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示人
讓人知道;讓人看見。 魯迅 《而已集·談所謂“大內(nèi)檔案”》:“現(xiàn)在好東西的層出不窮者,一是因?yàn)殚熑讼惹瓣懤m(xù)偷去的東西,本不敢示人,現(xiàn)在卻得了可以發(fā)表的機(jī)會。”
《漢語大詞典》:詔示(詔示)
(1).謂以詔書告知臣下。 宋 王安石 《賜判汝州富弼乞赴安州避災(zāi)養(yǎng)疾詔》:“故茲詔示,想宜知悉?!?明 郎瑛 七修類稿·國事五·本朝岳鎮(zhèn)海瀆碑:“明則有禮樂,幽則有鬼神,其理既成,其分當(dāng)正,故茲詔示,咸使聞知?!?br />(2).猶教導(dǎo)。 嚴(yán)復(fù) 《〈天演論〉自序》:“夫如是,則雖有故訓(xùn)疏義之勤,而于古人詔示來學(xué)之旨,愈益晦矣?!?魯迅 《華蓋集續(xù)編·無花的薔薇》:“﹝ 蔡孑民 ﹞以為‘當(dāng)為歷年潛心研究與冷眼觀察之結(jié)果,大足詔示國人?!?韋君宜 《似水流年·犧牲者的自白》:“我把先哲的詔示,同輩的期許,自己的信念,過去的斗爭……等等一切,完全拉來組織成軍,同我想死的念頭作殊死戰(zhàn)?!?/div>
《國語辭典》:昭示  拼音:zhāo shì
明白的宣告、公布。漢。袁康《越絕書。卷九。越絕外傳計(jì)倪十一》:「傾城傾國,思昭示于后王;麗質(zhì)冶容,宜求監(jiān)于前史?!顾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34522' target='_blank'>陸游 〈謝賜歷日表〉:「齊七政于璿璣,昭示太平之象。」
《國語辭典》:宣示  拼音:xuān shì
1.宣布?!逗鬂h書。卷四五。周榮傳》:「每為詔文,宣示內(nèi)外,轉(zhuǎn)相求請。」
2.展示?!蹲髠鳌U压拍辍罚骸缸晕囊詠?,世有衰德,而暴滅宗周,以宣示其侈,諸侯之貳,不亦宜乎?」
3.法院對于訴訟案件發(fā)表判決,稱為「宣示」。
《漢語大詞典》:示諭(示諭)
告知;曉示。常用于上對下或書札中。《老殘游記》第十七回:“宮保只有派 白太尊 覆審的話,并沒有叫閣下回省的示諭,此案未了,斷不能走?!?/div>
《國語辭典》:指示  拼音:zhǐ shì
1.指給別人看?!冻蹩膛陌阁@奇》卷四:「果有小路快便,相煩指示同行,到了鎮(zhèn)上買酒相謝?!?br />2.對部屬或晚輩說明處理事情的原則和方法。《三國演義》第一○二回:「杜睿等二人在谷中監(jiān)督匠作,依法制造,孔明每日往來指示。」《紅樓夢》第一四回:「因此也不把眾人放在眼里,揮霍指示,任其所為,目若無人?!?br />3.指教、賜教。如:「多承指示,萬分感激?!?/div>
《國語辭典》:明示  拼音:míng shì
明白的指示或公開宣布?!蹲髠?。桓公二年》:「而寘其賂器于大廟,以明示百官。」《紅樓夢》第一回:「望乞明示,使弟子不惑。」
《國語辭典》:曉示(曉示)  拼音:xiǎo shì
1.明白告知,使人領(lǐng)會?!段簳?。卷五九。蕭寶夤傳》:「乃請喪居斬衰之服,澄遣人曉示情禮,以喪兄之制,給其齊衰,寶夤從命?!挂沧鳌笗杂鳌?、「曉諭」。
