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5詞典 11分類詞匯 14
《國語辭典》:神識(shí)(神識(shí))  拼音:shén shì
主導(dǎo)著有情眾生輪回的心識(shí)。
《漢語大詞典》:魂守
神魂;靈魂。周書·文帝紀(jì)上:“吾以弱才,猥當(dāng)藩牧……聞問之日,魂守驚馳?!?span id="rsq4ibz" class="book">《南史·宋南平穆王鑠傳》:“ 鑠 既歸義最晚,常懷憂懼……語家人云:‘我自覺無復(fù)魂守。’”
分類:神魂靈魂
《漢語大詞典》:熒魂(熒魂)
(1).指目之神氣。 漢 揚(yáng)雄 《法言·修身》:“熒魂曠枯,糟莩曠沉,擿埴索涂,冥行而已矣?!?汪榮寶 義疏:“熒魂曠枯,謂目之神氣久廢而枯槁?!?br />(2).神魂;靈魂。 宋 葉適 《祭朱文昭文》:“嗟子去今何之兮?電先置,云后軒,聽我苦詞,有來熒魂。” 明 楊慎 《祭在軒胡文公廷錄文》:“忽感熒魂,來入余夢(mèng),哀鳴酸嘶,寄托鄭重?!?章炳麟 《國故論衡·辨性下》:“以業(yè)為體,猶舍心與形軀,而言人有熒魂。”
《漢語大詞典》:神躬
猶言神魂。《文選·謝莊〈宋孝武宣貴妃誄〉》:“重扃閟兮燈已黯,中泉寂兮此夜深;銷神躬于壤末,散靈魄於天潯?!?呂向 注:“神躬、靈魄,謂貴妃神靈也?!?/div>
分類:神魂
《漢語大詞典》:精魂
精神魂魄。 漢 王充 論衡·書虛:“生任筋力,死用精魂……筋力消絶,精魂飛散。” 唐 李華 《吊古戰(zhàn)場(chǎng)文》:“弔祭不至,精魂何依?!?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一九○:“昔年詩卷駐精魂,強(qiáng)續(xù)狂游拭涕痕?!?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中國新文學(xué)大系〉小說二集序》:“這是好的,--使我們看見和 馮沅君 , 黎錦明 , 川島 , 汪靜之 所描寫的絕不相同的人物,也就是世態(tài)的一角,高門巨族的精魂。”
《漢語大詞典》:回光(迴光)
(1).回旋晃動(dòng)的光。 南朝 梁元帝 《古意詠燭詩》:“花中燭,焰焰動(dòng)簾風(fēng);不見來人影,迴光持向空。”
(2).日落時(shí),由于反射作用,天空發(fā)生短時(shí)光亮的現(xiàn)象。 許地山 《黃昏后》:“直等到西方底回光消滅了,他才立起來,一手挾著樂器,一手牽著女兒,從園里慢慢地走出來。”泛指物體反射出的亮光。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四:“眼前亂投書籍報(bào)章的散影,及小鏡的回光。”
(3).迷信指離軀遠(yuǎn)游之神魂返歸軀殼。《英烈傳》第四回:“長(zhǎng)老也出了天門,與伽藍(lán)拱手而別,便迴光到自己身上?!?/div>
《漢語大詞典》:精魄
(1).精神魂魄。 漢 徐干 中論·夭壽:“夫形體者人之精魄也,德義令聞?wù)呷酥畼s華也。”《三國志·魏志·管寧傳》:“受詔之日,精魄飛散,靡所投死?!?宋 蘇舜欽 《哭曼卿》詩:“唯君顏色不復(fù)見,精魄飄忽隨朝霞?!?清 朱仕琇 《與林穆庵書》:“更念大兄磊磊自將,年齒尚縮,而識(shí)量德守何裕也,志氣精魄何長(zhǎng)也。”
(2).精神氣魄。 明 宋濂 《見山樓記》:“ 濂 之學(xué)識(shí)繆悠,立言無精魄,難以傳遠(yuǎn)?!?明 宋濂 《元故奉訓(xùn)大夫江西等處儒學(xué)提舉楊君墓志銘》:“初君為童子時(shí),屬文輒有精魄?!?/div>
