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儀范(儀範)  拼音:yí fàn
1.禮法、規(guī)矩?!赌鲜贰>矶?。袁湛傳》:「憫孫峻于儀范,廢帝裸之迫使走,憫孫雅步如常?!埂端鍟?。卷七五。儒林傳。馬光傳》:「然皆鄙野,無儀范,朝廷不之貴也?!?br />2.風采、風范。北周。庾信〈周上柱國齊王憲神道碑〉:「儀范清冷,風神軒舉?!?/div>
《漢語大詞典》:令則(令則)
指美好而合于禮法規(guī)范的品德。 唐 劉禹錫 《代慰義陽公主薨表》:“伏以公主妍姿令則,冠絶天人。稟教皇宮,已挺柔嘉之德;降嬪卿族,益彰貞粹之儀?!?/div>
《漢語大詞典》:隆禮(隆禮)
(1).尊崇禮法。禮記·經(jīng)解:“是故隆禮,由禮,謂之有方之士;不隆禮,不由禮,謂之無方之民?!?鄭玄 注:“隆禮,謂盛行禮也?!?孔穎達 疏:“隆,盛也……若君子能隆盛行禮,則可謂有道之士也;反此,則為無知之民?!?span id="fyfcpxf" class="book">《荀子·議兵》:“隆禮貴義者其國治,簡禮賤義者其國亂?!?章炳麟 《檢論·訂孔下》:“ 荀卿 以積偽俟化治身,以隆禮縣羣眾。”
(2).以隆重的禮節(jié)相待。《英烈傳》第四一回:“那 元順帝 便敕他鎮(zhèn)守 汀州 ,十分隆禮他?!?清 吳敏樹 《唐子方方伯夢硯齋銘》:“ 唐公 雅善余詩,是以見客甚隆禮焉?!?/div>
《漢語大詞典》:正禮(正禮)
正規(guī)的禮法;正常的禮節(jié)。 漢 韋玄成 《毀廟議》:“父為昭,子為穆,孫復為昭,古之正禮也。” 宋 梅堯臣 《湖州寒食陪太守南園宴》詩:“公雖不責以正禮,我意未容誠斗筲?!?span id="qdqia2w" class="book">《紅樓夢》第五五回:“按正禮天理良心上論,咱們有他這一個人幫著,咱們也省些心,與太太的事也有益。”兒女英雄傳第二八回:“便覺得時尚風氣不古。這先配而后祖,斷不是個正禮?!?/div>
《國語辭典》:法語(法語)  拼音:fǎ yǔ
1.可作為法則的言語?!墩撜Z。子罕》:「法語之言,能無從乎。」
2.宗教的教言?!抖U關策進》:「諸祖法語,今不取向上玄談,唯取做工夫吃緊處?!?br />3.法蘭西民族的語言。國際通用語言之一。屬印歐語系羅馬語族。分布在法國、比利時、瑞士等地。使用人數(shù)在六千萬以上,文字采用拉丁字母。舊音ㄈㄚˋ ㄩˇ fà yǔ。
《漢語大詞典》:禮律(禮律)
謂禮法與刑律。 漢 潘勖 《冊魏公九錫文》:“以君經(jīng)緯禮律,為民規(guī)儀?!?晉 葛洪 抱樸子·仁明:“制禮律以肅風教?!?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南史·梁紀上·武帝》:“以公禮律兼修,刑德備舉。哀矜折獄,罔不用情。” 宋 蘇轍 《代張公安道乞致仕表》:“敢緣禮律之舊,力丐筋骸之餘?!?span id="eqeq1ca" class="book">《清史稿·禮志一》:“若《皇朝三通》、《大清會典》,其經(jīng)緯禮律,尤見本原?!?/div>
分類:禮法刑律
《漢語大詞典》:修謹(修謹)
謂行事或處世謹慎,恪守禮法。南史·袁泌傳:“ 泌 字 文洋 ,清正有干局,容體魁岸,志行修謹?!?span id="atb12sk" class="book">《明史·陸培傳》:“ 培 少負俊才,有文名,行誼修謹,客 華亭 ,嘗卻奔女於室云?!眳⒁姟?脩謹 ”。
《漢語大詞典》:脩謹(脩謹)
