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萬劫(萬劫)  拼音:wàn jié
極長的時(shí)間,永遠(yuǎn)。佛家稱世界一成一毀為一劫。唐。李白短歌行〉:「蒼穹浩茫茫,萬劫太極長?!埂都t樓夢》第一回:「在那富貴場中溫柔鄉(xiāng)里受享幾年,自當(dāng)永佩洪恩,萬劫不忘也。」
《國語辭典》:塵網(wǎng)(塵網(wǎng))  拼音:chén wǎng
人在世間,身心常受拘牽束縛,如陷網(wǎng)中,難得自由,故塵網(wǎng)比喻人世。漢。東方朔 與友人書:「不可使塵網(wǎng)名韁拘鎖,怡然長笑,脫去十洲三島?!箷x。陶淵明〈歸園田居〉詩五首之一:「誤落塵網(wǎng)中,一去三十年。」
《國語辭典》:事權(quán)(事權(quán))  拼音:shì quán
1.做事的職權(quán)。宋。梅堯臣 送邵郎中知潭州詩:「且諭漢家綏撫厚,莫言湘守事權(quán)輕?!埂睹魇?。卷三二二。外國傳三。日本傳》:「特遣巡視重臣,盡統(tǒng)海濱諸郡,庶事權(quán)歸一,威令易行?!?br />2.軍事上的權(quán)宜處理?!痘茨献?。兵略》:「陳卒正,前行選,進(jìn)退俱,什伍搏,前后不相撚,左右不相干,受刃者少,傷敵者眾,此謂事權(quán)。」
《國語辭典》:妄想  拼音:wàng xiǎng
1.荒誕或非分的念頭?!度龂萘x》第五四回:「子敬回見吳侯,善言伸意,休生妄想?!埂都t樓夢》第五四回:「太太又賞了四十兩銀子,這倒也算養(yǎng)我一場,我也不敢妄想了。」
2.佛教上指依不正確的概念而作的思維?!督鸸饷鹘?jīng)》卷二:「心如幻化,馳騁六情,而常妄想,分別諸法?!?/div>
《漢語大詞典》:萬感
種種感觸。例如:萬感交集。
分類:種種感觸
《國語辭典》:化身  拼音:huà shēn
1.佛、菩薩為教化眾生而顯現(xiàn)的生命形態(tài);亦指人或事物所轉(zhuǎn)化的種種形象。《西游記》第一七回:「爾時(shí)菩薩乃以廣大慈悲,無邊法力,億萬化身,以心會(huì)意,以意會(huì)身,恍惚之間,變作凌虛仙子?!埂段饔斡洝返诙寤兀骸竻s又打我的化身,所以我真身打噤。」
2.抽象觀念的具體形象。如:「他經(jīng)常仗義執(zhí)言,為民發(fā)聲,可以說是正義的化身?!埂独蠚堄斡洝返谝灰换兀骸溉缬幸粋€(gè)上帝,則一定有一個(gè)『勢力尊者』,要知道上帝同阿修羅都是『勢力尊者』的化身?!?br />3.變換身形。如:「孫悟空擁有七十二種變化的法力,能化身為各種人物?!?/div>
《國語辭典》:漏盡(漏盡)  拼音:lòu jìn
1.漏刻的水將滴盡。比喻天將破曉。如:「漏盡更殘,怎奈得愁顏對月,抱影無眠?!?br />2.比喻老年、晚年、垂暮之年?!度龂尽>矶?。魏書。田豫傳》:「年過七十而以居位,譬猶鐘鳴漏盡而夜行不休,是罪人也。」
3.佛教稱修行人斷盡煩惱的境界。
《國語辭典》:靈犀(靈犀)  拼音:líng xī
相傳犀牛是一種神奇異獸,犀角有如線般的白紋,可相通兩端感應(yīng)靈異。后比喻不須透過言語表達(dá),便能讓彼此情意相投。唐。李商隱 無題詩二首之一:「身無?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diǎn)通。」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只為俺,一自蟠桃會(huì)上逢。兩下把靈犀暗里通?!?/div>
《漢語大詞典》:群疑
亦作“群疑”。
1.種種懷疑。易·暌:“遇雨之吉,羣疑亡也?!?三國 蜀 諸葛亮 《后出師表》:“羣疑滿腹,眾難塞胸。”
2.眾人的疑惑。 唐 劉禹錫 《上杜司徒書》:“弘我大信,以祛羣疑?!?茅盾 《子夜》十六:“火柴商恐懼萬分,請為調(diào)查答覆,以釋群疑?!?/div>
《國語辭典》:百罹  拼音:bǎi lí
百憂。比喻困難重重。晉。張協(xié)七命〉:「羈旅懷土之徒,流宕百罹之疇?!箷x。盧諶 贈(zèng)劉琨詩:「五臣奚與,契闊百罹?!?/div>
《國語辭典》:塵累(塵累)  拼音:chén lěi
世俗事務(wù)的牽累?!赌鲜贰>砥吡?。隱逸傳下。阮孝緒傳》:「愿跡松子于瀛海,追許由于穹谷,庶保促生,以免塵累?!?/div>
《漢語大詞典》:諸緣(諸緣)
佛教語。指色香等百般世相。此種種世相,皆為我心識(shí)攀緣之所,故稱諸緣。《楞嚴(yán)經(jīng)》卷一:“則汝今者識(shí)精元明能諸緣,緣所遺者?!?宋 蘇軾 《和陶雜詩》之九:“思我無所思生,安能觀諸緣?!?清 顧炎武 《應(yīng)州》詩之一:“頓覺諸緣減,臨風(fēng)獨(dú)灑然。”
《漢語大詞典》:示現(xiàn)(示現(xiàn))
(1).佛教語。謂佛菩薩應(yīng)機(jī)緣而現(xiàn)種種化身,如 觀音 之三十三身。《華嚴(yán)經(jīng)·十地品》:“﹝世尊﹞勤行不息,善能示現(xiàn)種種神通?!?唐 劉禹錫 《牛頭山第一祖融大師新塔記》:“以神功示現(xiàn),故皓雪蓮生?!?宋 李綱 《書僧伽事》:“世傳 僧伽 為 觀音大士 化身,其神變示現(xiàn)之跡,載於傳説,著於耳目,不可勝紀(jì)?!?宋 范成大 吳船錄卷上:“惟 大峨 一山,其高摩霄,為佛書所記 普賢大士 示現(xiàn)之所?!?br />(2).引申謂神靈的顯現(xiàn)。 清 蔣士銓 《桂林霜·閨誠》:“媳婦想起來,前年家祭之日,燭彩香煙結(jié)成奇字莫非是 趙太夫人 示現(xiàn)么?”
《國語辭典》:般般  拼音:bān bān
1.文彩鮮明的樣子?!妒酚洝>硪灰黄?。司馬相如傳》:「般般之獸,樂我君囿?!固?。司馬貞。索隱:「般般,文彩之貌也?!?br />2.種種、樣樣。唐。方干 海石榴詩:「亭際夭妍日日看,每朝顏色一般般。」唐。羅隱 下第作詩:「年年模樣一般般,何似東歸把釣竿?!?/div>
《國語辭典》:佛剎(佛剎)  拼音:fó chà
1.佛陀所度化的世界。唐。王維贊佛文〉:「在微塵中,見億佛剎?!?br />2.奉佛的寺院。唐。李益紅樓下聯(lián)句〉詩:「佛剎接重城,紅樓切太清?!乖?。曹伯啟 九日省舅氏郭西獨(dú)行因書所見詩五首之三:「浩浩陰風(fēng)釀宿霾,道邊佛剎記曾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