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暗示  拼音:àn shì
1.用間接、含蓄的方法來表達意思。如:「如果主人看手表,就是暗示你應該告辭了?!?br />2.默為指示,使其服從,催眠家利用之以行其術(shù)。
《漢語大詞典》:呈示
(1).猶呈現(xiàn)。 郭沫若 《歷史人物·論曹植》:“ 子建 的詩和文都有濃厚的新鮮綺麗之感,這是不能否認的,但他總也呈示著一個未成品的面貌。”
(2).舊時公文用語。謂呈請核示。
《漢語大詞典》:示導(示導)
啟示開導。《壇經(jīng)·般若品》:“善知識,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div>
分類:啟示開導
《韻府拾遺 翰韻》:示斷(示斷)
陸云考志:金淬堅以示斷,芑靡質(zhì)而效芬。
《國語辭典》:示覆  拼音:shì fù
書信、公文中請對方答覆的用語。如:「希即示覆」、「請即示覆」。
《漢語大詞典》:示饗(示饗)
示意祭獻。漢書·終軍傳:“今郊祀未見於神祇,而獲獸以饋,此天之所以示饗,而上通之符合也。” 顏師古 注:“以饋謂充祭俎也。”
分類:示意祭獻
《韻府拾遺 屋韻》:示逐
張衡天象賦:軍南門列轅而遠出,天將軍揚旗而示逐。
《國語辭典》:警示  拼音:jǐng shì
警戒信號或符號。如:「這家化學工廠的圍墻上貼著骷髏的標志,以作警示?!?/div>
分類:告誡示意
《高級漢語詞典》:領(lǐng)示  拼音:lǐng shì
給預兆,預先警告;通過超自然手段預示
《漢語大詞典》:帥示(帥示)
引導指示。《漢書·薛宣傳》:“有司法君領(lǐng)職解嫚,開謾欺之路,傷薄風化,無以帥示四方?!?/div>
分類:引導指示
《國語辭典》:示例  拼音:shì lì
舉出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如:「除了講述學理之外,他還示例說明。」
分類:出具例子
《國語辭典》:提示  拼音:tí shì
把別人設(shè)想不到之處提出來,以啟發(fā)思考。如:「請老師提示一下這題數(shù)學的做法?!?/div>
《漢語大詞典》:隱示(隱示)
猶暗示。 清 端方 《請平滿漢畛域密折》:“又如駐 藏 使節(jié),亦已采用 漢 人,凡此皆出自朝廷為地擇人之權(quán)衡,亦隱示兩族耦俱無猜之明效?!?林紓 《答蔡元培書》:“故辱公寓書,殷殷于 劉先生 之序跋,實隱示 明 清 標季各有遺民,其志均不可奪也?!?/div>
分類:暗示
《漢語大詞典》:預示(預示)
事先顯示。《中國小說史稿》第四編第三節(jié):“詳細描寫他們聯(lián)合中間的矛盾沖突,和他們的破 曹 計劃,兵力部署等,為他們的勝利作了預示。” 沙汀 《航線》:“遠遠動著的人群,顯然正在望著岸邊跑來,還有那紅艷艷的旗幟,是在預示著奇跡的來臨了?!?碧野 《憶呂熒》:“這次爬山,預示著我們的人生道路的困難,也預示著我們攀登事業(yè)高峰的艱苦?!?/div>
《漢語大詞典》:陳示(陳示)
陳述說明。北史·僭偽附庸傳·馮弘:“會 太武 使給事中 王德 陳示成敗, 崇 ( 馮崇 )遣 邈 ( 馮邈 )入朝?!?span id="svth10x" class="book">《南史·梁河東王譽傳》:“﹝ 元帝 ﹞又令 信州 刺史 鮑泉 討 譽 ,并陳示禍福?!?/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