謂行事或處世謹慎,恪守禮法。漢書·酷吏傳·周陽由:“ 武帝 即位,吏治尚脩謹,然 由 居二千石中最為暴酷驕恣?!?span id="6gifspc" class="book">《陳書·袁泌傳》:“﹝ 袁泌 ﹞清正有干局,容體魁岸,志行脩謹?!?元 劉祁 歸潛志卷六:“﹝ 完顏速蘭 ﹞蒞官脩謹?shù)妹!?明 歸有光 《請勑命事略》:“先妻少喪父,妻母教之甚脩謹?!?/div>
《漢語大詞典》:法正
(1).法政;法制。荀子·性惡:“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罰以禁之?!?楊柳橋 詁:“法正,猶法政也?!?span id="ckck6hu" class="book">《荀子·性惡》:“凡 禹 之所以為 禹 者,以其為仁義法正也。”
(2).禮法規(guī)矩。《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 高柴 ﹞為人篤孝而有法正?!?/div>
《國語辭典》:踰垣  拼音:yú yuán
1.跳越短墻。指逃跑?!睹献?。滕文公下》:「段干木踰垣而辟之,泄柳閉門而不納?!?br />2.比喻不合禮法,踰越禮義。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奏啟》:「若能辟禮門以懸規(guī),標義路以植矩,然后踰垣者折肱,捷徑者滅趾,何必躁言丑句,詬病為切哉!」
《國語辭典》:越禮(越禮)  拼音:yuè lǐ
超越禮法?!稌x書。卷三五。裴秀傳》:「昔穆叔不拜越禮之饗,臣亦不敢聞殊常之詔?!埂都t樓夢》第六回:「襲人素知賈母已將自己與了寶玉的,今便如此,亦不為越禮?!?/div>
《國語辭典》:玉步  拼音:yù bù
1.古代禮制以佩玉節(jié)制步伐,玉的品類及步伐的快慢因君臣尊卑而有不同。見《左傳。定公五年》。后世因用玉步為君位的代稱。
2.形容美人走路的樣子。南朝梁。簡文帝 詠人棄妾詩:「昔時嬌玉步,含羞花燭邊?!?br />3.稱人的行止。
《國語辭典》:肅靜(肅靜)  拼音:sù jìng
1.嚴肅寂靜。如:「當國家元首進入禮堂時,頓時全場肅靜?!?br />2.平定。如:「肅靜叛亂」。
《漢語大詞典》:無檢(無檢)
(1).沒有法度標準。 晉 葛洪 抱樸子·審舉:“王制政令,誠宜齊一。夫衡量小器,猶不可使往往而有異,況人士之格,而可參差而無檢乎?” 唐 韓愈 《論變鹽法事宜狀》:“百姓將車載鹽,所由先皆無檢?!?br />(2).不檢點。謂行為不拘禮法,沒有約束。 晉 葛洪 抱樸子·疾謬:“余愿世人改其無檢之行,除其驕吝之失。”晉書·高光傳:“子 韜 ,字 子遠 ,放佚無檢?!?span id="kiuregu" class="book">《新唐書·李安遠傳》:“ 安遠 少無檢,與博徒游,至破產(chǎn)。”太平廣記卷三○一引 唐 戴孚 《廣異記·山陰人》:“ 許 素輕薄無檢,又為物色夸眩,意甚悅之?!?/div>
《漢語大詞典》:循禮(循禮)
遵守禮法。戰(zhàn)國策·趙策二:“然則反古未可非,而循禮未足多也?!?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書》:“約之以禮矣,不循禮,則待之以流殺之法。”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四:“稍不循禮,即遭呵禁?!?/div>
《國語辭典》:風流事(風流事)  拼音:fēng liú shì
不守禮法的事情?!洞筇迫厝〗?jīng)詩話中》:「便只住此中,為我作個國主,也甚好一段風流事?!埂?a target='_blank'>紅樓夢》第六三回:「誰家沒有風流事,別討我說出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