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428,分162頁顯示  上一頁  47  48  49  50  51  53  54  55  56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馬神
謾神
七神
庸神
五臟神
騖神
雄神
福神
楚神
柳神
率神
吉神
護法神
神根
神兒
《漢語大詞典》:馬神(馬神)
迷信謂保佑馬平安的神靈。 清 無名氏 《燕臺口號》之九三:“黑豆喂來料未勻,獸醫(yī)治病藥方新;平安兩字當槽貼,燒買燒刀獻馬神?!?/div>
《漢語大詞典》:謾神(謾神)
謂欺騙神靈。 郭沫若 《〈詛楚文〉考釋·關于原文的年代》:“文中所述史事多為舊事所無,尤其詛咒 楚王 之語,因而前人多以為 秦 人詭詐,竟至謾神?!?/div>
分類:欺騙神靈
《駢字類編》:七神
云笈七簽:七神守我本命之根,常令胞囊玉清開明,七祖反胎,我命恒生。
《韻府拾遺 真韻》:庸神
晉書魏詠之傳:初為州主簿,常見桓靈寶。既出,靈寶鄙其精神不俊,謂坐客曰:庸神而宅偉干,不成令器。竟不調(diào)而遣之。
《國語辭典》:五臟神(五臟神)  拼音:wǔ zàng shén
原為道家語,指心神、肺神、肝神、腎神、脾神。后借指腸胃。元。鄭廷玉《金鳳釵》第二折:「百忙里要饅頭面糕,枉把你五臟神虛邀?!?/div>
《漢語大詞典》:五藏神
亦作“ 五臟神 ”。 道教謂五臟各有神主,即心神、肺神、肝神、腎神、脾神。合稱“五藏神”。見《黃庭內(nèi)景經(jīng)·心神》。 唐 白居易 《感事》詩:“睡適三尸性,慵安五藏神?!?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二本第三折:“秀才每聞道請,恰便似聽將軍嚴令,和他那五臟神愿隨鞭鐙?!?/div>
《漢語大詞典》:騖神(騖神)
馳神,動腦筋。 唐 劉禹錫 《觀博》:“騖神默計,巧竭智匱,主進者書勝負之數(shù)於牘,視其所喪,又倍前籍焉?!?/div>
《分類字錦》:雄神
竇暨述書賦:挹子元之瑰跡,高子上之雄神。量蘊文儒,才苞古真。注:司馬師字子元,弟昭字子上。
分類:
《漢語大詞典》:福神
能賜人幸福的神靈。 魯迅 《彷徨·祝?!?/span>:“這是 魯鎮(zhèn) 年終的大典,致敬盡禮,迎接福神,拜求來年一年中的好運氣的?!?/div>
《漢語大詞典》:楚神
(1).指 巫山 神女。 唐 李商隱 《詠云》:“只應惟 宋玉 ,知是 楚 神名。” 前蜀 牛嶠 《菩薩蠻》詞:“畫屏重疊 巫陽 翠, 楚 神尚有行云意。朝暮幾般心,向他情漫深?!?br />(2).指 金陵 鍾山 蔣帝 。 漢 末 蔣子文 為 秣陵 尉,逐賊死于 鍾山 , 三國 吳 孫權(quán) 封之為 中都侯 ,立廟。 南朝 齊 進號為 蔣帝 。 唐 溫庭筠 《蔣侯神歌》:“ 楚 神鐵馬金鳴珂,夜動蛟潭生素波?!?/div>
《駢字類編》:柳神
宋 楊萬里 宿峨橋化城寺二首 其二 厚賽柳神銷底物,長腰云子闊腰菱。
《漢語大詞典》:率神
謂因循先圣之神氣。禮記·樂記:“樂者敦和,率神而從天;禮者別宜,居鬼而從地?!?鄭玄 注:“率,循也……鬼神謂先圣先賢也。” 孔穎達 疏:“言樂之為體,敦重和同,因循圣人之神氣,而從於天也?!?/div>
《漢語大詞典》:吉神
掌吉善之神。山海經(jīng)·中山經(jīng):“九水出焉,合而北流注於 河 。其中多蒼玉,吉神 秦逢 司之?!?郭璞 注:“吉,猶善也?!?/div>
分類:郭璞
《漢語大詞典》:護法神(護法神)
護衛(wèi)佛法的天神。 宋 蘇軾 《勝相院經(jīng)藏記》:“諸化菩薩及護法神鎮(zhèn)守其門?!?清 葉名灃 橋西雜記·塞上六歌:“二曰 作嘛知 , 文殊 之護法神?!?/div>
《漢語大詞典》:神根
(1).原指有靈異的根。 南朝 齊 王儉 《靈丘竹賦》:“神根合拱,楨干百尋?!?br />(2).喻指身驅(qū)。摩訶止觀卷二下:“盲無眼者,不別是非;神根又鈍,煩惱復重?!?span id="nprek01" class="book">《云笈七籤》卷十二:“結(jié)珠固精養(yǎng)神根?!痹ⅲ骸吧窀?,形軀也。夫神之於身,猶國之有君,君之有人,人以君為命,君以人為本?!?/div>
分類:靈異
《漢語大詞典》:神兒(神兒)
神情;口氣。 朱自清 《你我》:“親近的及不在旁邊的人才用‘他’字;但這個字可帶有指點的神兒,仿佛說到的就在眼前一樣。” 聞一多 《飛毛腿》詩:“還吹他媽什么簫,你瞧那副神兒?!?/div>
分類:神情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