2.布告?!端疂G傳》第四回:「你須不瞎,也見庫局里貼的曉示:『但凡和尚破戒吃酒,決打四十竹篦,趕出寺去?!弧挂沧鳌笗宰帧埂?/div>
《國語辭典》:出示  拼音:chū shì
1.拿出物件給人看。如:「昨天李兄來訪,出示一副李可染仕女畫作,筆意生動(dòng),令人愛不釋手。」
2.告示?!度龂萘x》第三回:「何進(jìn)得表,出示大臣?!埂度辶滞馐贰返谝欢兀骸缚钟袩o知小民在左近樵采作踐,晚生還要出示曉諭?!?/div>
分類:出示告示
《漢語大詞典》:示及
猶言見示、談到。常用作書札中的敬語。 宋 王安石 《答曾公立書》:“某啟:示及青苗事。治道之興,邪人不利;一興異論,羣聾和之,意不在於法也?!?宋 蘇軾 《與李公擇書》:“示及新詩,皆有遠(yuǎn)別惘然之意。”
《漢語大詞典》:示現(xiàn)(示現(xiàn))
(1).佛教語。謂佛菩薩應(yīng)機(jī)緣而現(xiàn)種種化身,如 觀音 之三十三身。《華嚴(yán)經(jīng)·十地品》:“﹝世尊﹞勤行不息,善能示現(xiàn)種種神通。” 唐 劉禹錫 《牛頭山第一祖融大師新塔記》:“以神功示現(xiàn),故皓雪蓮生?!?宋 李綱 《書僧伽事》:“世傳 僧伽 為 觀音大士 化身,其神變示現(xiàn)之跡,載於傳説,著於耳目,不可勝紀(jì)?!?宋 范成大 吳船錄卷上:“惟 大峨 一山,其高摩霄,為佛書所記 普賢大士 示現(xiàn)之所?!?br />(2).引申謂神靈的顯現(xiàn)。 清 蔣士銓 《桂林霜·閨誠》:“媳婦想起來,前年家祭之日,燭彩香煙結(jié)成奇字莫非是 趙太夫人 示現(xiàn)么?”
《國語辭典》:開示(開示)  拼音:kāi shì
尊稱高僧大德的教誨?!独蠚堄斡洝返谝灰换兀骸刚埗粚⒛俏迥曛箫L(fēng)潮漸起,十年之后就大不同的情形,開示一二?!?/div>
《漢語大詞典》:垂示
(1).留傳以示后人。 漢 蔡邕 《瑯邪王傅蔡朗碑》:“身沒稱顯,永遺令勛。表幸揚(yáng)名,垂示后昆?!?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濟(jì)水:“夫不憚勞謙之勤,夙興厥職,充國惠民,安得湮沒而不章焉。故遂刊石記功,垂示於后?!?明 吳從善 《〈郁離子〉序》:“道不行於天下,其所抱負(fù)經(jīng)畫可以文明治世者,獨(dú)得筆之方冊,垂示千百載之下。”
(2).猶言賜示。 唐 王勃 《上從舅侍郎啟》:“昨弟 勛 至,奉命以憲臺詩十首垂示。” 清 管同 《與友人論文書》:“垂示古文三篇,比前稍進(jìn),然終孱弱無勁氣,未得為佳?!?/div>
《國語辭典》:傳示(傳示)  拼音:chuán shì
1.告知。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風(fēng)操》:「汝曹于戎馬之閒,視聽之所不曉,故聊記錄,以傳示子孫?!埂抖鲙肪砥撸骸敢娖迌?、太君都傳示。但道我擢高第,教他休更許別人,俺也則不曾聘妻。」
2.傾訴。元。無名氏《鴛鴦被》第一折:「你著我和誰傳示,只落得清減了臉上胭脂。」
《國語辭典》:見示(見示)  拼音:jiàn shì
請人指教。如:「還望見示高見?!?/div>
分類:顯示告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