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朱明  拼音:zhū míng
1.夏季?!稜栄?。釋天》:「春為青陽,夏為朱明,秋為白藏,冬為玄英。」《漢書。卷二二。禮樂志》:「朱明感長,敷與萬物,桐生茂豫,靡有所詘?!挂卜Q為「朱光」。
2.太陽。《楚辭。宋玉。招魂》:「朱明承夜兮,時不可以淹。」
3.明朝為朱氏所創(chuàng)建,故后世亦稱明朝為「朱明」。
《漢語大詞典》:祝誦(祝誦)
即祝融。 宋 羅泌 路史·前紀八·祝誦氏:“ 祝誦氏 ,一曰 祝龢 ,是為 祝融氏 ……以火施化,號 赤帝 ?!眳⒁姟?祝融 ”。
分類:祝融
《國語辭典》:祝融  拼音:zhù róng
1.火神。《呂氏春秋。孟夏紀。孟夏》:「其神祝融?!?jié)h。高誘。注:「祝融,顓頊氏后,老童之子,吳回也,為高辛氏火正,死為火官之神。」后用以指火或火災。如:「因祝融肆虐,這些人頓時無家可歸?!?br />2.南方之神或南海之神?!豆茏印N逍小罚骸傅蒙蔟埗q于東方,得祝融而辯于南方?!固?。韓愈 南海神廟碑:「考于傳記,而南海神次最貴,在北東西三神河伯之上,號為祝融?!?/div>
《漢語大詞典》:回祝
回祿 祝融 的并稱。兩者均為傳說中的火神名,后因以代稱火災。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 咸豐 庚申,西事孔棘, 津門 被兵,靈囿曲臺付之回祝。”參見“ 回祿 ”、“ 祝融 ”。
分類:祝融火神
《國語辭典》:祝融  拼音:zhù róng
1.火神?!秴问洗呵铩C舷募o。孟夏》:「其神祝融?!?jié)h。高誘。注:「祝融,顓頊氏后,老童之子,吳回也,為高辛氏火正,死為火官之神。」后用以指火或火災。如:「因祝融肆虐,這些人頓時無家可歸?!?br />2.南方之神或南海之神?!豆茏?。五行》:「得奢龍而辯于東方,得祝融而辯于南方?!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1679' target='_blank'>韓愈 南海神廟碑:「考于傳記,而南海神次最貴,在北東西三神河伯之上,號為祝融?!?/div>
《國語辭典》:融風(融風)  拼音:róng fēng
東北風。《說文解字。風部》「風」字。清。段玉裁。注:「東北曰融風。」《后漢書。卷六○。蔡邕傳》:「日南至則黃鐘應,融風動而魚上冰?!挂卜Q為「條風」。
《國語辭典》:八風(八風)  拼音:bā fēng
1.八方所吹的風?!秴问洗呵?。有始覽。有始》:「何謂八風?東北曰:『炎風』,東方曰:『滔風』,東南曰:『熏風』,南方曰:『巨風』,西南曰:『凄風』,西方曰:『飂風』,西北曰『厲風』,北風曰:『寒風』。」
2.比喻天下民心。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樂府》:「敷訓胄子,必歌九德,故能情感七始,化動八風?!?br />3.佛教用語。指世間能煽動人心的八件事,即利、衰、毀、譽、稱、譏、苦、樂?!赌υX止觀。卷五上》:「止是壁定,八風惡覺所不能入?!?/div>
《漢語大詞典》:五神
(1).五臟之靈氣。《老子》“谷神不死” 漢 河上公 注:“神,謂五藏之神也。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腎藏精,脾藏志。五藏盡傷,則五神去矣?!?br />(2).指五臟。 宋 范仲淹 《謝賜鳳茶表》:“濯五神之精爽,祛百疾之冥煩?!?br />(3).指五帝。《漢書·禮樂志》:“五神相,包四鄰,土地廣,揚浮云?!?顏師古 注引 如淳 曰:“五帝為 太一 相也?!眳⒁姟?五帝 ”。
(4).五德。 唐 柳宗元 《沛國漢原廟銘序》:“五神環(huán)運,炎德復起。” 孫汝聽 注:“五神,五德也。”參見“ 五德 ”。
