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428,分162頁顯示  上一頁  14  15  16  17  18  20  21  22  23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神品
神行
神像
安神
化神
和神
岳神
祀神
交神
神彩
神解
神怡
宗神
神疲
靈神
《國語辭典》:神品  拼音:shén pǐn
技巧出神入化的作品,多指書畫而言。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一八。敘畫》:「氣韻生動,出于天成,人莫窺其巧者,謂之神品?!?/div>
《漢語大詞典》:神行
(1).猶神游。精神超脫形體而自由游動。列子·黃帝:“乘空如履實,寢虛若處牀。云霧不硋其視,雷霆不亂其聽,美惡不滑其心,山谷不躓其步,神行而已。” 張湛 注:“至順者無物能逆也?!?漢 崔骃 《北巡頌》:“垂拱穆穆,神行化馳?!?唐 楊炯 《原州百泉縣令李君神道碑》:“神行有感,方登玉鉉之階;靈化無方,獨嘆瓊棺之墓?!?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況 修黎 者,神思之人,求索而無止期……故終出人間而神行,冀自達(dá)其所崇信之境?!?br />(2).形容奔馳神速,行走如飛。 南朝 宋 顏延之 《赭白馬賦》:“跨中州之轍跡,窮神行之軌躅?!?br />(3).神人游動。常以形容樓觀高峻,人跡罕至。文選·張衡〈東京賦〉:“飛閣神行,莫我能形。” 薛綜 注:“人不見行往,故曰神?!?南朝 齊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詩序》:“飛觀神行,虛檐云構(gòu)。”
《國語辭典》:神像  拼音:shén xiàng
1.死者的遺像。
2.神的畫像、塑像。
分類:神像
《漢語大詞典》:神象
亦作“ 神像 ”。
(1).指神靈的形象。禮記·郊特牲:“尸,神象也;祝,將命也?!?陳澔 集說:“尸所以象所祭者,故曰神象?!?br />(2).神鳥的形象。指鳳凰。 晉 傅咸 《鳳凰賦》:“仰天文以彌觀兮,覽神象乎太清?!?br />(3).指神的圖像、塑像。 唐 李肇 唐國史補(bǔ)卷下:“又有為 伍員 廟之神像者,五分其髯,謂之髭鬚神?!?清 曾國藩 《祭韓公祠文》:“ 國藩 履任之日,敬謹(jǐn)展謁,乃神像之旁有先師 孔子 之木主儼然在焉?!?郭沫若 《女神·女神之再生》:“我們要去創(chuàng)造個新鮮的太陽,不能再在這壁龕之中做甚神像!”
《國語辭典》:安神  拼音:ān shén
1.凝聚精神。《后漢書。卷四九。仲長統(tǒng)傳》:「安神閨房,思老氏之玄虛;呼吸精和,求至人之彷佛?!?br />2.安定一個人的神志?!都t樓夢》第九五回:「王夫人去后,賈母叫鴛鴦?wù)倚┌采穸ㄆ堑乃?,按方吃了?!?/div>
《駢字類編》:化神
禮記:情深而文明,氣盛而化神。后漢書班固傳:鴻化惟神,永觀厥成。
《漢語大詞典》:和神
(1).和悅心神。漢書·田千秋傳:“玩聽音樂,養(yǎng)志和神。”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可以和神,可以娛腸?!?br />(2).和悅神靈。文選·班固〈典引〉:“順命以創(chuàng)制,因定以和神?!?蔡邕 注:“治定作樂,以和人神?!?呂向 注:“因天下治定,以和鬼神,以事封禪?!?/div>
《漢語大詞典》:岳神
亦作“岳神”。 山神。詩·大雅·崧高“維岳降神,生 甫 及 申 ” 漢 鄭玄 箋:“﹝四岳﹞德當(dāng)岳神之意而福興,其子孫歷 虞 夏 商 ,世有國土, 周 之 甫 也、 申 也、 齊 也、 許 也,皆其苗胄。”新唐書·顧少連傳:“邑有虎孽,民患之, 少連 命塞陷穽,獨移文岳神,虎不為害?!?/div>
