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31,分23頁顯示  上一頁  12  13  14  15  16  18  19  20  21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植禮
大行人
相飯
義臺
表蕝
傍絕
伴娘
沈祠
遣幣
禮檢
拜既
拜洗
順止
足禮
揖游
《漢語大詞典》:植禮(植禮)
建立禮儀制度。 唐 柳識 《新修四皓廟記》:“圣人作則,必建皇極,敘彝倫,植禮為務(wù),坦順為路。”
《國語辭典》:大行人  拼音:dà xíng rén
職官名。職掌賓客的禮儀,以接待遠(yuǎn)方賓客為主?!吨芏Y。秋官。大行人》:「大行人掌大賓之禮及大客之儀,以親諸侯?!?/div>
《漢語大詞典》:相飯(相飯)
古時喪禮儀節(jié)之一。納含斂之物于死者口中。天子以珠,諸侯以玉,大夫以璧,士以貝,庶人以飯。周禮·春官·大祝:“大喪,始崩,以肆鬯,渳尸,相飯,贊斂,徹奠?!?賈公彥 疏:“浴訖即飯含,故言相飯也。”參見“ 飯含 ”。
《漢語大詞典》:飯含(飯含)
亦作“ 飯唅 ”。 古喪禮。以珠、玉、貝、米等物納于死者之口。荀子·禮論:“始卒,沐浴鬠體飯唅,象生執(zhí)也。”戰(zhàn)國策·趙策三:“生則不得事養(yǎng),死則不得飯含?!?span id="15hzmux" class="book">《后漢書·禮儀志下》:“飯唅珠玉如禮。” 劉昭 注引《禮稽命徵》:“天子飯以珠,唅以玉;諸侯飯以珠,唅以璧;卿大夫、士飯以珠,唅以貝?!?宋 蘇軾 《游桓山記》:“余將弔其藏,而其骨毛爪齒既已化為飛塵,蕩為冷風(fēng)矣,而況于槨乎?況于從死之臣妾,飯含之貝玉乎?”周禮·春官·典瑞“共飯玉” 清 孫詒讓 正義:“飯含所用,古説多異?!币徽f飯與含為二事。飯所用有差;而含者,自天子至大夫皆用玉。參閱 清 孫詒讓 周禮正義·春官·典瑞
分類:喪禮死者
《漢語大詞典》:義臺(義臺)
古代行禮儀之臺。莊子·馬蹄:“雖有義臺路寢,無所用之?!?俞樾 諸子平議·莊子二:“《周官·肆師職》 鄭 注曰:古者書儀但為義。是義即古儀字也。儀臺猶言容臺……蓋是行禮儀之臺,故曰儀臺也?!?/div>
分類:行禮禮儀
《漢語大詞典》:表蕝
古代祭祀或演習(xí)朝會禮儀時,用以表位之茅蕝。 南朝 宋 顏延之 《饗神歌》:“建表蕝,設(shè)郊宮?!?/div>
《漢語大詞典》:傍絕(傍絶)
謂直系親屬之間的禮儀不用于旁支親屬。梁書·昭明太子傳:“三年十一月, 始興王 憺 薨。舊事,以東宮禮絶傍親,書翰并依常儀……尋傍絶之義,義在去服,服雖可奪,情豈無悲,鐃歌輟奏,良亦為此。”
《國語辭典》:伴娘  拼音:bàn niáng
1.從前女子出嫁,以熟悉禮節(jié)的婦女隨伴,稱為「伴娘」。
2.今指陪伴新娘行婚禮的女子。也稱為「女儐相」。
《漢語大詞典》:沈祠
古時祭水神之禮儀。因祭時須沉牲畜、珪璧等,故名。史記·孝武本紀(jì):“﹝天子﹞還至 瓠子 ,自臨塞決 河 ,留二日,沉祠而去?!?span id="gog1cfx" class="book">《后漢書·祭祀志上》“三月,上幸 魯 ” 李賢 注引《漢祀令》:“天子行有所之,出 河 ,沉用白馬、珪璧各一,衣以繒緹五尺。祠用脯二束,酒六升,鹽一升。涉 渭 、 灞 、 涇 、 雒 佗名水如此者,沉珪璧各一。律:在所給祠具,及行,沉祠佗川水?!?span id="w1obtbt" class="book">《宋史·禮志五》:“ 太平興國 八年, 河 決 滑州 ,遣樞密直學(xué)士 張齊賢 詣 白馬津 ,以一太牢沉祠加璧。自是,凡 河 決溢、修塞皆致祭?!?/div>
《漢語大詞典》:遣幣(遣幣)
古代婚嫁禮儀之一。求婚時男方向女方贈送幣帛等禮物。 明 徐渭 《謝督府胡公啟》:“明公寵以書記,念及室家,為之遣幣而通媒,遂使得婦而養(yǎng)母?!?/div>
《漢語大詞典》:禮檢(禮檢)
指合乎禮儀的品行。新唐書·逆臣傳下·喬琳:“﹝ 喬琳 ﹞性誕蕩無禮檢。”
分類:禮儀品行
《漢語大詞典》:拜既
古代的一種禮儀。設(shè)宴待賓時,賓客飲酒既盡答謝主人的禮節(jié)。禮記·鄉(xiāng)飲酒義:“拜至、拜洗、拜受、拜送、拜既,所以致敬也?!?孔穎達(dá) 疏:“拜既者,既,盡也,賓飲酒既盡而拜也?!?/div>
《漢語大詞典》:拜洗
古代的一種禮儀。謂主人為賓客洗爵時,賓客于西階上北面而拜,表示感謝。禮記·鄉(xiāng)飲酒義:“拜至、拜洗、拜受、拜送、拜既、所以致敬也?!?孔穎達(dá) 疏:“拜洗者,謂主人拜至訖,洗爵而升,賓於西階上北面而拜,拜主人洗也。”
《漢語大詞典》:順止(順止)
順從禮法、禮儀。文選·張衡〈思玄賦〉:“竦余身而順止兮,遵繩墨而不跌。”舊注:“止,禮也?!?/div>
《漢語大詞典》:足禮(足禮)
看重禮儀。荀子·禮論:“然而不法禮,不足禮,謂之無方之民;法禮,足禮,謂之有方之士?!?王先謙 集解引 王念孫 曰:“足禮謂重禮也;不足禮,謂輕禮也?!?/div>
《漢語大詞典》:揖游(揖遊)
古代行禮時依禮儀進(jìn)退俯仰。禮記·內(nèi)則:“在父母舅姑之所,有命之,應(yīng)唯,敬對,進(jìn)退周旋慎齊,升降出入揖游?!?郝懿行 箋引 陳選 曰:“揖,謂進(jìn)而前,其身略俯如揖也;游,揚(yáng)也,謂退而后,其身微仰而揚(yáng)也。” 清 劉大櫆 《鄉(xiāng)飲賓方君墓志銘》:“為童子時,應(yīng)對長者,言詞多明辯,揖游皆中程度?!?/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