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841,分123頁顯示  上一頁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游神
神羊
神宮
頤神
神護(hù)
大神
神馬
神廟
神駒
養(yǎng)神
神方
三神山
神授
貴神
水神
《漢語大詞典》:游神(遊神)
(1).猶游心。藝文類聚卷五五引 漢 馮衍 《說鄧禹書》:“誠少游神乎經(jīng)書之林,馳情乎玄妙之中?!?宋 蘇轍 《謝太中大夫門下侍郎表》之二:“此蓋伏遇皇帝陛下,游神淵默,灼見羣臣之情;運(yùn)智密微,陰扶圣母之?dāng)??!?明 梁辰魚 《江東白苧·效沉青門唾窗絨體引》:“但峻志未就,每托跡于醉鄉(xiāng);逸氣不伸,常游神於花陣?!眳⒁姟?游心 ”。
(2).巡游之神;游蕩之鬼。 清 尤侗 《西堂雜俎·瑤宮花史小傳》:“ 王母 聞其以腴詞贈答,切責(zé)之,命游神巡察,不許私至?!?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于去惡:“數(shù)十年游神耗鬼,雜入衡文,吾輩寧有望耶!”
(3).方言。流氓。 郭沫若 《初出夔門》一:“我們的一批和清華學(xué)生的一批,便不能不成為了輪船上的游神--游神者 四川 話之流氓也?!?br />(1).謂專心致志。 晉 葛洪 抱樸子·逸民:“未若游神典文,吐故納新,求飽乎耒耜之端,索緼乎杼軸之閒?!?晉 李興 《故使持節(jié)侍中太傅鉅平成侯羊公碑》:“游神元默,散志青云?!?宋 孫沔 《論治本》:“伏望皇帝陛下,游神清浄,毓德太寧?!?br />(2).謂脫離塵俗,隱居成仙。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洹水:“縣北有 隆慮山 ,昔 帛仲理 之所游神也?!?吳越 錢鏐 《天柱觀記》:“具悉我國家集慶仙源,游神道域,普天之下靈跡甚多。”
(3).指死亡。《漢魏南北朝墓志集釋·北魏叔孫協(xié)墓志》:“春秋卅,游神放世?!?br />(4).古代方士迷信認(rèn)為精神可以離開軀體出游。 唐 陳鴻 《長恨歌傳》:“﹝道士﹞又能游神馭氣,出天界,沒地府以求之,不見?!?吳越 錢镠 《天柱觀記》:“方 瑤水 以游神,復(fù) 華胥 而入夢?!?明 田藝蘅 留青日札·妖僧:“頃之, 劉 忽瞑眩欲死,以語 行果 , 行果 曰:‘是將游神,神游而復(fù)可以昇矣?!?br />(5).“游弈神”的省稱。道教認(rèn)為有游弈神,游弈人間,伺察善惡,有“日游神”、“夜游神”之稱。 明 湯顯祖 《邯鄲夢·行宮望幸》:“到頭天樣大事,撞著一個(gè)老太歲游神?!?span id="vsk7ay7" class="book">《天雨花》第一回:“因此,驚動(dòng)日夜游神,奏之上帝?!?/div>
《漢語大詞典》:游心(遊心)
(1).潛心;留心。莊子·駢拇:“駢於辯者,纍瓦結(jié)繩竄句,游心於堅(jiān)白同異之閒,而敝跬譽(yù)無用之言非乎?而 楊 墨 是已?!?漢 蔡邕 《玄文先生李子材銘》:“ 休 少以好學(xué),游心典謨,既綜七經(jīng),又精羣緯?!?宋 蘇軾 《諫買浙燈狀》:“臣雖至愚,亦知陛下游心經(jīng)術(shù),動(dòng)法 堯 舜 ?!?明 唐順之 《答顧東橋少宰書》:“及屏居山林,自幸尚有餘日,將以游心六籍,究賢圣之述作,鑒古今之沿革,以進(jìn)其識而淑諸身?!?br />(2).浮想騁思。 三國 魏 嵇康 《贈兄秀才入軍》詩:“目送歸鴻,手揮五絃,俯仰自得,游心泰玄?!?明 陶宗儀 輟耕錄·敘畫:“凡畫,氣韻本乎游心,神采生於用筆,意在筆先,筆周意內(nèi),畫盡意在,像應(yīng)神全。” 葉圣陶 《城中·搭班子》:“他一向游心于理想的境界,對于 錢先生 的話不免生疏,因生疏而不免詫怪?!?br />(3).游惰之心。 唐 白居易 《息游墮策》:“方今人多游心,地有遺力,守本業(yè)者,浮而不固;逐末作者,蕩而忘歸。”
留心;心神傾注在某一方面。莊子·德充符:“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游心乎德之和。”梁書·韋叡傳:“每虛室獨(dú)坐,游心墳素?!?清 龔自珍 《擬進(jìn)上〈蒙古圖志〉表文》:“翹首昭代之蹟,游心官書之府。”
《漢語大詞典》:神羊
獬豸的別稱。傳說是一種能以其獨(dú)角辨別邪佞的神獸。亦指獬豸冠。后漢書·輿服志下:“獬豸神羊,能別曲直, 楚王 嘗獲之,故以為冠?!?span id="bogjr1h" class="book">《晉書·輿服志》:“或謂獬豸神羊,能觸邪佞?!?唐 權(quán)德輿 《祭故薛殿中文》:“今則繆盩,天心茫茫,追維明靈,夙播馨芳,解巾秘府,累冠神羊?!?宋 梅堯臣 《孫屯田召為御史》詩:“輕軒辭瑞翟,危弁學(xué)神羊。”
《漢語大詞典》:神宮
