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盤谷序
 
秣馬膏車
 
鮮可食
 
昌黎賦
 
盤谷居
 
膏秣歸盤
 
不聞黜陟
  
神呵鬼守

相關(guān)人物
李愿
 
韓愈


《全唐文》卷五百五十五〈韓愈九·送李愿歸盤谷序〉~565~2~
太行之陽有盤谷。盤谷之間,泉甘而土肥,草木叢茂,居民鮮少?;蛟唬骸钢^其環(huán)兩山之間,故曰盤。」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勢阻,隱者之所盤旋?!褂讶死钤妇又T钢栽唬骸溉酥Q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澤施于人,名聲昭于時,坐于廟朝,進(jìn)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則樹旗旄,羅弓矢,武夫前呵,從者塞途,供給之人,各執(zhí)其物,夾道而疾馳。喜有賞,怒有刑。才畯滿前,道古今而譽(yù)盛德,入耳而不煩。曲眉豐頰,清聲而便體,秀外而惠中。飄輕裾,翳長袖,粉白黛綠者,列屋而間居,妒寵而負(fù)恃,爭妍而取憐。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當(dāng)世者之所為也。吾非惡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窮居而野處,升高而望遠(yuǎn),坐茂樹以終日,濯清泉以自潔。采于山,美可茹;釣于水,鮮可食。起居無時,惟適之安。與其有譽(yù)于前,孰若無毀于其后;與其有樂于身,孰若無憂于其心。車服不維,刀鋸不加,理亂不知,黜陟不聞。大丈夫不遇于時者之所為也,我則行之。伺候于公卿之門,奔走于形勢之途,足將進(jìn)而趑趄,口將言而囁嚅,處穢污而不羞,觸刑辟而誅戮,徼幸于萬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為人賢不肖何如也?」昌黎韓愈聞其言而壯之,與之酒而為之歌曰:盤之中,維子之宮。盤之土,可以稼。盤之泉,可濯可沿。盤之阻,誰爭子所。窈而深,廓其有容。繚而曲,如往而復(fù)。嗟盤之樂兮,樂且無殃。虎豹遠(yuǎn)跡兮,蛟龍遁藏。鬼神守護(hù)兮,呵禁不祥。飲且食兮壽而康,無不足兮奚所望。膏吾車兮秣吾馬,從子于盤兮,終吾生以徜徉。
典故 
斧柯爛
    
爛柯棋
 
樵柯爛
  
爛柯仙子
 
爛樵斧
 
樵柯爛盡
 
王質(zhì)觀棋
  
蒼枰爛斧
 
觀棋
 
光陰未抵一先棋
 
看棋
   
柯山棋局
 
樵夫看棋
 
逢仙柯朽
 
觀棋爛河
 
看局
 
看棋逢神仙
 
柯催
 
柯山
 
柯山菊
 
柯云罷奕
 
棋終爛柯
  
石室棋半局

相關(guān)人物
王質(zhì)


南朝梁·任昉《述異記》卷上
信安郡石室山,晉時王質(zhì)伐木至,見童子數(shù)人棋而歌,質(zhì)因聽之。童子以一物與質(zhì),如棗核。質(zhì)含之,不覺饑。頃餓,童子謂曰:「何不去?」質(zhì)起視,斧柯盡爛。既歸,無復(fù)時人。
《浪跡叢談·三談》卷一〈觀弈軒雜錄〉~407~
任昉《述異記》云:「信安郡有石室山,晉時王質(zhì)伐木,至,見童子數(shù)人棋而歌,質(zhì)因聽之,童子以一物與質(zhì)含之,不覺饑。俄頃,童子謂曰:『何不去?』質(zhì)起視,斧柯爛盡,既歸,無復(fù)時人?!拱此纱鞍僬f云:「人間所以貴慕神仙者,以其快樂無惱,長生久視耳。今斯須便過百年,朝夕已經(jīng)千載,不知自開辟以來,終得幾局棋也?」

簡釋

爛斧柯:喻指世事變遷。宋黃庭堅《記夢》:“兩客爭棋爛斧柯,一兒壞局君不呵?!?/p>


例句

登山采樵路,臨水浣紗人。 儲嗣宗 春游望仙谷

爛柯山下舊仙郎,列宿來添婺女光。 劉禹錫 衢州徐員外使君遺以縞纻兼竹書箱因成一篇用答佳貺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劉禹錫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未知樵客終何得,歸后無家是看棋。 劉言史 玉京詞

他年會相訪,莫作爛柯棋。 戎昱 送吉州閻使君入道二首

知嘆有唐三百載,光陰未抵一先棋。 李洞 贈徐山人

兩卷素書留貰酒,一柯樵斧坐看棋。 李群玉 送隱者歸羅浮

訪世山空在,觀棋日未斜。 盧綸 過樓觀李尊師

聞逐樵夫閑看棋,忽逢人世是秦時。 盧綸 酬暢當(dāng)尋嵩岳麻道士見寄

麗藻嘗專席,閑情欲爛柯。 竇常 哭張倉曹南史

不遇爛柯叟,報非舊城郭。 竇群 時興

惆悵歸城郭,樵柯跡尚存。 耿湋 仙山行

看畢初為局,歸逢幾世孫。 耿湋 仙山行

新秋愛月愁多雨,古觀逢仙看盡棋。 賈島 欲游嵩岳留別李少尹益

主人善止客,柯爛忘歸年。 錢起 過瑞龍觀道士

不知柯爛者,何處看圍棋。 韋執(zhí)中 陪韓退之竇貽周同尋劉尊師不遇得師字

典故 
浣紗人
   
館娃歌舞
 
苧羅人
 
浣紗神女
 
名娃金屋
 
吳宮妃
  
苧蘿
 
娃宮
  
浣紗
 
西施傾吳
  
相關(guān)人物
夫差
 
范蠡
 
西施


《吳越春秋》卷九〈勾踐陰謀外傳·勾踐十二年〉
十二年,越王謂大夫種曰:「孤聞吳王淫而好色,惑亂沈湎,不領(lǐng)政事,因此而謀,可乎?」種曰:「可破。夫吳王淫而好色,宰嚭佞以曳心,往獻(xiàn)美女,其必受之。惟王選擇美女二人而進(jìn)之?!乖酵踉唬骸干啤!鼓耸瓜嗾邍械闷r蘿山鬻薪之女,曰西施、鄭旦。飾以羅榖,教以容步,習(xí)于土城,臨于都巷。三年學(xué)服而獻(xiàn)于吳。乃使相國范蠡進(jìn)曰:「越王勾踐竊有二遺女,越國洿下困迫,不敢稽留,謹(jǐn)使臣蠡獻(xiàn)之。大王不以鄙陋寢容,愿納以供箕?之用。」吳王大悅,曰:「越貢二女,乃勾踐之盡忠于吳之證也?!棺玉阒G曰:「不可,王勿受也。臣聞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昔桀易湯而滅,紂易文王而亡,大王受之,后必有殃。臣聞越王朝書不倦,晦誦竟夜,且聚敢死之士數(shù)萬,是人不死,必得其愿;越王服誠行仁,聽諫進(jìn)賢,是人不死,必成其名;越王夏被毛裘,冬御絺绤,是人不死,必為對隙。臣聞賢士國之寶,美女國之咎:夏亡以妺喜,殷亡以妲己,周亡以褒姒?!箙峭醪宦?,遂受其女。越王曰:「善哉,第三術(shù)也?!?/span>
《吳地記》
花山,在吳縣西三十里。其山蓊郁幽邃。晉太康二年,生千葉石蓮花,因名。山東二里有胥屏亭,吳王闔閭置。亭東二里有館娃宮,吳人呼西施作娃,夫差置,今靈巖山是也。晉太尉陸玩舍宅置寺,宮旁有石鼓,大三十圍?!秴侵尽吩疲骸钙涔挠斜鴦t鳴。」晉隆安二年,賊孫恩作亂,鼓鳴。山上有池,旱亦不涸。中有?甚美,夏食之,則去熱,吳中以為佳品。
《昭明文選》卷五〈賦丙·京都下·吳都賦〉~230~
幸乎館娃烏佳之宮,張女樂而娛群臣。羅金石與絲竹,若鈞天之下陳。唐·李善注:「吳俗謂好女為娃。」

例句

分明石潭里,宜照浣紗人。 張子容 春江花月夜二首之一

別有浣紗吳女郎,行盡綠潭潭轉(zhuǎn)幽。 李白 和盧侍御通塘曲

西施越溪女,明艷光云海。未入?yún)峭鯇m殿時,浣紗古石今猶在。若到天涯思故人,浣紗石上窺明月。 李白 送祝八之江東賦得浣紗石

誰憐越女顏如玉,貧賤江頭自浣紗。 王維 洛陽女兒行

枉破吳王國,徒為西子身。 于濆 越溪女

西施舞初罷,侍兒整金釵。 劉駕 姑蘇臺(一作吳中懷古)

東風(fēng)狂不惜,西子病難醫(yī)。 司空圖 村西杏花二首

館娃人盡醉,西子始新妝。 吳融 薔薇

嫫母西施共此身,可憐老少隔千春。 呂巖 題廣陵妓屏二首

那堪更被煙蒙蔽,南國西施泣斷魂。 唐彥謙 牡丹

莫言無物堪相比,妖艷西施春驛中。 施肩吾 山石榴花

阿嬌生漢宮,西施住南國。 曹鄴 四怨三愁五情詩十二首(并序)之其二情

常聞詩人語,西子不宜老。 曹鄴 登岳陽樓有懷寄座主相公

西施醉舞嬌無力,笑倚東窗白玉床。 李白 口號吳王美人半醉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刂鄄淮?,歸去越王家。 李白 子夜吳歌(一作子夜四時歌)之夏歌

清鏡燭無鹽,顧慚西子妍。 李白 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并序)

嫫母衣錦,西施負(fù)薪。 李白 鳴皋歌送岑徵君(時梁園三尺雪。在清泠池作。)

西施曉夢綃帳寒,香鬟墮髻半沈檀。 李賀 美人梳頭歌

丹頂西施頰,霜毛四皓須。 杜牧

暗塵生古鏡,拂匣照西施。 杜甫 贈崔十三評事公輔

越山重疊越溪斜,西子休憐解浣紗。 羅虬 比紅兒詩

南威病不起,西子老兼至。 羅隱 庭花

西施謾道浣春紗,碧玉今時斗麗華。 萬楚 五日觀妓

君不見西施綠珠顏色可傾國,樂極悲來留不得。 貫休 偶作五首之五

拊心卻笑西子顰,掩鼻誰憂鄭姬謗。 長孫佐輔 古宮怨

高文激頹波,四海靡不傳,西施且一笑,眾女安得妍。 韋應(yīng)物 廣陵遇孟九云卿

西子去時遺笑靨,謝娥行處落金鈿。 韋莊 嘆落花

十日笙歌一宵夢,苧蘿因雨失西施。 韋莊 殘花(一作于鄴詩)

典故
池塘草
 
春草池塘
 
池塘春草
 
池塘夢
  
春草夢
 
芳草池塘
 
芳草夢
  
池塘生春草
 
春草句
 
池塘句
 
夢草池塘
 
夢惠連
 
夢中芳草
  
憶惠連
 
夢春草
 
謝家春草
 
池塘春草句
 
草綠池塘
 
春塘草
 
謝客池塘
 
夢阿連
 
生池草
 
池塘草綠
 
惠連夢
 
滿塘春草
 
詩有神助
 
謝池吟
 
草池春曉
 
池有草
 
春草吟筆
 
高樹變鳴禽
 
夢春池
 
夢謝塘
 
詩塘春草
 
謝池詩
 
謝家池塘
 
謝郎夢
 
殘夢芳草
 
池草
 
好句池塘
 
夢芳草池塘
 
夢通謝惠
  
庭草
 
謝堂神語

相關(guān)人物
謝惠連
 
謝靈運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梁文》卷五十五〈鐘嶸·詩品中〉~3278~
宋法曹參軍謝惠連詩,小謝才思富捷,恨其蘭玉夙凋,故長轡未騁。秋懷搗衣之作,雖復(fù)靈運銳思,亦何以加焉?又工為綺麗歌謠,風(fēng)人第一?!吨x氏家錄》云:「康樂每對惠連,輒得佳語。后在永嘉西堂思詩,竟日不就。寤寐間,忽見惠連,即成『池塘生春草』。故常云:『此語有神助,非吾語也?!弧?/span>
《南史》卷十九《謝惠連傳》
「子惠連,年十歲能屬文,族兄靈運嘉賞之,云『每有篇章,對惠連輒得佳語?!粐L于永嘉西堂思詩,竟日不就,忽夢見惠連,即得『池塘生春草』,大以為工。常云『此語有神功,非吾語也』。本州辟主簿,不就。」