《漢語大詞典》:神爽
(1).謂神魂,心神。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歸心:“夫有子孫,自是天地閒一蒼生耳,何預(yù)身事,而乃愛護(hù),遺其基址,況於己之神爽,頓欲棄之哉!” 盧文弨 補(bǔ)注:“ 昭 七年《左氏傳》 子產(chǎn) 曰:‘用物精多,則魂魄強(qiáng),是以有精爽至於神明。’此神爽即精爽也。” 晉 無名氏 《晉成帝哀策文》:“天傾其儀,地覆其載。大業(yè)未究,神爽遷背?!?唐 薛用弱 集異記·徐佐卿:“﹝ 徐佐卿 ﹞一日忽自外至,神爽不怡,謂院中人曰:‘吾行山中,偶為飛矢所加,尋已無恙矣?!?明 李東陽 《〈北上錄〉序》:“神爽飛越,心胸開盪。”
(2).猶神俊。多形容猛禽、良馬等姿態(tài)雄健。 南朝 宋 劉義慶 《幽明錄》:“ 楚文王 少時(shí)好獵。有一人獻(xiàn)一鷹, 文王 見之,爪距神爽,殊絶常鷹?!?span id="lnkupbj" class="book">《北史·斛律光傳》:“ 光 字 明月 ,馬面彪身,神爽雄杰,少言笑,工騎射?!?明 郎瑛 七修類稿·辯證上·〈世說新語〉記事多謬:“ 侃 ( 陶侃 )意正欲誅 亮 ( 庾亮 ),以謝天下。 亮 猶豫不敢…… 溫 ( 溫嶠 )云:‘溪狗我所悉知,卿但見之?!蚨?陶 見 庾 貌豐姿神爽,遂改觀,歡宴終日?!?br />(3).精神爽快;心神開豁。 明 劉基 《雪鶴篇贈(zèng)詹同文》:“洗髓織女 黃姑磯 , 瑤臺(tái) 雪花大十圍,食之神爽肉不肥,乘風(fēng)振羽芳菲菲?!?span id="zkrj7up" class="book">《花月痕》第四二回:“﹝ 謖如 ﹞到得山下,連峯迭嶂,壁立千仞,獨(dú)立回望,令人神爽?!?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巍然高大的城墻,古舊壯麗的建筑,令人神爽?!?/div>
《國語辭典》:冥府  拼音:míng fǔ
陰間地府。指鬼魂所在的地方。也稱為「陰間」。
《漢語大詞典》:驚恍(驚恍)
指神魂不定,精神恍惚。北齊書·博陵王濟(jì)傳:“嘗從 文宣 巡幸,在路忽憶太后,遂逃歸。帝怒,臨以白刃,因此驚恍?!?span id="hd7egea" class="book">《北史》引此作“驚怳”。 明 孟稱舜 《嬌紅記·明妖》:“這荒臺(tái)榭風(fēng)清露涼,你孤影兒怎不害些兒驚恍?!?/div>
《國語辭典》:誒詒(誒詒)  拼音:xī yí
悶悶不樂的樣子?!肚f子。達(dá)生》:「公反。誒詒為病,數(shù)日不出。」
《國語辭典》:夢(mèng)斷魂勞(夢(mèng)斷魂勞)  拼音:mèng duàn hún láo
睡夢(mèng)中也想著,弄得神魂不寧?!豆卤驹麟s劇。南牢記。第一折》:「你這幾日為李大姐一絲兩氣,茶飯少進(jìn),行思坐想,夢(mèng)斷魂勞,豈不是癡心漢子。」也作「夢(mèng)斷魂消」。
《國語辭典》:夢(mèng)斷魂消(夢(mèng)斷魂消)  拼音:mèng duàn hún xiāo
睡夢(mèng)中也想著,弄得神魂不寧。明。高濂《玉簪記》第二七出:「滿目新紅驚樹杪,鶯啼處夢(mèng)斷魂消?!挂沧鳌笁?mèng)斷魂勞」。
《國語辭典》:神游太虛(神游太虛)  拼音:shén yóu tài xū
道教指人的神魂逝于虛空的境界。后來借用作形容一個(gè)人神思馳遠(yuǎn),不專注于目前的事。如:「看他那發(fā)呆的樣子,想必又神游太虛去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