(1).神廟;神殿。 三國 魏 阮籍 《大人先生傳》:“先生過神宮而息,潄 吾泉 而行,迴乎逌而游覽焉。” 南朝 梁 沈約 《梁宗廟登歌》之七:“神宮肅肅,靈寢微微?!?br />(2).指皇宮。 朱祖謀 《聲聲慢·落葉》詞:“香溝舊題紅處,拚禁花憔悴年年。寒信急,又神宮凄奏,分付哀蟬。”
(3).古星名。屬尾宿。晉書·天文志上:“﹝尾九星﹞第三星旁一星,名曰神宮,解衣之內(nèi)室?!?/div>
《國語辭典》:頤神(頤神)  拼音:yí shén
保養(yǎng)精神,使神志安息寧靜。唐。韓愈〈閔已賦〉:「惡飲食乎陋巷兮,不足以頤神而保年。」
分類:養(yǎng)神
《分類字錦》:神護(hù)(神護(hù))
李商隱 桂林詩 神護(hù)青楓岸。
分類:
《漢語大詞典》:大神
(1).尊神。周禮·春官·肆師:“類造上帝,封大神,祭兵于山川?!?鄭玄 注:“大神,社及方岳也。”左傳·僖公二十八年:“不協(xié)之故,用昭乞盟于爾大神以誘天衷。”
(2).大治。荀子·王制:“故天之所覆,地之所載,莫不盡其美,致其用,上以飾賢良,下以養(yǎng)百姓而安樂之。夫是之謂大神?!?王先謙 集解引 郝懿行 曰:“《釋詁》:‘神者,治也。’然則大神謂大治。”
分類:大神大治
《國語辭典》:神馬(神馬)  拼音:shén mǎ
傳說中神奇的馬。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溫水注》:「長老傳言,池中有神馬。家馬交之,則生駿駒,日行五百里?!?/div>
《國語辭典》:紙馬(紙馬)  拼音:zhǐ mǎ
印繪馬匹、神祇、佛像等供祭祀焚化的神像紙。最早源于秦國人用馬作祭品,唐代以后改以紙?jiān)R祭祀鬼神,故稱「紙馬」。后世則大多以刻版五色紙印神佛像。元。無名氏《馮玉蘭》第二折:「只等那船頭上燒了利市紙馬,分些神福,吃得醉飽了,便撐動(dòng)篙來,開起船來。」《儒林外史》第四回:「就在胡老爹面前轉(zhuǎn)托僧官去約僧眾,并備香、燭、紙馬、寫法等事?!挂卜Q為「甲馬」。
《國語辭典》:神廟(神廟)  拼音:shén miào
供奉神佛的寺廟。如:「海神廟」、「帕德嫩神廟」。唐。元稹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之一一:「陰森神廟未敢依,脆薄河冰安可越?!乖?。無名氏《替殺妻》第三折:「人間私語,天聞若雷。行道數(shù)十里地,見座神廟,我且問珓杯咱?!?/div>
《分類字錦》:神駒(神駒)
北史裴駿傳:駿幼而聰慧,親表稱為神駒,因以為字。
《國語辭典》:養(yǎng)神(養(yǎng)神)  拼音:yǎng shén
休養(yǎng)精神。《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久病新愈,氣虛多驚,倦視綺羅,厭聞弦管,思欲靜坐養(yǎng)神,乃策杖徐步入后園中?!埂都t樓夢》第五五回:「依我說,太太不在家,姨娘安靜些養(yǎng)神罷了,何苦只要操心。」
《漢語大詞典》:神方
(1).神奇的方術(shù)。晉書·藝術(shù)傳·吳猛:“﹝ 吳猛 ﹞年四十,邑人 丁義 始授其神方?!?span id="vygnax5" class="book">《晉書·藝術(shù)傳論》:“或假靈道訣,或受教神方,遂能厭勝禳災(zāi),隱文彰義?!?br />(2).謂仙方,驗(yàn)方。 南朝 梁 沈約 《郊居賦》:“指 咸池 而一息,望瑤臺而高騁;匪爽言以自姱,冀神方之可請?!?唐 方干 《題龍瑞觀兼呈徐尊師》詩:“世人莫識神方字,仙鳥偏棲藥樹枝。”《金瓶梅詞話》第五四回:“神方得自 蓬萊島 ,詠訣傳從 少室君 。” 老舍 《駱駝祥子》十九:“到 娘娘廟 ,她求了個(gè)神方:一點(diǎn)香灰之外,還有兩三味草藥?!?/div>
《國語辭典》:三神山  拼音:sān shén shān
神話傳說中,東海中仙人所居住的三座山。《史記。卷二八。封禪書》:「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海中,……,蓋嘗有至者,諸仙人及不死之藥皆在焉。其物禽獸盡白,而黃金銀為宮闕。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臨之,風(fēng)輒引去,終莫能至云。」也稱為「三島」、「三壺」、「三山」。
《漢語大詞典》:神授
謂神明所授與。 南朝 梁 王僧孺 《從子永寧令謙誄》:“若其孝親睦友,故非天墮地出,異才絶學(xué),如有鬼告神授。” 唐 岑參 《過梁州奉贈張尚書大夫公》詩:“英雄若神授,大材濟(jì)時(shí)危?!?宋 梅堯臣 《觀居寧畫草蟲》詩:“ 寧公 實(shí)神授,坐使羣輩伏?!?/div>
分類:神明授與
《駢字類編》:貴神(貴神)
左傳:列受氏姓,封為上公,祀為貴神。
《國語辭典》:水神  拼音:shuǐ shén
神話傳說中主宰海、河、潮、雨等的神明。龍王、共工、夔、河伯、玄武、應(yīng)龍、無支祁等都是水神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