分類:山神
《國語辭典》:祀神  拼音:sì shén
1.祭祀神靈。如:「臺灣民間,除夕當(dāng)天多有祀神祭祖的習(xí)俗?!顾?。范致明《岳陽風(fēng)土記》:「民之有疾病者,多就水際設(shè)神盤以祀神,為酒肉以犒棹鼓者,或為草船泛之,謂之送瘟?!?br />2.祭祀的神靈。玉皇大帝、觀音、媽姐、土地公等,都是臺灣民間常見的祀神。
《漢語大詞典》:交神
謂與神祇相接。《漢書·郊祀志下》:“ 文王 以之,交神于祀,子孫千億?!?span id="q2776ew" class="book">《漢書·韋玄成傳》:“議者又以為《清廟》之詩言交神之禮無不清靜。”
分類:神祇相接
《漢語大詞典》:神彩
見“ 神采 ”。
分類:神彩
《國語辭典》:神采  拼音:shén cǎi
精神、風(fēng)采。如:「神采飛揚(yáng)」。《北齊書。卷二三。列傳。崔?》:「聰明強(qiáng)學(xué),有文情,善容止,神采嶷然,言不妄發(fā)?!埂对?。卷一七二。列傳。趙孟頫》:「孟頫才氣英邁,神采煥發(fā)。」
《漢語大詞典》:神解
(1).悟性過人。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術(shù)解:“ 荀勗 善解音聲,時論謂之闇解…… 阮咸 妙賞,時謂神解。”南史·張融傳:“ 融 玄義無師法,而神解過人,高談鮮能抗拒?!?清 袁枚 《隨園詩話補(bǔ)遺》卷十:“ 金纖纖 女子詩才既佳,而神解尤超?!?br />(2).謂不賴言傳而能意會。晉書·劉伶?zhèn)?/a>》:“﹝ 伶 ﹞與 阮籍 、 嵇康 相遇,欣然神解,攜手入竹林。”
《漢語大詞典》:神怡
精神安適愉快。 魯迅 《準(zhǔn)風(fēng)月談·秋夜紀(jì)游》:“我生長農(nóng)村中,愛聽狗子叫,深夜遠(yuǎn)吠,聞之神怡?!眳⒁姟?心曠神怡 ”。
《國語辭典》:心曠神怡(心曠神怡)  拼音:xīn kuàng shén yí
心情開朗,精神愉悅。宋。范仲淹 岳陽樓記:「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fēng),其喜洋洋者矣!」《老殘游記》第九回:「為何來的時候便那樣陰森慘淡,令人怵魄動心?此刻山月依然,何以令人心曠神怡呢?」也作「心曠神恬」、「心曠神愉」、「心怡神曠」、「心怡神悅」、「神怡心曠」。
《漢語大詞典》:宗神
祖先。因其供于宗廟,故稱。《詩·大雅·思齊》“惠于宗公” 毛 傳:“宗公,宗神也?!?/div>
分類:祖先宗廟
《漢語大詞典》:神疲
精神疲乏。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養(yǎng)氣:“率志委和,則理融而情暢;鉆礪過分,則神疲而氣衰?!?宋 蘇軾 《秀州僧本瑩靜照堂》詩:“貧賤苦形勞,富貴嗟神疲?!?清 林則徐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康有為 《大同書》丙部:“棕色者目光黯然,面色昧然,神疲氣薾,性懶心愚,耗矣微哉。”
《漢語大詞典》:靈神(靈神)
(1).猶神靈。《后漢書·胡廣傳》:“竊見詔書以立后事大,謙不自專,欲假之籌策,決疑靈神。篇籍所記,祖宗典故,未嘗有也。”《宋史·樂志十二》:“靈神峻密,祀事寅恭。” 元 無名氏 《神奴兒》第四折:“便不念自家骨肉自家親,也須知舉頭三尺有靈神?!?br />(2).靈驗,靈應(yīng)。 賀敬之 丁毅 等《白毛女》第五幕第一場:“ 穆仁智 也說過:‘ 白毛仙姑 有靈神,四方黎民莫胡行?!?br />(3).指人的精神。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四五:“樂極消靈神,哀深傷人情?!?/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