簡釋

夢惠連:指創(chuàng)作詩文有神來之筆。唐李白《書情寄從弟邢州長史昭》:“昨夢見惠連,朝吟謝公詩。”


例句

慣識江南春早處,長驚薊北夢回時。謝家園里成吟久,只欠池塘一句詩。 吳融

隨夢入池塘,無心在金谷。 唐彥謙 春草

秪應(yīng)宵夢里,詩興屬池塘。 嚴(yán)維 送舍弟

宋玉謾誇云雨會,謝連寧許夢魂通。 李咸用 和友人喜相遇十首之二

夢得春草句,將非惠連誰。 李白 感時留別從兄徐王延年從弟延陵

昨夢見惠連,朝吟謝公詩。東風(fēng)引碧草,不覺生華池。 李白 書情寄從弟邠州長史昭

夢得池塘生春草,使我長價登樓詩。 李白 贈從弟南平太守之遙二首之一

他日相思一夢君,應(yīng)得池塘生春草。 李白 送舍弟

謝公池塘上,春草颯已生。 李白 游謝氏山亭

到日池塘春草綠,謝公應(yīng)夢惠連來。 李群玉 送唐侍御福建省兄

惠連忽贈池塘句,又遣羸師破膽驚。 李逢吉 奉酬忠武李相公見寄

詩應(yīng)有神助,吾得及春游。 杜甫 游修覺寺

如何北樓望,不得共池塘。 武元衡 八月十五酬從兄常望月有懷

城郭悲歌舊,池塘麗句新。 武元衡 和李中丞題故將軍林亭

靡草知節(jié)換,含葩向新陽。不嫌三徑深,為我生池塘。 獨孤及 山中春思

池塘草綠無佳句,虛臥春窗夢阿憐。 白居易 夢行簡

險語破鬼膽,高詞媲皇墳。至寶不雕琢,神功謝鋤耘。 韓愈 醉贈張秘書

典故
宣室召
 
問鬼神
 
虛前席
 
召賈生
 
宣室夜
 
及蒼生
 
宣室對
 
宣室鬼神
 
夜半前席
  
入宣室
 
宣室前席
 
賈生前席
 
漢皇前席
 
膝屢前
 
君王思賈
 
賈誼久不見
 
長沙召賈
 
宣室再見時
 
宣室征還

相關(guān)人物
賈誼


《史記》卷八十四〈屈原賈生列傳·賈生〉~249~
賈生名誼,雒陽人也。年十八,以能誦詩屬書聞于郡中。吳廷尉為河南守,聞其秀才,召置門下,甚幸愛。孝文皇帝初立,聞河南守吳公治平為天下第一,故與李斯同邑而常學(xué)事焉,乃徵為廷尉。廷尉乃言賈生年少,頗通諸子百家之書。文帝召以為博士。是時賈生年二十馀,最為少。每詔令議下,諸老先生不能言,賈生盡為之對,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諸生于是乃以為能,不及也。孝文帝說之,超遷,一歲中至太中大夫。賈生以為漢興至孝文二十馀年,天下和洽,而固當(dāng)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興禮樂,乃悉草具其事儀法,色尚黃,數(shù)用五,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謙讓未遑也。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國,其說皆自賈生發(fā)之。于是天子議以為賈生任公卿之位。絳、灌、東陽侯、馮敬之屬盡害之,乃短賈生曰:「雒陽之人,年少初學(xué),專欲擅權(quán),紛亂諸事?!褂谑翘熳雍笠嗍柚?,不用其議,乃以賈生為長沙王太傅?!髿q馀,賈生徵見。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問鬼神之本。賈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狀。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罷,曰:「吾久不見賈生,自以為過之,今不及也?!咕禹曋?,拜賈生為梁懷王太傅。梁懷王,文帝之少子,愛,而好書,故令賈生傅之。

例句

運籌時所貴,前席禮偏深。 包佶 奉和柳相公中書言懷

登樓初有作,前席竟為榮。 杜甫 春日江村五首

歸當(dāng)再前席,適遠(yuǎn)非歷試。 杜甫 送從弟亞赴安西判官

汝翁草明光,天子正前席。 杜甫 送李校書二十六韻

群盜哀王粲,中年召賈生。 杜甫 春日江村五首之五

拜恩稽首紛無已,凝旒前席皇情喜。 權(quán)德輿 奉和張仆射朝天行

宣室思前席,行看拜主恩。 章八元 酬劉員外月下見寄

漢主前瑤席,穰侯許鳳池。 錢起 喜李待御拜郎官入省

前席命才彥,舉朝推令名。 錢起 送蔣尚書居守東都

唯理心無黨,憐才膝屢前。 韓偓 感事三十四韻

三接舊承前席遇,一靈今用戒香熏。 韓偓 贈僧

握蘭多具美,前席有嘉謀。 高適 奉酬睢陽李太守

典故
葉上靈龜
 
巢龜戲葉
 
巢葉靈龜
 
龜戲青荷
 
綠龜葉上游
 
靈龜游漾其處
 
綠龜巢蓮
 
神龜游蓮葉


《史記》卷一百二十八〈龜策列傳〉~3225~
余至江南,觀其行事,問其長老,云龜千歲乃游蓮葉之上,蓍百莖共一根。又其所生,獸無虎狼,草無毒螫。江傍家人常畜龜飲食之,以為能導(dǎo)引致氣,有益于助衰養(yǎng)老,豈不信哉!南朝宋·裴骃《史記集解》引徐廣曰:「劉向云龜千歲而靈,蓍百年而一本生百莖?!?/span>
典故 
楚襄王
      
巫峽云
 
高唐賦
 
夢盡失歡
 
巫山雨
 
巫山云
   
高陽人
 
陽臺雨
 
巫峽夢
 
為云為雨
 
巫山女
  
陽臺云
 
云雨夢
  
神女賦
 
行云行雨
  
高唐云
   
神女夢
 
寄朝云
 
云陽臺
 
斷云殘雨
 
高唐神女
 
高陽客
 
夢高唐
  
神女雨
  
楚臺云
  
荊王夢
 
朝暮雨
 
高唐雨
 
行雨行云
  
斷云零雨
 
神女云
 
夢神女
 
陽臺行雨
 
陽云臺
 
暮為行雨
 
巫山暮
 
云雨陽臺
 
入夢人
 
楚臺人
 
賦行云
 
巫雨
 
襄王云雨
 
陽臺神女
 
楚王神女
 
淡云輕雨
 
高唐十二峰
 
瑤姬夢
 
除卻巫山
 
楚峽云歸
 
夢襄王
 
巫山枕
 
陽臺暮雨
 
陽臺一片云
  
怯雨羞云
 
宋玉賦高唐
 
陽臺神
 
云歸楚峽
 
云散高唐
 
楚山云雨
 
楚水夢
 
夢落巫山
  
蜀山夢
 
巫云蜀雨
 
無夢到陽臺
 
峽云巫雨
 
襄王意
 
行云帶雨
 
雨暮云朝
   
云容雨態(tài)
 
彩云夢斷
  
楚峰云
 
楚臺夢
 
楚云巫雨
 
荒淫歸楚襄
 
為云女
 
巫陽云雨仙
 
香云入夢
 
襄王春夢
  
云飄雨送
 
愛雨憐云
 
朝暮云雨
 
楚臺賦客
 
楚臺魂
 
楚天朝雨
 
楚王驚夢
 
楚襄游夢
 
拂楚王
 
高陽暮雨
 
漢上行云
 
化朝云
 
薦夢無云雨
 
荊王神女
 
麗賦朝云
 
夢識陽臺
 
夢峽云歸
 
夢瑤姬
  
暮灑朝行
 
膩雨嬌云
 
濃云驟雨
 
神人入夢
 
殢襄王
 
晚云朝雨
 
巫嶺荊臺
 
巫陽歸夢
 
巫陽云氣
 
興尋巫峽
 
雨暗陽臺
  
雨酡云醉
 
雨歇巫娥
 
云藏巫峽
 
云朝暮雨
  
彩云下巫峰
 
楚環(huán)巫峽
 
楚襄恨
 
荊國朝云
 
荊臺暮雨
 
荊王暮雨
 
精爽行云
 
來云去雨
 
靈雨靈云
 
孟陽臺
  
蜀煙峽雨
 
問云楚女
 
巫娥含雨
 
巫峽云雨
  
行云濕仙衣
 
陽臺楚云
 
一枕高唐仙夢
 
郢夢
 
雨夢
 
雨期云約
 
相關(guān)人物
宋玉
 
楚襄王
 
瑤姬


《昭明文選》卷十九〈賦癸·情·高唐賦〉~875~
昔者楚襄王與宋玉游于云夢之臺,望高唐之觀。其上獨有云氣,?兮直上,忽兮改容,須臾之間,變化無窮。王問玉曰:「此何氣也?」玉對曰:「所謂朝云者也?!雇踉唬骸负沃^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嘗游高唐,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為高唐之客。聞君游高唐,愿薦枕席?!煌跻蛐抑?。去而辭曰:『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旦朝視之如言。故為立廟,號曰『朝云』。」王曰:「朝云始出,狀若何也?」玉對曰:「其始出也,?兮若松榯。其少進(jìn)也,?兮若姣姬。揚袂鄣日,而望所思。忽兮改容,偈兮若駕駟馬,建羽旗。湫兮如風(fēng),凄兮如雨。風(fēng)止雨霽,云無處所。」王曰:「寡人方今可以游乎?」玉曰:「可。」王曰:「其何如矣?」玉曰:「高矣顯矣,臨望遠(yuǎn)矣!廣矣普矣,萬物祖矣!上屬于天,下見于淵,珍怪奇?zhèn)ィ豢煞Q論?!雇踉唬骸冈嚍楣讶速x之?!褂裨唬骸肝ㄎā!?/span>
《昭明文選》卷十九〈賦癸·情·神女賦并序〉~886~
楚襄王與宋玉游于云夢之浦,使玉賦高唐之事。其夜王寢,果夢與神女遇,其狀甚麗。王異之,明日以白玉。

簡釋

朝云暮雨:詠男女之情。唐李白《寄遠(yuǎn)》:“美人美人兮歸去來,莫作朝云暮雨兮飛陽臺?!?/p>


例句

曲留明怨惜,夢盡失歡娛。 杜甫 大歷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塘峽久居夔府將適江陵漂泊有詩凡四十韻

未減行雨荊臺下,自比凌波洛浦游。 上官儀 詠畫障

東南正云雨,不得見陽臺。 于武陵 王將軍宅夜聽歌

何山無朝云,彼云亦悠揚;何山無暮雨,彼雨亦蒼茫。 于濆 巫山高

流蘇帳里人,猶在陽臺畔。 于濆 早發(fā)

鄙哉楚襄王,獨好陽云臺。 儲光羲 雜詩二首之二

神來云雨合,神去蕙蘭香。 儲嗣宗 圣女祠

襄王忽妖夢,宋玉復(fù)淫辭。萬事捐宮館,空山云雨期。 元稹 楚歌十首之四

蒼山云雨逐明神,唯有香名萬歲春。 劉商 題黃陂夫人祠

聞道瞿塘滪堆,青山流水近陽臺。知君此去無還日,妾亦隨波不復(fù)回。 劉媛 送遠(yuǎn)

傾國傾城漢武帝,為云為雨楚襄王。古來容光人所羨,況復(fù)今日遙相見。 劉希夷 公子行

云歸巫峽音容斷,路隔星河去住難。 劉損 憤惋詩三首

嬋娟似恨襄王夢,猿叫斷巖秋蘚稀。 劉滄 題巫山廟

相逢相笑盡如夢,為雨為云今不知。 劉禹錫 有所嗟二首

料得襄王惆悵極,更無云雨到陽臺。 劉言史 贈童尼

不知巫峽雨,何事海西邊。 劉長卿 楊州雨中張十宅觀妓

此中一見亂人目,只疑行到云陽臺。 劉長卿 觀李湊所畫美人障子

蒹葭新有雁,云雨不離猿。 司空曙 送史申之峽州

云白當(dāng)山雨,風(fēng)清滿峽波。 司空曙 送夔州班使君

襄王席上一神仙,眼色相當(dāng)語不傳。 吳融 浙東筵上有寄

三峽卻為行雨客,九天曾是散花人。 吳融 還俗尼(本是歌妓)

為云為雨徒虛語,傾國傾城不在人。 唐彥謙 牡丹

妾家巫山隔漢川,君度南庭向胡苑。 喬知之 和李侍郎古意

家本巫山陽,歸去路何長。 喬知之 定情篇

風(fēng)柳搖搖無定枝,陽臺云雨夢中歸。 嚴(yán)續(xù)姬 贈別

自有陽臺女,朝朝拾翠過。 孟浩然 同張明府碧溪贈答

今夜神仙女,應(yīng)來感夢情。 孟浩然 送桓子之郢成禮

雪深迷郢路,云暗失陽臺。 孟浩然 途次望鄉(xiāng)

