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31,分23頁顯示  上一頁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違事
夷儀
屈禮
應(yīng)唯
逾禮
設(shè)儀
順禮
曲顧
愆儀
擯相
賓仆
元序
儀飾
儀禁
哀憂
《漢語大詞典》:違事(違事)
指違背禮儀的事。左傳·昭公二十年:“若有德之君,外內(nèi)不廢,上下無怨,動無違事,其祝史薦信,無愧心矣?!?楊伯峻 注:“違事,違禮之事?!?/div>
《漢語大詞典》:夷儀(夷儀)
通常的禮儀。文選·揚雄〈劇秦美新〉:“羣公先正,罔不夷儀。” 李善 注:“言有常儀也?!?/div>
分類:禮儀
《漢語大詞典》:屈禮(屈禮)
(1).曲盡禮儀。陳書·高祖紀(jì)上:“屈禮交盟,神祇感咽,故能使舟師并路,遠(yuǎn)邇朋心?!?br />(2).謂屈身降禮。新唐書·韋思謙傳:“性謇諤,顏色莊重,不可犯。見王公,未嘗屈禮?!?/div>
《漢語大詞典》:應(yīng)唯(應(yīng)唯)
古代禮儀??趹?yīng)“唯”聲,表示遵從。多用于對尊長。禮記·內(nèi)則:“在父母舅姑之所,有命之,應(yīng)唯,敬對,進(jìn)退周旋慎齊?!?唐 谷神子 《博異志·馬侍中》:“又曰:‘大驚怕否? 胡二姊 知君在此,故來安慰,無至憂疑也?!?燧 乃應(yīng)唯而出?!?/div>
《漢語大詞典》:逾禮(逾禮)
亦作“踰禮”。
(1).違反禮法。 漢 王充 論衡·答佞:“小人縱貪利之欲,逾禮犯義,故進(jìn)得茍佞,茍佞則有罪?!?宋 惠洪 冷齋夜話·邪言罪惡之由:“師曰:‘若以邪言蕩人淫心,使彼逾禮越禁,為罪惡之由,吾恐非止墮惡道而已?!?林紓 《譯〈賊史〉序》:“豪門朱邸沉沉中,踰禮犯分,有百倍於窮巷之荒傖者,乃百無一知?!?br />(2).謂行動超出禮儀所要求。陳書·徐陵傳論:“ 孝克 砥身厲行,養(yǎng)親逾禮,亦 參 閔 之志歟!” 唐 劉肅 《大唐新語·孝行》:“ 孟景休 事親以孝聞,丁母憂,哀毀逾禮,殆至滅性?!?清 王源 《文林郎中書科中書舍人侯君墓志銘》:“君數(shù)年來積勞成疾,至是哀毀逾禮,遂不起。”
《漢語大詞典》:設(shè)儀(設(shè)儀)
謂設(shè)立諸侯與諸臣的禮儀。周禮·夏官·大司馬:“大司馬之職……設(shè)儀辨位,以等邦國?!?鄭玄 注:“儀謂諸侯及諸臣之儀。”
《漢語大詞典》:順禮(順禮)
順從禮儀。國語·晉語四:“君補(bǔ)王闕,以順禮也?!?韋昭 注:“補(bǔ)王失位之闕,以順為臣之禮?!?span id="5t7fspc" class="book">《后漢書·輿服志上》:“故禮尊尊貴貴,不得相踰,所以為禮也。非其人不得服其服,所以順禮也?!?/div>
分類:順從禮儀
《漢語大詞典》:曲顧(曲顧)
古代迎親禮儀之一。婿至女家迎女,出門登車,授女以綏,自御輪三周,然后下車先女而歸。此時須回頭顧視,謂之曲顧禮。《詩·大雅·韓奕》“ 韓侯 顧之” 毛 傳:“顧之,曲顧道義也。” 孔穎達(dá) 疏:“既受女,揖以出門及升車授綬之時,當(dāng)曲顧以道引其妻之禮義。於是之時則有曲顧也?!?漢 劉向 列女傳·齊孝孟姬:“ 孝公 親迎 孟姬 于其父母,三顧而出,親授之綏,自御輪三,曲顧,姬輿遂納于宮?!?漢 班固 《白虎通·嫁娶》:“夫親迎,御輪三周,下車曲顧者,防淫佚也?!眳㈤?清 馬瑞辰 毛詩傳箋通釋·韓奕。
《漢語大詞典》:愆儀(諐儀)
越禮,違失禮儀。 清 曾國藩 《西征一首呈李石梧前輩》詩:“壹志事呻吟,諐儀任嘲駡?!?/div>
《國語辭典》:擯相(擯相)  拼音:bìn xiàng
1.擯,在外接待賓客。相,在內(nèi)贊禮。儐相指輔助主人迎賓行禮的人。《周禮。秋官。司儀》:「掌九儀之賓客擯相之禮,以詔儀容辭令揖讓之節(jié)?!埂抖Y記。深衣》:「故可以為文,可以為武,可以擯相,可以治軍旅?!挂沧鳌竷喯唷?。
2.結(jié)婚典禮中,引導(dǎo)新郎、新娘行禮的人。也作「儐相」。
《漢語大詞典》:賓仆(賓僕)
(1).賓朋仆從。 南朝 宋 鮑照 《擬古》詩之一:“宗黨生光華,賓僕遠(yuǎn)傾慕。”
(2). 唐 代典客署的屬官名。執(zhí)掌禮儀之事。舊唐書·職官志三:“典客署……賓僕十八人,掌固二人?!?/div>
《漢語大詞典》:元序
最根本的秩序,指禮儀。后漢書·禮儀志贊:“元序斯立,家邦乃隆?!?/div>
《漢語大詞典》:儀飾(儀飾)
古代依照禮儀制度佩帶或應(yīng)用的裝飾物。世說新語·容止“ 左太沖 絶丑” 劉孝標(biāo) 注引《續(xù)文章志》:“ 思 貌丑顇,不持儀飾?!?span id="zwzhdw1" class="book">《晉書·禮志下》:“ 康帝 建元 元年,納皇后 褚氏 ……又詔曰:‘舊制既難準(zhǔn),且於今而備,亦非宜。府庫之儲,惟當(dāng)以供軍國之費耳。法服儀飾粗令具,其餘兼副雜器停之。’” 郭沫若 《蒲劍集·蒲劍、龍船、鯉幟》:“ 日本 人以五月為男童節(jié)(以三月為女兒節(jié)),一家有多少男童,便掛多少鯉魚。這不用說是 中國 的鯉魚跳龍門的演化,但用以為端午的一種儀飾,在 中國 不知道有沒有它的母家?!?/div>
《漢語大詞典》:儀禁(儀禁)
禮儀的約束。 漢 荀悅 《漢紀(jì)·昭帝紀(jì)》:“縱情遂欲,不顧禮度;出入游放,不拘儀禁?!?/div>
分類:禮儀約束
《漢語大詞典》:哀憂(哀憂)
(1).指居喪中的悲傷。《韓詩外傳》卷四:“愁悴哀憂,衰絰之色也?!?br />(2).指居喪之禮儀。 唐 元稹 《授杜元穎戶部侍郎依前翰林學(xué)士制》:“爾亦祗奉顧命,咨授舊章,輔釐哀憂,俾克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