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31,分23頁顯示  上一頁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五推
鄉(xiāng)禮
儀體
宗儀
盤還
禮射
禮禁
末失
禘禮
豆俎
兇儀
資禮
樂儀
等籍
五儀
《漢語大詞典》:五推
謂扶耒耜往還五度。古代的一種耕種籍田的禮儀。禮記·月令:“﹝孟春之月﹞乃擇元辰,天子親載耒耜,措之于參保介御之間,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躬耕帝籍。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諸侯九推?!?宋 王禹偁 《求致仕第一表》:“老臣位忝諸侯,合預五推之禮。”參見“ 三推 ”。
《國語辭典》:三推  拼音:sān tuī
古代天子于每年三月,親扶耒耜于田里來返三次,以勸農(nóng)功之禮。《禮記。月令》:「天子親載耒耜,……躬耕帝藉。天子三推,公五推,卿諸侯九推。」《文選。張衡。東京賦》:「躬三推于天田,修帝籍之千畝?!?/div>
《漢語大詞典》:鄉(xiāng)禮(鄉(xiāng)禮)
鄉(xiāng)間的禮儀、禮節(jié)。禮記·王制“耆老皆朝于庠,元日習射上功,習鄉(xiāng)上齒,大司徒帥國之俊士與執(zhí)事焉” 漢 鄭玄 注:“鄉(xiāng)禮,春秋射國,蠟而飲酒養(yǎng)老。” 清 丘逢甲 《游東津》詩:“春酒既已佳,鄉(xiāng)禮亦不繁?!?清 譚嗣同 《宿田家》詩:“肫摯存野人,繁冗見鄉(xiāng)禮。”
《漢語大詞典》:儀體(儀體)
禮儀的程序法式。漢書·郊祀志上:“自得寶鼎,上與公卿諸生議封禪。封禪用希曠絶,莫知其儀體。” 漢 應(yīng)劭 《風俗通·正失·孝文帝》:“ 孝成皇帝 好,通覽古今,間習朝廷儀體,尤善 漢 家法度故事?!?span id="pfbam0t" class="book">《南史·劉師知傳》:“﹝ 師知 ﹞好學,有當務(wù)才,博涉書傳,工文筆,善儀體,臺閣故事,多所詳悉?!?span id="csqpbd2" class="book">《通典·職官四·尚書省》:“諸立格制及詳讞大事,郊廟朝廷儀體,亦左丞上署,右丞次署?!?/div>
《漢語大詞典》:宗儀(宗儀)
指有關(guān)宗廟的典章禮儀。 漢 蔡邕 《宗廟迭毀議》:“今圣朝遵古復禮,以求厥衷,誠合事宜。《傳》封儀,自依家法,不知國家舊有宗儀,圣主賢臣所共剏定。欲就六廟,黜損所宗,違先帝舊章,未可施行?!?/div>
《漢語大詞典》:盤還(盤還,槃還)
指古代禮儀中依循一定程式的回旋進退。禮記·投壺:“主人阼階上拜送,賓盤還曰辟。” 陸德明 釋文:“還,音旋?!眳⒁姟?盤旋 ”。
槃還:古代行禮時回旋揖讓的動作。《淮南子·齊俗訓》:“古者非不知繁升降槃還之禮也……以為曠日煩民而無所用。”
《國語辭典》:槃旋  拼音:pán xuán
縈繞回旋的樣子。如:「老鷹在空中槃旋獵取食物。」
《國語辭典》:盤旋(盤旋)  拼音:pán xuán
1.周旋進退?!痘茨献?。氾論》:「夫弦歌鼓舞以為樂,盤旋揖讓以脩禮?!埂段饔斡洝返谝晃寤兀骸竵韥硗瑧?zhàn)罷多時,盤旋良久,那條龍力軟筋麻,不能抵敵?!?br />2.旋轉(zhuǎn)、環(huán)繞?!洞笏涡瓦z事。元集》:「八月,宣和殿有玉芝生于檜樹上,又有鶴三萬馀只,盤旋云霄之間?!埂度龂萘x》第一一六回:「后主焚香祝畢,師婆忽然披發(fā)跣足,就殿上跳躍數(shù)十遍,盤旋于案上?!?br />3.徘徊逗留。如:「出國留學前,他回故鄉(xiāng)盤旋了好幾天,舍不得離開。」唐。韓愈 送李愿歸盤谷序:「是谷也,宅幽而勢阻,隱者之所盤旋,友人李愿居之?!?/div>