朝云暮雨成古墟,蕭蕭野竹風(fēng)吹亞。 孟郊 悼亡

神女向高唐,巫山下夕陽。 宋之問 內(nèi)題賦得巫山雨

裴回行作雨,婉孌逐荊王。 宋之問 內(nèi)題賦得巫山雨(一作沈佺期詩。題云巫山高)

一散陽臺雨,方隨越鳥巢。 宋之問 宋公宅送寧諫議

疑兼陽臺雨,似雜巫山猿。 岑參 秋夕聽羅山人彈三峽流泉

細(xì)看只似陽臺女,醉著莫許歸巫山。 岑參 醉戲竇子美人

巫山唱罷行云過,猶自微塵舞畫梁。 和人聽歌

醉中求習(xí)氏,夢里憶襄王。 崔湜 襄陽作

神魂倘遇巫娥伴,猶逐朝云暮雨歸。 崔素娥 別韋洵美詩

云雨兮飛二十年,當(dāng)時求夢不曾眠。今來白頭重相見,還上襄王玳瑁筵。 張又新 贈廣陵妓

巴東有巫山,窈窕神女顏。 張潮 江風(fēng)行

蕭蕭暮雨荊王夢,漠漠春煙蜀帝魂。 張祜 送人歸蜀

不妨高唐云,卻藉宋玉說。 張祜 送蜀客

城臨蜀帝祀,云接楚王臺。 張說 下江南向夔州

何事桃源路忽迷,惟留云雨怨空閨。 張賁 和襲美醉中先起次韻

裁分楚女朝云片,剪破姮娥夜月光。 徐寅 追和白舍人詠白牡丹

殷勤好取襄王意,莫向陽臺夢使君。 戎昱 送零陵妓

妾身愿作巫山云,飛入仙郎夢魂里。 戴叔倫 相思曲

舊棧歌難度,朝云濕未開。 戴叔倫 經(jīng)巴東嶺

才會雨云須別去,語慚不及琵琶槽。 方干 贈美人四首

巫山千丈高,亦恐夢相失。 曹鄴 古相送

非復(fù)陽臺下,空將惑楚君。 李世民 賦得含峰云

宋玉謾誇云雨會,謝連寧許夢魂通。 李咸用 和友人喜相遇十首

眾中賞我賦高唐,回看屈宋由年輩。 李商隱 偶成輕韻七十二句贈四同馀

非關(guān)宋玉有微辭,卻是襄王夢覺遲。一自高唐賦成后,楚天云雨盡堪疑。 李商隱 有感

桂岑含芳遠(yuǎn),蓮塘屬意疏。瑤姬與神女,長短空何如。 李商隱 木蘭

豈知為雨為云處,只有高唐十二峰。 李商隱 深宮

可憐應(yīng)是陽臺女,對坐鷺鷥嬌不語。 李嘉祐 江上曲

傳書青鳥迎簫鳳,巫嶺荊臺數(shù)通夢。 李嶠 擬古東飛伯勞西飛燕

靈童出海見,神女向臺回。 李嶠

不因煙雨夕,何處夢陽臺。 李德裕 秋日美晴郡樓閑眺寄荊南張書記

少年才子心相許,夜夜高堂夢云雨。 李涉 寄荊娘寫真

十二山晴花盡開,楚宮雙闕對陽臺。 李涉 竹枝詞

當(dāng)時驚覺高唐夢,唯有如今宋玉知。 李涉 遇湖州妓宋態(tài)宣二首之二

去年寄書報陽臺,今年寄書重相催。 李白 久別離

樓中見我金陵子,何似陽臺云雨人。 李白 出妓金陵子呈盧六四首之一

神女去已久,襄王安在哉。 李白 古風(fēng)