(5).五方之神,指 勾芒 、 祝融 、 后土 、 蓐收 、 玄冥 ,亦稱五行之神。《淮南子·要略訓》:“順時運之應,法五神之常?!?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南齊書·禮志上》:“ 勾芒 等五神,既是五帝之佐,依 鄭玄 説,宜配食于庭。” 南朝 梁簡文帝 《吳興楚王神廟碑》:“昔者 武王 詢於 太公 ,五神之禮正?!?/div>
《國語辭典》:五帝  拼音:wǔ dì
1.中國上古傳說中的五位圣王。因出自傳說,故說法不盡相同,較主要者為:(1)黃帝、顓頊、帝嚳、堯、舜?!妒酚?。卷一。五帝本紀》南朝宋。裴骃。集解:「太史公依世本、大戴禮,以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為五帝?!?2)少昊、顓頊、帝嚳、堯、舜。
2.東西南北中五方位的天神。指太昊、炎帝、少昊、顓頊、黃帝?!吨芏Y。春官。小宗伯》:「兆五帝于四郊?!?jié)h。鄭玄。注:「五帝:蒼曰靈威仰,太昊食焉,赤曰赤熛怒,炎帝食焉,黃曰含樞紐,黃帝食焉,白曰白招拒,少昊食焉,黑曰汁光紀,顓頊食焉。」《楚辭。屈原。九章。惜誦》:「令五帝以析中兮,戒六神與向服?!?jié)h。王逸。注:「五帝謂五方神也,東方為太白皞,南方為炎帝,西方為少昊,北方為顓頊,中央為黃帝。」
《國語辭典》:五德  拼音:wǔ dé
1.古時陰陽家把金、木、水、火、土五行看成五德。以五行生剋為帝王嬗代之應,其說尤盛于秦漢間?!妒酚?。卷九六。張丞相列傳》:「推五德之運,以為漢當水德之時,尚黑如故?!?jié)h。班固典引〉:「肇命民主,五德初始?!?br />2.玉有五德。即仁、智、義、禮、信五德。《禮記。聘義》:「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劌,義也;垂之如墜,禮也;孚尹旁達,信也?!?br />3.雞有五德。即文、武、勇、仁、信五德?!俄n詩外傳》卷二:「君獨不見,夫雞乎,首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敵在前敢斗者,勇也;得食相告,仁也;守夜不失時,信也。雞有此五德,君猶日瀹而食之者,何也?」
《漢語大詞典》:四神
(1).指蒼龍、白虎、朱雀、玄武四星之精。 前蜀 杜光庭 《道門為皇帝醮太一并點金箓燈詞》:“昨者以四神行運,在咸池之宮?!?明 田藝蘅 留青日札·四神四靈四祥:“天有蒼龍、白虎、朱雀、玄武四星之精,降而在地則為龍、虎、鳥、龜四獸之象,兵家為之四神?!?br />(2).指南海 祝融 、北海 玄冥 、東海 勾芒 、西海 蓐收 四神。 唐 駱賓王 《為齊州父老請陪封禪表》:“故得 河 浮五老,啟赤文於帝期;海薦四神,奉丹書于王會。” 陳熙晉 注引 師尚父 曰:“南海神名 祝融 ,北海神名 玄冥 ,東海神名 勾芒 ,西海神名 蓐收 ?!?/div>
《漢語大詞典》:八姓
(1). 祝融 之后的八姓,即 己 、 董 、 彭 、 禿 、 妘 、 曹 、 斟 、 羋 。國語·鄭語:“ 祝融 亦能昭顯天地之光明,以生柔嘉材者也。其后八姓,於 周 未有侯伯。” 韋昭 注:“八姓, 祝融 之后八姓, 己 、 董 、 彭 、 禿 、 妘 、 曹 、 斟 、 羋 也。”
(2). 晉 八姓,即 欒 、 郤 、 胥 、 原 、 狐 、 續(xù) 、 慶 、 伯 。左傳·昭公三年:“ 欒 、 郤 、 胥 、 原 、 狐 、 續(xù) 、 慶 、 伯 ,降在皂隸?!?杜預 注:“八姓, 晉 舊臣之族也。”
(3). 北魏 八姓,即 穆 、 陸 、 賀 、 劉 、 樓 、 干 、 嵇 、 尉 。 宋 王應麟 小學紺珠·氏族:“八姓( 后魏 ): 穆 、 陸 、 賀 、 劉 、 樓 、 干 、 嵇 、 尉 ?!?br />(4). 五代 八姓,即 梁 ( 朱 氏)、 唐 ( 莊宗 李 氏; 明帝 出身 沙陀 平民,姓氏不明; 廢帝 王 氏)、 晉 ( 石 氏)、 漢 ( 劉 氏)、 周 ( 太祖 郭 氏, 世宗 柴 氏)的八姓。 宋 歐陽修 《王彥章畫像記》:“ 五代 終始,纔五十年,而更十有三君,五易國而八姓。”
分類:祝融八姓
《漢語大詞典》:吳回
