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428,分162頁顯示  上一頁  39  40  41  42  43  45  46  47  48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神弩
神旌
神祜
神碑
神螭
徵神
類神
靜神
愁神
先神
湘神
摹神
神興
神禹碑
神恬
《漢語大詞典》:神弩
(1).具有神威的弓弩。晉書·輿服志:“但以神弩二十張夾道,至后部鼓吹,其五張神弩置一將,左右各二將?!?br />(2).喻指精銳士兵。 清 夏燮 中西紀事·海疆殉難記上:“俄頃, 高重捷 之孤軍勢無后繼……神弩力盡重圍。”
《漢語大詞典》:神旌
王師的代稱。旌,旗。《后漢書·光武帝紀贊》:“虔劉 庸 代 ,紛紜 梁 趙 。 三河 未澄,四關(guān)重擾。神旌乃顧,遞行天討?!?李賢 注:“稱神者,猶言神兵神筭也?!?/div>
分類:王師
《漢語大詞典》:神祜
神靈所降之福。文選·顏延之〈宋郊祀歌〉:“薦饗王衷,以答神祜。” 李善 注:“《長楊賦》曰:‘受神人之福祜。’” 李周翰 注:“祜,福也。言進我天子之善,以答神靈之福。”
分類:神靈
《漢語大詞典》:神碑
指 湖南 衡山 云密峰 上的禹碑。 柳亞子 《二十世紀大舞臺發(fā)刊詞》:“研究羣理,昌言民族,仰屋梁而著書,鯫生狗曲,見而唾之;以示屠夫牧子,則以為 岣嶁 之神碑也?!眳⒁姟?禹碑 ”。
《漢語大詞典》:禹碑
即岣嶁碑。凡七十七字,象繆篆,又象符箓。后人附會 夏禹 治水時所刻。碑在 湖南 衡山 云密峰 。 昆明 、 成都 、 長沙 、 紹興 、 南京 棲霞山 和 西安 碑林等處,皆有摹刻。 唐 韓愈 《岣嶁山》詩:“ 岣嶁山 尖神 禹 碑,字青石赤形摹奇。”
分類:繆篆符箓
《漢語大詞典》:神螭
謂山林中之神怪。
分類:山林神怪
《漢語大詞典》:徵神
1.謂人的神態(tài)、表情等反映其內(nèi)心世界。 三國 魏 劉劭 人物志·九征:“夫色見於貌,所謂徵神?!?劉昞 注:“貌色徐疾為神之徵驗?!?br />2.謂通過觀察人的外貌、言行等鑒定人物。 南朝 梁 蕭統(tǒng) 《詠山濤王戎詩》之二:“徵神歸鑒景,晦行屬聚財?!?/div>
《漢語大詞典》:類神(類神)
舊時迷信卜課中所用的“十二支神”的總稱。鏡花緣第六五回:“這也不必都起,只須公起一課,詳詳課體,再看看類神,就可略知一二了?!?張友鶴 注:“六壬課中有十二個分別吉兇的迷信名詞,叫做‘十二支神’,總稱‘類神’?!?/div>
分類:迷信
《漢語大詞典》:靜神
謂使心神安靜。 前蜀 杜光庭 墉城集仙錄·薛玄同:“ 玄同 自是冥心靜神,往往不食?!?/div>
分類:心神安靜
《漢語大詞典》:愁神
心神愁苦。 漢 王充 論衡·治期:“人君受以自責,愁神苦思,撼動形體,而危亂之變,終不減除?!?/div>
分類:心神愁苦
《漢語大詞典》:先神
星辰山川之神。左傳·昭公十三年:“先神命之,國民信之?!?杜預(yù) 注:“先神,謂羣望?!?span id="rtqehsy" class="book">《墨子·非命中》:“ 紂 夷之居,而不肯事上帝,棄闕其先神而不祀也?!?/div>
《漢語大詞典》:湘神
湘水 之神。 唐 李賀 《帝子歌》:“九節(jié)菖蒲石上死, 湘 神彈琴迎帝子?!?王琦 匯解:“ 湘 神, 湘水 之神。《九歌》所謂‘湘君’、‘湘夫人’也?!?/div>
分類:湘水匯解
《漢語大詞典》:摹神
猶傳神。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七:“ 元微之 《自嘲》云:‘飯來開口似神鴉。’ 姚武功 《某寺》云:‘無齋鴿看僧?!浣阅∩裰P?!眳⒁姟?傳神 ”。
分類:傳神
《國語辭典》:傳神(傳神)  拼音:chuán shén
1.用圖畫、文字描繪,形象生動逼真,充分表現(xiàn)出其神情意態(tài)。宋。蘇軾 題過所畫枯木竹石詩三首之一:「老可能為竹寫真,小坡今與石傳神?!?br />2.摹繪人像。宋。張師正《括異志。卷六。許偏頭》:「成都府畫師許偏頭者,忘其名,善傳神,開畫肆于觀街?!?/div>
《漢語大詞典》:神興(神興)
精神震動。 南朝 梁 江淹 《恨賦》:“若迺 趙王 既虜,遷於 房陵 ,薄暮心動,昧旦神興,別艷姬與美女,喪金輿及玉乘。”
猶靈感。 郭沫若 《創(chuàng)造十年》十:“凡是我們,在戀愛中是要陷到一種無我的態(tài)度,假如是文人,在這時候每每有平時想不出的思想可以涌出,平時做不出的文章可以做出,合乎詩人們的所謂神興,所以詩人們便神圣視之?!?/div>
《漢語大詞典》:神禹碑
碑名。即 禹 碑。在 湖南 衡山 云密峰 。后人附會為 夏禹 治水時所刻,故名。 唐 韓愈 《岣嶁山》詩:“ 岣嶁山 尖 神禹 碑,字青石赤形摹奇?!眳⒁姟?禹碑 ”。
《漢語大詞典》:禹碑
即岣嶁碑。凡七十七字,象繆篆,又象符箓。后人附會 夏禹 治水時所刻。碑在 湖南 衡山 云密峰 。 昆明 、 成都 、 長沙 、 紹興 、 南京 棲霞山 和 西安 碑林等處,皆有摹刻。 唐 韓愈 《岣嶁山》詩:“ 岣嶁山 尖神 禹 碑,字青石赤形摹奇?!?/div>
分類:繆篆符箓
《分類字錦》:神恬
吳筠巖棲賦:慮靜于無擾,神恬于寡欲。
分類:隱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