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碑壇(碑壇)  拼音:bēi tán
樹有石碑的壇場。為一四面有階梯的平臺。
《駢字類編》:幽碑
唐 李群玉 石門戍 到此空思吳隱之,潮痕草蔓上幽碑。
《分類字錦》:拜碑
晉書扶風王駿傳:持節(jié)都督雍、涼等州諸軍事,代汝南王亮鎮(zhèn)關中。駿善撫御,有威恩,太康初薨。西土聞其薨也,泣者盈路,百姓為之樹碑,長老見碑,無不下拜,其遺愛如此。
分類:遺愛
《國語辭典》:碑學(碑學)  拼音:bēi xué
1.崇尚碑刻的書派,與帖學相對稱。碑學原本相當發(fā)達,至唐,由于太宗偏愛王羲之、獻之的帖書,一度使碑學趨于衰微,直至清嘉慶、道光以后,阮元倡為南北書派論,碑學始得以復興。
2.研究考訂碑刻的時代、體制、真?zhèn)巍?nèi)容、鑒賞等問題的學問。如趙明誠的《金石錄》、郭宗昌的《金石史》等
《駢字類編》:碑西
周禮掌客,注見上。
《駢字類編》:碑祀
齊書劉悛傳:悛父勔討殷琰,平壽陽,無所犯害,百姓德之,為立碑祀。
《漢語大詞典》:碑獸(碑獸)
墓碑及墓前石獸。三國志·魏志·曹爽傳“ 爽 參軍 楊偉 為 爽 陳形勢” 裴松之 注引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今作宮室,斬伐生民墓上松柏,毀壞碑獸石柱,辜及亡人,傷孝子心,不可以為后世之法則。”
分類:墓碑
《駢字類編》:碑論(碑論)
晉書郭象傳:象著碑論十二卷。
《駢字類編》:碑禁
宋書禮志:魏高貴鄉(xiāng)公甘露二年,大將軍參軍太原王倫卒。倫兄俊作表德論以述倫遺美,云祗畏王典,不得為銘,乃撰錄行事,就刋于墓之陰云爾。此則碑禁尚嚴也。
《漢語大詞典》:碑洞
碑林的俗稱。 清 鈕琇 《〈觚賸〉自序》:“碑洞文章,收諸緑笈; 橋山 陵寢,繪以黃圖?!?清 鈕琇 《景龍觀鐘銘》:“ 西安府 學宮, 唐 宋 之碑林立,俗稱碑洞?!?/div>
《駢字類編》:碑東(碑東)
周禮掌客:醯醢百有二十甕。注:醯醢夾碑從陳,亦十為列,醯在碑東,醢在碑西。
《駢字類編》:碑牒
魏書崔光傳:求遣國子博士一人堪任干事者,專主周視,驅禁田牧,制其踐穢,料閱碑牒所失次第,量厥補綴。
《駢字類編》:碑策(碑策)
齊書禮志:有司奏,大明故事,太子妃玄宮中有石志,素族無碑策,故以紀德。自爾以來,王公以下,咸共遵用,儲妃之重,禮殊恒列,既有哀策,謂不須石志。從之。
《漢語大詞典》:常棣碑
唐 時 洛州 地方為 賈敦頤 、 賈敦實 兄弟先后所立碑,兩碑并列,時人稱“常棣碑”。也稱棠棣碑。 明 王志堅 《表異錄·帝王》:“ 賈敦頤 、 敦實 兄弟,皆有美跡,立碑號‘常棣碑’。”參閱《舊唐書·良吏傳上·賈敦實》。參見“ 常棣 ”。
《國語辭典》:常棣  拼音:cháng dì
1.郁李的別名。參見「郁李」條。
2.《詩經(jīng)。小雅》的篇名。共八章。根據(jù)〈詩序〉:「常棣,燕兄弟也」首章二句為:「常棣之華,鄂不韡韡?!?br />3.比喻兄弟?!缎绿茣>硪蝗?。吳兢傳》:「伏愿陛下全常棣之恩,慰罔極之心,天下幸甚!」也作「棠棣」。
《漢語大詞典》:圭碑
有圭首的石碑。亦泛指石碑。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陰溝水:“闕北有圭碑,題云:‘ 漢 故中常侍長樂太僕特進費亭侯曹君之碑?!?王闿運 《〈桂陽州志〉序》:“圭碑石函, 酈生 瞻覩?!?/div>
分類:石碑