcmg" class="book">《水滸傳》第九一回:“臣聞 田虎 斬木揭竿之勢,今已燎原?!?清 魏源 圣武記卷十:“詔以安民必在擇吏,誠得良吏,自可鑄劍戟為農(nóng)器,否則斬木揭竿,豈條例所能禁止。” 李大釗 《民彝與政治》:“歷稽載籍,一部廿四史中,斬木揭竿,狐鳴篝火,茻然起于草澤之間者,不絶于書?!?/div>
《漢語大詞典》:踏竹馬(踏竹馬)
一種兒童游戲。把竹竿當(dāng)馬騎著玩。 元 馬致遠(yuǎn) 《薦福碑》第一折:“一個撮著那布裙踏竹馬,一個舒著那臁肕跳灰驢?!?/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