遠(yuǎn)憶巫山陽,花明淥江暖。 李白 寄遠(yuǎn)十一首之五

陽臺隔楚水,春草生黃河。 李白 寄遠(yuǎn)十一首之六

可惜凌波步羅襪,美人美人兮歸去來,莫作朝云暮雨兮飛陽臺。 李白 寄遠(yuǎn)十一首之十一

相思不惜夢,日夜向陽臺。 李白 寄遠(yuǎn)十一首之四

明年若更征邊塞,愿作陽臺一段云。 李白 搗衣篇

漢水波浪遠(yuǎn),巫山云雨飛。東風(fēng)吹客夢,西落此中時。 李白 江上寄巴東故人

霓衣不濕雨,特異陽臺云。 李白 江上送女道士褚三清游南岳

一枝紅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 李白 清平調(diào)詞三首

虛傳一片雨,枉作陽臺神??v為夢里相隨去,不是襄王傾國人。 李白 系尋陽上崔相渙三首之三

非時妒桃李,自是舞陽臺。 李益 立春日寧州行營因賦朔風(fēng)吹飛雪

巫峽通湘浦,迢迢隔云雨。 李端 古別離二首

行云永絕襄王夢,野水偏傷宋玉懷。 李群玉 九日

寂寞高堂別楚君,玉人天上逐行云。 李群玉 宿巫山廟二首

自從一別襄王夢,云雨空飛巫峽長。 李群玉 宿巫山廟二首

我思何所在,乃在陽臺側(cè)。 李群玉 我思何所在

為報湘川神女道,莫教云雨濕旌旗。 李群玉 聞湘南從叔朝覲

所思云雨外,何處寄馨香。 李群玉 臨水薔薇

曾留宋玉舊衣裳,惹得巫山夢里香。 李群玉 贈人

云雨無情難管領(lǐng),任他別嫁楚襄王。 李群玉 贈人

巫云多感夢,桂楫早回旋。 李群玉 送友人之峽

東吳有賦客,愿識陽臺仙。 李群玉 送友人之峽

莫令巫山下,幽夢惹云雨。 李群玉 送鄭京昭之云安

愿托襄王云雨夢,陽臺今夜降神仙。 李群玉 醉后贈馮姬

瑤姬不可見,行雨在高丘。 李群玉 云安

不知精爽歸何處,疑是行云秋色中。 李群玉 題二妃廟

蜀煙飛重錦,峽雨濺輕容。 李賀 惱公

金鵝屏風(fēng)蜀山夢,鸞裾鳳帶行煙重。 李賀 洛姝真珠

離鸞別鳳煙梧中,巫云蜀雨遙相通。 李賀 湘妃

行云沾翠輦,今日似襄王。 李賀 追賦畫江潭苑四首

湘水夜空巫峽遠(yuǎn),不知歸路欲如何。 李郢 中元夜

艷質(zhì)已隨云雨散,鳳樓空鎖月明天。 杜牧 傷友人悼吹簫妓

城高鐵甕橫強(qiáng)弩,柳暗朱樓多夢云。 杜牧 潤州二首之二

凝魂空薦夢,低耳悔聽琴。 杜牧 為人題贈二首

戈檻營中夜未央,雨沾云惹侍襄王。 杜牧 羊欄浦夜陪宴會

楚江巫峽半云雨,清簟疏簾看弈棋。 杜甫 七月一日題終明府水樓二首

巫峽長云雨,秦城近斗杓。 杜甫 哭王彭州掄

晴浴狎鷗分處處,雨隨神女下朝朝。 杜甫 夔州歌十絕句

白狗黃牛峽,朝云暮雨祠。 杜甫 奉使崔都水翁下峽

襄王薄行跡,莫學(xué)冷如丁。 杜甫 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見贈

荊揚春冬異風(fēng)土,巫峽日夜多云雨。 杜甫 寄柏學(xué)士林居

始知云雨峽,忽盡下牢邊。 杜甫 春夜峽州田侍御長史津亭留宴

他日辭神女,傷春怯杜鵑。 杜甫 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jiān)李賓客一百韻

冥冥翠龍駕,多自巫山臺。 杜甫

干戈盛陰氣,未必自陽臺。 杜甫

舞石旋應(yīng)將乳子,行云莫自濕仙衣。 杜甫 雨不絕

神女花鈿落,鮫人織杼悲。 杜甫 雨四首

何須妒云雨,霹靂楚王臺。 杜甫

獨有荊王殿,時時暮雨過。 楊巨源 名姝詠

妾家巫峽陽,羅幌寢蘭堂。縱便朦朧覺,魂猶逐楚王。 楊巨源 美人春怨

更笑巫山曲,空傳暮雨過。 楊師道 初宵看婚

暮雨朝云幾日歸,如絲如霧濕人衣。 楊憑 春情

行雨若迷歸處路,近南惟見祝融峰。 楊憑 贈馬煉師

曉隨云雨歸何處,還是襄王夢覺愁。 權(quán)德輿 贈友人

陽臺巫山上,風(fēng)雨忽清曠。朝云與游龍,變化千萬狀。 權(quán)德輿 雜詩五首之二

芳草落花明月榭,朝云暮雨錦城春。 武元衡 同幕府夜宴惜花

他日相思夢巫峽,莫教云雨晦陽臺。 武元衡 贈歌人

洛川昔云遇,高唐今尚違。 武平一 妾薄命

仙夢香魂不久留,滿川云雨滿宮愁。 汪遵 瑤臺

使君灘上草,神女館前云。 沈佺期 十三四時嘗從巫峽過他日偶然有思

江南弄,巫山連楚夢,行雨行云幾相送。 王勃 江南弄

若向陽臺薦枕,何啻得勝朝云。 王勃 雜曲

誰入巫山夢,唯應(yīng)洛水神。 王涯 思君恩

陽臺千萬里,何處作朝云。 皇甫冉 同李蘇州傷美人

朝朝作行云,襄王迷處所。 皇甫冉 見諸姬學(xué)玉臺體

高唐幾百里,樹色接陽臺。 盧象 峽中作

夢寐睹神女,金沙鳴佩環(huán)。 祖詠 古意二首

好笑襄王大迂闊,曾臥巫云見神女。銀鎖金簧不得聽,空勞翠輦沖泥雨。 秦韜玉 吹笙歌

云雨今歸何處去,黃鸝飛上野棠花。 竇鞏 宮人斜

何事不歸巫峽去,故來人世斷人腸。 章孝標(biāo) 貽美人

神女云迎馬,荊門雨濕衣。 綦毋潛 送崔員外黔中監(jiān)選

為報高唐神女道,速排云雨候清詞。 繁知一 書巫山神女祠

巫山洛浦本無情,總為佳人便得名。今日雕陰有神艷,后來公子莫相輕。 羅虬 比紅兒詩

自隱新從夢里來,嶺云微步下陽臺。 羅虬 比紅兒詩之二十五

疏屬便同巫峽路,洛川真是武陵溪。 羅虬 比紅兒詩之六十一

神女初離碧玉階,彤云猶擁牡丹鞋。 范元凱 章仇公席上詠真珠姬

處士不生巫峽夢,虛勞神女下陽臺。 蓮花妓 獻(xiàn)陳陶處士

行雨有時度,溪流何日窮。 蔣冽 巫山之陽香溪之陰明妃神女舊跡存焉

欲令從此行霖雨,先賜巫山一片云。 薛?? 敕贈康尚書美人

思惟不是夢,此會勝高唐。 薛能 戲題

昨夜巫山中,失卻陽臺女。朝來香閣里,獨伴楚王語。 薛馧 古意

也知暮雨生巫峽,爭奈朝云屬楚王。 袁皓 寄岳陽嚴(yán)使君

荒淫卻入陽臺夢,惑亂懷襄父子心。 袁郊

從教水濺羅裙?jié)瘢€道朝來行雨歸。 裴虔馀 柳枝詞詠篙水濺妓衣

精靈應(yīng)自在,云雨不相關(guān)。 許棠 貞女祠

神女暫來云易散,仙娥初去月難留。 許渾 秋晚云陽驛西亭蓮池

同來不得同歸去,永負(fù)朝云暮雨情。 誰氏女 題沙鹿門

不知今夕是何夕,催促陽臺近鏡臺。 賈島 友人婚楊氏催妝

疑嶺春應(yīng)遍,陽臺雨欲收。 趙冬曦 奉答燕公

云雨有歸時,雞犬無還日。 邵謁 經(jīng)安容先生舊居

巫山巫峽高何已,行雨行云一時起。一時起,三春暮,若言來,且就陽臺路。 郎大家宋氏 朝云引

疑逐朝云去,翻隨暮雨來。 鄭世翼 看新婚

江山追宋玉,云雨憶荊王。 錢起 送衡陽歸客

狀瑤臺之微月,點巫山之朝云。 陳子昂 彩樹歌

朝云無處所,荊國亦淪亡。 陳子昂 感遇詩三十八首之二十七

無心伴行雨,何必夢荊王。 陳希烈 賦得云生棟梁間

云行疑帶雨,星步欲凌風(fēng)。 韋渠牟 步虛詞十九首

楚王宮去陽臺近,莫倚風(fēng)流滯少年。 韋莊 送李秀才歸荊溪

朝云暮雨會合,羅襪繡被逢迎。 韓偓 六言三首之一

云凝巫峽夢,簾閉景陽妝。 韓琮 牡丹

春風(fēng)淡蕩無心后,見說襄王夢亦稀。 韓琮

明朝若相憶,云雨出巫山。 顧況 春游曲二首

莫怪常有千行淚,只為陽臺一片云。 駱賓王 憶蜀地佳人

風(fēng)流化為雨,日暮下巫陽。 高蟾 楚思

青春楚女妒云老,白日神人入夢稀。 鮑溶 巫山懷古

典故
凌波步
  
洛川神
   
賦洛神
 
羅襪凌波
  
凌波羅襪
 
羅襪塵
 
羅襪生塵
 
羅塵
 
洛浦凌波
 
襪生塵
 
甄妃
 
步羅襪
 
凌波人
   
洛賦
 
生塵襪
 
洛浦塵
 
洛浦神仙
 
洛水妃
 
生塵步
 
塵生步
 
塵生洛浦
 
洛媛
 
襪生埃
 
陳王見羅襪
 
思羅襪
 
盈盈微步
 
子建憐羅襪
 
波明洛浦
 
步襪江妃
 
陳思朝洛
 
陳王睹麗
 
陳王見襪
 
凌波路冷
 
羅襪輕塵
 
洛川妃子
 
洛浦鴻
 
洛浦娉婷
 
宓妃洛河
 
宓妃襪
 
弄波素襪
 
輕盈洛浦
 
神妃襪
 
托陳王
 
襪羅塵褪
  
春羅襪
   
洛川遇
   
洛渚塵步
  
宓妃塵襪
  
襪塵

相關(guān)人物
宓妃
 
曹植


《昭明文選》卷十九〈賦癸·情·洛神賦〉~896~
黃初三年,余朝京師,還濟(jì)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賦。其辭曰:余從京域言歸東藩。背伊闕,越轘轅。經(jīng)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傾,車殆馬煩。爾乃稅駕乎蘅皋,秣駟乎芝田。容與乎陽林,流眄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駭,忽焉思散。俯則未察,仰以殊觀。睹一麗人,于巖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爾有覿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艷也?」御者對曰:「臣聞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則君王所見,無乃是乎?其狀若何?臣愿聞之。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髣髴兮若輕云之蔽月,飄飖兮若流風(fēng)之回雪。遠(yuǎn)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襛纖得衷,脩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zhì)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御。云髻峨峨,脩眉聯(lián)娟。丹唇外朗,皓齒內(nèi)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quán)。瑰姿艷逸,儀靜體閑。柔情綽態(tài),媚于語言。奇服曠世,骨像應(yīng)圖。披羅衣之璀粲兮,珥瑤碧之華琚。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踐遠(yuǎn)游之文履,曳霧綃之輕裾。于是忽焉縱體,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蔭桂旗。攘皓腕于神滸兮,采湍瀨之玄芝。余情悅其淑美兮,心振蕩而不怡。無良媒以接歡兮,托微波而通辭。愿誠素之先達(dá)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脩,羌習(xí)禮而明詩??弓偒熞院陀栀?,指潛淵而為期。執(zhí)眷眷之款實兮,懼斯靈之我欺。感交甫之棄言兮,悵猶豫而狐疑。收和顏而靜志兮,申禮防以自持。

簡釋

洛川神:詠神仙或美女。唐孟浩然《和張二自稷縣還途中遇雪》:“歌疑郢中客,態(tài)比洛川神?!?/p>


例句

未減行雨荊臺下,自比凌波洛浦游。 上官儀 題畫障

還似洛妃乘霧去,碧天無際水空流。 冷朝陽 送紅線

陳王當(dāng)日風(fēng)流減,只向波間見襪羅。 夏侯審 詠被中繡鞋

歌疑郢中客,態(tài)比洛川神。 孟浩然 和張二自穰縣還途中遇雪

倘使曹王見,應(yīng)嫌洛浦神。 孟浩然 宴崔明府宅夜觀妓

羊公留宴峴山亭,洛浦高歌五夜情。 崔元范 李尚書命妓歌餞有作奉酬

色麗班姬篋,光潤洛川神。 庾抱 臥痾喜霽開扉望月簡宮內(nèi)知友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嬌萬態(tài)破朝霞。 徐凝 牡丹

知有宓妃無限意,春松秋菊可同時。 李商隱 代魏宮私贈

敢言西子短,誰覺宓妃長。 李商隱 判春

洛水妃虛妒,姑山客漫夸。 李商隱 喜雪

嘗聞宓妃襪,渡水欲生塵。 李商隱

元禮期仙客,陳王睹麗人。 李嶠

既逢解佩游女,更值凌波宓妃。 李德裕 鴛鴦篇

揚州歌酒不可追,洛神映箔湘妃語。 李涉 醉贈崔膺

洛浦有宓妃,飄飖雪爭飛。 李白 感興六首

凝云蔽洛浦,夢寐勞光彩。 李群玉 感興四首

誰家洛浦神,十四五來人。 杜牧 書情

臨津雙洛浦,對月兩嫦娥。 楊巨源 名姝詠

巫山云雨洛川神,珠襻香腰穩(wěn)稱身。 權(quán)德輿 雜興五首

若逞仙姿游洛浦,定知神女謝風(fēng)流。 武元衡 贈佳人

洛川昔云遇,高唐今尚違。 武平一 妾薄命

應(yīng)為洛神波上襪,至今蓮蕊有香塵。 溫庭筠 蓮花

猶殘仙媛湔裙水,幾見星妃度襪塵。 王初 銀河

勸嘗光祿酒,許看洛川神。 白居易 題周皓大夫新亭子二十二韻

巫山洛浦本無情,總為佳人便得名。今日雕陰有神艷,后來公子莫相輕。 羅虬 比紅兒詩

若教瞥見紅兒貌,不肯留情付洛神。 羅虬 比紅兒詩

應(yīng)知子建憐羅襪,顧步裴回拾翠釵。 范元凱 章仇公席上詠真珠姬

回雪凌波游洛浦,遇陳王。 長孫無忌 新曲二首

連手窺潘掾,分頭看洛神。 陳嘉言 上元夜效小庾體

今日尚追巫峽夢,少年應(yīng)遇洛川神。 韋莊 奉和左司郎中春物暗度感而成章

峨峨秦氏髻,皎皎洛川神。風(fēng)月應(yīng)相笑,年年病醉身。 韋莊 晚春

昨日屯軍還夜遁,滿車空載洛神歸。 韋莊 睹軍回戈

經(jīng)過洛水幾多人,唯有陳王見羅襪。 韓偓 密意

寄言曹子建,個是洛川神。 駱賓王 詠美人在天津橋

洛浦精靈懾,邙山鬼魅愁。 齊己 謝高輦先輩寄新唱和集

典故
掛冠神武
  
衣冠掛神武
 
神武衣冠
 
掛神武冠
 
衣冠神武門
 
掛衣冠神武
 
一冠神武懸

相關(guān)人物
陶弘景


《南史》卷七十六〈隱逸列傳下·〉~897~
未弱冠,齊高帝作相,引為諸王侍讀,除奉朝請。雖在朱門,閉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閱為務(wù)。朝儀故事,多所取焉。家貧,求宰縣不遂。永明十年,脫朝服掛神武門,上表辭祿。詔許之,賜以束帛,敕所在月給伏苓五斤,白蜜二升,以供服餌。及發(fā),公卿祖之征虜亭,供帳甚盛,車馬填咽,咸云宋、齊以來未有斯事。于是止于句容之句曲山。
典故
城南古樹
 
神仙曾過


《蒙齋筆談》卷下
世傳神仙呂洞賓名巖,洞賓其字也?!嘤浲訒r,見大父魏公自湖外罷官還,道岳州客有言洞賓事者云:「近歲常過城南一古寺,題二詩壁間而去。……其二云:「獨自行時獨自坐,無限時人不識我。惟有城南老樹精,分明知道神仙過。」說者云:「寺有一大古松。呂始至?xí)r,無能知者。有老人自松顛徐下致恭。故詩云然?!?/span>

《史記》卷七十四〈孟子荀卿列傳〉~2344~
其次騶衍,后孟子。騶衍睹有國者益淫侈,不能尚德,若大雅整之于身,施及黎庶矣。乃深觀陰陽消息而作怪迂之變,終始、大圣之篇十馀萬言。其語閎大不經(jīng),必先驗小物,推而大之,至于無垠。先序今以上至黃帝,學(xué)者所共術(shù),大并世盛衰,因載其禨祥度制,推而遠(yuǎn)之,至天地未生,窈冥不可考而原也。先列中國名山大川,通谷禽獸,水土所殖,物類所珍,因而推之,及海外人之所不能睹。稱引天地剖判以來,五德轉(zhuǎn)移,治各有宜,而符應(yīng)若茲。以為儒者所謂中國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國名曰赤縣神州。赤縣神州內(nèi)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為州數(shù)。中國外如赤縣神州者九,乃所謂九州也。于是有裨海環(huán)之,人民禽獸莫能相通者,如一區(qū)中者,乃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環(huán)其外,天地之際焉。其術(shù)皆此類也。然要其歸,必止乎仁義節(jié)儉,君臣上下六親之施,始也濫耳。王公大人初見其術(shù),懼然顧化,其后不能行之。
典故
神奇臭腐
 

《莊子集釋》卷七下〈外篇·知北游〉~733~
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紀(jì)!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若死生為徒,吾又何患!故萬物一也,是其所美者為神奇,其所惡者為臭腐;臭腐復(fù)化為神奇,神奇復(fù)化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氣耳。』圣人故貴一?!?/span>
典故
秋水為神
 
袞袞公侯
 
精神秋水
 
孔釋抱送
 
釋氏抱送
 
大兒清徹
 
膝下雙雛
 
徐卿夢
 
徐卿秋水澈
 
二雛
 
徐雛分大小
 
徐卿
 
徐子冰玉為神骨


《全唐詩》卷二百一十九〈徐卿二子歌〉
君不見徐卿二子生絕奇,感應(yīng)吉夢相追隨??鬃俞屖嫌H抱送,并是天上麒麟兒。大兒九齡色清澈,秋水為神玉為骨。小兒五歲氣食牛,滿堂賓客皆回頭。吾知徐公百不憂,積善袞袞生公侯。丈夫生兒有如此二雛者,名位豈肯卑微休【異時名位豈肯卑微休】。
典故
朱公子
 
擊晉
 
鼓刀人
 
奪晉鄙
 
救趙
 
朱亥袖椎
 
大梁屠
 
金椎袖
 
袖槌人
 
迎朱亥
 
金錐報恩
 
神槌朱亥

相關(guān)人物
侯嬴
 
朱亥
 
魏無忌(信陵君)
 
晉鄙


《史記》卷七十七《魏公子列傳》
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趙長平軍,又進(jìn)兵圍邯鄲。公子姊為趙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數(shù)遺魏王及公子書,請救于魏。魏王使將軍晉鄙將十萬眾救趙。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趙旦暮且下,而諸侯敢救者,已拔趙,必移兵先擊之?!刮和蹩?,使人止晉鄙,留軍壁鄴,名為救趙,實持兩端以觀望。平原君使者冠蓋相屬于魏,讓魏公子曰:「勝所以自附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義,為能急人之困。今邯鄲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縱輕勝,棄之降秦,獨不憐公子姊邪?」公子患之,數(shù)請魏王,及賓客辯士說王萬端。魏王畏秦,終不聽公子。公子自度終不能得之于王,計不獨生而令趙亡,乃請賓客,約車騎百馀乘,欲以客往赴秦軍,與趙俱死。公子行,侯生曰:「將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國家。公子即合符,而晉鄙不授公子兵而復(fù)請之,事必危矣。臣客屠者朱亥可與俱,此人力士。晉鄙聽,大善;不聽,可使擊之。」于是公子泣。侯生曰:「公子畏死邪?何泣也?」公子曰:「晉鄙嚄唶宿將,往恐不聽,必當(dāng)殺之,是以泣耳,豈畏死哉?」于是公子請朱亥。朱亥笑曰:「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親數(shù)存之,所以不報謝者,以為小禮無所用。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顾炫c公子俱。公子過謝侯生。侯生曰:「臣宜從,老不能。請數(shù)公子行日,以至?xí)x鄙軍之日,北鄉(xiāng)自剄,以送公子?!构铀煨?。至鄴,矯魏王令代晉鄙。晉鄙合符,疑之,舉手視公子曰:「今吾擁十萬之眾,屯于境上,國之重任,今單車來代之,何如哉?」欲無聽。朱亥袖四十斤鐵椎,椎殺晉鄙,公子遂將晉鄙軍。勒兵下令軍中曰:「父子俱在軍中,父歸;兄弟俱在軍中,兄歸;獨子無兄弟,歸養(yǎng)?!沟眠x兵八萬人,進(jìn)兵擊秦軍。秦軍解去,遂救邯鄲,存趙。

