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禪機(禪機)  拼音:chán jī
禪師啟悟弟子所用的技巧、言語,這類方法、言語,都超出邏輯的思惟范圍,非一般人所知,所以后引喻為只有當事人才知道的事情、對話。唐。清江春游司直城西鸕鶿溪別業(yè)〉詩:「禪機空寂寞,雅趣賴招攜。」《紅樓夢》第九二回:「你不知道,我們有我們的禪機,別人是插不上嘴去的?!?/div>
《漢語大詞典》:祖師禪(祖師禪)
佛教語。禪宗稱祖祖相傳、不立文字的禪法為“祖師禪”,是以心印心的教外別傳。 元 耶律楚材 《丙申元日為景賢壽》詩:“刦外壺天壽無量,請公勤叩祖師禪?!?清 黃宗羲 《與友人論學書》:“如來禪自真空而妙有,祖師禪自妙有而真空,其歸則一也?!?清 王士禛 香祖筆記卷九:“余謂 唐 宋 大家七言歌行,譬之宗門, 李 杜 如來禪, 蘇 黃 祖師禪也?!?蘇淵雷 《讀史舉要》第九章二:“一時風氣的形成,決非朝夕之故,這些都和佛教義學家的重論析,祖師禪的逞詞鋒、參同異的作風有關。”
《國語辭典》:禪數(shù)(禪數(shù))  拼音:chán shù
禪法和小乘論之合稱。《出三藏記集。卷九。廬山出修行方便禪經(jīng)統(tǒng)序》:「每慨大教東流,禪數(shù)尤寡。」
《國語辭典》:默照禪(默照禪)  拼音:mò zhào chán
宋代正覺禪師所提倡的禪法。主張靜坐默究,凈治揩摩,把心中所有的妄緣幻習去掉,使其恢復清白圓明,便能事事無礙。
《國語辭典》:以心傳心(以心傳心)  拼音:yǐ xīn chuán xīn
中國禪宗謂禪法不是透過語言文字相授,而是以直接的經(jīng)驗使弟子開悟?!读娲髱煼▽殙?jīng)。行由品》:「法則以心傳心,皆令自悟自解。」
《國語辭典》:牛頭禪(牛頭禪)  拼音:niú tóu chán
中國佛教禪宗的一派。唐金陵(今南京)牛頭山法融禪師得四祖道信禪法,吸引很多人從他習禪,主張心境本寂,諸法如夢。法融之下有智巖、慧方、法持、智威、慧宗合稱牛頭六祖,皆一時宗匠。至唐末,此派禪法漸趨式微。也稱為「牛頭宗」。
《漢語大詞典》:結跏趺坐(結跏趺坐)
亦作“ 結加趺坐 ”。 佛教徒坐禪法,即交迭左右足背于左右股上而坐。分降魔坐與吉祥坐兩種:前者先以右趾押左股,后以左趾押右股,手亦左在上,諸禪宗多傳此坐;后者先以左趾押右股,后以右趾押左股,令二足掌仰放于二股之上,手亦右押左,安仰跏趺之上,相傳即如來成正覺時坐法。 晉 法顯 佛國記:“菩薩入中,西向結加趺坐,心念若我成道,當有神驗?!?span id="plkj82y" class="book">《警世通言·陳可常端陽仙化》:“ 可常 脫了衣裳,遍身抹浄,穿了衣服,入草舍結跏趺坐圓寂了?!?清 龔自珍 《定盦觀儀》:“初觀 阿彌陀佛 見小身,頂有圓光,結加趺坐,住在我頂上。”亦省作“ 結跏 ”。 北魏 楊炫之 洛陽伽藍記·景林寺:“浄行之僧,繩坐其內,餐風服道,結跏數(shù)息?!?宋 歐陽修 《寄題沙溪寶錫院》:“野僧獨得無生樂,終日焚香坐結跏?!?清 趙翼 《題吟薌鏡影小照》詩:“白毫光滿月,不是結跏人?!眳㈤?唐 慧琳 一切經(jīng)音義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