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31,分23頁顯示  上一頁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講儀
朝踐
司賓
逸禮
陰禮
醮儀
容禮
古儀
代母
拜至
贊辭
上僭
議制
進春
簡禮
《漢語大詞典》:講儀(講儀)
(1).講經(jīng)說法的儀物。 唐 道宣 續(xù)高僧傳·義解五·慧弼:“鸞幾麈尾,經(jīng)書義疏,預是講儀,一切付囑?!?br />(2).謂講修禮儀。 宋 胡宿 《北京賜卻回北使御筵口宣》:“卿等誕節(jié)講儀,使華成命,言脂車轄,載涉川疆?!?/div>
《漢語大詞典》:朝踐(朝踐)
古代祭禮儀節(jié)之一。《周禮·春官·司尊彝》:“其朝踐用兩獻尊?!?鄭玄 注:“朝踐,謂薦血腥,酌醴,始行祭事,后於是薦朝事之豆籩?!?孫詒讓 正義謂朝踐為薦腥后之獻。見周禮正義卷三八。
《漢語大詞典》:司賓(司賓)
(1).官名。 北周 設置。主管對外重大交際禮儀。資治通鑒·陳宣帝太建四年:“ 周 遣大將軍 昌城公 深 聘於 突厥 ,司賓 李除 、小賓部 賀遂禮 聘於 齊 ?!?胡三省 注:“ 后周 倣 成周 之制以建官,司賓,蓋《周官》大行人之職?!?br />(2).官名。 唐 代對鴻臚寺的改稱。掌管賓客兇儀之事及冊諸蕃。參閱通典·職官八。
(3).官名。 唐 宮內(nèi)官,屬尚儀局,掌賓客朝見等事。參閱舊唐書·職官志三
(4).負責接待賓客。北齊書·祖珽傳:“時 徐君房 庾信 來聘,名譽甚高, 魏朝 聞而重之,接對者多取一時之秀, 盧元景 之徒并降階攝職,更遞司賓?!?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武孝廉:“又年餘,婦自往歸 石 ,止於旅舍,託官署司賓者通姓氏, 石 令絶之。”儒林外史第四回:“就是我主顧 張老爺 、 周老爺 ,在那里司賓?!?/div>
《國語辭典》:逸禮(逸禮)  拼音:yì lǐ
書名。西漢景帝時,魯恭王拆毀孔子舊宅,于壁中得古文禮五十六篇,其中十七篇與高堂生所傳的《儀禮〉大致相同,馀三十九篇,今佚,世稱為「逸禮」。
分類:失傳禮儀
《國語辭典》:陰禮(陰禮)  拼音:yīn lǐ
1.婦人之禮。《周禮。天官。內(nèi)宰》:「以陰禮教六宮?!?br />2.男女婚嫁之禮?!吨芏Y。地官。大司徒》:「以陰禮教親,則民不怨?!?/div>
《漢語大詞典》:醮儀(醮儀)
道士祭神的禮儀。 宋 趙彥衛(wèi) 《云麓漫鈔》卷八:“早歲 陳彭年 等定中外醮儀,列 圣祖天尊 在北極之上,伏緣 北極大帝 總領萬物,主宰中極?!?span id="0gjoxsn" class="book">《宣和遺事》前集:“ 宣和 七年,詔 林靈素 脩道書,改正諸家醮儀,校讎丹經(jīng)。”
分類:道士禮儀
《漢語大詞典》:容禮(容禮)
容儀之禮。謂容止進退的禮儀規(guī)定。后漢書·儒林傳·劉昆:“﹝ 劉昆 ﹞少習容禮?!?李賢 注:“容,儀也。前書 魯 徐生 善為容, 孝文 時,以容為禮官大夫?!?王先謙 集解:“ 惠士奇 曰,古者有容禮,有容臺。容,其儀;臺,其地也……灑埽應對進退之禮,少而習焉,長而安焉。儀容辭令,其節(jié)似小,而大行人以之同邦國,親諸侯?!?宋 蘇舜欽 《太原郡太君王氏墓志》:“遂以夫人歸 韓氏 。果能上承尊嫜,奉 忠憲公 恂恂然,舉動無一不中容禮者?!?/div>
《漢語大詞典》:古儀(古儀)
(1).古舊的式樣。 唐 張籍 《古釵嘆》詩:“鳳凰宛轉(zhuǎn)有古儀,欲為首飾不稱時?!?br />(2).古代的禮儀。 清 龔自珍 《乙丙之際塾議第十七》:“ 漢 臣采雅記古儀官書,造周禮?!?/div>
《國語辭典》:代母  拼音:dài mǔ
天主教的洗禮儀式中,答應照顧領洗者靈魂的女性,未來她必須如母親般指導領洗者的教禮及解決領洗者生活上的困惑。
《漢語大詞典》:拜至