例句

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 李白 俠客行

救趙復(fù)存魏,英威天下聞。 李白 博平鄭太守自廬山千里相尋入江夏北市門見訪卻之武陵立馬贈別

應(yīng)須救趙策,未肯棄侯嬴。 李白 贈升州王使君忠臣

卻秦不受賞,擊晉寧為功。 李白 贈從兄襄陽少府皓

典故
立深雪
 
師門立雪
 
慧可忍寒
 
少林立雪
 
庭雪到腰
 
一燈傳立雪
 
大雪庭中呆立
 
立門外雪
 
相關(guān)人物
僧神光
 
僧慧可


《大正新脩大藏經(jīng)》卷五十一〈史傳部三〉~29~2~
時有僧神光者。曠達(dá)之士也。久居伊洛。博覽群書善談玄理。每嘆曰。孔老之教禮術(shù)風(fēng)規(guī)。莊易之書未盡妙理。近聞。達(dá)磨大士住止少林。至人不遙。當(dāng)造玄境。乃往彼晨夕參承。師常端坐面墻。莫聞?wù)d勵。光自惟曰。昔人求道敲骨取髓刺血濟(jì)饑。布發(fā)掩泥投崖飼虎。古尚若此。我又何人。其年十二月九日夜天大雨雪。光堅立不動。遲明積雪過膝。師憫而問曰。汝久立雪中。當(dāng)求何事。光悲淚曰。惟愿和尚慈悲。開甘露門廣度群品。
《景德傳燈錄》卷三〈第二十八祖菩提達(dá)摩〉
十一月二十三日屆于洛陽當(dāng)后魏孝明太和十年也。寓止于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終日默然。人莫之測。謂之壁觀婆羅門。時有僧神光者。曠達(dá)之士也。久居伊洛。博覽群書善談玄理。每嘆曰??桌现潭Y術(shù)風(fēng)規(guī)。莊易之書未盡妙理。近聞。達(dá)磨大士住止少林。至人不遙。當(dāng)造玄境。乃往彼晨夕參承。師常端坐面墻。莫聞?wù)d勵。光自惟曰。昔人求道敲骨取髓刺血濟(jì)饑。布發(fā)掩泥投崖飼虎。古尚若此。我又何人。其年十二月九日夜天大雨雪。光堅立不動。遲明積雪過膝。師憫而問曰。汝久立雪中。當(dāng)求何事。光悲淚曰。惟愿和尚慈悲。開甘露門廣度群品。師曰。諸佛無上妙道。曠劫精勤。難行能行非忍而忍。豈以小德小智輕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勞勤苦。光聞師誨勵。潛取利刀自斷左臂。置于師前。師知是法器。乃曰。諸佛最初求道為法忘形。汝今斷臂吾前。求亦可在。師遂因與易名曰慧可。
《國語辭典》:盤谷(盤谷)  拼音:pán gǔ
1.四周皆是山地的凹谷,稱為「盤谷」。
2.地名。位于河南省濟(jì)源縣,唐李愿隱居于此。
《漢語大詞典》:柯斧
(1).裝柄之斧。 晉 葛洪 抱樸子·百里:“而秉斤兩者,或舍銓衡而任情;掌柯斧者,或曲繩墨於附己?!?span id="adtzp57" class="book">《水滸傳》第九七回:“忽見崖畔樹林中,走出一個樵者,腰插柯斧?!?span id="u7r0sn8" class="book">《西游記》第五九回:“那樵子撇了柯斧,答禮道:‘長老何往?’”
(2).《詩·豳風(fēng)·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焙笠蛞浴翱赂庇髅藉?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黃九郎:“有表妹,美無倫。倘能垂意,當(dāng)執(zhí)柯斧。”
(3).《詩·豳風(fēng)·伐柯》:“伐柯伐柯,其則不遠(yuǎn)?!?鄭玄 箋:“伐柯者必用柯,其大小長短,近取法於柯?!焙笠蛞浴翱赂庇鞣ㄒ?guī)。 晉 葛洪 抱樸子·良規(guī):“嚴(yán)操柯斧,正色供繩,明賞必罰,有犯無赦?!?/div>
《漢語大詞典》:柯爛(柯爛)
斧柄朽爛。用 晉 王質(zhì) 伐木入 石室山 典,喻時間久遠(yuǎn)。 唐 錢起 《過瑞龍觀道士》詩:“主人善止客,柯爛忘歸年?!眳⒁姟?柯爛棋 ”。
《漢語大詞典》:柯爛棋(柯爛棋)
指仙人所下的棋。典出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卷上:“ 信安郡 石室山 , 晉 時 王質(zhì) 伐木至,見童子數(shù)人,棋而歌。 質(zhì) 因聽之。童子以一物與 質(zhì) ,如棗核, 質(zhì) 含之,不覺飢。俄頃,童子謂曰:‘何不去?’ 質(zhì) 起,視斧柯爛盡。既歸,無復(fù)時人?!焙笠喾褐赶缕?。 元 張可久 《柳營曲·包山書事》曲:“吟幾篇絶句詩,看一局柯爛棋。飢,不採 首陽 薇。”
分類:仙人下棋
《國語辭典》:柯爛忘歸(柯爛忘歸)  拼音:kē làn wàng guī
晉人王質(zhì)入山伐木,看見童子數(shù)人邊下棋邊唱歌,便在一旁觀看,待仙童催他回家時,卻驚見所帶的斧柄已腐爛。回到鄉(xiāng)里,與他同時代的人全已過世。見南朝梁。任昉《述異記》卷上。后用以比喻長時間的流連忘返。唐。錢起〈過瑞龍觀道士〉詩:「主人善止客,柯爛忘歸年?!?/div>
《漢語大詞典》:樵斧
柴斧。 宋 陳與義 《出山》詩之二:“山空樵斧響,隔嶺有人家?!?清 黃景仁 《由煙霞嶺至紫云洞精舍》詩:“已有樵斧聲,丁丁出深樾。”
《漢語大詞典》:樵柯
指砍柴的斧頭???,斧柄。 唐 于濆 《寒食》詩:“素娥哭新塚,樵柯鳴柔桑?!?/div>
《漢語大詞典》:爛斧柯(爛斧柯)
同“ 爛柯 ”。 宋 陸游 《世上》詩:“吾棋一局千年事,從使旁觀爛斧柯?!?/div>
《國語辭典》:爛柯(爛柯)  拼音:làn kē
晉代王質(zhì)上山砍柴,遇仙人下棋,置斧而觀,后見斧柄朽爛,回家時,已百歲,時人皆不識的故事。典出南朝梁。任昉《述異記》卷上。后比喻人世的變換轉(zhuǎn)移。唐。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詩:「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一八:「若還奏曲能招鳳,在此觀棋必爛柯?!?/div>
《漢語大詞典》:爛柯山(爛柯山)
山名。又名 石室山 。在今 浙江省 衢縣 南。又 河南省 新安縣 、 山西省 沁縣 、 廣東省 高要縣 并有 爛柯山 ,皆相傳為樵夫遇仙處。 唐 劉禹錫 《衢州徐員外使君遺以縞紵兼竹書箱因成篇用答佳貺》詩:“ 爛柯山 下舊仙郎,列宿來添婺女光?!?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jì)要·廣東二·肇慶府》:“ 高峽山 、 爛柯山 在府東南四十六里,一名 柯斧山 ,舊傳 王質(zhì) 觀碁處,亦名 端山 ,峽之對山也?!眳⒁姟?爛柯 ”。
《漢語大詞典》:爛柯人(爛柯人)
(1).指久離家而剛回故鄉(xiāng)的人。亦指飽經(jīng)世事變幻的人。 唐 劉禹錫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詩:“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明 劉基 《秋懷》詩之三:“永寤爛柯人,萬事一夢幻?!?清 錢謙益 《題陸叔平〈滄桑對奕圖〉贈稼軒五十初度》詩:“夜露未晞賔既醉,人間已有爛柯人?!?br />(2).指樵夫。《醒世姻緣傳》第四九回:“家住前崗,母在鄰莊,爛柯人是妾兒郎?!眳⒁姟?爛柯 ”。
《國語辭典》:爛柯(爛柯)  拼音:làn kē
晉代王質(zhì)上山砍柴,遇仙人下棋,置斧而觀,后見斧柄朽爛,回家時,已百歲,時人皆不識的故事。典出南朝梁。任昉《述異記》卷上。后比喻人世的變換轉(zhuǎn)移。唐。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詩:「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八:「若還奏曲能招鳳,在此觀棋必爛柯。」
《漢語大詞典》:采樵(採樵)
砍柴。左傳·昭公六年:“禁芻牧採樵?!?span id="w2uo22o" class="book">《三國志·魏志·裴潛傳》“ 秀 , 咸熙 中為尚書僕射”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會三輔亂,人多流宕,而 干 義 不去,與諸知故相浮沉,採樵自活?!?唐 皮日休 《奉和魯望樵人十詠·樵歌》:“此曲太古音,由來無管奏。多云採樵樂,或説林泉候。” 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三:“ 瑪納斯 有遣犯之婦入山採樵,突為 瑪哈沁 所執(zhí)?!币槐咀鳌?樵采 ”。
打柴。左傳·桓公十二年:“請無捍采樵者以誘之?!?杜預(yù) 注:“樵,薪也。” 南朝 梁 沈約 《宿東園》詩:“ 陳王 鬭雞道, 安仁 采樵路?!?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斫蟒:“ 胡田村 胡 姓者,兄弟采樵,深入幽谷。”
分類:砍柴打柴
《漢語大詞典》:浣紗石(浣紗石)
亦作“澣紗石”。 石名。相傳 西施 在其上浣紗,故名。太平御覽卷四七引 晉 孔曄 《會稽記》:“ 勾踐 索美女以獻(xiàn) 吳王 ,得 諸暨 羅山 賣薪女 西施 鄭旦 ,先教習(xí)於 土城山 。山邊有石,云是 西施 澣紗石。” 唐 李白 《送祝八之江東賦得浣紗石》:“未入 吳王 宮殿時,浣紗古石今猶存……若到天涯憶故人,浣紗石上窺明月?!?唐 張籍 《寄遠(yuǎn)曲》:“浣紗石上水禽棲, 江 南路長春日短?!眳⒁姟?浣紗溪 ”。
分類:西施上旬
《國語辭典》:浣紗溪(浣紗溪)  拼音:huǎn shā xī
河川名:(1)在浙江省青田縣長壽峰。相傳南朝宋謝靈運遇浣紗仙女于此。(2)在浙江省紹興縣。因西施曾于此地浣紗而得名。也稱為「若耶溪」。
《國語辭典》:西子  拼音:xī zǐ
春秋越國美女西施。參見「西施」條。宋。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詩二首之二:「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有傾國傾城之容,西子、太真之顏。」
分類:西施
《國語辭典》:西施  拼音:xī shī
1.春秋越國美女。生卒年不詳。越國苧蘿(今浙江諸暨縣南)人。本為浣紗女,適越王句踐為吳所敗,欲獻(xiàn)美女以亂其政,乃令范蠡獻(xiàn)西施,吳王大悅,果迷惑忘政,后為越所滅。見漢。趙曄《吳越春秋。句踐陰謀外傳》。也稱為「西子」、「先施」。
