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74詞典 3分類詞匯 71
《漢語大詞典》:親禮(親禮)
(1).親戚宴飲之禮。國語·周語中:“親戚宴饗,則有餚烝……余一人敢設飫禘焉,忠非親禮,而干舊職,以亂前好?” 韋昭 注:“忠,厚也。親禮,親戚宴饗之禮。”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誠節(jié):“皋在京親禮會畢,歸本道?!?br />(2).親信禮遇。晉書·和嶠傳:“ 吳 平,以參謀議功…… 嶠 轉(zhuǎn)侍中,愈被親禮。”北史·賀拔允傳:“ 允 素知 神武 非常人,早自結(jié)託, 神武 以其北土之望,尤親禮之。”
《漢語大詞典》:車魚(車魚)
(1). 戰(zhàn)國 時 孟嘗君 門客 馮諼 受到禮遇,食有魚,出有車。見戰(zhàn)國策·齊策四。后因以“車魚”謂受人器重。 南唐 李中 《哭故主人陳太師》詩:“車魚鄭重知難報,吐握周旋不可論。” 宋 邵伯溫 《聞見前錄》卷六:“恩私何啻於車魚,報效不如於犬馬。” 宋 蕭參 《希通錄·田文無恥》:“時有一 子思 ,不在三千之數(shù),且 田文 志趣如此而顧以此責之過矣。就使其能以禮招聘,而 子思 必唾去不暇,詎肯以車魚之故哉?!?br />(2). 宋 時 汴梁 人稱從遠水而來的魚。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魚行:“冬月即 黃河 諸遠處客魚來,謂之‘車魚’,每斤不上一百文。”
《國語辭典》:座上客  拼音:zuò shàng kè
受主人禮遇的客人。唐。韓愈 醉贈張秘書詩:「今日到君家,呼酒持勸君。為此座上客,及余各能文?!埂读凝S志異。卷三。單道士》:「韓公子,邑世家。有單道士,工作劇,公子愛其術(shù),以為座上客?!挂沧鳌缸峡汀埂?/div>
分類:禮遇客人
《漢語大詞典》:善遇
善加禮遇,優(yōu)遇。史記·孟嘗君列傳:“ 孟嘗君 客無所擇,皆善遇之?!?span id="e0vxzbs" class="book">《史記·酷吏列傳》:“都素聞其聲,於是善遇,與結(jié)驩?!?span id="5ivcvhy" class="book">《資治通鑒·漢高帝元年》:“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不如因善遇之。”
《漢語大詞典》:禮食(禮食)
古代國君賜臣下進食的一種禮遇。國語·晉語七:“反役,與之禮食?!?韋昭 注:“禮食,公食大夫之禮?!?span id="hbckcol" class="book">《儀禮·士相見禮》“若君賜之食,則君祭先飯,徧嘗膳,飲而俟,君命之食,然后食” 漢 鄭玄 注:“臣先飯,示為君嘗食也。此謂君與之禮食?!?賈公彥 疏:“君與臣小小禮食,法仍非正禮食。正禮食則公食大夫是也?!?/div>
《漢語大詞典》:壇席(壇席)
(1).筑壇設座席。表示禮遇隆重。后漢書·方術(shù)傳上·樊英:“天子乃為 英 設壇席,令公車令導,尚書奉引,賜幾杖,待以師傅之禮,延問得失?!?br />(2).代指會場座席。 陳毅 《滿江紅·送周總理赴日內(nèi)瓦》詞:“ 板門店 ,談未歇; 日內(nèi)瓦 ,話重説。換唇槍舌劍,議傾壇席?!?/div>
《國語辭典》:虛禮(虛禮)  拼音:xū lǐ
表面應酬的禮數(shù)?!都t樓夢》第七一回:「就是珍哥媳婦也不是外人,也不用這些虛禮?!?/div>
《國語辭典》:坐上客  拼音:zuò shàng kè
座席上的客人。比喻受人禮遇的貴賓?!逗鬂h書。卷七○??兹趥鳌罚骸讣巴碎e職,賓客日盈其門。常嘆曰:『坐上客恒滿,尊中酒不空,吾無憂矣?!弧埂度龂萘x》第一九回:「公為坐上客,布為階下囚,何不發(fā)一言而相寬乎?」也作「座上客」。
《漢語大詞典》:賞遇(賞遇)
賞識和禮遇。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勉學:“吾甚憐愛,倍加開奬,后被賞遇,賜名 敬宣 ,位至侍中開府?!?span id="b0y0dzg" class="book">《北史·朱瑞傳》:“ 瑞 雖為 尒朱榮 所委,而善處朝廷間。帝亦賞遇之。”宋史·王昭遠傳:“ 太宗 嘗草書紈扇,作古詩賜諸將,意多比諷,其賜 昭遠 ,尤加賞遇?!?/div>