《漢語大詞典》:禮射(禮射)
上古禮儀之一。在一定的禮節(jié)要求下,依循樂聲而射矢。有大射、賓射、燕射、鄉(xiāng)射等。儀禮·鄉(xiāng)射禮:“禮射不主皮,主皮之射者,勝者又射,不勝者降?!?鄭玄 注:“禮射,謂以禮樂射也,大射,賓射、燕射是矣?!?span id="fwhrq7s" class="book">《禮記·射義》“故男子生,?;?,蓬矢六,以射天地四方” 唐 孔穎達 疏:“此一經(jīng)明男子重射之義,以男子生三日射人以?;∨钍刚邉t有為射之志,故長大重之。?;?、蓬矢者,取其質(zhì)也,所以用六者,射天地四方也,所以禮射唯四矢者,示事有不用也。四矢者,象御四方之亂。”禮記·射義“射不中則不得為諸侯” 唐 孔穎達 疏:“凡天子、諸侯及卿大夫禮射有三:一為大射,是將祭擇士之射;二為賓射,諸侯來朝,天子入而與之射也,或諸侯相朝而與之射也;三為燕射,謂息燕而與之射?!?孫希旦 集解謂禮射有四:一曰大射,二曰賓射,三曰燕射,四曰鄉(xiāng)射。見 孫希旦 禮記集解·射義題解。
《漢語大詞典》:禮禁(禮禁)
謂禮儀與禁制。后漢書·循吏傳·許荊:“郡濱 南州 ,風俗脆薄,不識學義。 荊 為設(shè)喪紀婚姻制度,使知禮禁?!?/div>
分類:禮儀
《漢語大詞典》:末失
指衰世違反禮儀的行為。禮記·檀弓上:“小斂之奠在西方, 魯 禮之末失也。” 鄭玄 注:“末世失禮之為?!?孔穎達 疏:“依禮,小斂之奠設(shè)於東方?!?/div>
《漢語大詞典》:禘禮(禘禮)
禘祭之禮儀。禮記·明堂位:“季夏六月,以禘禮祀 周公 於大廟?!?孔穎達 疏:“此一節(jié)明禘禮祀 周公 於大廟,文物具備之儀?!?span id="6dux4ln" class="book">《明史·禮志五》:“ 虞 、 夏 、 商 、 周 ,世系明白,故禘禮可行…… 宋神宗 嘗曰:‘禘者,所以審諦祖之所自出。’是則莫知祖之所自出,禘禮不可行也。” 清 昭槤 嘯亭續(xù)錄·滿洲跳神儀合于禘祭:“按古 董子 云:‘禘者,禘其所自出也?!E禮上溯遠祖,旁及毀廟?!?/div>
分類:禘祭禮儀
《漢語大詞典》:豆俎
(1).指古代祭祀用的禮器。 明 徐渭 《贈梁尚書公序》:“大者鼎釜,無不告矣;小者豆俎,無不咨矣?!?br />(2).用以指禮儀。 清 龔自珍 《最錄南唐五百字》:“幼狎櫜鞬,耄肄豆俎?!?/div>
《國語辭典》:兇儀(兇儀)  拼音:xiōng yí
喪葬的禮儀。晉。干寶《搜神記》卷十九:「須臾,遂有數(shù)百人,著衰麻服,持棺迎喪,兇儀皆備?!固?。白行簡《李娃傳》:「共計其兇儀齋祭之用?!?/div>
《漢語大詞典》:資禮(資禮)
資望禮儀。漢書·蔡義傳:“﹝ 蔡義 ﹞以明經(jīng)給事大將軍莫府。家貧,常步行,資禮不逮眾門下,好事者相合為 義 買犢車,令乘之?!?/div>
分類:資望禮儀
《漢語大詞典》:樂儀(樂儀)
有音樂相配合的禮儀。周禮·春官·樂師:“教樂儀,行以《肆夏》,趨以《采薺》,車亦如之?!?鄭玄 注:“教樂儀,教王以樂出入于大寢朝廷之儀。”
《漢語大詞典》:等籍
關(guān)于禮儀等級的典籍。周禮·秋官·掌訝:“掌邦國之等籍,以待賓客?!?鄭玄 注:“等,九儀之差數(shù)。” 賈公彥 疏:“九儀之差數(shù),即大行人命者五,爵者四,以九以七以五為差數(shù)是也?!?/div>
《漢語大詞典》:五儀(五儀)
(1).古代五等爵的禮儀。《周禮·春官·典命》:“掌諸侯之五儀?!?鄭玄 注:“五儀,公、侯、伯、子、男之儀?!?br />(2).五等。管子·哀公:“ 孔子 曰:‘人有五儀,有庸人、有士,有君子,有賢人,有大圣。’” 王先謙 集解:“儀,猶等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