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841,分123頁顯示  上一頁  29  30  31  32  33  35  36  37  38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神話
神標(biāo)
潮神
灶神
解神
垂神
邪神
外神
遺神
神瑩
神景
神瞽
神父
神比
石神
《國語辭典》:神話(神話)  拼音:shén huà
1.關(guān)于天地的初創(chuàng)、神靈的奇跡,以及說明風(fēng)俗習(xí)慣、儀禮和信仰的起源與意義的故事。多為先民對古代自然現(xiàn)象和社會生活的一種天真解釋和美麗的向往,富有浪漫主義的精神。清。徐珂《清稗類鈔。會黨類。天地會》:「傳言天地會之起因者,頗近神話。」
2.荒誕無稽之談。如:「你在說甚么神話!別做夢了!」
《漢語大詞典》:神標(biāo)(神標(biāo))
神異的風(fēng)標(biāo)。 明 何景明 《懷三吉士》詩:“神標(biāo)秀骨自殊眾,水之文蛟山之鶴,十年戢鱗在煙海,一日比翼棲云閣?!?/div>
《國語辭典》:潮神  拼音:cháo shén
潮水之神。相傳伍子胥臨死時,囑付他的兒子將尸首投入江中,他要早晚乘著潮水來看吳國的敗亡,因此民間視伍子胥為「潮神」。
《國語辭典》:灶神  拼音:zào shén
民間供奉于廚房,為掌管一家禍福、財氣的神祇。也稱為「灶君」、「灶王爺」。
《漢語大詞典》:解神
(1).猶酬神。祈神還愿。南史·王敬則傳:“劫帥既出, 敬則 於廟中設(shè)酒會,於坐收縛曰:‘吾啟神,若負(fù)誓,還神十牛。今不得違誓。’即殺十牛解神,并斬諸劫,百姓悅之?!?br />(2).月中善神。《協(xié)紀(jì)辨方書·義例三·解神》:“《總要歷》曰,解神者月中善神也,所值之日,宜上詞章雪寃枉?!?唐 戴叔倫 《和李相公勉晦日蓬池游宴》:“高會吹臺中,新年月桂空……微文復(fù)看獵,寧與解神同。”
《韻府拾遺 真韻》:垂神
隋書薛道衡傳:留心政術(shù)。垂神聽覽。
《國語辭典》:邪神  拼音:xié shén
邪惡的鬼神?!抖鲙肪砹骸覆晃┑拦聿∠喑?,更有邪神繳纏?!埂肚迤缴教迷挶尽k惔ㄊ掕≠H霸王》:「江南邪地,多有邪神?!?/div>
分類:邪神邪惡
《漢語大詞典》:外神
謂郊、社、封禪等所祭之神。與“內(nèi)神”相對。禮記·曲禮下“踐作臨祭祀,內(nèi)事曰孝王某,外事曰嗣王某” 孫希旦 集解引 元 吳澄 曰:“宗廟所祭者,一家之神,內(nèi)神也,故曰內(nèi)事。郊、社、山川之屬,天下一國之神,皆外神也,故曰外事。”
分類:封禪
《漢語大詞典》:遺神(遺神)
(1).指忘卻一切物我、是非差別的精神狀態(tài)。宋書·顧覬之傳:“忘生而生愈全,遺神而神彌暢?!?br />(2).謂拋棄精神實質(zhì)。 清 厲鶚 《〈懶園詩鈔〉序》:“諸君言為 唐 詩工矣,拙者為之,得貌遺神?!?胡樸安 《〈中國文學(xué)史〉序》:“近歲已來,作者咸師 龔 魏 ,放言倡論,冒為經(jīng)世之談;襲貌遺神,流為偏僻之論。”
《漢語大詞典》:神瑩(神瑩)
心地明徹。 唐 唐彥謙 《寄徐山人》詩:“一室清羸鶴體孤,氣和神瑩爽冰壺?!?/div>
分類:心地明徹
《漢語大詞典》:神景
(1).謂神靈的光照。文選·曹植〈七啟〉:“諷《漢廣》之所詠,覿游女於水濱。燿神景於中沚,被輕縠之纖羅?!?張銑 注:“神景,則游女之光也。” 李善 注引 薛君 曰:“游女,謂 漢 ( 漢水 )神也?!?br />(2).日;日光。 晉 陸機(jī) 《白云賦》:“攄神景於八幽,合洪化乎煙煴?!?晉 陶潛 《讀〈山海經(jīng)〉》詩之六:“神景一登天,何幽不見燭。”
《漢語大詞典》:神瞽
上古樂官。舊謂能知天道的人。國語·周語下:“古之 神瞽 考中聲而量之以制,度律均鐘,百官軌儀,紀(jì)之以三,平之以六,成於十二,天之道也?!?韋昭 注:“ 神瞽 ,古樂正,知天道者也,死以為樂祖,祭於瞽宗,謂之 神瞽 。”續(xù)資治通鑒·宋仁宗景祐二年:“愿聽臣依 神瞽 律法,試鑄編鐘一虡,可使度量權(quán)衡協(xié)和。” 明 王鏊 震澤長語·音律:“古之 神瞽 ,心諳天地之中聲,先立黃鐘之管,以定十一律?!?清 龔自珍 《擬上〈今方言〉表》:“音有自南而北東西者,有自北而南而東西者,孫曾播遷,混混以成,茍有端緒,可以尋究,雖謝 神瞽 ,不敢不聰也。”
分類:樂官天道
《國語辭典》:神父  拼音:shén fù
1.對賢明長官的尊稱。《后漢書。卷七九。儒林傳上。宋登傳》:「為汝陰令,政為明能,號稱『神父』。」
2.天主教的神職人員。也稱為「神甫」。
《漢語大詞典》:神比
謂心神相通。 唐 韓愈 《感二鳥賦》:“昔 殷 之 高宗 ,得良弼於宵寐;孰左右者為之先,信天同而神比?!?/div>
《駢字類編》:石神
吳地志:晉建興二年,郡東南二百六十里有滬瀆,漁人夜見海上光明照水徹天,明日睹二石神像浮水上,眾言曰:水神也。以三特日祝迎之,像背身泛流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