2.絕色美女的代稱?!盾髯印U摗罚骸钙┲仟q以人之情為欲富貴而不欲貨也,好美而惡西施也。」
3.比喻落花。唐。李商隱 景陽井詩:「腸斷吳王宮外水,濁泥猶得葬西施。」唐。韓偓 哭花詩:「若是有情爭不哭,夜來風(fēng)雨葬西施?!?/div>
《國語辭典》:西施  拼音:xī shī
1.春秋越國美女。生卒年不詳。越國苧蘿(今浙江諸暨縣南)人。本為浣紗女,適越王句踐為吳所敗,欲獻(xiàn)美女以亂其政,乃令范蠡獻(xiàn)西施,吳王大悅,果迷惑忘政,后為越所滅。見漢。趙曄《吳越春秋。句踐陰謀外傳》。也稱為「西子」、「先施」。
2.絕色美女的代稱?!盾髯印U摗罚骸钙┲仟q以人之情為欲富貴而不欲貨也,好美而惡西施也?!?br />3.比喻落花。唐。李商隱 景陽井詩:「腸斷吳王宮外水,濁泥猶得葬西施?!固?。韓偓 哭花詩:「若是有情爭不哭,夜來風(fēng)雨葬西施。」
《漢語大詞典》:采香徑(采香徑)
古跡名。在 江蘇省 蘇州市 西南 靈巖山 前。 唐 劉禹錫 《館娃宮》詩:“唯餘 采香徑 ,一帶繞山斜?!币嘧鳌?采香逕 ”、“ 采香涇 ”。 宋 范成大 吳郡志·古跡一:“ 采香逕 ,在 香山 之傍小溪也。 吳王 種香於 香山 ,使美人泛舟於溪以采香。今自 靈巖山 望之,一水直如矢,故俗又名 箭涇 。” 宋 姜夔 《慶宮春》詞:“ 采香涇 里春寒,老子婆娑,自歌誰答!” 清 顧文彬 《哭三子承》詩之二二:“ 胥 鄉(xiāng)遙指 采香涇 ,一櫂蒓波渡 洞庭 。” 清 徐松 張大純 百城煙水·吳縣:“ 采香庵 ,以庵近 采香逕 ,又取‘撮羣經(jīng)而為果,采百花以為漿’之意,額曰‘采香’。”
《漢語大詞典》:館娃(館娃)
(1).古代 吳 宮名。 唐 白居易 《楊柳枝》詞:“ 蘇州 楊柳任君夸,更有 錢塘 勝 館娃 。”參見“ 館娃宮 ”。
(2). 館娃 故宮。 春秋 時 吳王 夫差 為 西施 建造。 吳 人呼美女為娃, 館娃宮 為美女所居之宮。后借指 西施 。 唐 李紳 《回望館娃故宮》詩:“因問 館娃 何所恨,破 吳 紅臉尚開蓮?!狈褐该琅?元 孫周卿 《蟾宮曲·題琵琶亭》曲:“妾本是京師館娃,嫁商人淪落天涯。”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拜壇》:“自古道,君王愛館娃?!?/div>
《國語辭典》:館娃宮(館娃宮)  拼音:guǎn wá gōng
春秋時吳王夫差為西施所建造的居所。地點在今江蘇省吳縣西南靈巖山上。
《國語辭典》:館娃宮(館娃宮)  拼音:guǎn wá gōng
春秋時吳王夫差為西施所建造的居所。地點在今江蘇省吳縣西南靈巖山上。
《漢語大詞典》:香徑(香徑)
亦作“ 香逕 ”。
(1).花間小路,或指落花滿地的小徑。 唐 戴叔倫 《游少林寺》詩:“石龕苔蘚積,香徑白云深?!?宋 晏殊 《浣溪沙》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br />(2). 蘇州 勝跡 采香徑 的省稱。 采香徑 為 香山 旁的小溪, 春秋 時 吳王 種香于 香山 ,使美人泛舟于溪以采香。 唐 白居易 《題靈巖寺》詩:“ 娃宮 屐廊 尋已傾, 硯池 香徑 又欲平?!?宋 柳永 《雙聲子》詞:“ 夫差 舊國, 香徑 沒、徒有荒丘。” 元 張翥 《憶姑蘇》詩:“臺上麋游 香逕 冷,陵頭虎去 劍池 荒?!?清 吳偉業(yè) 《圓圓曲》:“ 香逕 塵生烏自啼, 屧廊 人去苔空緑。”
《國語辭典》:神功  拼音:shén gōng
神奇的功夫。如:「武俠小說里,經(jīng)??梢钥吹街鹘橇?xí)得神功的傳奇情節(jié)?!?/div>
《漢語大詞典》:謝家池(謝家池)
南朝 宋 詩人 謝靈運 家的池塘。后亦泛指詩人家中的池塘。 元 汪元亨 《醉太平·警世》曲:“怪鶯兒亂啼,驚蝶夢初回,正春風(fēng)草滿 謝 家池?!?明 宋濂 《題常牧溪五燕圖》詩:“髣髴 謝 家池上見,柳絲煙煖水溶溶。”亦省稱“ 謝池 ”。 宋 晏幾道 《木蘭花》詞:“晚紅初減 謝 池花,新翠已遮瓊苑路。” 元 錢抱素 《臺城路》詞:“念 賈 閣香空, 謝 池詩冷,流水斜陽,舊游那是舊風(fēng)景。”參見“ 謝池草 ”。
《漢語大詞典》:謝池草(謝池草)
《南史·謝惠連傳》:“族兄 靈運 嘉賞之,云‘每有篇章,對 惠連 輒得佳語’。嘗於 永嘉 西堂思詩,竟日不就,忽夢見 惠連 ,即得‘池塘生春草’,大以為工。常云‘此語有神功,非吾語也’?!焙笏煲浴爸x池草”為懷念弟弟之典。 明 何景明 《除夕和以道懷弟之作》:“相憐 謝 池草,明日又春華。”亦省作“ 謝草 ”。 清 張廷潞 《送魏定野歸柏鄉(xiāng)》詩:“ 萊 衣愛日春方永, 謝 草關(guān)情夢未安?!?/div>
分類:懷念弟弟
《漢語大詞典》:謝池(謝池)
見“ 謝家池 ”。
《漢語大詞典》:謝家池(謝家池)
南朝 宋 詩人 謝靈運 家的池塘。后亦泛指詩人家中的池塘。 元 汪元亨 《醉太平·警世》曲:“怪鶯兒亂啼,驚蝶夢初回,正春風(fēng)草滿 謝 家池?!?明 宋濂 《題常牧溪五燕圖》詩:“髣髴 謝 家池上見,柳絲煙煖水溶溶?!币嗍》Q“ 謝池 ”。 宋 晏幾道 《木蘭花》詞:“晚紅初減 謝 池花,新翠已遮瓊苑路。” 元 錢抱素 《臺城路》詞:“念 賈 閣香空, 謝 池詩冷,流水斜陽,舊游那是舊風(fēng)景?!眳⒁姟?謝池草 ”。
《漢語大詞典》:謝池草(謝池草)
《南史·謝惠連傳》:“族兄 靈運 嘉賞之,云‘每有篇章,對 惠連 輒得佳語’。嘗於 永嘉 西堂思詩,竟日不就,忽夢見 惠連 ,即得‘池塘生春草’,大以為工。常云‘此語有神功,非吾語也’?!焙笏煲浴爸x池草”為懷念弟弟之典。 明 何景明 《除夕和以道懷弟之作》:“相憐 謝 池草,明日又春華?!币嗍∽鳌?謝草 ”。 清 張廷潞 《送魏定野歸柏鄉(xiāng)》詩:“ 萊 衣愛日春方永, 謝 草關(guān)情夢未安?!?/div>
分類:懷念弟弟
《國語辭典》:前席  拼音:qián xí
1.移坐向前以相接近。《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傳》:「至夜半,文帝前席?!?br />2.位于前面的座位。唐。李商隱 賈生詩:「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div>
分類:接近向前
《漢語大詞典》:夢雨(夢雨)
迷濛細(xì)雨。 唐 李商隱 《重過圣女祠》詩:“一春夢雨常飄瓦,盡日靈風(fēng)不滿旗?!?金 王若虛 滹南詩話卷下:“ 蕭閒 云:‘風(fēng)頭夢,吹無跡。’蓋雨之至細(xì),若有若無者,謂之‘夢’…… 賀方回 有‘風(fēng)頭夢雨吹成雪’之句,又云:‘長廊碧瓦,夢雨時飄灑?!?/div>
《國語辭典》:夢云(夢雲(yún))  拼音:mèng yún
楚王夢巫山神女朝云行雨的故事。見《文選。宋玉。高唐賦》。后比喻幽會。唐。杜牧 潤州詩二首之二:「城高鐵甕橫強(qiáng)弩,柳暗朱樓多夢云?!顾?。蘇軾 永遇樂。明月如霜詞:「紞如三鼓,鏗然一葉,黯黯夢云驚斷?!?/div>
《漢語大詞典》:巫娥
指 巫山 神女。亦泛指美女。 唐 杜牧 《柳》詩:“ 巫娥 廟里低含雨, 宋玉 宅前斜帶風(fēng)。” 元 無名氏 《貨郎旦》第一折:“勸不醒癡迷 楚子 ,直要娶薄倖 巫娥 ?!?明 劉基 《題江村風(fēng)雨圖》詩:“龍母鮫綃云半濕, 巫娥 貝闕夜深開。”
《漢語大詞典》:巫山神女
相傳 赤帝 之女名 姚姬 ,未嫁而卒,葬于 巫山 之陽, 楚懷王 游 高唐 ,晝寢,夢與其神相遇,自稱“巫山之女”。見 宋玉 《高唐賦》序及 李善 注。后人附會,為之立像,稱為“巫山神女”。 宋 陸游 入蜀記卷六:“過 巫山 凝真觀 ,謁 妙用真人 祠。真人,即世所謂 巫山 神女也?!?宋 陳德武 《清平樂·詠雨》詞:“經(jīng)旬一見通宵,恍如身在 藍(lán)橋 ,記與 巫山 神女,不禁暮暮朝朝。” 郭沫若 《屈原》第四幕:“把 南后 恭維得無以復(fù)加,說她是 巫山 神女下凡?!?/div>
分類:赤帝
《國語辭典》:巫山云雨(巫山雲(yún)雨)  拼音:wū shān yún yǔ
戰(zhàn)國時楚懷王、襄王并傳有游高唐、夢巫山神女自愿薦寢事。見《文選。宋玉。高唐賦。序》、《文選。宋玉。神女賦。序》。巫山云雨比喻男女歡合。《精忠岳傳》第三五回:「十二巫山云雨會,襄王今夜上陽臺。」亦用于形容自然界的云情雨態(tài)。唐。李白 江上寄巴東故人詩:「漢水波浪遠(yuǎn),巫山云雨飛?!挂沧鳌冈朴旮咛啤埂ⅰ冈朴晡咨健?。
分類:男女合歡
《國語辭典》:巫山  拼音:wū shān
1.戰(zhàn)國時楚懷王、襄王并傳有游高唐、夢巫山神女薦寢事。見東周戰(zhàn)國。宋玉〈高唐賦。序〉、東周戰(zhàn)國。宋玉〈神女賦。序〉。后指男女歡合。明。梁辰魚《浣紗記》第七折:「今夜同歡會,夢魂飛,巫山一對暮云歸?!挂沧鳌父咛啤?、「陽臺」、「云雨」。
2.山名:(1)位于重慶市巫山縣東,為巴山山脈的高峰,有十二峰,為川鄂的界山,長江貫穿其間,形成巫峽。(2)位于山東省泰安市轄肥城市西北。
3.縣名。位于重慶市東部,東、南與湖北省相鄰,西接奉節(jié)縣。巫山十二峰西北,南瀕長江北岸,西鄰奉節(jié)。東部有大寧河,濱河有神女廟。
《漢語大詞典》:巫云(巫雲(yún))
指男女幽會。 宋 陳德武 《千秋歲》詞:“濯錦豐姿新涼臺閣,懊悔 巫 云太輕薄?!?明 梅鼎祚 《玉合記·賜完》:“ 巫 云夢長,喚醒梅花帳,纖珪瘦玉殘妝?!眳⒁姟?巫山 ”。
分類:男女幽會
《國語辭典》:巫山  拼音:wū shān
1.戰(zhàn)國時楚懷王、襄王并傳有游高唐、夢巫山神女薦寢事。見東周戰(zhàn)國。宋玉〈高唐賦。序〉、東周戰(zhàn)國。宋玉〈神女賦。序〉。后指男女歡合。明。梁辰魚《浣紗記》第七折:「今夜同歡會,夢魂飛,巫山一對暮云歸?!挂沧鳌父咛啤?、「陽臺」、「云雨」。
2.山名:(1)位于重慶市巫山縣東,為巴山山脈的高峰,有十二峰,為川鄂的界山,長江貫穿其間,形成巫峽。(2)位于山東省泰安市轄肥城市西北。
3.縣名。位于重慶市東部,東、南與湖北省相鄰,西接奉節(jié)縣。巫山十二峰西北,南瀕長江北岸,西鄰奉節(jié)。東部有大寧河,濱河有神女廟。
《國語辭典》:斷雨殘云(斷雨殘雲(yún))  拼音:duàn yǔ cán yún
比喻男女間的愛情因故阻隔或斷絕。明。徐霖《繡襦記》第三三出:「孤幃再把重門掩,不堪離恨寄冰弦,斷雨殘云思黯然。」
《國語辭典》:暮雨朝云(暮雨朝雲(yún))  拼音:mù yǔ zhāo yún
比喻男女間的情愛歡合。參見「朝云暮雨」條。元。無名氏《云窗夢》第二折:「俺兩個眉尖眼角傳芳信,等盤兒上暮雨朝云?!?/div>