傳說中的人名。即 祝融 。一說 祝融 之弟, 帝嚳 之火正,相傳死后為火神。山海經(jīng)·大荒西經(jīng):“有人名 吳回 ,奇左,是無右臂?!?郭璞 注:“ 吳回 , 祝融 弟,亦為火正也?!?span id="12bldni" class="book">《呂氏春秋·孟夏》“其帝 炎帝 ,其神 祝融 ” 漢 高誘 注:“ 祝融 , 顓頊氏 后, 老童 之子 吳回 也,為 高辛氏 火正,死為火官之神?!?宋 陳師道 《贈二蘇公》詩:“前驅(qū) 吳回 后炎星,絳旂丹轂朱冠裳?!?章炳麟 《訄書·尊史》:“ 老童 之子,實曰 吳回 ,斯 祝融 矣?!眳㈤?span id="xzcdtzu" class="book">《史記·楚世家》。
分類:祝融
《漢語大詞典》:廣利王(廣利王)
南海 海神 祝融 的封號。舊唐書·儀禮志四:“﹝ 天寶 ﹞十載正月,四海并封王。遣……太子中允 李隨 祭 東海 廣德王 ,義王府長史 張九章 祭 南海 廣利王 ,太子中允 柳奕 祭 西海 廣潤王 ,太子洗馬 李齊榮 祭 北海 廣澤王 。” 唐 韓愈 《南海神廟碑》:“由是冊尊 南海 神為 廣利王 ,祝號祭式與次俱昇?!?/div>
《漢語大詞典》:祝融氏
即火神 祝融 。借指火。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jīng)籍會通一:“其家慮恐兵遁圖讖干犯禁條,悉付 祝融氏 ,及收拾燼餘,存者又無幾矣?!眳⒁姟?祝融 ”。
分類:火神祝融
《國語辭典》:祝融  拼音:zhù róng
1.火神?!秴问洗呵铩C舷募o。孟夏》:「其神祝融?!?jié)h。高誘。注:「祝融,顓頊氏后,老童之子,吳回也,為高辛氏火正,死為火官之神。」后用以指火或火災。如:「因祝融肆虐,這些人頓時無家可歸。」
2.南方之神或南海之神?!豆茏?。五行》:「得奢龍而辯于東方,得祝融而辯于南方?!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1679' target='_blank'>韓愈 南海神廟碑:「考于傳記,而南海神次最貴,在北東西三神河伯之上,號為祝融。」
《漢語大詞典》:屬續(xù)(屬續(xù))
(1).繼承。 漢 班固 《白虎通·號》:“謂之 祝融 何?祝者屬也,融者續(xù)也,言能屬續(xù) 三皇 之道而行之,故謂 祝融 也?!?br />(2).指 祝融 所作之樂。周禮·春官·大司樂“以樂舞教國子” 唐 賈公彥 疏:“案《孝經(jīng)緯》云:‘…… 祝融 之樂曰《屬續(xù)》?!?span id="ozqouma" class="book">《史記·樂書》 唐 司馬貞 述贊:“樂之所興,在乎防欲。陶心暢志,舞手蹈足。 舜 曰《簫韶》, 融 稱《屬續(xù)》?!?/div>
分類:繼承祝融
《漢語大詞典》:祝和(祝龢)
即 祝融 。 宋 羅泌 路史·前紀八·祝誦氏:“ 祝誦氏 ,一曰 祝龢 ,是為 祝融氏 ?!眳⒁姟?祝融 ”。
分類:祝融
《國語辭典》:祝融  拼音:zhù róng
1.火神?!秴问洗呵铩C舷募o。孟夏》:「其神祝融?!?jié)h。高誘。注:「祝融,顓頊氏后,老童之子,吳回也,為高辛氏火正,死為火官之神?!购笥靡灾富鸹蚧馂?。如:「因祝融肆虐,這些人頓時無家可歸?!?br />2.南方之神或南海之神。《管子。五行》:「得奢龍而辯于東方,得祝融而辯于南方。」唐。韓愈 南海神廟碑:「考于傳記,而南海神次最貴,在北東西三神河伯之上,號為祝融。」
《國語辭典》:仆程(僕程)  拼音:pú chéng
古代神話傳說中幫助祝融治理南方的人。漢。袁康《越絕書。卷四。越絕計倪內(nèi)經(jīng)五》:「使融治南方,仆程佐之,使主火?!?/div>
《漢語大詞典》:?;?/div>
祝融 、 回祿 的并稱。皆為火神。亦作為火災的代稱。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九:“天殆怒其妖邪,使海市蜃樓盡付于 祝 回 之一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