《漢語大詞典》:降接
謂降色下座相接,以示禮遇。 宋 彭乘 墨客揮犀卷八:“舉子曳襴拜於庭下, 懷德 據(jù)坐受之。人謂 懷德 武人,不知事體。密謂之曰:‘舉人無沒階之禮,只少降接也?!?懷德 應之曰:‘我得打乳姥關(guān)節(jié),秀才只消如此待之?!?/div>
《漢語大詞典》:家拜
政府派人去某人家中授予官職,以示禮遇。后漢書·徐稺傳:“時 陳蕃 為太守,以禮請署功曹, 稺 不免之,既謁而退。 蕃 在郡不接賓客,唯 稺 來特設一榻,去則縣之。后舉有道,家拜 太原 太守,皆不就。” 李賢 注:“家拜,就家而拜之也?!?/div>
《漢語大詞典》:禮賜(禮賜)
禮遇和賞賜。周禮·秋官·司儀:“明日客拜禮賜,遂行,如入之積。”三國志·魏志·曹休傳:“賊將偽降, 休 深入,戰(zhàn)不利…… 休 上書謝罪,帝遣屯騎校尉 楊暨 慰喻,禮賜益隆?!?span id="hkxomdl" class="book">《隋書·田仁恭傳》:“﹝ 高祖 ﹞嘗幸其第,宴飲極歡,禮賜殊厚?!?/div>
分類:禮遇賞賜
《漢語大詞典》:壇位(壇位)
(1).猶壇席。除地為壇,上設席位,以示禮遇。《孔子家語·相魯》:“ 定公 從之,至會所為壇位土階三等,以遇禮相見?!?br />(2).法壇。 宋 洪邁 《夷堅丁志·陳媳婦》:“乃就其家設壇位,步罡作法,舉火四十九炬焚之,怪遂絶?!?/div>
《漢語大詞典》:封墳(封墳)
謂增修墳墓,以表示對逝者的尊崇和禮遇。 北周 庾信 《周使持節(jié)大將軍廣化郡開國公丘乃崇敦傳》:“ 魏 受其終, 周 新其命,式墓封墳,追旌盛德。” 倪璠 注:“《史記》:‘命 閎夭 封 比干 之墓’,注云:‘封,謂益其土。’”參見“ 封墓軾閭 ”。
《漢語大詞典》:封墓軾閭(封墓軾閭)
增修墳墓,旌表里門,表示對賢者的禮遇和尊崇。書·武成:“﹝ 武王 入 殷 ﹞釋 箕子 囚,封 比干 墓,式 商容 閭?!?孔穎達 疏:“ 紂 囚其人而放釋之, 紂 殺其身而增封其墓, 紂 退其人而式其門閭,皆是 武王 反 紂 政也。”按,《史記·周本紀》作“表 商容 之閭”。《后漢書·周舉傳》:“昔在前世,求賢如渴,封墓軾閭,以光賢哲。”
《漢語大詞典》:致胙
(1).古時天子祭祀后,將祭肉賞賜諸侯,以示禮遇。國語·齊語:“ 葵丘 之會,天子使 宰孔 致胙於 桓公 ,曰:‘余一人之命,有事於 文 武 ,使 孔 致胙?!?韋昭 注:“胙,祭肉也。”史記·商君列傳:“居五年, 秦 人富強,天子致胙於 孝公 ?!?span id="v5k9fhk" class="book">《三國志·魏志·文帝紀》:“奉 漢帝 為 山陽公 ……上書不稱臣,京都有事於太廟,致胙?!?br />(2).臣子祭祀后,將祭肉奉獻給國君,表示為君王和國家添福。國語·魯語上“嘗、禘、蒸、享之所致君胙者有數(shù)矣” 韋昭 注引 賈 唐 二君曰:“臣祭,致肉於君,謂之致胙?!?span id="wpry4ow" class="book">《周禮·天官·膳夫》“凡祭祀之致福者” 鄭玄 注“致福,謂諸臣祭祀進其餘肉,歸胙于王” 唐 賈公彥 疏:“今彼雖據(jù)諸侯禮,王之臣致胙亦然。故云‘歸胙於王’也?!眳⒁姟?致福 ”。
《漢語大詞典》:致福
(1).古代臣子祭祀后,將祭肉奉獻給國君,表示為君王和國家添福。周禮·天官·膳夫:“凡祭祀之致福者,受而膳之?!?鄭玄 注:“致福,謂諸臣祭祀,進其餘肉,歸胙于王?!?span id="d6ulya5" class="book">《周禮·春官·都宗人》:“掌都祭祀之禮。凡都祭祀致福于國,正都禮與其服。”《穀梁傳·僖公十年》:“世子祠。已祠,致福於君?!?鍾文烝 補注:“福,胙肉?!?br />(2).代人主持祭祀,將祭馀之肉奉獻給主人,也稱致福。禮記·少儀:“為人祭曰致福。” 陳澔 集說:“為人祭,攝主也,其歸胙將命之辭言致福,謂致其祭祀之福也。”
(3).得福;求福。易·震:“象曰‘震來虩虩’,恐致福也。” 高亨 注:“言面臨鉅雷,畏恐則得福也?!?span id="05l0qxo" class="book">《史記·秦始皇本紀》:“誅亂除害,興利致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