《國語辭典》:朝云暮雨(朝雲(yún)暮雨)  拼音:zhāo yún mù yǔ
1.楚懷王在高唐夢見巫山神女,并與之媾合的故事。見《文選。宋玉。高唐賦序》。后比喻男女間的情愛歡合。唐。李商隱 楚宮詩二首之一:「朝云暮雨長相接,猶自君王恨見稀?!乖?。無名氏《度柳翠》第二折:「你本戀著朝云暮雨慵回首,卻被這明月清風(fēng)纏殺你那頭?!挂沧鳌改河瓿啤?。
2.自然界的云云雨雨。宋。陸游 三峽歌三首之三:「朝云暮雨渾虛語,一夜猿啼明月中?!乖?。鄧玉賓〈端正好。俺便似畫圖中套。叨叨令〉曲:「青天白日藤葛籠籠蔥蔥障,朝云暮雨山水崎崎嶇嶇當(dāng)?!?/div>
《漢語大詞典》:楚夢(楚夢)
(1).指 楚國 云夢澤 。《文選·陸機(jī)〈齊謳行〉》:“ 孟諸 吞 楚夢 ,百二侔 秦 京?!?李善 注:“《子虛賦》曰:‘ 齊 浮 渤澥 ,游 孟諸 ,吞若 云夢 者八九?!?南朝 陳 徐陵 《為護(hù)軍長史王質(zhì)移文》:“﹝ 華皎 ﹞遂乃治兵 楚夢 ,竊戴干戈,傍引西戎,共謀東夏?!?br />(2).本指 楚王 游 陽臺 夢遇 巫山 神女事。后借指短暫的美夢。多指男女歡會。 唐 李白 《惜馀春賦》:“披 衛(wèi) 情於 淇水 ,結(jié) 楚 夢於 陽云 。” 宋 賀鑄 《侍香金童》詞:“ 楚 夢方回,翠被寒如水。尚想見, 揚州 桃李?!?清 珠泉居士 《雪鴻小記》:“葳蕤自守, 楚 夢猶虛,余友 潘 子 研香 亟稱之?!?/div>
《漢語大詞典》:楚臺(楚臺)
指 楚王 夢遇神女之 陽臺 。后多指男女歡會之處。 唐 吳融 《重陽日荊州作》詩:“驚時感事俱無奈,不待殘陽下 楚 臺。” 宋 秦觀 《醉桃源》詞:“銀燭暗,翠簾垂,芳心兩自知。 楚 臺魂斷曉云飛,幽歡難再期?!?元 張可久 《寨兒令·春思》曲:“曲未終,酒方濃,云收 楚 臺十二峯?!?明 高明 《琵琶記·瞷詢衷情》:“我本是傷秋 宋玉 無聊賴,有甚心情去戀著閒 楚 臺。”
《漢語大詞典》:楚王臺(楚王臺)
(1).臺名。即 陽臺 。在 四川省 巫山縣 ,相傳為 楚襄王 夢遇神女處。 唐 杜甫 《奉寄李十五秘書文嶷》詩之一:“暫留 魚復(fù)浦 ,同過 楚 王臺 。” 仇兆鰲 注引《寰宇記》:“ 楚宮 ,在 巫山縣 西二百步 陽臺 古城內(nèi),即 襄王 所游之地?!?唐 岑參 《送江陵泉少府赴任》詩:“城邊 宋玉 宅,峽口 楚王臺 ?!?清 高詠 《歸舟作》詩:“ 江 上羣山擁髻螺, 楚王臺 畔榜人歌。”
(2).臺名。在 湖北省 武漢市 武昌 城內(nèi)。 曹亞伯 《武昌革命真史·武昌起義》:“城內(nèi) 楚王臺 設(shè)有軍械局?!币喾Q“ 楚望臺 ”。 章裕昆 《文學(xué)社武昌首義紀(jì)實》:“ 吳醒漢 等整隊赴 楚望臺 ,補(bǔ)充子彈,佔領(lǐng) 蛇山 ?!?/div>
《漢語大詞典》:癡云騃雨(癡雲(yún)騃雨)
形容男女沉迷戀情。 元 薩都剌 《洞房曲》:“癡云騃雨自年年,不管人間有離別?!币嘧鳌?癡云膩雨 ”。 清 洪升 《長生殿·重圓》:“抹月批風(fēng)隨過遣,癡云膩雨無留戀?!?/div>
《國語辭典》:神女  拼音:shén nǚ
1.女神?!段倪x。宋玉。神女賦》:「夫何神女之姣麗兮,含陰陽之渥飾?!鼓铣?。元帝〈孝德傳序〉:「鄰火不焚,地出黃金,天降神女,感通之至。」
2.相傳楚王曾游高唐,夢見巫山神女告訴他:「愿薦枕席?!挂姟段倪x。宋玉。高唐賦。序》。后因用以指娼妓。唐。李商隱 無題詩二首之二:「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div>
《漢語大詞典》:薦夢(薦夢)
同“ 薦枕 ”。 太平廣記卷四九一引 唐 皇甫枚 《非煙傳》:“所恨 洛川 波隔, 賈午 墻高,聯(lián)云不及於 秦 臺,薦夢尚遙於 楚 岫。” 明 徐渭 《銅雀妓》詩:“薦夢無云雨,留香別綺羅?!眳⒁姟?薦枕 ”。
《國語辭典》:薦枕(薦枕)  拼音:jiàn zhěn
進(jìn)獻(xiàn)寢具。比喻侍寢、陪宿。唐。許堯佐《柳氏傳》:「柳夫人容色非常,韓秀才文章特異。欲以柳薦枕于韓君,可乎?」
《漢語大詞典》:襄王夢(襄王夢)
傳說 楚王 游 高唐 ,夢見 巫山 神女“愿薦枕席”,“王因幸之”。神女化云化雨于 陽臺 。見 戰(zhàn)國 楚 宋玉 《高唐賦》序、《神女賦》序。后遂以“襄王夢”為男女歡合之典。 唐 胡曾 《詠史·陽臺》:“何人更有 襄王 夢,寂寂 巫山 十二重?!?span id="ic2muu2" class="book">《南宮詞紀(jì)·桂枝香·秋懷》:“頓使我愁人不寐, 襄王 夢雨散云收?!?清 孔尚任 《桃花扇·棲真》:“前緣不斷, 巫峽 恨濃,連牀且話 襄王 夢?!卑矗?高唐 ,夢神女者,當(dāng)為 楚懷王 ,非 襄王 。自古以來, 襄王 枉受其名。參閱 宋 沈括 《夢溪補(bǔ)筆談·辯證》。
《漢語大詞典》:陽臺夢(陽臺夢)
(1).指男女歡會。 五代 李存勖 《陽臺夢》詞:“ 楚 天云雨卻相和,又入 陽臺 夢?!?span id="wau222k" class="book">《水滸傳》第六五回:“寃魂不赴 陽臺 夢,笑煞癡心 安道全 ?!眳⒁姟?陽臺 ”。
(2).詞牌名。此調(diào)有兩體,四十九字者,調(diào)見《尊前集》, 五代 李存勗 ( 唐莊宗 )制,因詞又有“又入陽臺夢”句,遂取以為名;五十七字者,調(diào)見《花草粹編》, 宋 解昉 制,兩體截然不同。
《國語辭典》:陽臺(陽臺)  拼音:yáng tái
1.樓房的平臺。有欄桿,可在此曬衣物,或登眺、乘涼。
2.語出《文選。宋玉。高唐賦序》:「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為男女合歡的處所。元。鄭光祖《倩女離魂》第二折:「人去陽臺,云歸楚峽?!埂读凝S志異。卷四。狐諧》:「既不賜見,我輩留宿,宜勿去,阻其陽臺?!挂卜Q為「巫山」。
3.山名。在湖北省漢川縣南。一說在四川省巫山縣境。
《國語辭典》:陽臺云雨(陽臺云雨)  拼音:yáng tái yún yǔ
比喻男女合歡之事?!度阂纛愡x。官腔類。卷六。紅拂記。樂昌鏡合》:「關(guān)河鴻雁稀,魂迷,陽臺云雨疑?!?/div>
分類:男女合歡
《國語辭典》:陽臺(陽臺)  拼音:yáng tái
1.樓房的平臺。有欄桿,可在此曬衣物,或登眺、乘涼。
2.語出《文選。宋玉。高唐賦序》:「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篂槟信蠚g的處所。元。鄭光祖《倩女離魂》第二折:「人去陽臺,云歸楚峽?!埂读凝S志異。卷四。狐諧》:「既不賜見,我輩留宿,宜勿去,阻其陽臺?!挂卜Q為「巫山」。
3.山名。在湖北省漢川縣南。一說在四川省巫山縣境。
《漢語大詞典》:王屋
(1).王者所居之屋。史記·周本紀(jì):“﹝ 武王 ﹞既渡,有火自上復(fù)于下,至于王屋,流為烏,其色赤,其聲魄云。” 裴駰 集解引 馬融 曰:“王屋,王所居屋?!?br />(2).山名。在 山西省 陽城 、 垣曲 兩縣之間。山有三重,其狀如屋,故名。書·禹貢:“ 厎柱 、 析城 ,至于 王屋 ?!?唐 盧照鄰 《鄭太子碑銘》:“左右原野,表里山河。 析城 、 王屋 , 汾川 帝歌?!?清 孔廣森 《轉(zhuǎn)連珠》之二:“然而 太形 王屋 , 愚公 之山或移?!?br />(3).相傳 黃帝 曾訪道于 王屋山 ,故以泛指修道之山。 唐 王維 《送張道士歸山》詩:“先生何處去? 王屋 訪 茅君 ?!?清 宋琬 《祭沉少參岫陽》詩:“言將歸 王屋 ,終老營菟裘。”
《漢語大詞典》:陽臺女(陽臺女)
指傳說中 巫山 神女。常用以喻指多情女。 唐 岑參 《醉戲竇子美人》詩:“細(xì)看只似 陽臺 女,醉著莫許歸 巫山 。” 唐 孟浩然 《同張明府碧溪贈答》詩:“自有 陽臺 女,朝朝拾翠過。” 唐 李嘉祐 《江上曲》:“江心澹澹芙蓉花,江口蛾眉獨浣紗??蓱z應(yīng)是 陽臺 女,對坐鷺鷥嬌不語?!眳⒁姟?陽臺 ”。
《國語辭典》:陽臺(陽臺)  拼音:yáng tái
1.樓房的平臺。有欄桿,可在此曬衣物,或登眺、乘涼。
2.語出《文選。宋玉。高唐賦序》:「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篂槟信蠚g的處所。元。鄭光祖《倩女離魂》第二折:「人去陽臺,云歸楚峽。」《聊齋志異。卷四。狐諧》:「既不賜見,我輩留宿,宜勿去,阻其陽臺?!挂卜Q為「巫山」。
3.山名。在湖北省漢川縣南。一說在四川省巫山縣境。
《國語辭典》:雨散云收(雨散雲(yún)收)  拼音:yǔ sàn yún shōu
1.雨后天氣轉(zhuǎn)晴。亦用以比喻離散。元。高明〈二郎神。從別后套。前腔〉曲:「記待月西廂和你攜素手,爭奈話別匆匆,雨散云收。」《精忠岳傳》第一八回:「不多時候,忽然雨散云收,浴出一輪紅日,頃刻黃河解凍?!?br />2.比喻房事已畢。也作「云收雨散」。
《漢語大詞典》:雨沾云惹(雨沾雲(yún)惹)
戰(zhàn)國 楚 宋玉 《高唐賦》:“昔者先王嘗游 高唐 ,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曰:‘妾, 巫山 之女也,為 高唐 之客,聞君游 高唐 ,愿薦枕席?!跻蛐抑Hザo曰:‘妾在 巫山 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 陽臺 之下?!焙笠浴坝暾丛迫恰睘槟信閻壑?。 唐 杜牧 《羊欄浦夜陪宴會》詩:“弋檻營中夜未央,雨沾云惹侍 襄王 ?!?宋 柳永 《洞仙歌》詞:“嘉景,向少年彼此,爭不雨沾云惹。奈傅粉英俊,夢蘭品雅。”
《漢語大詞典》:雨潤云溫(雨潤雲(yún)溫)
比喻男女情好。 宋 周邦彥 《拜星月·秋思》詞:“春戀雨潤云溫,苦驚風(fēng)吹散。念荒寒、寄宿無人館?!?/div>
分類:男女情好
《國語辭典》:雨魄云魂(雨魄雲(yún)魂)  拼音:yǔ pò yún hún
男女間歡愛的情事。宋。趙令畤 清平樂。春風(fēng)依舊詞:「去年紫陌青門,今宵雨魄云魂?!?/div>
《漢語大詞典》:云交雨合(雲(yún)交雨合)
指相會,重逢。 唐 李益 《古別離》詩:“ 江 回 漢 轉(zhuǎn)兩不見,云交雨合知何年?!?/div>
分類:相會重逢
《漢語大詞典》:云情(雲(yún)情)
