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428,分162頁顯示  上一頁  24  25  26  27  28  30  31  32  33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神木
神司
神武門
屬神
瀆神
媼神
神林
神荼
神逸
達(dá)神
費(fèi)神
正神
幾神
神期
神魄
《國語辭典》:神木  拼音:shén mù
1.年代久遠(yuǎn),特別粗壯高大的樹木。
2.成精化神的樹木?!度龂萘x》第七八回:「吾乃梨樹之神也。汝蓋建始殿,意欲篡逆,卻來伐吾神木!吾知汝數(shù)盡,特來殺汝!」
3.縣名。位于陜西省境東北,瀕臨窟野河?xùn)|岸。
《高級漢語詞典》:神司
負(fù)責(zé)某種職責(zé)的天神
《漢語大詞典》:神武門(神武門)
古宮門名。即 南朝 時 建康 皇宮西首之 神虎門 。 唐 初因避 太祖 李虎 諱而改“虎”為“武”或“獸”。相傳 南朝 梁 陶弘景 曾在此門掛衣冠而上書辭祿。見南史·陶弘景傳。南史·梁紀(jì)下·敬帝:“﹝ 太平 元年﹞十一月,起 云龍 、 神武門 。”按,梁書作“神虎門”。宋書·傅亮傳:“ 神武門 外,每旦車常數(shù)百兩?!卑矗?span id="rq2hbkg" class="book">《南史》作“神獸門”。 宋 蘇軾 《再送蔣穎叔》詩之二:“歸來趁別 陶弘景 ,看掛衣冠 神武門 ?!?北京 紫禁城 ( 故宮 )北門也叫“神武門”。
《漢語大詞典》:屬神(屬神)
會聚群神。國語·楚語下:“乃命南正 重 司天以屬神?!?韋昭 注:“屬,會也。所以會羣神,使各有分序,不相干亂也?!?/div>
分類:會聚群神
《國語辭典》:瀆神(瀆神)  拼音:dú shén
瀆,冒犯、不敬。瀆神指對神明不敬。
分類:褻瀆神靈
《國語辭典》:媼神(媼神)  拼音:ǎo shén
地神?!稘h書。卷二二。禮樂志》:「惟泰元尊,媼神蕃釐?!固啤n亷煿?。注:「泰元,天也。蕃,多也。釐,福也。言天神至尊,而地神多福也?!?/div>
分類:地神
《漢語大詞典》:神林
堯 陵的俗稱。《臨汾縣志·古跡記》:“﹝ 陶唐氏 陵在城東七十里,﹞土人謂之神林,又謂之神臨。陵高一百五十尺,廣二百餘步,旁皆山石,惟此地為平土,深丈餘。其廟正殿三間,廡十間。山后有河一道。有 金 泰和 二年碑記?!?/div>
《漢語大詞典》:神荼
(1).傳說中能制伏惡鬼的神人。常與另一神人 郁壘 并稱。 漢 張衡 《東京賦》:“ 度朔 作梗,守以 鬱壘 ; 神荼 副焉,對操索葦?!?清 陳維嵩 《滿江紅·乙巳除夕立春》詞:“ 鬱壘 欹斜頭上帽, 神荼 脫落腰間杖?!?span id="nbg8cwf" class="book">《胭脂血》彈詞:“鎮(zhèn)守朝門唬鬼狐,前身端的是 神荼 。”
(2). 神荼 又名 荼 或 荼與 。參見“ 神荼鬱壘 ”。
《國語辭典》:神荼郁壘(神荼鬱壘)  拼音:shén shū yù lǜ
神話傳說中的二位神明。參見「門神」條。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門神》:「門神皆甲冑執(zhí)戈,懸弧佩劍,或謂為神荼、郁壘,或謂為秦瓊、敬德,其實皆非也。但謂之門神可矣?!?/div>
《漢語大詞典》:神逸
(1).謂文思活躍。舊唐書·文苑傳下·李翰:“為文精密,用思苦澀。常從 陽翟 令 皇甫曾 求音樂,每思涸則奏樂,神逸則著文?!?br />(2).神奇超逸。 宋 蘇軾 《畫水記》:“ 唐 廣明 中,處士 孫位 始出新意,畫奔湍巨浪與山石曲折,隨物賦形,盡水之變,號稱神逸。”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山谷下》:“ 張長史 草書頽然天放,略有點(diǎn)畫處,而意態(tài)自足,號稱神逸。”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筆記·賓退雜識》:“尾有 宣和 二篆書,與 趙 本又不同,而字畫之神逸迥出諸家之上,或即 賈 刻原本歟!”
《韻府拾遺 真韻》:達(dá)神(達(dá)神)
阮籍清思賦:茲感激以達(dá)神,豈浩瀁而弗營。
《國語辭典》:費(fèi)神(費(fèi)神)  拼音:fèi shén
1.耗費(fèi)精神。如:「這事真費(fèi)神。」
2.托人或謝人幫忙的客氣話。如:「請費(fèi)神代為刪改。」
《漢語大詞典》:正神
正道之神。《四游記·華光鬧蜻蜓觀》:“ 百蛟 曰:‘ 天王 乃上界正神,何該如此?’”《老殘游記》第六回:“他還是 義和團(tuán) 里的小師兄呢,那 二郎 、 關(guān)爺 多少正神常附在他身上,難道就不管管他嗎?”
分類:正道
《漢語大詞典》:幾神(幾神)
精微神妙。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論說:“次及 宋岱 、 郭象 ,鋭思於幾神之區(qū)?!?/div>
分類:精微神妙
《漢語大詞典》:神期
(1).謂神的意愿。文選·任昉〈王文憲集序〉:“遠(yuǎn)協(xié)神期,用彰世祀。” 呂向 注:“遠(yuǎn)合於鬼神之間,用明代祠祀之禮也?!?br />(2).猶心期。謂彼此深切了解。《文選·謝靈運(yùn)〈廬陵王墓下作〉詩》:“神期恒若存,德音初不忘。” 張銑 注:“心於神明期恒如存也,思接德音之初,于今不忘?!?/div>
《漢語大詞典》:神魄
心魄。 唐 武元衡 《秋日對酒》詩:“行年過始衰,秋至獨(dú)先悲,事往憐神魄,感深滋涕洟?!?宋 張耒 《廣化遇雨》詩:“蕭森異人境,坐視動神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