古代賓客始到時賓主升堂主人拜賓的禮儀。儀禮·聘禮:“禮不拜至?!?賈公彥 疏:“此文承執(zhí)玉帛之下聘臣事,據(jù)《鄉(xiāng)飲酒》,賓主升堂,主人有拜至之禮。此賓昨日初至之時,主人請賓行禮,賓言俟閒,此時賓已至矣,故聘時不拜至?!?span id="kyespvr" class="book">《禮記·鄉(xiāng)飲酒義》:“拜至、拜洗、拜受、拜送、拜既,所以致敬也。” 鄭玄 注:“拜至,謂始升時拜,拜賓至?!?孫希旦 集解:“拜至,主人於賓之初至而拜之也。”
《漢語大詞典》:贊辭(贊辭)
贊頌、祝禱之辭。 唐 湛然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七:“男師曰覡,女師曰巫,謂陰神也。説文云:‘巫者,祝也。’‘祝者,祭主申讚辭者也?!虏晦k者,不能破魔軍?!?br />(1).謂贊唱禮儀。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離合根:“足不自動而相者導進,口不自言而擯者贊辭?!?br />(2).贊美的話。 明 宋濂 《滕奉使贊》:“敢述贊辭,勒在貞碣。”《詩刊》1977年第11期:“‘一字千鈞’、‘惜墨如金’,常是人們對好詩的贊辭。”
《漢語大詞典》:上僭
謂越位踰制,冒用高于自己身份的名義、禮儀或器物等。詩·邶風·綠衣序:“《緑衣》, 衛(wèi)莊姜 傷己也。妾上僭,夫人失位而作是詩也。” 孔穎達 疏:“由賤妾為君所嬖而上僭,夫人失位而幽微?!?漢 賈誼 新書·服疑:“等級既設,各處其檢,人循其度。擅退則讓,上僭則誅。”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三:“今所得坑墓, 漢 印諸紐不一,必非貴而下擬,賤而上僭也。”
《漢語大詞典》:議制(議制)
(1).謂衡量事之輕重而據(jù)以斷罪。語本《左傳·昭公六年》:“昔先王議事以制?!?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南史·謝弘微傳》:“被舉之身,加以禁錮,年數(shù)多少,隨愆議制?!?span id="thxgwk3" class="book">《舊唐書·刑法志》:“故有輕重三典之異,宮墨五刑之差,度時而施宜,因事以議制?!?br />(2).禮儀制度。議,通“ 儀 ”。晉書·李重傳:“先王議制,以時因革,因革之理,惟變所適?!?br />(3).討論制憲。清史稿·職官志序:“ 光緒 變法, 宣統(tǒng) 議制,品目張皇,掌寄紛雜,將以靖國,不益囂乎?”
《漢語大詞典》:進春(進春)
明 清 禮儀制度。立春前一日,預設春山、寶座、芒神、土牛,各案于禮部,屆日各官俱朝服,生員俱頂戴公服,自部舁案,天文生導引,由 東長安左門 、 天安門 、 端門 各中門入,至 午門 前,恭進于皇帝皇后,謂之“進春”。 明 沈榜 《宛署雜記·經(jīng)費上》:“各座合用進春黃紅綾殼木匣七個,每個銀二錢,共一兩四錢。” 清 無名氏 《燕臺口號》之七八:“到得進春供執(zhí)事,笑他只作牧童看?!?span id="aqojs0r" class="book">《北京日報》1983.2.3:“舊時的 北京 ,立春時的儀式更加繁縟。立春先一日,由京師府尹率眾官員前往 東直門 外春場迎春,并將用彩綢制作的芒神及春牛抬至衙署內(nèi)供起來。第二天交春時刻,以樂隊為前導,抬進宮去。同時禮部進春山、寶座,向皇帝恭賀新春,謂之進春。”
《漢語大詞典》:簡禮(簡禮)
(1).謂疏忽禮儀;少禮。《淮南子·人間訓》:“令尹 子國 啜羹而熱,投卮漿而沃之…… 子朱 曰:‘令尹輕行而簡禮?!?清 吳敏樹 《與楊性農(nóng)書》:“此吾友也,能好善者也,其官位又非驟高,不至簡禮於我,其有他故焉,未可以是罪而棄之也?!?br />(2).簡單的禮儀。 晉 陸機 《吊魏武帝文》:“既睎古以遺累,信簡禮而薄葬?!?明 沈德符 野獲編補遺·宮闈·妃謚:“ 憲宗 雖嬖 萬氏 ,而於 紀妃 猶備禮不少貶……非如 嘉靖 末年,動有久待之嫌,因立簡禮於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