(1).云的情狀。 宋 侯寘 《踏莎行·約云庵尋梅》詞:“雪意初濃,云情已厚。黃昏散盡扶頭酒?!?br />(2).喻自由自在、不受羈絆的性格。 唐 杜牧 《許七侍御棄官東歸瀟灑自適題詩寄贈》:“塵意迷今古,云情識卷舒。” 宋 黃休復(fù) 《茅亭客話·張道者》:“ 慈覺長老 書 妙圓塔院 張道者 壁云: 張道者 ,貌古神清不可畫。鶴性云情本自然,生死無心全不怕?!?br />(3).比喻男女情好之意。 宋 晏幾道 《玉樓春》詞:“云情去住終難信,花意有無休更問。” 明 許自昌《水滸記·冥感》:“自遭狂且毒手,已從鬼籙潛身。只是柳性未寒,云情尚在。”
《國語辭典》:云雨巫山(云雨巫山)  拼音:yún yǔ wū shān
楚王在高唐夢見巫山神女的故事。后人遂以比喻男女歡合。亦用以形容自然界的云情雨態(tài)。參見「巫山云雨」條。唐。李白〈清平調(diào)〉三首之二:「一枝秾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
《漢語大詞典》:云飛雨散(雲(yún)飛雨散)
比喻原先的事物不復(fù)存在。 隋 張公禮 《龍藏寺碑》:“金編寶字,玉牒綸言,滿封盈函,云飛雨散。” 唐 溫庭筠 《湘東宴曲》:“萬戶沉沉碧樹圓,云飛雨散知何處?!?前蜀 貫休 《行路難》詩之二:“云飛雨散今如此,繡闥雕甍作荒谷?!?/div>
《漢語大詞典》:高唐夢(高唐夢)
借指男女交歡之事。 唐 李涉 《遇湖州妓宋態(tài)宜》詩之一:“曾識 云仙 至小時,芙蓉頭上綰青絲。當(dāng)時驚覺 高唐 夢,唯有如今 宋玉 知。” 宋 周煇 清波雜志卷十:“ 劉武僖 自 柯山 赴召,亦記歲月於 仰高亭 上,末云‘侍兒 意真 代書’。后有人題云:‘一入侯門海樣深,謾留名字惱行人。夜來髣髴 高唐 夢,猶恐行云意未真。’”參見“ 高唐 ”。
分類:男女交歡
《漢語大詞典》:高唐
(1). 戰(zhàn)國 時 楚國 臺觀名。在 云夢澤 中。傳說 楚襄王 游 高唐 ,夢見 巫山 神女,幸之而去。 戰(zhàn)國 楚 宋玉 《高唐賦》序:“昔者 楚襄王 與 宋玉 游於 云夢 之臺,望 高唐 之觀?!?北周 庾信 《望美人山銘》:“ 高唐 礙石, 洛浦 無舟。何處相望,山邊一樓。” 前蜀 韋莊 《謁巫山廟》詩:“亂猿啼處訪 高唐 ,路入煙霞草木香。山色未能忘 宋玉 ,水聲猶似哭 襄王 ?!?明 許自昌《水滸記·邂逅》:“束素腰,橫波目,可使 高唐 賦夢?!焙笥脼?巫山 的代稱。 唐 杜甫 《晚晴》詩:“ 高唐 暮冬雪壯哉,舊瘴無復(fù)似塵埃。”
(2).借指男女幽會之所。 元 張可久 《折桂令·秋思》曲:“想像 高唐 ,縈損柔腸,夢見才郎?!?span id="222qceg" class="book">《白雪遺音·銀紐絲·盼五更》:“矇矓方才睡,一夢赴 高唐 ,與才郎攜手只在 陽臺 上?!?br />(3).復(fù)姓。 遼 有 高唐英 。見遼史·太宗紀(jì)下。
《國語辭典》:凌波  拼音:líng bō
1.上下起伏的波瀾。晉。郭璞〈江賦〉:「撫凌波而鳧躍,吸翠霞而夭嬌。」
2.踏浪行進(jìn)。《楚辭。嚴(yán)忌。哀時命》:「勢不能凌波以徑度兮,又無羽翼而高翔?!埂端螘?。卷七四。列傳。臧質(zhì)》:「仆訓(xùn)卒利兵,凌波電進(jìn)。沈鎮(zhèn)軍、蕭安南接舳連旌,首尾風(fēng)合。」
3.步履飄逸輕盈。宋。姜夔念奴嬌。鬧紅一舸〉詞:「情人不見,爭忍凌波去!」宋。賀鑄〈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詞:「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div>
《國語辭典》:凌波仙子  拼音:líng bō xiān zǐ
石蒜科「中國水仙」、「水仙」的俗稱。參見「水仙」條。
《國語辭典》:凌波微步  拼音:líng bō wéi bù
本指洛神步履輕盈。三國魏。曹植〈洛神賦〉:「凌波微步,羅襪生塵。」后形容物體徐緩輕逸的移動。如:「皎潔的月亮如仙女般,在銀河里凌波微步。」《佩文齋廣群芳譜。卷五二。花譜。水仙》引明。杜大中〈水仙〉詩二首之一:「玉貌盈盈翠帶輕,凌波微步不生塵。」
《國語辭典》:凌波襪(凌波襪)  拼音:líng bō wà
形容步伐輕盈飄逸。元。鄭光祖《倩女離魂》第二折:「掠濕湘裙翡翠紗,抵多少蒼苔露冷凌波襪?!?/div>
《國語辭典》:宓妃  拼音:fú fēi
相傳伏羲氏之女,為洛水之神?!冻o。屈原。離騷》:「吾令豐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也作「虙妃」。
《漢語大詞典》:感甄
三國 魏 曹植 求 甄逸 女不遂,廢寢與食。 甄 女后歸 曹丕 ,被讒死。 黃初 中 植 入朝, 丕 示以 甄后 遺物玉鏤金帶枕。 植 還,將息 洛水 上,思 甄后 ,遂作《感甄賦》。 丕 子 明帝 諱其事,改為《洛神賦》。見文選·曹植〈洛神賦〉 李善 題注。后用為追思戀人之典。 唐 元稹 《代曲江老人百韻》:“ 班女 思移 趙 , 思王 賦《感甄》?!?呂志伊 《讀史感賦》詩:“石磨 公干 猶平視,枕薦 陳思 竟感 甄 ?!?/div>
分類:曹植不遂
《國語辭典》:拾翠  拼音:shí cuì
1.揀拾翠鳥羽毛以為妝飾。南朝梁。紀(jì)少瑜游建興苑〉詩:「踟躕憐拾翠,顧步惜遺簪?!?br />2.婦女春游采拾花草。唐。杜甫 秋興詩八首之七:「佳人拾翠春相問,仙侶同舟晚更移?!?/div>
《漢語大詞典》:洛妃
傳說中的 洛水 女神 宓妃 。 南朝 梁 劉令嫻 《答外詩》之二:“夜月方神女,朝霞喻 洛妃 。” 唐 冷朝陽 《送紅線》詩:“還似 洛妃 乘霧去,碧天無際水空流?!?清 秋瑾 《紅蓮》詩:“ 洛妃 乘醉下瑤臺,手把紅衣次第裁?!?/div>
《漢語大詞典》:洛浦
(1). 洛水 之濱。 漢 張衡 《思玄賦》:“載 太華 之玉女兮,召 洛浦 之 宓妃 ?!?宋 周邦彥 《燕歸梁·詠曉》詞:“曾經(jīng) 洛浦 見驚鴻,關(guān)山隔,夢魂通?!?明 楊珽《龍膏記·邪萌》:“虛飄飄暮雨朝云,笑 宋玉 枉賦 巫山 神女;空渺渺春松秋菊,嘆 陳王 浪傳 洛浦 仙姝?!?br />(2).借指 洛神 。 唐 梁锽 《名姝詠》:“臨津雙 洛浦 ,對月兩 嫦娥 ?!?元 張可久 《寨兒令·題晴》曲:“珮環(huán)聲真 洛浦 ,水月面活 觀音 ?!眳⒁姟?洛神 ”。
分類:洛水洛神
《國語辭典》:洛神  拼音:luò shén
神話中洛水的女神。相傳是宓妃,伏羲氏之女,溺死于洛水中,而被奉為洛水之神。見《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若夫青琴宓妃之徒」句下唐。司馬貞。索隱。
《國語辭典》:洛神  拼音:luò shén
神話中洛水的女神。相傳是宓妃,伏羲氏之女,溺死于洛水中,而被奉為洛水之神。見《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若夫青琴宓妃之徒」句下唐。司馬貞。索隱。
《漢語大詞典》:洛靈(洛靈)
洛神。 三國 魏 曹植 《洛神賦》:“於是 洛 靈感焉,徙倚徬徨?!?南朝 梁 江淹 《秦女贊》:“愿使 洛 靈往,為我道奇芬?!眳⒁姟?洛神 ”。
分類:洛神
《國語辭典》:洛神  拼音:luò shén
神話中洛水的女神。相傳是宓妃,伏羲氏之女,溺死于洛水中,而被奉為洛水之神。見《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若夫青琴宓妃之徒」句下唐。司馬貞。索隱。
《漢語大詞典》:羅襪(羅韈)
見“ 羅襪 ”。
《漢語大詞典》:陳王賦(陳王賦)
指 三國 魏 曹植 的《洛神賦》。 明 高啟 《十宮詞·魏宮》:“至尊莫信 陳王 賦,那得人間有 洛神 ?”
分類:曹植
《漢語大詞典》:神武掛冠
南朝 梁 陶弘景 “家貧,求宰縣不遂。 永明 十年,脫朝服掛 神武門 ,上表辭祿”。見《南史·隱逸傳下·陶弘景》。后以“神武掛冠”指辭官隱居。 清 王夫之 《石崖先生傳略》:“故置吾兄於 箕山 吹瓢、 桐江 垂釣之間,而兄不受;置吾兄於 神武 掛冠、 華 頂高眠之間,而兄亦不受。”
《國語辭典》:瀛?! ?span id="og2i0gq" class='label'>拼音:yíng hǎi
大海。漢。王充《論衡。談天》:「九州之外,更有瀛海?!顾?。賀鑄 海月謠。樓平疊巘詞:「瞰瀛海、波三面?!?/div>
分類:大海
《國語辭典》:神州  拼音:shén zhōu
1.赤縣神州的簡稱。參見「赤縣神州」條?!段倪x。左思。詠史詩八首之五》:「皓天舒白日,靈景耀神州?!鼓铣巍⒘x慶《世說新語。言語》:「當(dāng)共戮力王室,克復(fù)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
2.京都。宋。張元干 賀新郎。夢繞神州路詞:「夢繞神州路。悵秋風(fēng)、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姑?。于謙出塞〉詩:「羽書捷奏上神州,喜動天顏寵數(shù)優(yōu)?!?br />3.神仙居住的地方。
《國語辭典》:神州赤縣(神州赤縣)  拼音:shén zhōu chì xiàn
中國的代稱?!稌x書。卷三。武帝紀(jì)》:「海內(nèi)版蕩,宗廟播遷。帝道王猷,反居文身之俗;神州赤縣,翻成被發(fā)之鄉(xiāng)?!挂卜Q為「赤縣神州」。
《國語辭典》:赤縣神州(赤縣神州)  拼音:chì xiàn shén zhōu
中國的代稱。簡稱為「赤縣」、「神州」。《史記。卷七四。孟子荀卿傳》:「中國名曰赤縣神州。赤縣神州內(nèi)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為州數(shù)?!埂逗渴澜?。序》:「名山大川之間,赤縣神州之外,無遠(yuǎn)勿屆,不期而然?!挂卜Q為「神州赤縣」。
《漢語大詞典》:臭腐神奇
莊子·知北游:“是其所美者為神奇,其所惡者為臭腐,臭腐復(fù)化為神奇,神奇復(fù)化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氣耳?!币庵^同一事物,其是非美丑,隨人之好惡而異。后以之謂化無用為有用;化廢為寶。 明 宋應(yīng)星 天工開物·蜂蜜:“凡蜂釀蜜……咀嚼花心汁,吐積而成,潤以人小遺,則甘芳并至,所謂臭腐神奇也?!?明 宋應(yīng)星 《丹麴》:“凡丹麴一種,法出近代。其義臭腐神奇,其法氣精變化?!?/div>
《國語辭典》:立雪  拼音:lì xuě
比喻尊敬師長和虔誠向?qū)W。參見「程門立雪」條。元。虞集〈回吳先生慶初度啟〉:「將車昔念于聚星,就業(yè)常容于立雪?!?/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