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通禮(通禮)  拼音:tōng lǐ
1.通行的禮節(jié)。《漢書。卷二五。郊祀志下》:「蓋聞天子尊事天地,修祀山川,古今通禮也?!?br />2.一種古代風俗。每逢初一、十五這兩天,親姻之間彼此送禮應酬、互相問候。
3.記述一代通行典禮的書,由國家編訂頒行?!杜f五代史。卷一一八。周書。世宗本紀》:「十一月丁未朔,詔翰林學士竇儼,集文學之士,撰集大周通禮、大周正樂?!?/div>
《漢語大詞典》:禮傳(禮傳)
(1).指禮記
(2).指禮書。后漢書·祭祀志下“古者師行平有載社主,不載稷也” 南朝 梁 劉昭 注:“《周禮》為禮之經(jīng),而《禮記》為禮之傳?!?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序致:“雖讀禮傳,微愛屬文,頗為凡人之所陶染?!?/div>
分類:禮書
《漢語大詞典》:禮典(禮典)
(1).禮法。周禮·天官·大宰:“三曰禮典,以和邦國,以統(tǒng)百官,以諧萬民。”晉書·阮籍傳:“ 楷 曰:‘ 阮籍 既方外之士,故不崇禮典;我俗中之士,故以軌儀自居?!?span id="aanbqjc" class="book">《北史·張晏之傳》:“幼孤,有至性,為母 鄭氏 教誨,動依禮典?!?br />(2).猶禮文。指周禮儀禮、禮記一類禮書。后漢書·鄭玄傳:“案之禮典,便合傳家?!?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諧隱:“又蠶蟹鄙諺,貍首淫哇,茍可箴戒,載於禮典?!?/div>
《漢語大詞典》:讀禮(讀禮)
(1).學習禮節(jié)。荀子·勸學:“其數(shù)則始乎誦經(jīng),終乎讀禮。” 楊倞 注:“禮,謂典禮之屬也?!?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五:“而學校之所講,逢掖之所談,幾有若屠兒之禮佛,娼家之讀禮者,是可嘆也。”
(2).古人守喪在家,讀有關喪祭的禮書,因稱居喪為“讀禮”。語本禮記·曲禮下:“居喪未葬,讀喪禮;既葬,讀祭禮?!?清 王士禛 《與汪苕文書》:“自 鄢陵 讀禮, 潁川 引疾……又何衰也?!?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鯤溟侄:“丙午余讀禮家居,姪亦奉諱南還?!?span id="qs9l48k" class="book">《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二回:“臨去時,執(zhí)著我的手,囑咐我回去好好的守制讀禮?!?/div>
《漢語大詞典》:禮學(禮學)
禮經(jīng);禮書之學。 晉 陸云 《薦張贍書》:“莫不崇典謨以教思,興禮學以陶遠?!?span id="6vmxpja" class="book">《南齊書·王儉傳》:“ 儉 長禮學,諳究朝儀,每博議,證引先儒,罕有其例。”陳書·儒林傳·鄭灼:“時有 晉陵 張崖 、 吳郡 陸詡 、 吳興 沈德威 、 會稽 賀德基 ,俱以禮學自命?!?/div>
分類:禮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